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仓储
明万历九年(1581年),官府在县城西南隅兴建预备仓。在雉河集、双涧集、板桥集、乐土铺建4乡营田仓。清咸丰二年(1852年),清查仓库,县衙仓库存粮2.23万石(约366万公斤)。光绪三十三年(1908年),蒙城永丰仓存谷3.72万公斤、杂粮46.65万公斤,常平仓储谷210万公斤、小麦30万公斤,社仓94.5万公斤。
民国23年(1934年),有县属仓库1座,区属仓库7座,储谷23.5万公斤。民国28年,县仓1个,乡镇仓库32个,保建仓库360个,储谷145万公斤。民国34年,田赋征实,设七里堡、望疃、吕望、顺河4个粮库,农民到指定的仓库封粮,各库储粮约25万公斤。民国38年3月,县人民政府建直属库和三义、小涧、双涧、城关4处支库,总库容120万公斤。其余仓库多为租借的民房、祠堂或寺庙。
建国后,1950年5月,蒙城县粮食局,下属县粮库,隶属县财粮科。1952年,蒙城粮食支公司,设储运股。10月20日,三义、小涧、双涧、城关4个粮库改为4个储粮点,县粮食局设储运股。1953年7月,安徽省油脂公司阜阳分公司在蒙城设收购组。1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命令发布后,蒙城县各区成立粮油管理站,各乡、镇成立粮油管理分站。12月,全县设双涧、望疃、板桥、辛集、城关、蒋疃、立仓、乐土8个区粮站,各区站普建粮库。1954年,各粮站开始兴建库容50万—100万公斤的大仓。安徽省粮食厅基建处在双涧集东承建储备粮仓28间,总库容为500万公斤。8月,县油厂使用国家统一制作的标准圆铁桶储油,每只容量150公斤。1955年5月1日,蒙城县粮食局下设储运和油脂加工组。同年,全县建立粮站的区增加到14个,另有直属库1个,存粮点139处。1957年,撤销蒋疃、辛集、柳林、楚村、涡北、城关6个区,区粮站剩下8个。1958年,经过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县有城关粮站和立仓、双涧、板桥、坛城、望疃、三义、乐土、辛集、庄周、楚村、小涧、涡北、马集、王集14个公社粮站,各站均设存粮点。1961年,重新恢复立仓、双涧、坛城、板桥、岳坊、望疃、三义、乐土、城郊9个区粮站,下属45个分站,5个存粮点。1964年,粮食部门委托农村社队代储粮食100万公斤。1965年,又一次撤区并社,全县18个公社粮站均储粮。1966年起,县粮食局设专库3座,为国家代储小麦500万公斤,3—5年推陈更新。70年代,各粮库陆续添置3000—5000公斤储油罐。1971年3月,蒙城县革命委员会粮食局设储运股。同年,粮食局投资47万元,在41个点建土圆仓205个,容量630万公斤。当年,部分粮站委托农民代储粮食1200万公斤。1974年后,全县逐步翻修改建50—100万公斤的粮库,增设部分露天仓。1982年,开办民代国储业务,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粮站派人检查售粮大户的粮食,符合质量标准即预付粮款50%,粮食调出后付清粮款,逾期不能调走,国家付给万分之二的保管费。1985年,全县有11个区粮油管理站,45个购销分站,库点52处,仓库面积6.8万平方米。总库容1.4亿多公斤,储粮8300万公斤。双涧、乐土、三义分站和直属二库为国家代储小麦700万公斤。
蒙城县1985年仓库油罐一览表

蒙城县1950年至1985年粮油库存、调拨一览表
单位:万公斤

注:
粮油库存量数字系原粮合计。食油含油料折油。粮油调出、调入数字按粮食生产年度(上年6月至次年5月),油脂生产年度(上年4月至次年3月)份统计。
管护
1950年县粮库设保卫股,有粮警10余人。1954年各区粮站建立护仓组,组织民兵护仓,添置防火设施。制订管理制度:3天一小查,5天一大查,风雨天及时查,月会查,季评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0年代末,开展机械化、制度化、科学化、四无化(无虫害、无霉变、无鼠害、无事故)、标准化和全能化的“六化”粮库评比活动。全面推广沙子垫仓经验。城关粮站张心恒发明自动风筛,出席省工业改革表彰会议。1972年,开展“白天不见仓,夜晚不见光”,备战养仓的绿化粮仓活动。1982年5月,实行小麦5年,稻谷、豆类、油料2年轮换更新的储粮制度。1983年5月7日,制订“10不准”制度:不准在仓库院内和露天堆周围吸烟;不准在仓库院内开大会、演戏、放电影;不准携带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异味的物品进仓库;不准在库区烤火、烧小灶;不准在库区饲养家畜、家禽;不准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设备;不准未经摊晾的油饼入库储存;不准借用消防器材;不准值班人员打扑克、下象棋;不准在粮库院内打场、晒粮、堆粮,有效地加强了粮食的管护。1985年底统计:全县拥有动力消防泵53台,灭火器500多只。各站均有防火池、防火缸、水井等防火设施。
调运
明清时期,田赋征粮由涡河装船运输(又称漕粮),年约30—40万公斤。
民国初期,船运外销粮食每年约100—200万公斤。抗日战争时期,粮食严禁运往日占区,运粮500公斤以上出境,需经田粮处批准。民国31年,从舒城调进大米7500公斤。民国32年,国军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汤恩伯,电令在皖中代购军粮5万大包,蒙城县代购8000包(每包100公斤),运往河南,称“皖粮济豫”。
1950—1953年,为保障城乡供应,先后从内蒙、江苏、无锡等地调入各种粮3700多万公斤。此后,蒙城县粮食以调出为主。各区乡在驻所或水陆交通线附近设仓,根据调拨计划、仓库容量,设购粮网点,农民就近出售。70年代以前,立仓、乐土、楚村、三义等区的粮食,分别转运到县城和双涧镇,装船外调。茨淮河通航后,增设罗集、大兴中转站,粮油直接船运。每年除按国家计划,拨给县内国营面粉厂、油厂、食品厂、酿造厂、饲料厂就地加工及非农业人口供应外,余粮调往蚌埠、合肥、安庆、淮南、上海、江西等地。1976年,粮食局购汽车5部,组建车队,承担部分粮食运输任务。80年代,完成国家调拨计划任务后,本县先后向全国20多个省、市粮油经营单位销售议价粮。部分粮食出口国外。1983年,粮食局车队汽车增加到7部,全年运粮825.6万公斤。1985年,车队汽车又增加5部,全年运粮636.6万公斤。全县纯调出1亿公斤。建国后,蒙城共调出粮食13.6亿公斤,调入3.6亿公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