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小麦小麦是本县主要粮食作物,年均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民国时期土地私有,水利失修,大面积湖洼地土质脊薄,耕作粗放,采取撒播下种。河沿淤地,村庄周围岗地土质较好,多采用耩楼条播,下种量10斤/亩左右。丰年湖洼地每亩可收90斤,淤地岗地每亩100多斤,民国5年(1916年)全县小麦面积47.8万亩,平均亩产76斤,总产3360万斤。1949年小麦种植面积140万亩,亩产39公斤,总产55100吨。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初期,虽依靠集体力量兴修农田水利,改良了品种,但土壤耕层浅和肥料不足的问题未能解决,产量仍徘徊在1949年的水平上。1969年后大面积的砂礓黑土地,得到拖拉机的深翻,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小麦根系生长,产量逐年提高。1971年小麦面积100万亩,亩产58公斤,总产71587吨,1978年亩产增加到85公斤。1979年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户大量饲养牲畜,广积农家肥料,深耕细作,配方施用化肥,使小麦亩产大幅度的提高。1980年亩产107公斤,1982年亩产197公斤,1984年亩产249公斤,1985年全县小麦面积106.7万亩,亩产264公斤,总产281717吨。小麦单产和总产比责任制前翻了一番多,被国家列为小麦生产基地县。
山芋山芋是本县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它耐旱耐涝,适宜性强,高产稳产,在粮食不足的年份叶子也可充饥。民国初期种植面积7万亩,后逐年增加,1949年面积51.8万亩,亩产上百公斤(折成红芋干)。1954年引进“胜利百号”品种,推广温床育苗法,使秧苗早出圃,谷雨后即可栽插春山芋。夏红芋多用春红芋秧苗,麦后栽植。1970年后推广塑料薄膜覆盖增温育苗和火炕育苗法,出苗快、齐、壮,一般40天出圃,4月下旬即可下地。红芋耐肥,土杂肥作底肥,犁后随施包心肥,亩栽3500株,鲜山芋产量可达4000公斤。1980年后引进“徐薯18”,推广优、健、高(即优良品种;枝株健壮;高垄双行,高产。)栽培法,年前作假垅,年后作深沟大垄,密度每亩达4000株。据葛桥乡栽培,单株产量1公斤,亩产4000公斤,高产地块达万斤(晒干率为33%)。1981年山芋面积62.6万亩,亩产红芋干193公斤,总产120914吨。家庭承包制后,小麦已足够农民食用,红芋干主要作饲料、工业原料、出口商品,价格与小麦持平。1984年面积62.5万亩,亩产316公斤。总产192771吨。
大豆是本县传统的秋粮作物,品种有黄豆、茶豆、黑豆等,除少量春季间作点种外,大部分在麦茬地用耩耧直播。民国时期湖洼地旱涝虫灾频繁,产量低而不稳,年平均面积50万亩。建国初期面积在80万亩左右,因品种老化,土地缺磷少氮,产量一直在50公斤上下徘徊,1957年扩大玉米面积,大豆面积保持50万亩。1970年后推广“诱变系统”、“蒙城系统”大豆良种(茶豆、黑豆品种被淘汰)亩产超过百公斤。1979年引进良种“跃进5号”,“鲁品2号”,亩产量明显提高。1981年全县推广35万亩,最高亩产150公斤,平均亩产96公斤,1983年全县大豆实现良种化。
高级农艺师丁震亚在研究大豆良种

水稻民国时期湖洼地种植少量早稻,旱直播或水直播称为懒稻,管理粗放,产量很低。1954年开始引种水稻,在有水源条件的农业社推广栽培,因缺少技术,不少农业社稻改不成功,全县7万亩水稻平均亩产13公斤。1955年请来南方农民为技术老师,指导育秧和插秧,因是指令性生产面积必须完成,一些无条件的农业社也要完成任务,1956年全县面积16.4万亩,亩产只有50公斤,1958年亩产提高到100公斤。1961年后水稻不再作指令生产计划下达,面积在万亩左右,因肥料不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土壤严重缺磷),1965年亩产只有20公斤。1967年农场种稻10亩,亩产400公斤,这一典型示范打破“蒙城土质不宜种稻”的偏见。一些有水源和肥料的生产队自发种稻,1971年面积6138亩,亩产230公斤。1976年县政府再次把稻谷纳入指令性生产计划,面积12万亩,社队为了完成任务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挖沟打塘建机井,靠近电源地方架设电路,当年亩产167公斤,1978年达到亩产236公斤。1979年土地承包到户,种植作物不能统一,水稻面积减少,1983年引种夏季杂交稻8843亩,单产413公斤。1984年有条件的农户土地连片改种水稻1.2万亩,单产415公斤。
高粱种植历史悠久,民国5年面积16.3万亩。芡河两岸秋不保收,一年种一季高粱,避灾保收,1949年面积80万亩,亩产31公斤。1954年为提高复种指数,推行一年两熟制,政府限制种高粱,面积只有9.5万亩。高粱秸杆是农房建筑材料,农业生产合作社根据需要安排种植,面积在20万亩上下,1972年保持10万亩左右。1980年引入杂交高粱于麦后播种,单产100公斤。1985年面积6万亩,单产106公斤,总产6315吨。
玉米建国前玉米零星种植或套种豇豆、绿豆,品种老化,产量不高。1956年引进东北玉米“金皇后”、“大马牙”,扩大到17万亩,因产量不高(亩产50公斤左右),面积逐年下降,1969年面积1.7万亩,单产96公斤。1971年引进杂交夏玉米,推广10.6万亩,亩产146公斤,1976年亩产170公斤。杂交玉米,靠引进种子,面积不稳,1985年8.8万亩,亩产120公斤。
杂粮午季杂粮有大麦、豌豆、蚕豆、小扁豆。大麦是饲料作物,建国前贫苦农民为度春荒种植部分大麦提前收获食用。农业集体化后,生产队根据牲畜饲养量确定种植面积。1980年市场兴起“啤酒热”,对大麦需求量大,价格高于小麦,农户购买啤酒大麦种植。1985年面积6.2万亩,亩产216公斤,最高单产达350公斤。豌豆和小麦混种,湖地面积较大,小扁豆适于岗地、淤地与小麦套种。现种植面积较小。蚕豆零星种于园地、宅旁。
秋季杂粮有谷子、绿豆、红小豆、爬豆、豇豆、荞麦等。绿豆是农民喜爱杂粮,市场价格高,湖地大面积种爬秧绿豆,河沿庄户地种摘绿,面积年均10万亩左右。红小豆、爬豆、豇豆多和玉米混种,面积不大。谷子(粟)建国前面积稍大,秸杆是马的饲草,制成小米作细粮,集体生产时期种植量较少,1981年后种植面积略有增加。1984年面积0.2万亩,亩产103公斤。荞麦是晚秋补种作物,民国和建国初期湖洼地易淹,大面积补种荞麦,1960年后湖洼地得到治理,荞麦种植极少。
棉花民国时期全县棉田3万亩左右,品种为紫花棉,亩产70市斤(籽棉)左右。建国初期面积扩大到10万亩,采用棉籽与草木灰拌后直播的传统方法,产量不高,丰年亩产皮棉30多市斤,歉年10多市斤。1953年开展植棉运动,推广改良棉面积15万亩,境内北部河间平原(淝河以北和涡淝河之间)产量有明显的提高。1958年坛城区李营村李景秀创亩产皮棉百斤的记录,出席安徽省劳动模范大会。坛城区棉花平均单产40公斤(皮棉),区委书记陈保涧代表坛城区出席国务院召开的表彰大会,被授“全国棉花先进单位”的奖状。1959年后,棉花一直是指令性生产,大面积湖洼地的土质差,缺技术出现春天种苗难,夏季保桃难,春种有面积,秋收无产量,种棉成了干部社员的负担。1966年全县8万亩棉田,平均亩产(籽棉)22公斤。1973年推广塑料薄膜育苗移栽法,在坛城、板桥、涡北、小涧、双涧等区乡的产棉区广泛得到应用(面积占全县60%),单产皮棉30—40公斤。1980年后,引进“徐州142”、“徐州553”夏棉良种,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国家对棉花价格作了调整,棉区农户看到植棉收入高,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有的农户一家种10多亩,1985年全县种植棉花11.6万亩,平均亩产皮棉34公斤,棉区亩产皮棉超过50公斤,少数农户亩产皮棉100公斤。板桥区王孝和、坛城区代光友亩产突破150公斤,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获省红旗突击手称号。
油菜1974年引进种植,面积750亩,后逐年增加;多数采用直播,管理粗放,亩产菜籽百斤左右。1984年推广低芥酸品种,采用育苗移栽法,早熟高产,一般亩产100公斤,高产达200公斤。油菜籽销路好,面积不断扩大,1985年油菜面积21.2万亩,平均单产124公斤,总产26224吨。国家把蒙城列为低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县,每年都有一定数量出口任务。
芝麻芝麻是蒙城主要油料作物。民国时期全县面积约10万亩,亩产不足百斤,外地客商秋收云集蒙城运销芝麻或麻油。土改后,家家种芝麻,户户食麻油。集体生产时期,生产队种植只是为了完成国家计划,农户在自留地间作套种自食,1978年种植面积7.5万亩,平均单产35公斤,总产2606吨。1985年发展到14.2万亩,单产49公斤,总产6958吨。
花生民国时花生在沙地栽培,面积较少。1956年起农业社和生产队不安排种植花生,原因是不好管理,农户自留地零星点播少量。1979年湖洼地点播花生面积增加,供应市场,1985年花生面积4.5万亩,单产花生果119公斤,总产5394吨。
麻类有黄红麻、大麻、苘麻等品种。1978年引进红黄麻生产,种植面积0.8万亩,单产59公斤,1980年亩产提高到150公斤。1984年黄红麻提价刺激一部分农户大量种植红麻,全县面积扩大到4万亩,单产192公斤,总产7619吨,收获后,销路不畅,大量积压。
烟叶民国8年,烟叶面积2670亩,单产40公斤,品种有红花烟、兰花烟、叶厚味烈,干了焦脆,不可作烟丝。建国后仍沿旧习,自栽自吸或兼顾市场需求,面积不大。1980年蒙城雪茄烟厂外进大量烤烟引起县领导的重视,要在蒙城发展烟叶生产。1982年下达指标10万亩,成立烟叶生产办公室,聘请亳州农民技术员作指导,因土质和技术条件跟不上,实际种植1.4万亩,平均亩产70公斤。烟草规格等级较低,卖不上价钱,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后面积逐年减少。1985年面积7933亩,平均亩产107公斤。
薄荷1971年外贸局引进薄荷生产薄荷油,起初以产定销,在城郊周围发展生产。面积0.5万亩。薄荷油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时起时伏,1980年市场价格高,农户看有利可图,马上扩大面积,到1985年已扩种到5.4万亩,平均亩油7公斤。此时市场突然跌价,外贸局除按计划收购外,出现了卖油难。大量的薄荷油积压,有的只好低价卖给小贩子。
1978-1985年乡镇企业发展情况表

附:蒙城县几个年份人均生产粮油棉与全国平均量比较表
单位:公斤
上一篇:第五节 农机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