当前日期:

目录

一、安丰塘
安丰塘,古名芍陂(québēi),位于寿县城南30公里,创建于春秋楚庄王(公元前597年至前591年)年间,南起众兴集的贤姑墩,北至老庙集和戈店,为我国最早见于史册的古蓄水工程。芍陂之名,始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南朝梁置安丰县,芍陂在其境内,故渐以县名代芍陂。至唐代,安丰塘和芍陂两名并传。明以后正史及民间均称安丰塘,芍陂一名知者渐少。
芍陂水源,《水经注》记:“淝水出九江成德县广阳乡西,……北入芍陂。”《汉书·地理志》“六安国”条下注:“各溪谷水皆受沘,东北至寿春入芍陂。”《资治通鉴》元胡三省注:“芍陂在今寿州安丰县东,……开沟引淠水。”《安徽通志·水系稿》记,芍陂有三源:“一淠水,今湮塞;一肥水,今失故道;一龙穴山水”。清夏尚忠《芍陂纪事·陂水源流考》记:“芍陂之源出自六安龙穴山,首受淠水,南自驺虞石,东自龙池,其水胥注于陂中,由朱灰革、李子湾,至贤姑墩入塘。”
芍陂规模,《水经注》记:“陂周百二十许里。”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芍陂周二百里,迳百里。”《资治通鉴》元胡三省注:“陂迳百里。”《芍陂纪事》亦记:“芍陂周围一百余里。”
灌溉效益,《水经注》、《舆地广记》、《资治通鉴》、《宋史·杨波传》、宋李昉《太平御览》均记“灌田万顷”;《元史·兵志》亦记:“安丰之芍陂,可溉田万余顷。”
芍陂的建筑物,《水经注》记:“陂有五门,吐纳川流。”《资治通鉴》元胡三省注引《华夷对镜图》:“芍陂……开六门。”隋“更开三十六门。”清存“二十八门。”泄水建筑有众兴滚水坝,凤凰闸和皂门闸,分别流入淠河和瓦埠湖。
芍陂的创建者,北魏《水经注》、唐《通典》、宋《舆地广记》、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均记为孙叔敖。
芍陂建成后,时兴时废,历尽沧桑。芍陂修治,始见《后汉书·王景传》。东汉建初八年(公元83年),庐江太守王景到任后,知“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稻田,景乃督率吏民修起荒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东汉末年,扬州剌史刘馥奉曹操之命“广屯田,修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堰以溉稻田,官民有蓄。”
魏正始二年(241年)四月,吴全琮略淮南,魏征东将军王凌、杨州刺史孙礼与全琮战于芍陂,琮败走,决芍陂,致芍陂工程遭到破坏。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淮南相刘颂对芍陂修治,《晋书·刘颂传》载:“旧修芍陂,年用数万人,豪强兼并,孤贫失业;颂使大小戮力,计功受分。百姓歌其平惠”。
南朝宋元嘉七年(430年),武帝刘裕之侄、豫州剌史刘义欣镇寿阳时,“遣咨议参军殷肃循行修理。有旧沟引淠水入陂,不治积久,树木榛塞。肃伐木开榛,水得通注,旱患由是得除”。
南齐建元二年(49O年),齐高帝肖道成“敕(垣)崇祖修冶芍陂”。
梁武帝肖衍普通四年(523年),裴邃“始修芍陂”但其侄裴之横带领“僮属数百人,于芍陂大营田墅,遂致殷富。豪门贵族侵陂占田,芍陂破坏”。
陈的镇前将军吴明彻攻北齐时“又迮淝水以灌(寿)城。芍陂破坏益甚”。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寿州总管长史赵轨对梁陈以来荒秽的芍陂,进行较大的改建和整修。《隋书·赵轨传》记述:“芍陂旧有五门堰,芜秽不修。轨于是劝课人吏,更开三十六门,灌田五千余顷,人赖其利”。但灌溉面积仍未能达刘宋以前的规模。
唐肃宗时(756——762年)曾“于寿州置芍陂屯,厥田沃壤,大获其利。”
宋真宗年间(998——1022年),崔立任安丰知县,时“大水坏期思塘,立躬督缮修,逾月而成”。仁宗明道年间(1032——1033年),淮南水旱灾害频繁,安丰知县张旨“大募富民输粟以给饿者,既而浚淠河三十里,疏泄支流注芍陂,为斗门,外筑堤以备水患”。
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江淮行省言:安丰之芍陂可灌田万余顷,乞署三万人立屯,中书省议发军士二千人姑试行之,后屯户增至一万四千四百八名。”因署“芍陂屯田万户府以统之。”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二年(1414年),户部尚书邝埜征调两万民工,修安丰塘十六座水门和从牛角坝至新仓铺塌岸一万三千五百余丈。成化二年(1466年)又“修寿州安丰塘”。后来,地方豪强在芍陂上游的朱灰革、李子湾一带筑堤。开陂为田,“屋舍俨然,陂田就毁”。明成化十九年,监察御史魏璋,打击豪强,严惩首犯,并大修堤堰,疏浚上游,整修水门,增建石闸。但为时不久,豪强又占塘为田。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李昂巡抚江南,决定把朱灰革的五适坝开掉三道,李子湾的四道坝开掉两道。因没彻底解决问题,加之“立法未善,典守稍疏”,豪强照常占种。到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芍陂上游,自贤姑墩以北至双门铺,近三十里的塘身,全被豪强割占为田。当时寿州知州栗永禄虽挖沟为界(名为“退沟”)以示“限制”,但到明穆宗隆庆年间,豪强又将退沟以北到沙涧铺一段塘面占去,知州甘来学“又为新沟以界之”。不久,新沟以北,又被常、赵两姓的豪强占去许多。据《按院舒公碑记》记载,这时候“以古制律今塘,则种而田者十之七,塘而水者十之三”。
万历三年(1575年)舒御史巡按江南,令寿州知州郑琉修治芍陂,“于是渠水复通”。万历十年,黄克缵任寿州知州,驱逐新界沟以北的占田豪强三十余家,收回田地近百顷,“复为水区”。但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芍陂又“大坏”,“门闸荒芜,堤埂崩塌”,“一百余里之全塘,仅存数十里许”(载于《芍陂纪事》)。
清代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寿州知州傅群锡派州佐颜伯珣负责督修芍陂,历时六年。其后,安丰塘屡为山洪所坏。雍正八年(1730年)在众兴集修建滚水坝用以分洪减流,乾隆二年(1737年)建成。乾隆十四年重修芍陂,“疏河道,去淤塞,补崩塌,增埂堤”,“加打石硪,锥土注水,晚注、早视,水满则已,水消更筑”。这种检验硪工办法,曾长期使用。乾隆四十三年,豪强占田恶风又起,一些豪强又在芍陂上游拦河筑坝,断绝水源。到嘉庆初年,芍陂塘埂“崩塌既多,薄削已甚”。时凤凰、皂口两闸渐坏,滚坝亦倾。此后百余年间,虽经修补,但对于遭到严重破坏的芍陂,已经无济于事。
民国年间,社会动乱,战火连年,安丰塘失修,水源枯竭。民国21年至24年,三次塘水干涸,环塘水田不得不改种早粮。民国37年,灌溉面积只有七、八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寿县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多次对安丰塘进行整修加固。1951年组织民工2500人,在六安进水口及木厂河段上打坝清淤引淠河水源,做土方10万立方米。1952年冬至1953年春,对濒于颓毁的塘堤进行整修,堤顶高程增到28.5米,顶宽2~3米,最大蓄水量36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扩大到15万亩。1954年大水,工程遭受严重破坏。汛后寿县对水毁工程作了全面规划。当年冬上堤2万多人,培修皂口闸至瓦庙店长17公里的塘堤,堤顶高程加到29米,顶宽4~5米,边坡1:3,并将瓦庙店至众兴滚水坝长21公里的塘河堤堤顶高程加到29~30.4米,顶宽3米,坡度1:2,共做土方27.7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4.2万元。1955年,复上堤民工3万多人,进行整修,将皂口闸至瓦庙店的堤顶加宽到6~8米,做土方50万立方米。同时,调整斗门,扩建支斗渠360条,新建较大渠道157条,灌溉面积增加到36万亩。安丰塘原有28个斗门,1955年复堤培堤,将斗门调整为开字门、利泽门、含窨门、互利门、刘惠门、团结门、合作门、新华门、新新门、黄鳝门、上祝子门、下祝子门、沙涧门、枣树门、酒房门、程家门、永福门、庙门、土黄门、生产门、洼水门、双门、土板门、高门等24门。
1958年,安丰塘纳入淠史杭工程的规划。将原来弯曲狭窄的老塘河裁弯取直,河床全面拓宽挖深,堤身加高培厚,建成以淠河上游大型水库为水源,畅通的淠东干渠,安丰塘则从淠东干渠引水。成为淠东灌区中的中型反调节水库。总库容91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400万立方米。防洪能力为50年一遇,灌溉面积63万亩,为1949年的8倍。安丰塘主体工程由大坝(塘堤)、老庙泄水闸、戈店、双门节制闸和17座直灌放水口、27座斗门组成。大坝周长25公里,坝顶高程30.7~31米,最大坝高6.5米,坝顶宽6~8米。1962年至1965年,在重要险段做块石护坡15公里。1976年,寿县再次组织26个公社民工和县直机关职工、街道居民共11万人,经过两冬一春,到1977年底自力更生全部完成塘周大坝块石护坡和防浪墙工程。护砌高程27米至29.5米;防浪墙顶高31米,完成砌体6.6万立方米,蓄水位提高1米。老庙集泄水闸,开敞式,3孔,单孔宽2.2米,闸底高程24米,闸门高5米,宽2.8米,安装木平板闸门,最大流量110立方米/秒。戈店节制闸开敞式,3孔,单孔宽2.4米,闸底高程25米,闸门高3.8米,宽2.8米,木平板闸门,最大流量30立方米/秒。双门节制闸,开敞式,3孔,中孔宽5米,边孔各宽3米,进水流量100立方米/秒。安丰塘经扩建、加固、维修累计投资3577万元,其中群众性投资2160万元,完成土方2920万立方米,石方、混凝土13.52万立方米。同时,设置水产养殖场,利用塘区水面养鱼。
二、七门堰
七门堰,位于舒城城关西南17公里的七门岭东面的杭埠河北岸。北宋刘攽撰《七门庙记》载:“初,汉以龙舒之地封信为列侯,信乃为民浚畎浍,以广溉浸,信为始基”。南宋王象之编的《舆地纪胜》载:“西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封伯兄子刘信为羹颉侯,食邑于舒”,“于七门堰下阻河筑堰,曰七门,开渠建闸,引河流东北,载之平陆,条分支贯,灌田八万亩”。明兵部尚书秦明悦《重修七门堰记》云:“舒城之水源出于西山峻岭,势若建瓴,然羹颉侯分封是邑,有见于此,乃创七门、乌羊、三堰,分治为陂、为荡、为沟,凡二百余所,灌本邑之田至二千顷之上”。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羹颉侯刘信于七门山下阻河筑堰,为灌溉之利”。民国《安徽通志》、《江南通志》和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均认为七门堰始建于汉初羹颉侯刘信。
七门堰旧有进水口三,一曰七门,二曰乌羊,三曰
七门堰的进水闸深一丈,宽八尺,堰上有桥名女儿桥,今仅存遗址。堰水经女儿桥东流绕七门山东麓,桑树井湾以下群众沿渠作上五荡,即苏家荡、蛇头荡、洪家荡、银珠荡、黄鼠荡;并作下十荡,即三门荡、洋萍荡、八棱沟、黄泥荡、大格荡、新荡、马饮荡、焦公荡、柳叶荡、鹿角荡引水灌溉。
乌羊堰在七门堰东。嘉庆《舒城县志》载:“乌羊堰座落新河口,东由方家岗下伏虎寺荡灌霍家畈,东过官道共灌田数千石。堰口近被七里河沙涨尽成陆地,遂失考。后人于堰东开包家沟以灌诸田”。堰水至霍家畈分为三支:一支东北经三里街过太平桥、菜花桥北入县河;一支东经小清水桥、铁匠桥,北入县河;一支东过大清水桥、任家湾、梅家荡、粮米铺,入县河。今考:乌羊堰口在龙王庙北侧,俗称龙荡处,庙西有井荡。明代,河南徙七里河,正常年份干汊河无水,堰口遂废。1978年大旱,在龙荡安装抽水机时,挖出带图案的条石,可能是旧乌羊堰口建筑用石,今龙王庙东四十八担(地名)南侧有一小堰口称四刘堰,又叫乌鸦堰,堰水下通包家沟。
堰,在舒城西门外。光绪《舒城县志》载:“堰在庆成门外窑场西”。堰水东过任大年桥,经周瑜桥、带渚堰、望湖桥,至张陂桥分两支:一支经潘家桥、皂角荡(嘉庆《舒城县志》“称皂角堰”)、九女墩至高桥,入县河,灌田万余亩;一支从任家涵,经七里塘、黄泥荡、九女墩、谢家坝至路里桥入县河,灌田近两万亩。
历代都曾对七门堰进行修治。《安徽通志》载:“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命刘馥为扬州刺史镇合肥,实行屯田,循羹颉侯故迹,兴治七门堰,断龙河舒水,灌田千五百顷(清亩15万亩),利民甚溥。”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县令刘显于龙王荡口作坝引水灌诸堰,开十五荡,豹子湾以上为上五荡,灌田2.4万亩;豹子湾以下为下十荡,灌田9.35万亩。对引水渠实行“疏导修浚,又分闲忙定引水例,董以堰长,民至今遵行之”。由于刘信、刘馥、刘显治水业绩显著,后人蒙受其利,曾于七门堰口建“三刘祠”,并勒石树碑,以志纪念。
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庐州知府马汝砺继“三刘”之后重修七门堰,“疏土桥渠以导水流,开候家坝以顺水势,其余若堰、荡、陂、沟咸以次而治,乃于三门荡立为水则,画以尺寸,使强者不得过取,弱者不致失望”。嘉靖二年(1523年),舒城县知县刘钦顺增筑洋萍陂旧堤,开新沟以通枧沟、八棱沟。万历初(1572年)舒城县知事陈魁士因县河连年洪灾遂“凿龙王宕石坝放河下七里沟,县河遂淤”,乌羊堰、堰均无法引水。万历三年(1575年),舒城县知事姚时邻和治农主簿赵应卿,舍郊野、历险阻、访田叟,重修七门堰。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舒城县县令蒋鹤鸣倡开浚县河七十里,乌羊、堰,自堰口开浚引水沟通城壕,下流分灌各荡数十里。嘉庆初(1796~1820年)舒城县民高珍,开渠北通七门堰,以资下十荡引水之利。
清末至民国期间,七门堰灌区工程失修,渠道淤寒,上五荡灌田仅万余亩,下十荡灌田约四万亩。
建国后,七门堰灌溉工程曾经四次大修。1951年,皖北行署水利指挥部派员查勘、规划。1952年元月,舒城县人民政府召开各受益区乡代表会议,成立七门堰工程委员会,县长冯林任主任委员,陶能文任副主任委员,皖北行署水利局彭烈文工程师负责技术指导。第一期工程于同年12月竣工。新开进水渠0.6公里,进水闸至和平闸总干渠3.2公里。并在老堰口女儿西桥0.5公里的七门山脚下,新建进水闸。在老堰口至张庄建长520米、深1.15米的沉沙地。同时,疏竣洪家荡至高沟段老干渠。第二期工程于1952年12月开工,至1954年3月完成。先后兴建洪家荡和平分水闸、高沟解放节制闸、三门荡胜利分水闸、大格荡汇丰分水闸、蛇头荡跌水、银珠荡老虎尾泄水闸、七门堰进口护岸、导水墙等工程以及相配套的排水、放水斗门47座,抬水坝17座,涵洞90处,渡槽1个,便桥20道,同时疏通长53公里干支渠渠道。两期工程共做土方21.2万立方米,石方1.18万立方米;投入经费36.7万元;灌溉面积增到9.64万亩。1954年4月至1957年秋,继续增建和改建涵洞、斗门76座,改建丁坝两道,新开和疏浚干、支、斗渠206条(段),整修蓄水塘坝1316口,共完成土方106万立方米,石方6600立方米,计用工料费6.3万元,提高输水率30%。1957年秋至1958春,开挖和平闸至孤老店长12公里的西干渠,进口高程(吴淞口)30.261米,纵坡为1/1000~1500,底宽4米,设计水深1.6米,边坡1:1~1.5,设计引水流量4.8立方米/秒,国家投资20万元,完成土方16.63万立方米,扩大灌溉3万亩。1958年底,七门堰灌区灌溉面积扩大到12.46万亩。
1958年至1966年,七门堰灌区内部进行挖潜改造,社队做了大量自办配套工程。其间1961年冬,再次将西干渠和平闸至楚家闸段长11公里干渠的渠底,拓宽1米,增加过水流量1.5立方米/秒。同时,新开自秦家桥地下涵至柏林冲头店全长10公里的灌溉渠(今柏林支渠),完成土方10万立方米,增灌秦桥、石岗两乡9个村的农田1.47万亩。1962年12月,建秦家桥地下涵,双孔,高4.8米,每孔宽3米,过涵流量51.8立方米/秒。同时建柏林分水闸,分别向柏林、秦家桥、响井愉、五里、华城等五处分水,1963年2月竣工。至此,七门堰灌区包括五岳堰在内,共灌田19.04万亩。1965年6月,增建新街进水闸,闸底高程29.5米,闸顶高程35.1米。闸为开敞式浆砌石闸,双孔,单孔宽2.8米,设计进水深1米,流量6立方米/秒,拦水坝高1.5米时,可引水10立方米/秒。据此,新挖引水渠长525米,联接七门堰中干渠,渠底宽7米,共做土方2.65万立方米。同时,兴建联接在东支渠的新街渡槽,进一步发挥了灌溉效益。
1967年,七门堰纳入杭埠河灌区规划。是年元月,杭北干渠从团结闸切断西干渠,直入七门堰中干渠。从此,七门堰改从杭北干渠引水。七门堰西干渠汤家嘴至和平闸上段报废还田,下段各级渠道均被西支渠利用。原七门堰总干渠因长期不引水而淤塞;团结闸以下至舒城城关各级渠道,均被杭北干渠所利用;七门堰进水闸也因杭埠河上游建龙河口水库,下游河道拓宽,中游大量采砂,河床日益下降,堰口无法引水,而完成其历史使命。
七门堰灌区早有用水制度,明朝刘显首定引水例,即上五荡用忙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起至七月底使堰水灌田;下十荡用闲水,每年八月初一至次年三月底,引堰水灌塘、灌陂、灌田。忙水和闲水制度的确定,“使强者不得过取,弱者不致失望”。但弊在堰水上余下缺,互不调剂,故时有纠纷、械斗。民国17年(1928年),乌羊堰下游与上游因要水发生械斗,死伤9人。民国33年大旱,下十荡与上五荡在洪家荡发生武装冲突,死伤3人。建国后,于1954年实行计划用水,上下荡均用忙水,从而彻底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上下游用水矛盾。
水费征收标准:旧例分正扶水、挂扶水。全使用堰水田的正扶水,每石收谷一斗。以引塘为主,堰水为辅的挂扶水,上五荡每个车水埠收糙米约为今100市斤,下十荡每石田只征收稻谷5升。各荡收的水费,只作荡长补贴;工程整修另行摊派,每年清淤整治需工两万个,皆由农民负担。1954年,七门堰水费分为三等:自流放水田和一盘车车水田为一等,每亩征收稻谷28市斤;两盘至三盘车水田为二等,每亩征收稻谷23市斤;四盘至六盘车水田为三等,每亩征收稻谷15市斤。1956年改定为五等,以人民币为汁算单位。自流和一盘车为一等,每亩征收1.8元;两盘至四盘车水田为二等,每亩征收1.45元;五盘至六盘车水田为三等,每亩征收0.95元;一级抽水机提灌田为四等,每亩征收0.72元;两级抽水机提灌田为五等,每亩征收0.5元。全灌区一律分等造册,由县统一布置征收,统一使用,主要用于管理人员工资和工程维修配套。1967年,杭北灌区建成后,水费征收执行灌区统一标准。
三、水门塘
水门塘,位于霍邱陈家埠北。《资治通鉴》元胡三省注引《华夷对镜图》载:“芍陂……与阳泉、大业并孙叔敖所作”。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曾经整修,故又名大业陂。始建时面积约1.2万亩,后因失修淤积和豪强侵占,到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霍邱县知县张海实勘,塘周19.8里,面积8500亩。当即垒土堆为界,土墩以内为塘,土墩以外为田,以限侵占,今陈家埠北面的两大土墩是其遗迹。但侵占难限,到民国末期,面积只有4500亩,塘内淤浅,沦为荒塘。建国后,霍邱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拨款重建水门塘,恢复塘面5000亩。1958年开挖史河灌区,沣东退水渠穿过水门塘,隔堤将塘的面积缩小五分之三。后因沣东干渠渠尾水源不是,水门塘以下灌区经常受旱。1967年拆除塘内隔堤,增建进出水闸和四周放水涵,加高塘埂,库容扩大到1040万立方米,成为史河灌区沣东干渠的中型反凋节水库。水库坝长7895米。坝顶高程32米,最大坝高6.39米,顶宽4.5米,内坡1:2.5,外坡1:3。1975年续建时,筑防浪台52座,并将内坡1:2.5改为1:5。水库南端建2孔单孔宽为2米的进水闸,进水流量10立方米/秒。北端建2孔单孔宽为1.6米退水涵,最大泄量20立方米/秒。同时,在水库四周建灌溉放水涵7座,向黄岗、陈家埠、青铜(龙)门、大莫店等支渠送水。水库设计灌溉面积9.08万亩,由于进水闸上游引水渠两岸渠堤高程不足,不能按规划引水蓄水,实灌面积年均仅2.5万亩。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