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食作物
民国8年(1919年),全区粮食总产25.3万吨,民国25年59.65万吨。抗日战争暴发后,粮食生产锐减,正常年景40万吨左右,民国33年只33.03万吨比战前减少45%。战后有所恢复,民国34年53.48万吨、35年55.84万吨、36年61.22万吨。
建国后,粮食生产发展很快,但有曲折。1949年粮食总产75.78万吨,经过土地改革,1952年增加到96.42万吨,1957年达到127.7万吨比1949年增长68.4%。1958年由于过早过快地调整生产关系,粮食生产急剧下降,到1961年全区粮食总产只有72.3万吨,低于建国初期的生产水平。经过“三年调整时期”,粮食生产逐步回升,1965年恢复到124.5万吨,只接近1957年生产水平。1966年至1969年,粮食生产再度下降,总产量徘徊在110万吨左右。1970年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后,全区粮食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由1970年134.4万吨增长到1976年209.8万吨。1980年全区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有了生产自主权,1981年粮食总产达到228.38万吨,创历史最好记录。1982年到1984年稳中稍退,1985年粮食总产215.93万吨比1949年增长1.85倍。
在粮食生产中,水稻生产占的比重最大。民国25年占50.5%,民国36年占69.8%,1949年占71.9%,1985年提高到83.9%。麦类生产其次,民国25年占35.8%,民国36年占16.7%,1949年占10.3%,1985年占12%。水稻生产的结构,随着水利的改善,良种的推广和耕作制度的改进,已由中稻为主,早稻早接口粮,转变为早、中稻兼重,早稻连栽晚稻。其早稻、中稻、单季晚稻、双季晚稻的比重:1949年至1953年为8:80:12:0;1954年至1959年为15:67:12:6;60年代为16:67:14:3;70年代为35:32:12:21;1980年至1985年为34:45:6:15。麦类生产结构,大麦和小麦的比重,由民国25年29:71,民国32年——民国36年30:70,逐渐转变为50年代17:83,60年代10:90,70年代以后至1985年3∶97。
秋季旱粮作物,由于水稻和经济作物的发展,播种面积和产量急剧减少。大豆生产由1949年种植46.4万亩,总产量21985吨,1953年最多种植78.39万亩,1977年最高产量55740吨,减少到1985年21.76万亩,总产20540吨。高粱生产由1949年种植51.47万亩、1953年62.28万亩、1962年50.9万亩、1972年6.84万亩,减少到1985年1.31万亩。玉米生产由1949年种植26.67万亩,1956年最多种植122.66万亩,1985年减少到12.9万亩。薯类生产由1949年种植40.4万亩,1961年最多种植61.9万亩,1985年减少到25.64万亩。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按粮食作物占用耕地面积计算,平均每亩产量由1949年的99公斤提高到1985年461公斤;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计算,平均每亩产量由1949年82.5公斤提高到1985年275公斤。
人均占有粮食,尽管人口增长很快,除个别年份外,总的趋势是增加的。1949年人均252.8公斤,1952年296.1公斤,1957年350.3公斤,1961年227.1公斤,1962年254.1公斤,1965年336.9公斤,1970年303.4公斤,1975年347.5公斤,1980年317.7公斤,1985年379.4公斤。
六安地区粮食生产统计表

二、油料作物
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花生和芝麻(大豆习惯统计在粮食生产中)。1949年全区油料作物种植29.88万亩,总产1.26万吨,1957年增加到76.28万亩,总产4.81万吨,1961年减少到30.29万亩,总产只有0.67万吨。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调整,1965年油料种植38.81万亩,总产回升到2.27万吨。1966年以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油料生产再度下降,产量长期徘徊在一、二万吨之间。1978年扩大种植到60万亩、总产3.19万吨,1980年种植62.94万亩,总产3.54万吨,但仍未达到1957年生产水平。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油菜籽收购价格的提高,1981年到1985年油料生产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全区每年种植面积都在百万亩以上,总产10万吨左右。1985年种植148.71万亩,总产11.19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分别比1949年、1957年增长7.8倍、1.3倍。油料作物中的油菜、花生、芝麻总产量之间的比重,1949年为29.4∶54.8∶15.8;1957年为19.7∶75.9∶4.4;1965年为23.8∶53.7∶22.5;1978年为68.5∶16.1∶15.4;1981年为85.8∶8.3∶5.9;1985年为91.7∶7.2∶1.1。
几个年份油料种植面积演变表

油菜清代全区均有种植,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霍山县志载:“芸苔即油菜,未花时取苔食之,为春蔬之冠,籽可取油”。光绪三十一年(1909年)霍山县志又载:“菜子为油最佳,有黄黑两种,黄者尤佳,东乡多种之。”其他县志亦有记载,不如其详,也都列其名。
民国28年(1939年)六安、舒城、霍山三县总产905吨,民国32年寿县向省报告称∶民国31年、32年,全县种植油菜分别为10万亩和12万亩,总产分别为2400吨和2500吨,占全县油料总产的49%和54%,属全县油料生产之首。
建国后,1949年全区种植油菜13.5万亩,总产0.37万吨,1954年发展到25.7万亩,总产1.03万吨。以后种植面积和总产逐年下降,其间有8年总产低于建国初期生产水平。70年代,提倡“油菜下冲田”作为改造沤水田的先锋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1973年种植43.31万亩,1978年种植46.58万亩,由于当时发展双季稻,大种绿肥,茬口安排不得不让路,同时大面积种植双季稻影响油菜的适时播种,因而油菜单产提高不快,总产停滞在1.3万吨至2.18万吨之间。80年代以后,油菜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1981年至1985年平均年种植116.5万亩,平均年总产9.37万吨,其中1985年种植138.31万亩,总产10.26万吨。
油菜分布,60年代以前种植面积和总产,六安、舒城两县分别占全区的71%和78.3%;70年代占62.8%和70.6%。80年代寿县、霍邱两县油菜种植有较快的发展,这两个县种植的面-积和产量已分别占全区的46.5%和44.1%。
表4——6不同年代各县油菜种植比重

油菜类型、品种:白菜型占90%,地方品种有黄膳子、大乌子等,引进品种有浠水白、武油1号、芜湖104等。甘兰型占9%,主要是胜利油菜.1956年开始种植,产量高,但生长期长,茬口紧,故难推广。芥菜型占1%,主要是地方品种山腊花等。
花生民国36年(1947年)全区花生总产6125吨。1949年种植7.73万亩、总产6900吨,1957年发展到32.51万亩,总产3.66万吨。此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60年代平均年种植11.06万亩,总产6060吨;70年代平均年种植9.4万亩,总产7650吨;1980~1985年平均年种植7.87万亩,总产6567吨,其中1985年种植7.75万亩,总产8100吨。花生多在沿淮冲积平原和沿河湾区沙质土种植,约占全区种植面积90%左右。品种多为山东伏花生、蓬莱一窝猴等。
芝麻民国末期,全区正常年景总产2000吨左右。建国后,由1949年种植8.65万亩,总产2000吨,发展到1953年的22.25万亩,总产8900吨。1955年曾种植到23.41万亩,总产7200吨,此后生产极不稳定。60年代平均年种植8.03万亩,总产2480吨;70年代平均年种植5.7万亩,总产3410吨;1980~1985年平均年种植5.12万亩,总产2300吨,其中1985年种植2.65万亩,总产1200吨。芝麻一直被视作小宗作物,耕作粗放,除新垦荒地成片种植外,多与花生、大豆、薯类作物间种。品种有霸王鞭,中芝7号等。乡土品种六安黑芝麻,色泽纯正,出油率高(53%)。种植面积只占5%左右。
三、经济作物
棉花民国期间,棉花多自种,自纺,视作副业兼营。民国8年《安徽省六十县经济调查简表》统计,六安、寿县、舒城三县植棉21760亩、总产1070吨,民国22年《安徽省二十三县棉产调查报告》记述:舒城县植棉总产132吨,棉农占10%,均视作副业,无专门植棉花以生活者。六安县植棉总产53.3吨,农民兼营植棉,欲维持棉农一人之生活,须种5亩。民国23年六安、舒城、寿县、霍邱棉花总产351.65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封锁,植棉面积有所扩大,据《安徽概览》统计,全区棉花总产量由民国29年2881吨、30年3504吨、31年3853吨,增长到民国32年5069吨。战后,民国36年种植36.8万亩,总产4280吨,37年减为9.25万亩,总产927.5吨。(注:总产原为担,均换算为吨;产量原未注明是籽棉还是皮棉,经考证、分析均系籽棉)。
建国后,由于棉花种植分散,单产不高,起跌很大。1949年种植25.89万亩,总产1825吨(皮棉,以下同),1961年减到11.28万亩,总产1390吨,1966年增到54.72万亩,总产8290吨,1969年又减到30.45万亩,总产3465吨。70年代至80年代初,作为工业原料的指令性计划安排,年平均种植44.32万亩,年平均总产8762.5吨。1984年种植39.55万亩,总产12480吨。1985年由于调整种植业结构,扩种红麻,加之卖棉难等原因,全区棉花种植13.8万亩,总产4719吨,分别比1984年面积减少25.75万亩,总产下降7761吨。亩产皮棉,1949年7公斤,1961年12.5公斤,1966年15公斤。70年代至80年代初,年平均亩产皮棉19.8公斤,1984年36.5公斤,1985年34公斤。但在集中种植的棉区,棉花单产都比较高。1984年霍邱临淮乡植棉8000亩,亩产皮棉56公斤;新店乡植棉15645亩,亩产皮棉51.5公斤。集中植棉地区的农户有的亩产皮棉高达百公斤以上,新店乡棉农唐其庸种植3.51亩,连续四年平均亩产皮棉超过100公斤,1984年采用棉花油菜“两育(苗)两栽”技术,棉花亩产皮棉128公斤,石店乡棉农张明传采用地膜覆盖,科学管理,1984年植棉3.6亩,平均亩产皮棉109公斤,比1983年增产6.3%。
麻类全区麻类生产既有传统的大麻、苎麻、苘麻,又有引进的黄麻、红麻,是安徽省重点麻区之一。民国期间麻类总产:民国27年5769.7吨、民国28年3141.9吨、民国29年3345.7吨,民国33年增到29075吨,民国36年种植12.2万亩,总产8510吨。建国后麻类生产:1949年种植12.2万亩,总产4616吨,1956年种植13.35万亩,总产15219吨,1961年种植6.11万亩,总产2994吨,低于建国初期生产水平。60年代中后期总产恢复到1万吨左右,70年代中后期增加到3万多吨,1979年种植23.39万亩,总产68255吨,1984年种植46.8万亩,总产174115吨,1985年扩种到141.31万亩,总产猛增到458801吨,占全省麻类总产的46%。麻类生产中的大麻和黄、红麻之间的比重:1949年为97∶3,1956年为83∶7,1966年为73∶27,1976年为42∶58,1984年为9∶91,1985年为5∶95。
大麻:大麻是我国最古老的纤维作物之一。六安地区大麻,北魏时(386~534年)已大面积种植,历经唐代至清代,淠河沿岸都是大麻集中产地。清代程瑶田《九谷考》记述:“我徽人种麻与北方稍异,立春前下种,谚云:五九种麻是也。”六安地区是安徽省大麻的主要产区,集中分布在淠河、史河沿岸冲积土壤,品种有寒麻、火麻、火球子三种。寒麻称魁麻,火麻、火球子称线麻。寒麻株高3~4米,1月下旬至2月底播种,7月初剥麻皮,九月初收种,亩产干麻皮140公斤以上;火麻株高2~3米,1月间播种,6月中旬采麻,7月底收种,亩产清洗麻皮70公斤左右;火球子株高1.5~2米,1月间播种,6月初采麻,6月底收种。亩产清洗麻皮50公斤左右,纤维品质好,唯产量过低,已很少种植。寒麻种植面积占85%,50年代全国各地引种甚多,一般每年外调种子250~300吨,据各地种植,在四川郫县、宁夏永宁县增产40%以上,在东北辽宁、哈尔滨比当地西头麻增产50%以上,至今与东北内蒙仍保有供种关系。大麻以六安县种植最多,霍邱、金寨其次,寿县、霍山亦有种植。民国期间,大麻有东河、西河产区之分,在淠河流域从金寨县的麻埠、六安县独山、马头集沿淠河长约230华里的主要区为东河麻;从霍邱叶集至河南固始县蒋集沿史河长约120华里的主要产区为西河麻。东河麻区品质优于西河麻区。民国8年六安县一个县种植32961亩,总产3290吨。全区大麻总产1941年7222吨,民国31年6933吨,民国32年6675吨,这三年的总产分别占全省总产的95.4%、94.5%、94.9%,而六安县又别占全区总产的58.2%、61.4%、69.9%。
建国后,1949年种植4.6万亩,总产3841吨。50年代发展较快,1956年种植10.08万亩,总产11794吨,1959年种植11.24万亩,总产14331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占全省大麻总产量的93.3%。当年六安县韩摆渡公社的大麻种株和麻皮,曾被选送参加建国十周年农业展览,麻农黄大友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留在北京种大麻试验田。60年代初大麻锐减。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又有回升,历年种植面积六、七万亩,总产七、八千吨。80年代初大麻滞销,出现“卖麻难”,1981~1983年种植面积减少到二、三万亩,总产二、三千吨。1984年随着商品流通好转,大麻生产又开始回升,1985年全区种植6.91万亩,总产8430吨,占全省大麻总产80%。
黄麻:民国期间,民国36年曾引进印度D154等品种试种,建国后,50年代中期曾在全区各县试种,由于怕挤掉大麻和因炭疽病为害严重等原因,没有扩大推广。舒城县是全区唯一黄麻产区,主要品种为粤园5号,1949年种植1300亩,总产130吨,1985年发展到7.91万亩(含部分红麻)总产15145吨。
红麻:60年代引进试种,主要品种青皮3号。由于红麻适应性强,中后期耐渍,抗盐碱,并较大麻、黄麻高产、省工、省肥,种植面积由1972年1.5万亩,总产量1145吨,发展到1985年126万亩,总产量423360吨,成为全区后来居上的大宗纤维作物。红麻产区分布较广,丘陵平畈均有种植,以沿淮湖洼地带较为集中,霍邱县1985年种植69.3万亩,总产243755吨占全区总产57.5%。当年红麻种植失控,一些农户弃粮种麻,加上红麻滞销卖不掉,价格低廉,给麻农带来严重的困难。
苎麻:多零星分散种植,一年采收三次,头麻占45%,年均亩产110公斤。乡土品种有青棵、大白麻等,引进品种有芦竹青等。产区以舒城县河棚、晓天等山区较多,金寨、霍山其次,六安南方丘陵亦有栽培。全区1949年2500亩,总产100吨,1953年发展到4413亩,为建国后产量最高一年。1985年4700亩,总产415吨。
苘麻:以霍邱、寿县种植较多,六安县岗区亦有栽培。1949年种植1.9万亩,总产565吨1952年扩种到3.71万亩,总产1910吨,此后产量逐年少,70年代由于普及红麻,苘麻已基本淘汰。
茶叶六安地区是安徽古老茶区之一,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19年)即有栽培。唐代以后形成商品,行销冀鲁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唐陆羽《茶经》中有寿州茶区的记载。封演在《封民闻见录》中记述:开元年间(713~741年)自邹(山东衮州)、齐(山东益都)、沦(河北沦县)、棣(山东惠民)渐至京邑……多开店铺煮茶卖之。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国史补》载:唐德宗初年(780年),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蕃使赞普问曰:此何物也,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又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宋李昉《太平广记》记述:唐天宝年间(742~755年)刘清真令其徒二十人于寿州作茶,人致一驮为货至陈南(河南开封)。《册府元龟》载:元和十一年(816年)讨吴元济,二月昭寿州以兵三千保其境内茶园。宋嘉祜六年(1061年)实行“榷茶之制”茶叶管理更严,淮河以南官设13个场买卖茶叶,境内有寿州的麻埠场、霍山场、开顺场三个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六安州志记载:“六安岁贡芽茶始明朝,原额贡茶二百袋,每袋重一觔(斤)十二两。弘治七年(1494年)分设霍山县,六安产茶之地半入霍山界,随定额分办,六安办25袋,霍山办175袋,国朝因之,至康熙二十三年奉文增办一百袋,六安承办37袋,霍山办63袋。康熙五十九年添办100袋,州办12袋,县办88袋。雍正七年暂停,十年照旧,添办永为例”。“贡茶取雨前亟品,一枪一旗(一芽一叶),依法泽制,限谷雨后十日送解至霍邑,备齐送州。知州具本拜进,解官州邑巡检,彼此轮流……”。清陈章写诗叹道:“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茶未吐,焙成粒粒心连心,谁知侬比莲心苦”。“近城百里尽茶山,贾客腰缠至此间,新谷新丝权子母,露芽抽尽汨潸潸”。实为昔日茶农悲惨情景的写照。
民国期间全区茶叶产量,民国8年1622吨,民国19年4112吨占全省总产39.2%,其中外销鲁豫2425.7吨占59%。抗日战争期间,民国27年3285吨、民国28年4326吨、民国29年茶园面积341979亩,其中六安114580亩、立煌92612亩、霍山88017亩、舒城46770亩,总产4477.6吨,其中六安1722.7吨、立煌1209吨、霍山1078.2吨、舒城467.7吨。民国33年总产4673.4吨,其中春茶占60.4%,子茶占35.5%,老茶占3.1%.片茶占0.9%,茶末0.1%,外销3738.5吨占总产量80%,其中销山东济南2525吨,河南周家口、商城605吨,湖北黄安108.5吨、天津500吨。当时全区有茶农467987人,茶工19031人。战后,粮价飞涨,茶叶滞销,茶粮比价失调,茶农多弃茶兴粮,大批茶园荒废,到1949年全区只保有茶园114004亩,总产2352.3吨,很多名茶失传。
建国后,国家投放茶叶贷款,积极扶持茶农垦复改造老茶园,开辟新茶园,并制定合理的收购价格,调动茶农的积极性。为扩大销路,50年代初改制霍红、舒绿投入国际市场,同时推广机械制茶,提高茶叶质量,减轻劳动程度。1955年茶园面积119876亩,总产4027吨,比1949年增产71%。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茶叶生产萎缩。茶园面积保持八、九万亩,总产三、四千吨左右。70年代中期以后,茶叶生产较快发展,茶园面帜由1974年124319亩,增加到1975年152613亩,1976年177274亩,1977~1980年19万多亩,1981年198160亩,1985年209627亩。茶叶总产量相应提高,由1974年5005.6吨提高到1982年6737吨,创历史最高记录。1985年总产6173.5吨,其中,舒城县占31.2%,霍山县占28.8%,金寨县占24.5%,安县占15.3%。舒城县舒茶镇遵照毛泽东主席视察时关于“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教导,以“9.16”茶园为基础,于1958年兴建的茶场,1985年平均亩产茶119.4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茶31.3公斤、全地区平均亩产茶29.4公斤分别高2.8倍、3.06倍。
茶树品种: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约各占一半。地方品种由于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种,群体类型较为复杂。以叶面大小而论,有大、中、小型叶,以中型叶为主;以芽色泽分有线绿、黄绿和紫芽,以线绿、黄绿为主;以发芽时间分有早、中、迟芽种,以中芽种为主。叶片形态有椭圆的、长椭圆的、卵圆的和长叶、披针叶等。引进品种,大多是70年代从省内外引进,有性系的有祁门种、黄山种、休宁牛皮种、湖南安化大叶茶;无性系的有福鼎大白茶、龙井43、安徽1号、3号、7号等。这些品种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20%。
茶叶类别,因制作工艺不同,有黄茶、红茶、绿茶之分。黄茶有黄大茶,70年代中期产量仍占50%,后因制作工艺水平提高,产量锐减;黄芽明清属贡茶,芽叶细嫩多毫,形似雀舌、叶色黄绿,汤色绿黄带黄圈,叶底嫩黄,滋味浓厚鲜醇,年产量2万公斤。主产地霍山大化坪金鸡山的金鸡垱、乌米尖和漫水河的金竹坪等地,以金鸡垱产品最优。红茶,50年代制作,产品销售苏联,年产量1000吨左右,主要产地霍山,70年代初红茶全部改制绿茶。绿茶有炒青绿茶、特种绿茶、尖茶、兰花茶、绿大茶等。炒青绿茶(外销绿)远销东南亚。珍眉、秀眉、贡熙为其极品。特种绿茶有六安瓜片、各类毛峰。毛峰有舒城白霜雾毫,金寨齐山毛峰、翠眉,霍山连心等驰名国内。尖茶(又称毛尖)金寨有抱儿珍秀、金刚雨露,霍山有天堂云片以及菊花茶、小砚春等。兰花茶有小兰花、大兰花。舒城县为小兰花主要产地,尤以晓天白桑园产品最佳。绿大茶,建国前大量生产,建国后逐渐减少,70年代不再生产。
蚕茧桑蚕:六安地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是全省蚕茧生产重点产区之一。清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寿州设官办课桑局;光绪十三年《寿州志》记述:“明嘉清二十六年(1548年),官桑共49216株,民桑共995025株”,“官桑每株科丝六分,民桑每株科丝三分,每丝二十两折绢一匹”。“霍邱有桑13841株,科丝三十四斤六两三钱三分,折绢一十九匹一丈五尺四寸九分四厘。”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霍山、舒城设蚕桑讲习所。民国初年,今金寨县白沙河的蚕丝、吴家店的丝帐已驰名汉口、南京。当时民间流传“田是白米桶,蚕管穿和用”,十分形象地反映了蚕桑生产在山区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蚕丝产量民国23年5.1吨。抗日战争暴发,日军进行物资封锁,境内蚕丝生产有较快的发展。民国28年105.1吨舒城占95%,民国30年315.6吨霍山占36%,民国31年329吨六安占41.8%,民国32年发展到371吨,次年下降为115吨。战后,粮价飞涨,丝价惨跌,蚕农毁桑种粮,到1949年全区只保存成片桑园1590亩,蚕茧产量113.6吨,其中金寨82吨,六安14.9吨,舒城10.2吨,霍邱4.5吨,霍山1.3吨,寿县0.7吨。
民国23年至民国33年分县蚕丝产量统计表
表4——7单位:吨

建国后,桑茧生产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以后,桑茧增产的幅度更大,但极不平衡。桑园面积:80年代以前时增时减,由1949年1590亩发展到1956年5334亩,1957年12818亩,1958年30957亩,1961年最多达到49755亩。60年代中后期只保存一万多亩,70年代初期不到万亩,其中1971年只8595亩。70年代中期以后,逐年稳步发展,1974年19896亩,1976年37610亩,1978年46319亩,1980年50956亩,1981年58422亩,1982年65035亩,1985年68432亩。在1985年桑园面积中,金寨县59559亩占87%,霍山县3574亩占5.3%,六安县2884亩占4.2%,舒城县996亩占1.5%,寿县780亩占1.1%,六安市422亩占0.6%,霍邱县217亩占0.3%。蚕茧产量:50年代,年均产茧量171吨,60年代165.5吨,70年代448.5吨,1980~1985年1401.7吨比50年代增长7.2倍。年际之间很不稳定,1956年230.45吨,1961年桑园面积扩大,蚕茧产量只有69.1吨,低于建国初期水平,1971年227.7吨只接近于1956年产量。1975年以后,产量稳步增长,由1976年564.45吨到1985年达到1922吨。在1985年蚕茧生产中,金寨县1758吨占91.4%,霍山县77吨,六安县56.3吨,寿县12.7吨,舒城11吨,霍邱4吨,六安市3吨。金寨县桑茧生产自1974年开始,坚持稳步发展、专业发展,已连续12年居全省各县之首,1985年全县养蚕74850张,张茧产量23.5公斤,其中春茧33.4公斤。全县4个蚕桑专业乡、40个专业村、400个专业户的年产茧量占全县总产的52.5%。1985年全区扩大栽桑,其中有4个乡栽桑100万株,13个村栽桑10万株,131个专业户人均栽桑1000株以上,为桑茧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由于蚕桑生产的发展,促进了蚕业技术的更新和丝绸工业的发展。金寨县、区两级兴办的蚕种场、蚕药厂、蚕具厂、缫丝厂、织绸厂均已投入生产,正向着商品生产“一条龙”的方向迈进。
桑树品种有湖桑、藤桑、压条桑、瓦桑、石板桑、绉桑、马蹄桑、柘桑、皮桑、青桑等,除湖桑是江浙引进品种,其余都是地方品种。湖桑面积已占总面积70%。金寨、霍山等地的老蚕区,还有生长六、七十年以上的高杆树型湖桑,生长良好,可继续采叶。有的单株每年可采叶50多公斤,是个稳产、高产、持效长的品种。栽桑:50年代多是稀植,高杆拳式,一般密度每亩150~250株。60年代推广中杆桑,亩栽400株左右。70年代集中成片,改梯栽桑,并相应推广矮杆密植速成桑园,亩栽1000~2000株。蚕种:建国前多是三眠一化性土种,有结粉红色的京茧,有结白色的四季白茧。1954年推广改良蚕瀛文华正反交种和瀛汗华九正反交种改良蚕比当地土种提早作茧15~20天,斤茧抽丝二两八钱(16两秤)比土茧高1.8倍,同时质量好,普遍受到群众欢迎,当地土种逐步淘汰。60年代用苏16、苏17正反交种作春种,东34、306正反交种作秋种;70年代为华合、东肥正反交种所代替,1980年以来,以苏肥、苏华四元杂交种为主。饲养方式:在总结群众养蚕经验和消毒防病的基础上,50年代推广“春加温、秋防热、多提、释放、勤喂叶”,继而推广高温感光快速饲养和小蚕防干低育和大蚕全芽育等技术。60年以后,推广小蚕共育技术,有效地防治蚕病和提高蚕茧产量。金寨县双石乡上码头村10多年来坚持小蚕共育,年年稳产高产,1984年养蚕756张,平均张茧29.3公斤比全县平均张茧产量提高24.6%。
柞蚕:50年代中期,先后在金寨、霍山、舒城等县部分山区开始放养,断断续续放养20年。其间1959年产茧118吨,是历史最好水平。由于茧价低,销路差,管理难,效益不高而中断。
蓖麻蚕:50年代中期先后在全区推广,1965年饲养蓖麻蚕3494盒,产茧56吨,为历年放养、产茧最多的一年,后因产量低、收入少且无销路而停止。
糖料甘蔗,都作水果食用,建国前民间即有种植。1949年全区种植3098亩,总产3160吨。1952年扩大到4397亩,总产3720吨。1985年种植2080亩,总产3740吨,其中六安县种植面积占37%,总产量占36%。甜菜,70年代初曾引种试种,并在原苏家埠园艺场马家庵分场筹建小型糖厂投入生产,试图解决糖源。1972年种植317亩,总产80吨;1973年、1974年两年分别以指令性计划与生产单位签订合约每年种植2280亩。总产:1973年555吨,1974年655吨。终因气候不适、产量低、效益不高,推广3年而中断。
烟叶烟叶生产,分布较广,多是晒烟。民国29年全区种植8179亩,总产375吨,其中舒城县种植面积占56.9%,总产占66.7%。建国后,1949年种植10667亩,总产615吨;1951年种植16600亩,总产550吨;1952年种植14000亩,总产1180吨。此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起伏不定。1957年种植1700亩,总产75吨;1962年种植6750亩,总产248吨;1977年种植8500亩,总产230吨。其间,1955年曾在寿县试种烤烟100亩,总产4.75吨,1962年增至400亩,1977年扩种到8300亩,占烟叶面积的97.6%,总产210吨,占烟叶总产91.3%,后因行政区划变动,烟厂撤并,全区没有烤烟生产。1985年种植晒烟78亩,总产6吨,多为自用。
四、中药材
全区中药材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野生和栽培的药用植物有949种,蕴藏量1.6亿公斤,其中野生品种占93%,栽培品种占7%。民国时期全区专业药农只数十人,其他多数是兼营。采集品种大多属传统中药,如天麻、皖贝、南星、半夏、石斛、桔梗、丹参、黄精、玉竹、苍术、苦参等20余种。建国后,医药部门挂牌收购,悬挂药材标本、图片,普及药材知识,培植和采集人数逐渐增多。1958年“大跃进”,全区各级办小型药材场327处,面积683亩,种药40余种。1959年地区从六安县十里桥公社四望山大队划6个生产队600亩土地建立专区药材培植场,直属专署卫生科领导。1961年生活困难,药材场纷纷下马,1963年仅保留专区药材培植场和佛子岭养獐场2处。70年代初,农村普遍建立合作医疗制度,走“以药养医”道路,再次掀起办药场热潮。全区办场513处,种、养药材53种,面积11083亩,培养了一批种药能手,缓解了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矛盾。由于一哄而起,发展过快,兼之生产体制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以后大多解体。专区药材培植场1965年开入苏家埠园艺场马家庵分场后,药材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自行消失。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1978年农村中出现了一批种药专业户,户带村、村带乡,形成众多的种药乡、村。1984年,全区有种药户449户,兼营户40980户,专业村12个,专业乡2个,种药8929.5亩。金寨县洪冲乡居民徐正华,1984年种药收入17028元,人均1771元。
栽培品种:民国时期以茯苓为主,丹皮、白芍、辛荑、苡米、百合、艾、茴等有零星种植。建国后,栽培品种逐渐增加到111种,其中引进的72种,由野生改家种39种,在引进72个品种中,适宜生长的占85%,从四川引种的杜仲、厚朴,已成高大乔木;从福建引进的栀子,已硕果累累。不适宜生长的占15%,内蒙的甘草、两广的三七、一见春、四川的黄连、江西的使君子,在境内均不能很好生长。野生改家种的天麻、安徽贝母,已从深山到丘陵、湾区逐步推广;同时人工驯养的原麝,已能活麝取香;人工饲养的龟鳖,已繁衍后代。(附表4——8)
五、水果蔬菜
水果境内乡土水果有:六安新安的大白桃、高皇的樱桃、八里滩的甜沙果;寿县郝家圩的酥梨、八公山的陵枣、时寺的滚子架;霍邱坎山的马牙枣、刘集的鸡心枣、潘集的烘柿;舒城上七河的沙果、棠树大红桃;金寨、霍山的麻盘柿、丁香柿、山楂、杏、李等均有较长的栽培历史,但限于历史条件,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有的已濒于绝种,1949年果树面积2688亩,总产1643吨。建国后,为了发展水果生产,50年代曾先后兴建小华山等10个国营园艺场,以园艺场指导和带动群众发展果树生产,并分批引进苹果83个,梨58个、桃18个、葡萄20多个品种试种推广。1956年果园面积发展到11571亩,1963年26548亩,总产2578吨。此后果园面积逐渐减少。1980年果园面积18466亩,总产8251吨,1985年18196亩,总产11836吨。在1985年水果生产中,梨占56%、桃占14%、苹果占6.8%,其它水果占23.2%,其中国营园艺场水果产量2150吨,占总产量的18.2%。与此同时,乡土品种有所恢复和发展。寿县郝家圩酥梨已发展到
六安地区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统计表

2000多亩,霍邱潘集烘柿已有400多亩,舒城棠树乡新建村户有果树15棵。山区的猕猴桃以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已经开发利用生产罐头、果脯、糕点、饮料等。金寨县生产的“中华猕猴桃酒”,色泽桔黄晶亮、清沏透明、酸甜纯正、柔和可口。自1981年以来连续三届获省优产品,销往国内10多个省市,并远销港澳地区和日本。
蔬菜全区城乡蔬菜播种面积1949年20.71万亩。1959年粮食短缺,以瓜菜代粮食,蔬菜播种面积曾达到83.59万亩。“文化大革命”期间,割“资本主义尾巴”,1969年只种5.41万亩。1976年至1978年恢复到11万多亩,1983年15.35万亩,1985年20.6万亩,人均菜地0.04亩。城(市)郊常年蔬菜生产,1984年蔬菜专业队150个,菜地7745亩,其中兼营69个,菜地2230亩,蔬菜总产30980吨,按49万非农业人口计算,人均日蔬菜0.18公斤。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1985年城(市)郊常年蔬菜面积增到10304亩,总产53905吨,按60万非农业人口计算,人均日蔬菜0.25公斤,居全省中等偏下水平。由于城(市)郊蔬菜露天生产多,温室大棚等保护地生产少,加上没有保鲜储藏设备等原因,蔬菜周年供应不平衡,“三缺”(1~3月春缺,5月夏缺,8~9月秋缺)“三旺”(4月春旺,6~7月夏旺,11~12月冬旺)现象较为普遍。据六安市1979年、1980年两年调查,1~3月平均每月蔬菜上市量383.5吨,比两年平均月上市量减少47.6%,而11~12月平均每月上市量1091.5吨,又比两年平均月上市量多49.2%,因而形成蔬菜“淡季调进,旺季烂菜”;价格“淡季涨、旺季跌”的现象。蔬菜品种有白菜、乌菜、葱蒜姜、韭菜、大椒、菠菜、茄子、芥菜、蕃茄、莴笋、蕹菜、花椰菜、马铃薯、瓜类、豆类、萝卜、藕等40多种。
六、绿肥
绿肥的生产和利用是优良的传统耕作方式。建国前,农村有春夏砍青沤肥的习惯和利用大麦、豌豆、蚕豆、紫云英等掩青肥田的传统。建国后,绿肥资源广为开发,有冬绿肥、夏绿肥和水生绿肥等,从而逐步改变麦豆掩青为专种绿肥肥田。1949年全区绿肥面积11.86万亩,其中冬绿肥紫云英占90%以上,主要分布在江淮分水岭以南圩畈地区。50年代扩大推广,1955年种植32.76万亩,1959年种植39.32万亩,舒城、六安两县占84%。1964年组织绿肥辅导员在寿县、霍邱等新区,由点到面扩大示范并推广根瘤菌拌种技术,1966年绿肥种植172万亩,其中新区占47.2%。70年代发展较快,自1972年至1978年平均年种植225万亩,占耕地面积30%左右,占水田面积45%左右。1979年扩种夏粮作物,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到103.3万亩。80年代以后,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化肥施用量的增多,以及认识的淡化,绿肥面积逐步萎缩,1983年种植64.24万亩,1985年只种56万亩。境内广泛栽培和曾引进利用的绿肥种植主要有:
冬绿肥:紫云英,俗称红花草,多在稻田套种,秋播春掩,用作早、中稻基肥。种植面积约占绿肥面积的95%以上。鲜草产量:60年代亩产四、五千斤,70年代以后二、三千斤。群众有“千斤花草百斤谷”的说法。
苕子,建国后引进,1962年种植500亩,1979年2.4万亩。多种于旱地,鲜草亩量一、二千斤。由于难以利用,1980年以后很少种植。
夏绿肥:田菁,1951年引进试种,断断续续,面积不大,1979年只种50多亩。泥豆,短期绿肥,3月到8月都可播种。1955年全区种植80万亩,仅推广三、四年,以后很少种植。柽麻,60年代引进,1977年种植5万亩,1979年再次引种,因枯萎病为害,种子断缺即很少再种。
水生绿肥:境内原有红萍、绿萍,自生自长,产量不高,50年代引进浙江红萍试养,1973年放养2万亩,1949年放养11万亩,1975年放养26.6万亩,1977年达到31万亩。1978年因旱只放养4万亩。80年代以后,每年放养不到2万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