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在农村滥施化肥、农药、工业排泄废气、污水等原因,粮油的农药残留量,河水和地下水质污染,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造成生态环境失调,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逐步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系统,1981年至1983年,县委、县政府投资30万元,有计划地在全县开展治理污染,实施生态工程,取得50余万元的综合经济效益。
1981年4月,县成立环境保护局。次年1月,成立“县环保监测站”,建成50平方米监测简易室,购置2万元仪器。1984年4月,环境保护局与基本建设局合并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猫头鹰保护区
县境龙山烈士陵园,内有柏树100多棵,长年栖息40余只猫头鹰。1984年4月20日,经县人民政府批示,划为猫头鹰保护区。范围为:以龙山烈士陵园和龙山南坡为主体。四至界限,北至龙山山背,南至烈士陵园南大门,东西分别至龙山东西山脚。在保护区内,确定专人管理,不准垦殖、放牧和放炮采石;不准采伐树木和修枝打丫,游人不经同意不准入内。在县境内,严禁捕猎、捣巢和驱赶猫头鹰。不准任何单位、个人买卖猫头鹰。1984年,县对龙山猫头鹰自然保护区投资3000元,并植树38棵。
农村生态
解放以来,县境人口倍增,耕地锐减,数度发生乱砍滥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河塘淤积,涡河涡阳闸段,河床提高5.8米。60年代后,全县平均施用化肥近12万吨,农药近2000吨,加之工业任意排放污水、废气。据1982年、1983年两年统计,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2000多万吨,各种废气2亿多立方米,烟尘4000多吨,工业粉尘5000多吨。致使生态环境失调,疑难病症逐年增加。据医疗单位反映,近10年来,城镇癌症发病率比过去明显增多。
自1981年开始,县环境保护部门,对农村生态进行抽样调查。1983年,县抽查粮食样品“六六六”含量,小麦每公斤含0.336毫克,黄豆每公斤含0.911毫克,高粱每公斤含0.701毫克,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每公斤含0.3毫克标准。1984年9月25日,对地下水进行采样化验。县委大院水井,总硬度6.48度,总矿化度每升含1197毫克,挥发性酚每升含0.003毫克。化肥厂水井,总硬度7.43度,总矿化度每升含1222.8毫克,挥发性酚每升含0.004毫克。火车站水井,总硬度12.84度,总矿化度每升含660.3毫克,挥发性酚每升0.003毫克。国家饮用水含酚规定标准为每升0.002毫克。上述饮用水均超过规定标准。
为治理污染,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自1981年起,环境保护部门通过幻灯、电影、广播,宣传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使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懂得环境保护已是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召开两次环保会议,对维护农村生态平衡,采取如下措施:
1)工业区设置在距县城3公里处。1982年合并原分散在居民区的2个电镀车间1袜厂、皮革厂迁出县城;五金厂铸造车间停产;棉织厂、塑料厂;转产为无污染的化肥编织袋。
2)结合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治理环境污染项目48个;投资20万元,控制新污染源产生项目25个。
3)治水改土,植树种草,实行村庄、田、路、林、水综合治理,林跟水走,林水并行。环村林、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果木林结合,乔灌草结合。自1980年以来,建农用林场140万亩,农桐间作26万亩,营造片林3.2万亩,丰产林0.4万亩,果木树1.4万亩,栽插紫穗槐、荆条、杞柳1600万丛。
4)1984年,小麦秋种,以锌硫磷、异柳林拌种,代替“六六六”。
5)全县年约有2.5亿余公斤人畜粪便,5亿余公斤秸杆,可产沼气1.4亿余立方米。逐步在农村推广沼气(见科技推广)。
6)1983年,对全县鸟类进行调查。县境除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外,尚有灰喜鹊、啄木鸟、猫头鹰、燕子、杜鹃等50余种。是年,县政府告示全县,保护鸟类资源,严禁猎捕鸟类。环境保护部门配合林业部门,在县境义门区陈大公社小胡庄、韩桥;邓楼公社陈庄、大吴、徐楼;楚店公社老龙窝建立10个爱鸟村,每村选一名“爱鸟员”,挂置招引笼等。
附:《老龙窝村生态农村建设》论文摘要
老龙窝村,位于县城南部楚店乡,为“湖连湖,荒连荒,砂礓盐碱草难长”的荒湖滩。为改变以旱、涝(渍)、瘠、礓为特点的恶劣生态环境,10多年来,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逐渐创建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其具体做法是:
一.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除涝防渍抗旱等综合效益。
昔日老龙窝,地下水位高达1米左右,排水不畅;表层土下10厘米见砂礓,土壤棱柱状结构发达,毛细管透气性差,加之,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易涝易旱。地下水矿化度高达每升1克以上。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十余年来,县政府坚持以改善生产条件,培肥地力为中心,实行旱涝(渍)兼治,排蓄灌并重的综合治理。先后开挖大、中、小沟渠17条,塘14面,打机井6眼,建电(机)灌站2座,桥涵4处。挖台条)田,平整土地,计挖运土方14.5万立方米。工程设施逐年配套完善。已取得抗旱、除涝、防渍、排水沥碱的良好效益。耕作层由1970年的10厘米增加到20厘米;土壤碱化度由14.5%下降到4.85%;PH值由9.3下降到7.7;土壤代换量由每百克土的4.88毫克当量,提高到每百克土的15.99毫克当量。
二.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
大力植树造林,栽花种草。先后营造片林、环村林、农田防护林。把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三科”兼用林结合起来。做到“林跟水走”,“林随路行”,不同材种(针叶与阔叶,常绿与落叶)混植,乔、灌、草结合。适时适地适树造林,实行“林——粮”、“农——果”间作套种,形成以村庄(环村林)为中心,农田防林为骨架,乔灌草结合的立体农田林网生态系统。
三.“有机无机结合”、“农林牧结合”、“用养结合”,培肥土壤。
1.科学施肥,培肥地力
采取“化肥引路,氮磷配施”的办法。因土因作物适时适量科学增施化肥,提高粮食和秸草的产量。之后,增加秸杆还田的数量,相应减少施用化肥比例。以“无机(肥)促有机(肥)”、“有机与无机结合”,有机肥当家。
2.大种绿肥
从1974年起,每年拿出约1/3左右的耕地,轮换种植绿肥,直接掩青肥田。同时,栽植紫穗槐、苜蓿、田青等。既可发展草食家畜,也可沤制绿肥。
3.发展畜牧业,增施有机肥
1970年,该队仅有大牲畜5头。1984年,已发展到大牲畜124头,猪295头,羊365头,兔32只,各种家禽2460只。形成一个,“以草养畜”、“以畜增肥”、“以肥增产(粮)”的良性循环。
4.合理调整农作物结构布局,发展高产作物和养地作物,实行种养结合
在培肥土壤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小麦、黄豆、三油(花生、芝麻、油菜)及其他经济作物(如烟、麻、棉等),压缩消耗地力的红芋、玉米的种植面积。逐步实行“一年二熟’的“麦——豆”“麦——花生”轮作换茬耕作制度。年黄豆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页积的1/3。“三油”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1/3。
实行上述综合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970年的0.66%,增加到1984年的1.26%;速效磷由3PPM上升到36PPM;碱解氮由30PPM增到88.4PPM;土壤容量由每立方厘米1.45克下降到1.26克,孔隙度增大7.16%。
四.发展多种经济,综合利用农业资源
对农林畜产品进行多层次深度加工和多次增值,多次重复循环利用。
该村能流物流示意图见下页:
五.积极推广农林病虫害生物综合治理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近几年来,已基本上淘汰了“六六六”、“DDT”等高毒高残留的有机氯等农药。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注重科学施用农药,防止污染环境。养家猫、保护鼠类大敌黄鼠狼、蛇、猫头鹰等。并发动群众大力灭鼠,防病保粮,维护农田生态平衡。
污染治理
〔废水〕
据198l年调查,县内排放工业和生活废水每天约6.25万吨。县化肥厂每天排放量达5万吨,占80%。其中,脱硫和造气洗涤废水1.5万吨,内每升含氰化物4.05毫克,硫化物128毫克,氨气1000毫克,另外还有酚类、砷等有毒物质,PH值为9.45。上述废水排入涡河水域,超过国家排放标准8到128倍。涡河至涡楚河入口东南下,直至高炉、西阳、小涧以西,因水体污染而致使鱼虾和水面浮生物、水草基本死尽。城关、城郊及高炉3个渔业大队,网箱养鱼死亡23万尾;高炉区池塘养鱼死亡15.7万尾。县苗圃场侧柏、县林业科研所川楝苗,死亡近11万棵。以上计损失80万元。县医院每天排放医疗废水200到300立方米,内含大量细菌,直接入院东的土坑,自然渗透。县皮革厂排放废水,导致老城区部分井水不能饮用。
自1981年6月起,对县境21家企业征收排放费。1984年统计,计收排放费18万元,用于安装辅助治理设备11万元。每年能处理废水800万吨,其中循环利用率占工业废水量的40%。县化肥厂拿出50万元,进行治理;县皮革厂,1982年已搬至县东8公里处,经环境保护部门协作,设计污水处理工程,仅烤胶回收利用,一年已得2.5万元收益。
〔废物〕
县内工业企业,计20台锅炉。一蒸吨以下为2台;一蒸吨以上为18台。自1981年起,对一蒸吨以下的2台锅炉,采用“简易明火反烧法”;余者18台锅炉,采用机械化燃烧,并加装除尘设备的有13台;另5台手烧固定炉排锅炉,分别安装除尘器。以上措施,每年可节约煤5000吨,减少烟尘排放量1000多吨。1982年,县境锅炉烟尘黑度为林格曼0至一级,达到国家标率。综合利用炉渣3万多吨。
〔废气〕
1983年,县电镀厂四周,受排放的酪酸雾污染,造成大量树木落叶枯死,威胁邻近的东风幼儿园师生身体健康。县委和政府领导同志亲赴现场察看,当场指令停产,限期治理。后采取无氰镀锌新工艺,使用F——53铬酸雾柳制剂,予以处理。
〔噪声〕
据1983年1月调查,县城内涡河闸和建设路口两处,12小时通行人17589人,自行车6855辆,平板车4787辆,机动车1244辆。上述车辆,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增加,城内的噪声,逐日增高。城建部门修建东环路和王滩前的货运路。待竣工后,城内向阳南路,建设路不准通货车。
老龙窝村能物流示意图

上一篇:城镇建设
下一篇:财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