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村片林
自古农民于宅旁路边、沟沿废地植树,庭院菜园栽果木,户联片村成林,世代沿习。1958年人民公社的“共产风”使村片林受到严重破坏。1962年县人民委员会明确规定社员在宅基上栽树,权属个人,鼓励社员栽树,村片林的蓄积量不断增加。1981年林业资源调查全县4424个自然庄,林木占地32.3万亩,有树1122万株,人均13株,蓄积33万立方米,人均0.47立方米。户户有树,庄庄成荫,成为蒙城境内的主要林区。
道路林
民国34年(1945年)民国县政府县长李效惠首次布置公路栽树,蒙城通往蚌埠、阜阳、凤台、涡阳4条主干路两旁栽柳树。苗木向群众摊派,无苗出钱,要求严,惩罚重,不少人因公路树木被打被罚,使公路树木发展起来。建国前夕已绿树成荫。1951年县人民政府发起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首先要求绿化道路。道路树木无专人管理,造成年年栽树不见林。1962年,中共蒙城县委决定:主干公路由交通部门管理绿化;区,乡道路由所在生产队绿化管理。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村道路不断扩展,乡土公路不断增多,道路林逐渐形成网络,少者栽两行,多者4—6行。1985年全县公路(含区、乡公路)乡村道路2672条,有树木300余万株。
堤岸林
建国初期,县内4条过境河岸166公里,由水利部门绿化。1958年后开挖的96条大沟,总长868公里,堤坝交由各地段的社队营林,由于权、责、利不明确,年年栽树只栽不管,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1978年茨淮新河蒙城段竣工后,水利局设堤坝管理所,沿岸造林1880亩。1982年林业实行“三定”后,凡属水利部门投资的林木,划段承包给当地生产大队分户管理,收益按合同协议比例分成。区、乡、村的沟渠堤坝的林木分户承包给农户经营管理,明确承包户的权利和义务,调动农户林业生产的积极性。1985年全县河沟堤坝1246条,总长2733公里,计有树木50万余株。
农田林网
1973年为贯彻“全国林业发展规划”,在兴修农田水利的同时,植树造林出现新的高潮。县统一规划,社队具体实施。除加强四旁(路、沟、村、宅)植树外,大搞平原绿化,建设农田林网规定的标准:50公尺一道沟,一沟两行树;100公尺一条路,栽成路边树。为了完成指令性任务,社队组织干部去涡阳县参观学习,向银行申请贷款,派人去河南省买苗。1976年森林资源调查,全县栽大官杨2700万棵,全县初步形成农田林网化。这种不从蒙城土质出发,单一栽植大官杨,导致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到1978年棵棵都是“小老树”造成人力、财力、地力的浪费。1979年土地承包到户,树随地走,农户嫌它难成材又与作物争水肥,遮阳光,废弃当柴烧。
山林
小涧境内有孤山残丘6座,约3平方公里。1956年2月林业部门在黄柏山点种麻栗,封山造林20亩,因管理不当未能成功。1954年红城村封驼腰山造林900亩,因产权纠纷引起管理不严,毁林严重。1958年人民公社刮起“共产风”,树木被毁坏。1979年红城大队将山地承包到户,由农户栽种果树,1985年获得了经济效益。
园田林
乔木桑是主要乡土树,因耐旱耐寒耐水湿,对土壤适应性强;木材坚实,文理美观,是制作家具农具、车辆扁担的良材。用作棺木经久耐沤,成为上品,“家有几棵桑,老人不着慌”,有条件的农户栽桑成园林,枝当柴,干作材,叶养蚕,幼树可培育木杈。李寨乡董杈行(庄名)因家家栽桑培育木杈而得名。1958年树木遭到毁坏,桑树首当其冲,够锹杠料的桑树也被用上。
1959年农林部门在马店公社境内创办“国光蚕场”首次引种胡桑30余亩,1962年蚕场撤销,毁桑种粮。1976年蚕茧国际市场猛涨,中共蒙城县委决定发展蚕桑生产。1977年从丹阳引进胡桑苗30万株,由芡河沿岸社队栽植,成活率达70%,后期缺管理,干旱无人浇水未发展起来。1980年县设立蚕桑办公室专抓桑蚕生产,确定马洼、板桥、李寨、乐土、吕望、河沟、移村、双涧为首批发展蚕桑乡,配专职技术员1名,植桑940亩135万株。李寨乡闵王村小李庄栽桑36亩,当年采叶养蚕收茧615公斤,价值2217元。1985年全县桑园面积1600亩。
竹林明朝县志记载竹子有苦竹、凤尾竹。分布在沿涡有编织技艺的农户房前屋后,个别富户有成片的竹园林,双涧境内的张竹园,刘竹园,丁竹园的庄名都以竹园而得名,移村以东张姓竹栽编篮有400多年历史。民国13年(1924年),全县有竹子34万株。建国初期沿涡地带的农户发展竹子生产,竹树混生四季常绿。竹编是主要副业收入。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把农户竹园收归集体所有,办竹器厂滥砍,食堂无柴砍竹烧,竹园糟蹋殆尽。1962年农民房前屋后划给农户作宅基地(自留地),原有种竹习惯的农户首先恢复竹子的生产,“文化大革命”中限制个体经济发展,编筐打篓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1974年移村公社为限制社员编竹篮,借修乡村道路为名,从界沟到华祖修一条10米宽穿过庄心的大道,毁竹上百亩。1978年后农户有了经营自主权,竹子生产迅速发展,并引进水竹、桂竹、刚竹等新的品种。
1985年全县竹林3500多亩,其中移村乡最多,白果、竹园两个村户均竹园0.5亩。
果园明清时期,果树较多,王柿园、乔梨园、沙果园,张枣园,因果园而取村名。郭湾村的金梨个大色黄,味甜略酸;五丫梨五果共生,形如手丫。民国5年(1916年),全县有桃、李、杏、梨、枣、柿、樱桃等果树0.76万株。1953年后果树增多,1958年“共产风”中小庄并大庄,社员大搬家,农户的果树多被毁坏。同年全县大搞果树栽植,阜阳地区在双涧东八里坤建园艺场,1959年植梨树110亩,栽苹果300亩,桃树130亩,葡萄105亩。县办园艺场栽各种果木树200亩,公社办园艺场10处,占地0.5万亩。1962年落实中共中央“十二条紧急指示信”,退田归生产队,毁林种粮。1974年在“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再次掀起“果树热”,国营,集体经营果园,全县共植苹果树0.7万亩,桃树0.1万亩,梨0.1万亩,李子、柿子0.1万亩。因管理粗放,权、责、利不明,果树夏不保叶,秋不保果,效益甚微。1979年土地承包到户,大部分果园保存下来,少数果园分到户后农民因无技术,效益差,多是毁树种粮,只有一小部分有技术的农户,收到效益。1983年后,市场水果需求量大,价格高,家庭经营的果园发展起来。规模较大的有马店乡李楼桃园150亩,马庙乡坝湖苹果园110亩,城郊葡萄园80亩,泰山乡宋桥梨园70亩,小涧乡菜园村樱桃园20亩,白杨林场桃园30亩,葡萄园50亩。全县果园面积1287亩,年产水果577吨。1985年全县零星果树35万株,其中苹果树0.59万株,梨树0.62万株,桃树6.7万株,杏4万株,柿子1.8万株,葡萄9.1万株,李0.24万株,石榴2.7万株,枣7.8万株,樱桃0.85万株,山楂树0.06万株,核桃树408株,银杏4株。
枸桔园民国时期,蒙城农村广植枸桔树。此树灌木丛生,枝多刺硬,迷信认为此树可避邪恶,群众多栽在宅后。有的栽于宅基周围,形成枸桔园林。枸桔叶果药用,种籽出售嫁接柑桔。李寨乡境内的枸桔庄,因树多而得名。建国后,江西、湖北、浙江等省的林业部门不断派人来蒙采购枸桔种籽,年销售量2万公斤。1958年后,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户园地不断调整,枸桔园林多被废弃。1982年起农村宅基统一规划,旧宅改建,枸桔树越来越少,1985年全县只有零星的枸桔树。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