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明清时代,农业处于自然发展状态,民国31年(1942年)县始建农业技术推广所,职工4人,临时工20人,年经费4328元。开初推广林木采种育苗,继后推广改种白米高粱1000多亩,民国36年(1947年)推广施用化肥60吨(2万亩)。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1951年成立县植棉站,推广改良棉;建立畜牧兽医站,防疫治病,改良家畜品种。1954年植棉站、畜牧兽医站合并成立“农业技术推广站”,下设区站,推广农业新技术。1959年县成立农业科学研究所,对引进农业科学先进技术作试验示范工作,1981年改为农业技术推广所。1985年全县农技推广干部122人,农民技术员150人,形成县、区、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耕作制度改革
明清时期,蒙城人少地多,大部分土地一年一熟,耕晒垡休闲养地。民国初年开始向两年三熟过渡,大面积的湖洼地,水利条件差,秋季灾害频繁,只能采用避灾的耕作制度,秋种小麦夏晒垡,春种高粱冬冻地。平坡地两年三熟轮作,砂地庄户地一般一年两熟。建国后,积极推广两年三熟,扩种豆类作物(麦一豆一高粱),这种轮作方式使土地冬闲夏晒,培肥土壤,产量较稳。1958年推行中共安徽省委以“三改”(改变夏秋收成比例,改种高产耐水作物,改变广种薄收的习惯)为中心的耕作制,扩大小麦、水稻红芋面积,在生产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大搞掠夺式的种植,破坏土壤的肥力,地力越来越薄,粮食生产长期徘徊在低产线上。1966年后,水利条件有了改善,推广使用化肥,种植绿肥耕作制度逐步由二年三熟向一年两熟发展。1980年后基本消除一年一熟制,湖洼地改为二年三熟或三年五熟,复种面积为160%。
施肥
民国时期,农业生产施用土杂肥,家家建厕所,户户挖粪池,牲口有栏,猪羊有圈,积攒人畜粪尿,沤制堆肥。为了扩大肥源,杂草、烂菜、坏瓜果、垃圾、草木灰、院落土、沟塘泥,都用来制作肥料。不少老农外出身不离粪筐,视肥如宝。民国35年(1946年)安徽省政府拨给蒙城100吨硫铵,试图推广使用,由于农民缺乏技术,出现化肥烧死庄稼现象,农民认为这种“洋粪”不能用。
1954年后,农业走上集体生产的道路,施肥由社队统一进行。由于社员交肥给集体兑现不了报酬(主要工分价值低),出现好肥施自留地,青灰垃圾交集体的现象,大田只靠少量集体牲畜粪便,或发动社员挖塘泥、铲草皮高温堆肥,有时白茬下种,地越种越薄。1962年后,国家化肥工业发展起来,县生资公司不断调进化肥供应社队,改种水稻的社队,开始使用碳铵或尿素。1965年,县供销社首次调进磷肥1200吨,社员不认识,销售不出去,县政府分配到公社,生资部门派车拉到队赊销,砂礓黑土地长期缺磷,施了磷肥增产幅度大,1970年后农民普遍认识到化肥的效用,但因集体资金短缺,无购买能力,施用量仍不大。1975年全县施用19380吨,亩均10公斤,1978年34607吨,亩均18公斤。1980年农村普遍施用化肥,农民手中有钱第一件事是买化肥保存(因化肥有时短缺)。1981年全县销售132014吨,亩均施68.5公斤,1982年157535吨,亩均施82公斤,1985年191970吨,平均亩施100公斤,基本上氮磷各半。据农业部门统计和测算,每年全县积攒人畜粪尿25亿公斤,提供有机氮1109万公斤,与化肥提供无机氮比为0.48∶1。
种子繁育
农民繁育民国时期农作物长期使用地方品种,年复一年,品质蜕化,混杂,产量低。建国后,农业科技部门重视改良种子,建立繁育种子基地改良种子。50年代,推行“就地选种,就地繁殖,就地推广”的方针,发动群众选种去杂,单收单打单保管。60年代,推广种子田,社队按种植面积的10%比例提纯,作大田种子。70年代,推行“种子专业队”,专业队所产种子供应全村大田之用,县种籽公司在15乡选20个条件好的村,建立种子专业村,所产种籽由种子公司收购,县内调剂。1979年繁育各种作物种子田2.3万亩。其中小麦良种田6268亩,水稻良种田2450亩,棉花良种田9876亩,玉米良种田4585亩,共生产良(原)种15825万公斤。1980年后,推行两级种子繁育基地(国营良种场,种子专业户),1985年共建12466个种子户,3.1万亩种子田,生产种子284.1万公斤。
麦豆原种场原是1949年建立的国营农场,1975年迁址城西老窑湖,更名“麦豆原种场”。占地600亩(耕地500亩),1978年始,引入外地良种小麦、大豆试种,试验,纯繁,推广。年均生产良种10万公斤以上,培育成“蒙丰8号”小麦新品种,被编入“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1985年有职工91人,房屋250间,固定资产38.5万元,流动资金8.5万元。
棉花原种场前身是1937年国民政府修建的飞机场,建国后为劳改农场,占地1200亩。1963年交农业部门使用,建立“国营蒙城棉花原种场”。1966—1975年累计植棉 3812亩,产良种棉19.5万公斤,平均单产51公斤,产原种27.9万公斤(品种岱字15号)。1976—1982年种徐州142品种3013亩,累计产良棉9.3万公斤,平均单产31公斤,产原种12.6万公斤。1983—1985年种1243亩,累计产良棉7.9万公斤,单产61公斤,产原种10.5万公斤。1985年有耕地850亩,职工130人,房屋260间,固定资产7.7万元,流动资金12.7万元。
水稻良种场位于城东北20华里,全集乡境内,该场于1951年设立,几经变迁1976年更名为蒙城水稻良种场。1979—1984年进行水稻杂交制种工作。1985年生产麦稻良种20万公斤,提供良种14.5万公斤。1985年有耕地600亩,职工103人,房屋120间,固定资产4.9万元,流动资金8.8万元。
两杂(杂交玉米、杂交高粱)场位于县城东北70里八里许,前身是省办劳改农场,1972年改建两杂场。1973~1979年计繁殖单交和杂交玉米种1.8万公斤,高粱不育系和杂交种0.75万公斤。1980年后改繁小麦、大豆,年产良种2.5万公斤。1985年有耕地1100亩,职工84人,房屋100间,大中型拖拉机4台,固定资产8.8万元,流动资金12.4万元。
种子引进和改良
小麦1949年以前小麦品种有靠山红、小白麦、蚰子头等,这些品种长期使用,混杂退化成“五花头”,成熟不一,抗灾性能差,产量低,一般亩产30—40公斤。1953年农业部门引进南大2419、早洋等良种,更替老品种,一般亩产70—80公斤,高产达100公斤,成为当家品种。1956年后新品种不断出现,碧玛1号、阿夫、阿勃、矮粒多、吉利、安徽3号等先后引入蒙城,“碧玛1号、矮粒多”耐脊薄,抗病灾,农民称“薄地犟”,成为主要品种。1972年起农民重视使用良种(种自留地),种子部门先后引进早、中、晚茬搭配和高、中、低产配套品种,有太山1号、太山4号、北京8号、石家庄407、百农3217、郑引一号、7023、丰产三号、蒙丰八号等,单产200—250公斤。1980年后化肥施用量增加,中产品种已不适应,推广宝丰7228、博爱7422、陕农7859、洛阳7602、烟农7578、徐州2962、徐州2111等高产品种,平均单产300公斤,高产400—500公斤。
大麦原地方品种三月黄、四棱大麦,单产100公斤。1980年后引进盐幅矮早三、浙皮二号、西引二号等新品种,1985年双涧猪场示范亩产350公斤。
大豆原种八月炸、牛毛黄、平顶五等品种,粒小产量低,单产30—50公斤。1961年后引进颍上大紫花、徐州424、济南一号、天鹅蛋豌豆圆、灌云一号、早豆二号、蒙庆1、2号等品种,因灾害频繁推广面积不大。1971年后,友谊2号、陈寨大豆及诱变系统、蒙城系统相继问世,基本更换原有品种。发展较快的是友谊二号和诱变系统。1975年基本实现大豆良种化。1982年后又引进跃进五号、鲁豆二号等优质高产品种,推广面积占大豆面积70%,1985年全部实现大豆良种化。
红芋原地方品种一窝猴、大紫皮、棉柴根等品质差产量低,亩产500公斤,晒干率20%。1954年引进胜利百号,取代老品种,产量一般2000公斤,晒干率35%,因使用时间较长,品种退化,发生开花,烂根病,产量下降。1978年引进徐薯18,更换胜利百号,1980年又引入丰薯一号、北京553、徐薯77—6等品种作大面积推广,亩产2500公斤,晒干率30%。
玉米、高粱玉米原豇绿豆混种,穗小产量低。1953年推广春玉米金皇后、火燥子,成熟早,秋晒垡地种早麦,最高产量200公斤。1971年推广杂交玉米双跃三号,白单4号、郑单1号等品种,高产可达400公斤。高粱,老品种有猴子眼、黄罗伞、黑、黄柳子,亩产100公斤。1965年引进鹿邑歪头、三尺三、朝阳红、俄黄、千斤红等杂交品种,亩产250公斤。
水稻原为单季春稻、有珍珠矮、桂花黄等品种。1976年发展夏季杂交稻四优二号、汕优二号、南京11号。1982年推广粳型杂交黎优57、秀优57,一般亩产400公斤,高产500公斤。
杂粮绿豆改良较晚,1984年引进徐引一号,生育期短,结角集中,皮薄易煮,亩产100公斤。芝麻新品种有中芝七号,郑芝二号。油菜原为甘兰型,1984年推广皖油410低芥酸,亩产200公斤。花生,原品种伏花生,小五子。1978年引进白沙1016,68—4,海花一号,徐州68。当地伏花生成熟早,群众喜而不丢。
植物保护
建国前,农业生产缺少药械,病虫害发生采用人工扑杀,效力甚微,造成农业减产或失收。民国5年(1916年)蝗虫为患,县知事汪篪发动群众围扑,秋挖蝗卵5万多公斤。民国35年(1946年)飞蝗入境,庄稼被吃光又食树叶,县政府发动扑蝗,以面粉奖励,仅双涧一处收蝗万斤。1950年蟋蟀大面积发生,全县投入51万人扑杀,打死蟋蟀约30万公斤,保护了晚秋作物。1951年县人民政府成立病虫情测报网,区乡配情报员,重点对地下害虫、粘虫、豆虫、蟋蟀等虫情进行测报。1955年全县培训1200多名治虫技术员,调查蝗虫卵和吸浆虫越冬情况。当年郭集乡挖查每平方尺有吸浆虫卵10头左右,最高达76头。一点测报多点对照,全县普遍开展使用压缩喷雾器和手摇喷粉器,喷施石硫合剂、滴滴涕、棉油皂,六六六粉,砒石等进行防治。1956年区农技站配专职植保员,负责虫情测报,三义、庄周两乡为吸浆虫测报点,双涧镇为棉虫测报点。1959年全县14个人民公社都设植保站,有专职植保员58人。1962年农业局建立病虫测报站,下设14个点,对各种病虫害进行监视性观测,在县测报站指导下,进行针对性防治。1970年起,农业广泛采用有机氯类、磷类、氮类、菊脂类、杀菌剂类农药防治病虫害。县农技站购进双目解剖镜、显微镜等仪器,应用科学分析,可对病虫害进行中长期预报。1979年全县普遍使用机动弥雾喷粉器(机),1983年豆天蛾大面积发生,全县投入喷雾(粉)器械8400余部(件),迅速扑灭,保护秋季作物。1985年农业科学知识普及农村,党政、农业、科技、供销等部门形成系统农业服务网络,植物生长有了保障。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