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食作物
粮食生产长期以来,利辛县境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生产为主。建县以后,粮食生产占工农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保证人民生活,尤其是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要和国家建设的重要物质资料,是稳定物价、稳定市场的关键性商品,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1965—1985年,全县平均以89.7%的耕地面积播种粮食作物,以7.7%的耕地面积播种经济作物,以2.6%的耕地面积播种其他作物。1965—198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徘徊在21.5万吨左右,平均每年递增1%。这个时期粮食生产量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由于“左”倾严重错误的干扰,在农村“大批资本主义”,社员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甚至于集体经济的多种经营和工副业,都受到严厉的限制。一个时期用农业“学大寨、赶郭庄,推广柳西经验”的做法,硬性指导农村所有大队、生产队的生产,大搞形式主义和瞎指挥,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遭到挫伤。其次是生产关系制约了生产力,政企合一,农民缺乏生产自主权,虽然年年高喊“以粮为纲”,而大面积的粮食亩产上不去。但是这个时期大抓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化肥、农药、农田灌溉、农业机械化,农村用电等生产条件,都有进一步的改善,因此粮食生产才得以保证一定程度的发展。1980—1985年,全县粮食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5.7%,主要是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多年来形成的生产力能够得到发挥作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65年为277.70万亩,1985年下降到258.24万亩,而粮食总产量却翻了一番。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粮食品种构成亦发生明显变化。夏、秋粮比重:其中1965—1985年,夏粮占39.3%,秋粮占60.7%,其中1965—1980年,夏粮占31.3%,秋粮占68.7%;1981—1985年,夏粮占53.9%,秋粮占46.1%。1980年以前,小麦占总产量的30%左右,红芋占总产量的45%左右。1980年以后,小麦占总产量的52.5%,红芋占总产量的30.6%。
1965—1985年粮食生产量表

几个年度粮食作物播种比重比较简图

小麦县境内栽培历史悠久。我国中原地区大约八千年前已开始了人工栽培。《诗·庸阝·载驰》:“我行其野,凡艹凡艹其麦。”明正德《颍州志·五谷部》记载,颍州地区已广泛种植大麦、小麦、火麦、春麦。1965—1985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平均为98.7万亩,占夏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2%,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8.3%。其中1965—1980年,播种面积平均为94.6万亩,占夏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0.5%,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7%。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1981—1985年,小麦播种面积平均为111.6万亩,占夏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6.2%,比1980年以前提高4.2%;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3.2%,比1980年以前提高4.9%。种植制度:一年二熟制的面积占84%,主要是小麦—大豆、小麦—夏红芋轮作;二年三熟制的面积占13%,主要是小麦—大豆(夏红芋)—春江芋(或春玉米、棉花等)轮作;一年一熟制占3%,主要是瘠地晒垡或种绿肥作物。1965—1980年,小麦与豆类轮作占54.5%,小麦与红芋轮作占35%。由于小麦、红芋同是耗地作物,造成地力严重下降,形成恶性循环。1981—1985年,小麦与豆类轮作占54.5%,小麦与红芋轮作占30.6%,开始向良性循环发展。建县以后,已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县、区、公社都树立自己的“学大寨”典型,培养小麦高产队。县革命委员会以张村区柳西大队为重点,集中物力、财力支持,1968年柳西大队小麦平均单产过200公斤,1970年后平均单产过250公斤、300公斤,成为全县学习的典型。在整体结构上,先进典型大队、生产队,单产高、数量少、面积小;普通大队、生产队,单产低、数量多、面积大,全县总产量一直上不去。1965—1980年,平均亩产徘徊在68公斤左右,平均总产量徘徊在65000吨左右。1980年以后,调整了生产关系,农民舍得向承包田里投资,加上国家提高小麦收购价格,使小麦耕作制度得到迅速改变。1981—1985年,平均亩产188.3公斤,平均每年递增9.3%,比1980年前平均亩产增长1.8倍。1985年小麦播种面积116.76万亩,比1965年增加11.9%;亩产达到214公斤,比1965年提高2.7倍;总产量达到250000吨,是1965年的4.1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在小麦产量结构上,亩产在300公斤以上的高产农户少,面积小;亩产在150公斤以下的低产农户少,面积小。高、低产农户约各占15%,70%的农户亩产在200—250公斤。品种改革:建县以来,进行三次品种更新换代。60年代的当家品种有碧玛1号、华东6号、内乡5号,搭配品种有阿夫、阿勃、毛颖阿夫、阜阳4号,丰产3号、安徽3号、阿1、阿2作为推广品种。1969年5月上旬连续降雨12天,降雨量达20.15毫米,使小麦锈病大发,特别是碧玛1号受灾严重,比上年减产27.7%。1970年后,丰产3号得到迅速推广,上升为当家品种,徐州14号、徐州8号、济南2号、北京8号开始推广,其中徐州14号、北京8号推广面积较大,在老一代品种中,只有内乡5号保留面积大、时间长。1973年在“主攻小麦”指导思想下,制定《1973—1980年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小麦品种建立以丰产3号原种为主的良种基地10万亩,同时引进试种泰山1号、4号、蒙丰8号、15号,南农大黑芒,宿麦1号、郑引1号等品种。1973—1977年,是泰山1号的黄金时代,播种面积比重大,由于1976年秋旱和1977年5月连阴雨,造成发育不良,锈病严重,比上年减产37%。1978年调整品种播种面积,强调生产水平较低的生产队应选用丰产3号、南农大黑芒、徐州15号、阜阳4号、内乡5号为当家品种。1980年4月14日出现晚霜冻,16—18日三天大风,加重冻害程度,冻后9天检查,茎杆受冻伤疤尚未恢复圆杆,导致生长发育停滞,水分养分输送失调,出穗推迟5—6天,成熟推迟6—7天。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泰山1号锈病严重,2/3的剑叶布满锈斑,处于枯死状态,千粒重下降5克,以其表现渐被淘汰。1980年秋,引进博爱74—22、马场2号等150吨良种,建立良种场、苗圃、武寨、新河、蒋庄、朱楼、城东、朱瓦房、刘集等9个繁育基地,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了博爱74—22,恢复扩大郑引1号、博爱70—23号播种面积,适当压缩泰山1号、丰产3号播种面积,并对本县选育的青年1号、2号、武寨1号进行鉴定。1981年夏收单产比上年提高88.7%,与调整、推广优良品种有一定关系。1981年秋,又引进博爱74—22、百农3217、阿夫1号等品种100多吨,良种推广面积达91%,1982年夏粮单产比上年提高21.7%。1982年9月,全县建立19个重点良种基地,加速繁殖百农3217为代表的良种以及百泉3199、3039、3087、温选1号、豫原1号等品种。1983年小麦主要品种播种面积百农3217有42万亩,博爱74—22有31万亩,马场2号有21万亩,郑引1号有14万亩,4个优良品种占总播种面积的96.6%。1984年引进偃师9号、泗阳936、洛阳1号、宝丰7228、扬麦4号等品种。小麦新品种来源,一是从关中地区引进碧玛1号、丰产3号、西安8号等;二是从河南省引进博爱70—23、郑引1号、博爱74—22、百农3217、百泉3039、偃师9号、宝丰7228等;三是从山东引进泰山1号、泰山4号、高8、济南13号、鲁麦1号等;四是从江苏引进南大2419、华东6号、南农大黑芒、徐州8号、15号、扬麦4号、3号,泗阳936等;五是从国外引进阿勃、阿夫、墨它等品种(推广面积不大);六是本省品种安徽3号、阜阳4号、蒙丰8号、毛颖阿夫等。土壤培肥:1965—1967年,小麦施肥主要是农家肥,由于家畜、家禽饲养量少,肥料不足,靠挖沟泥、塘泥补充底肥。全县化肥施用量年平均3125吨,每亩平均不足2公斤。1968年提出“养、种、积、制”的肥料方针,以发展养殖家畜、家禽,种植绿肥,积攒土杂肥,制造固氮菌肥,来解决肥料不足的矛盾。由于耕作制度恶性循环,带来饲料、燃料不足,畜禽增殖十分缓慢。1969—1977年,一度开展群众性的制造“920”、“5406”固氮菌肥,虽起到一定作用,使用面积小,收效甚微。在积攒土杂肥上,大打“人民战争”,实行“四五六一”的积肥方法,即四改造:改造旧厕所、旧粪池、旧猪圈、旧牛栏;五建设:建厕所有盖、粪尿两池、大粪池、猪圈、牛房;肥料管理使用做到六统一:建立积肥专业户,大搞高温堆肥,粗肥做底肥,细肥做种肥。从1970年起掀起种植绿肥高潮,引种苜蓿、苕子、紫穗槐、草木樨、柽麻、田菁等,1972—1979年,8年间年平均种绿肥4.05万亩。由于旱地掩青有一定障碍,农民种绿肥不习惯,靠行政命令推广。1980年后,种植绿肥面积急骤下降,到1985年,全县仅种绿肥55亩。1980年起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当年化肥施用量达到18.12万吨,平均每亩达到70公斤。大量施用化肥起到了以无机促有机的转化,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壤板结的副作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在施肥技术方面,1965—1968年,主要是撒施的传统方法。1969—1976年,改土杂肥撒施为犁翻作底肥,积制人粪尿为高温堆肥,过筛后用耧带粪作种肥,集中施于作物近根。化肥、“5406”菌肥,每亩施5—15公斤,高温堆肥每亩施150—250公斤。1977年以后,化肥的使用由追肥改作底肥,提出“三追不如一底,年后不如年里”的口号,根据不同化肥的性质,提倡氮肥特别是碳铵,犁地深施,磷肥近根分层施,改单一化肥为氮磷混合,推行依据产量指标和土壤性质,配方科学施肥。1977—1982年,土杂肥恢复传统施肥方法。1983年起,推广氮、磷1∶1的施肥方法。小麦在低产水平时,粗肥精制,使用耧带粪和化肥集中施,满足了小麦的需肥,起到增产效果。1981年后,小麦生产进入中产水平,旧有的施肥方法已不适应,应用氮磷配合、无机与有机配合,起到了增产效果。同时注意到,滥施化肥,不讲科学,单产下降,亦有教训。耕作播种:播种前,耕翻1—2遍。早茬(高粱、玉米、经济作物茬口)多耕翻2遍;中晚茬(大豆、红芋、棉花等作物茬口),多耕翻1遍,少数人畜力强的生产队耕翻2遍。耕后耙碎,以保墒适种。小麦播期,久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和“八月十五看早麦”的俗语。在小麦低产水平(50公斤左右)阶段,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满足小麦生长二次高峰的需要,适当早播、稀播,延长年前生长时间,是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建县初,小麦播期早、中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晚茬在10月中、下旬,播量5—9公斤,晚茬12.5公斤左右。1966—1978年,在“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以柳西大队为代表的中产大队、生产队,采取晚播加大播量的技术措施,取得增产效果。在低产区推广这一技术时,大部分地区遭到失败。1976年秋种,县革命委员会组织全县统一时间下种,已经播种出苗的小麦,强迫社员耖掉重播,不听指挥的干部、群众,令其扛耧游街示众,扣上“反对农业学大寨”的帽子,进行批斗。由于指挥失误,结果造成1977年夏粮比1976年减产41.2%的恶果。小麦进入中产水平(150—250公斤)后,播期在10月20日左右,播量10—30公斤,适当晚播、稠播,控制小麦年前生长高峰的养分消耗,成为增产技术措施。一部分进入高产水平(250公斤以上)的地区,播期掌握在10月上、中旬,播量8—10公斤,适时早播、稀播,注重解决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以利于单产的稳定。田间管理:小麦从播种到收获,县境内没有镇压、中耕的习惯。在“农业学大寨”时期,曾经试行过镇压、中耕的管理措施,不久即被忽视。虫害主要是小麦粘虫,60年代每隔3—4年大发生一次;70年代每隔2—3年大发生一次。1967年、1977年每平方米虫口密度达208头和400头。80年代起发生频率下降。小麦吸浆虫,50年代大流行,60年代、70年代由于推广抗虫品种,已基本控制发生。80年代由于忽视抗虫品种的选择,已在展沟、阚疃、胡集等区局部发生,而有蔓延趋势。小麦病害主要是腥黑穗病,1976年全县首次发生4000亩,1977年发生1万亩,其后年年都有发生,时轻时重,一直未能扑灭。
与小麦同期播种的夏收粮食作物尚有大麦、豌豆、蚕豆、扁豆等小杂粮,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十分之一。大麦品种有米大麦(亦称元麦、裸大麦)、芒大麦(带颖大麦)。豌豆多为混种。1970—1977年,提倡“豆麦混种,以豆促麦”,混种面积扩大到20—30万亩。1978年发生严重豌豆龟,影响混种小麦产量,混种面积大幅度下降。随着小麦单产不断提高,混种面积已减到不足1%。1973年引进箭舌豌豆,开始当作绿肥作物,以后当作饲料作物,近年已开始磨粉食用。
红芋亦称红薯、甘薯、山芋、地瓜、番薯。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墨西哥、秘鲁和危地马拉地区。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开始传入世界各地,明万历年间传入中国,后由东南沿海传入内地。红芋栽培简单,适应性强,耐瘠薄,耐旱涝,块根和叶皆可食,是解决人口增长原粮供应不足的重要补充,也是度荒充饥的重要食料。50年代主要是栽种夏红芋,每口人平均半亩左右,春红芋一般是留作剪秧作种。红芋收获后鲜藏,没有切片风干习惯。1954年推行农业“三改”(在经常遭受涝旱灾害的地区,应改变季节的收成比重;改种高产作物,改种耐水作物,改变某些作物的播种方法;改变广种薄收的习惯,采用深耕细作的办法进行耕种),农村普遍扩大红芋种植面积,平均每人1亩左右,并开始晒红芋干,以利贮藏。1965—1985年,年平均红芋种植面积67.7万亩,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6.3%,占秋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5%。平均年产量(按5斤鲜品折1斤干品计算)11万吨,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40%,占秋收粮食总产量的70%。1980年以前,红芋成为农村人口的主食,农村曾流传“红芋饭,红芋馍,离了红芋不能活”的民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小麦播种面积扩大,春地减少;夏种大豆面积扩大,春、夏红芋种面积减少,1980—1985年,平均每年递减5%。1985年播种春夏红芋51.89万亩,总产量比1965年增长12.1%;总产量的比重由1965年的46.5%,1985年下降到24.8%。粮食结构的变化,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广大农村人口基本结束依赖红芋为主食的状况。生产红芋除用于主食调剂、粉丝、淀粉加工外,主要用于饲料和供应工业生产原料。品种改革:50年代推广胜利百号,更换传统的紫红红芋、棉柴根、白红芋等低产品种,胜利百号成为当家品种达30年之久,搭配品种有535号。1979年引进徐薯18号,重点在江集区繁育,1980年获良种2250吨,在江集、马店、王市区推广,1981年在全县推广,今已成为当家品种,基本上代替胜利百号。1983年后相继引进新大紫、丰收白、丰薯1号、岩齿红、岩高糖、龙岩—37等品种。栽培技术:传统栽培为扶垄栽秧。春红芋育苗后,一般带水栽,夏红芋乘雨栽种。红芋秧长到70厘米左右开始翻秧,尤其雨后,天晴即翻秧一次,以防蔓茎扎根。1965年以来,推广7项生产技术措施:一是红芋下蛋技术。利用小红芋(单重25—100克)在3月底直接栽种,比平常栽秧早1个月,利用光照气温,使小红芋自然生芽,发芽时间虽晚半个月,但没有栽插还苗阶段。小红芋生命力强,发芽多,生长快,产量高,一般比春红芋增产50%,高的单产达5吨。但因小红芋难挑,不易贮存,特别是育苗时间比下蛋时间早半个月,且下蛋用种量大(每亩150—250公斤),故推广面积始终不大。随着春红芋面积压缩,单产提高,红芋下蛋技术自然消失。二是施用红芋包心肥技术。70年代肥料不足,春红芋播种面积大,解决肥料不足是提高单产的关键。积制高温堆肥、粗肥细用,加上少量氮、磷化肥,集中施于红芋垄中间,起到明显增产效果。1972年大面积推广红芋包心肥技术,1975年基本普及。1983年以来,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包心肥技术的应用亦减少。三是育苗技术的改革。传统育苗方法是建育苗池,向阳,南墙高50厘米,北墙高70厘米,长1.5—2米,池内填充30厘米左右厚的麦糠等,上铺牛、马粪,把红芋种埋在粪中,让池内自然酿热催芽。60年代推广部分火炕育苗,或酿热物加火炕。1970—1971年,推广阳光池育苗,利用塑料薄膜吸收阳光热能催芽。1972—1982年,推广阳光池与酿热育苗相结合,解决阳光池受雨天和低温制约的矛盾。1983年示范试验用地膜代替普通农用膜育苗,已获初步成功。四是不翻秧技术。红芋不翻秧可以增产,推广10余年,没有被农民完全接受。五是深沟、高垄、大垄、双行栽种技术。改小垄为大垄,垄宽1—1.2米,高30厘米左右,一垄双行,既防旱防涝,又因熟土层厚,透气性能好,有明显增产效果。1983年在胡集、城郊、王人等区示范推广,一般增产50%左右。1984年起,继续在各区作示范试验。六是优、大、高、密良种繁殖技术。1983年开始试验,选用优良品种,堆制大垄,采取高肥水,密栽插的办法,繁殖种苗,示范点繁殖系数达1万倍。七是推行大型屋窖,屋内宽5米,长7—8米,屋顶用3层草、3层泥铺盖,室内贮鲜红芋25吨,遇热通风,遇冷加温。1975年后不再应用。
大豆古称菽,至汉以后始称豆。西汉农学家胜之在其所著的《胜之书》中记载:“夏至种豆,不用深耕。豆花憎见日,见日则黄烂而根焦矣”。明正德《颍州志·五谷部》记载,颍州地区有大、小黄豆、满场白、茶褐豆、大、小黑豆、黎小豆、红小豆、白小豆等。县境内长期以来形成以麦豆为主的耕作制度,既把大豆作为粮食食用,又作为榨油的原料。1965—1985年,年平均种植53.8万亩,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1.9%,占秋季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5.8%。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豆播种面积有所增加,1981—1985年,平均每年种植面积60.86万亩,比1980年前平均每年种植面积增加17.2%。大豆产量长期处于低产状态,1965—1985年,年平均亩产50.7公斤,年平均总产量27310吨。亩产较高的年份是1967年69公斤、1981年70公斤、1983年79公斤、1985年74公斤;亩产较低的年份是1966年32公斤、1972年36公斤、1979年35公斤、1980年32公斤。大豆产量虽然低而不稳,农民仍然保持一定的种植热情,主要原因一是群众有吃豆面条的习惯,以改变食物中蛋白质与淀粉的结构;二是可以榨油、做豆腐、生豆芽,调剂日常生活;三是最佳的精饲料,耐久存;四是养地需要,调剂小麦茬口;五是市场广泛,变自然经济为商品经济。品种改革:在以麦为主的耕作制度中,对大豆品种的更新换代重视不够。建县21年来,品种仅更换一两次,造成种子混杂退化。1980年以前,主要品种有小茶豆、小碱壳、牛皮黄、七月半等。1980年引进友谊2号;1981年引进跃进5号、诱变10号;1982年推广跃进5号、诱变10号、阜豆3号、徐豆2号;1983年引进淮黄1号、诱变30号、阜豆25号、阜豆335、皖豆1号等。1984年普及优良品种。栽培技术:长期以来,实行免耕法,把豆种直接用耧耩在麦茬地里,苗期锄草2—3遍。建县以后推广改重茬为轮作、换茬,人工间苗,合理密植。1980年后试行每亩施磷肥30—40公斤、花期追施氮肥7—10公斤的培肥技术,有较明显增产效果。
稻谷稻谷在我国栽培已有4700多年历史。《周礼·地官》有稻人,专掌管种稻田。《诗·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胜之书》:“三月种粳稻,四月种秫稻。”古代所指“稻”为糯稻,粳稻称为“禾亢”。明正德《颍州志·五谷部》记载颍州地区稻谷的品种有鲜(籼)稻、黑稻、乌芒、獐子鲜(籼)、西天旱、山黄稻、火旱稻、红芒稻、望水白、挨天黄、虎皮糯、飞上仓、红皮糯、鲫鱼糯、龙骨早、青芒稻、七十日稻17种,既有旱稻,又有水稻。清代、民国时期,民间有少量旱稻种植。1958年提出“河网化,水稻化,淮北变江南”的口号,村村改种水稻,从南方稻区调进干部、农民,对改种水稻进行技术指导,调进龙骨水车汲水,由于水源不足,天气干旱,稻田渗水性大,结果失败。尤其1959年改种的水稻,基本无收。建县后,阚疃区种植少量早稻。随着水利工程的完善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1970年水稻播种面积扩大到5230亩,其后年年扩大播种面积,到1976年达到61184亩,占当年秋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1%,是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其后又开始逐年下降。1980—1982年下降的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水利设施和排灌机械尚未完全理顺关系,一家一户种植水稻还存在一定难度。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完善,1983年种植面积由上年的6682亩增加到13454亩,亩产由上年的320.5公斤提高到427公斤。1985年播种面积已达到23881亩,亩产平均370公斤,总产量达到8836吨。耕作制度:70年代为一年一熟制,夏季栽培,冬天冻垡或种一季绿肥,种几年更换田块。80年代改为一年二熟制,即—稻→麦—稻或油菜—稻→油菜—稻。品种改革:70年代主要是籼稻类,品种有桂花黄、珍珠矮,1980年推广南京11号,1983年推广杂交水稻籼优3号、南优3号、国际661、国际24粳稻、密阳23、黎优57。栽培技术:主要是以基肥为主改追肥为主。以氮肥作追肥,重施分蘖肥,巧施季节孕穗肥;改水犁水和田插秧为旱耕旱耙灌水插秧,改水管为湿管,可减轻人、畜力的劳动强度。
高粱我国栽培高粱的历史已有5000余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称蜀黍,释称蜀秫、芦禾祭、芦粟、高粱。因起源于我国西南部的干旱地区,故称为“蜀黍”或“蜀秫”。明正德《颍州志·五谷部》记载有蜀秫、狼尾秫、珍珠秫、黑壳秫、鸠眼秫、金苗秫数种。1954年以前,高粱为农民的主食之一,播种面积占秋收粮食作物面积的30%左右。实行农业“三改”后,播种面积减少到秋收粮食作物面积的20%左右。1965年全县播种面积32.02万亩,占秋收粮食作物面积的19.4%,其后逐渐递减,1985年下降到5.56万亩,仅占秋收粮食作物面积的4.1%。总产量由1965年的21185吨,1985年下降到6240吨,在二年三熟制的整体耕作制度中,属于调茬作物,春高粱两年三熟和麦—豆一年二熟制中占第四位。品种改革:50年代至60年代,以扫帚苗为当家品种。1970—1973年,推广部分杂交高粱“反修1号”。杂交高粱只有一个不育系,用鹿郢歪头作为恢复系制的杂交种称“反修1号”;用三尺三作恢复系制的杂交种称“反修2号”。这两个恢复系推广多次,有成功,也有失败,其后不再种植。
玉米16世纪由国外传入我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已有记载,称“玉蜀黍,种出西土”。1954年以前,县境内没有成片种植习惯,仅在棉花地边垄、地头少量点种。实行农业“三改”以后,农业生产合作社始有少量成片种植。1965年全县播种面积4917亩,53.6%是春玉米。其后播种面积逐年扩大,而时有起伏。1976年扩种到16.74万亩,是历史上播种面积最多的一年,其后逐年减少,1981年减少到1.2万亩。1985年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巩固、完善,农业排灌机械增加,化肥供应充裕,玉米播种面积扩大到10.3万亩。春玉米主要挤占高粱面积,夏玉米主要挤占夏红芋面积。栽培技术:春玉米播期,60年代在4月上、中旬,70年代提前到3月底,主要是防止春旱促全苗,提前抽穗开花,避免高温的影响。夏玉米适期晚播,开花授粉时避免伏旱危害。在传统的“春争日,夏争时”的习惯影响下,在推广夏玉米中强调一个“早”字,1975—1976年,学习河南省5月中、下旬在麦垄里套种玉米经验,因开花期在头伏、中伏,遇到35℃以上高温和干旱的影响,产量很低。1979年推广6月20日至25日晚播技术,对增产起到一定作用。玉米春种改夏种后,施肥技术由基肥为主改为追肥为主,亩产150公斤以下的,因肥、水、光、温供应不协调,空秆率在40%左右。播种夏玉米宜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麦茬,在拔节高50厘米左右时,狠追一次氮肥,以肥调水,满足开花结果时对养水的需求,防止雄穗(天花)和雌穗(玉米棒)分化不一致造成空秆。品种改革:60年代推广从山东引进的马齿牙、金皇后,代替本地品种火燥子。70年代推广杂交种,主要是跃进3号和少部分复合杂交种洛阳85和三交种、单交种。80年代单交种郑单2号、丹玉6号代替双跃3号,杂交亲本由原来的4个减为2个,减少制种时间,简化制种过程。
1965—1985年主要粮食作物统计表(一)

1965—1985年主要粮食作物统计表(二)

1965—1985年主要粮食作物统计表(三)

1965—1985年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图

1965、1975、1985年油料品种构成图

1965—1985年油料生产量示意图

(二)油料作物
油料生产1965—1985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占全部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其中:1965—1978年占0.7%,1979—1985年占6.9%。1965年油料总产量308吨,1985年达到31373吨,平均每年增长26%,其中:1965—1978年平均每年增长12.8%;1979—1985年平均每年增长29.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激发了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了油菜、花生、芝麻的播种面积,同时调整了产品结构。1965—1978年,花生占油料总产量的40.8%,芝麻占油料总产量的56.2%,油菜籽占油料总产量的3%。1979—1985年,花生占油料总产量的39.5%,芝麻占油料总产量的17.4%,油菜籽占油料总产量的43.1%。
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16世纪传入我国。清初王凤九著《汇书》说:“近时有一种名落花生者,茎叶俱类豆,其花亦似豆而色黄,枝上不结实,其花落地,即结实于土中,奇物也。”19世纪末淮北地区始有种植。1965—1978年,全县平均每年种植面积4207亩,1979—1985年,平均每年种植58107亩。1981年种植面积曾达到83535亩,当年总产量达到9427吨,由于生产过剩,花生果一时难以销出,1981年《人民日报》曾刊登《望疃花生800万斤怎么办?》的报道。1982—1984年,播种面积平均每年递减18.9%。由于市场好转。1985年种植面积回升到62478亩,比1984年增加40.6%。1979年后花生发展迅速的原因,一是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一家一户种植便于管理;二是农民转变了自然经济的生产观念,开始向商品经济生产进军;三是养地作物,是小麦的好茬口,种麦茬花生比种麦茬红芋、大豆经济效益高。轮作方式主要有4种:花生→小麦—大豆,花生→小麦—红芋,花生→油菜—夏红芋,花生→小麦—水稻,均为二年三熟制。近年来改变过去种春花生为种麦茬花生。品种改革:1979—1980年推广白沙1016和徐州68—4,对本地传统花生品种予以更新。徐州68—4推广2000亩失败,遂淘汰。1984年起引进花28、花33、花17。栽培技术:主要是点播,在施肥上改施化肥为有机肥料为主,单产200—300公斤,施土杂肥2500公斤、磷肥(含量12—16%)40—50公斤、碳铵30公斤。在种植密度上改稀为密,每亩1.5—1.8万株,推广第一次中耕结合清棵,第三次中耕结合培土壅根迎针。
芝麻《本草纲目·谷部》称“胡麻”,明正德《颍州志·物货部》称“脂麻”。原产于非洲。李时珍《本草纲目·胡麻·释名》:“古者中国止有大麻,其实为。汉使张骞始自大宛得油麻种来,故名胡麻,以别中国大麻也。”县境亦久有种植。1965—1978年,平均每年产量2665吨,成为农村商品经济重要资源之一。芝麻轮作方式有3种:小麦—芝麻,小麦—芝麻+豇豆,小麦—大豆+芝麻。在总播种面积中,纯种面积约占60%,以大豆混种芝麻面积,平均每年10万亩左右。芝麻喜温,历来多种夏芝麻,春种较少。春芝麻在4月底播种,夏芝麻在6月上、中旬播种。近年油菜面积扩大,油菜茬种芝麻也有一定面积,5月下旬播种最适宜,油菜茬种芝麻比其它茬口产量高,但油菜收获时易于落籽生芽,且芝麻苗期正是夏收夏种大忙季节,若管理跟不上,油菜苗容易“吃”掉芝麻苗,或造成弱、老苗,影响产量。品种改革:1965—1979年,种植本地传统品种,1979年引进试种驻芝1号、2号、熊芝1号,比老品种一般增产二至三成,1982年基本上更换为新品种。1983年引进中芝5号、7号、襄芝2号、郑芝1号。栽培技术:历年来认为芝麻不耐肥,是低产作物。1981年推广初花期施氮肥15—20公斤,可以增产1倍左右。追肥的方法是在初花期,趁雨将化肥撒布田里。1981年同时推广打顶摘心技术,一般能增产5—10%。芝麻怕水,每隔2—2.3米开一沥水沟,以防雨天受渍。
油菜1974年以前,县内没有大面积种植习惯,仅有菜园地少量栽培。1965—1974年,全县累计播种面积90亩。1975年少数生产队试种396亩。1976年县革命委员会要求各大队都开始试种,播种面积扩大到6183亩。1977年、1978年继续摸索种植经验。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从几年的试验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基本栽培技术,同时认识到利用冬闲地种油菜,是农村商品经济来源的渠道之一,既可开辟财源,又可培养地力,调换作物茬口,因而有了巩固地生产热情。1979—1985年,播种面积平均每年增长51.9%,平均每年播种7.33万亩。1985年种植面积达到14.64万亩。栽培技术:一是选用优良品种。县内油菜品种主要是202—23、当油早1号、宁油3号。这3个品种成熟期较早,耐肥高产,年后早发棵,能在小麦收获前7—10天成熟,可以缓和茬口矛盾和劳动力矛盾;二是培育壮苗。育苗田每亩施基肥4000公斤,施碳铵、过磷酸钙各50公斤,9月上、中旬下种,每亩播量400克。育苗田与大田比例为1∶5,苗期35天左右以2寸内见方定苗,并追肥移栽,合理密植。10月下旬至11月初移栽,每亩1—1.2万株。直播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下种,留苗2.5—3.5万株,越冬时平均每株叶片5—7片。四是越冬保苗和重施苔蕾肥,越冬期培土和中耕松土,壅根防冻。2月中、下旬开沟条施或穴施碳铵20—30公斤。
1965—1985年油料生产统计表

(三)棉花
在小农经济时期,农民种植棉花,主要是满足自身消费,一般每口人平均种植1分半至2分地左右,产量很低。1954年9月起,实行棉花统购统配,棉花播种面积,按国家安排计划执行。建县以来,全县平均每年播种面积在11.37万亩左右。1965—1969年,平均每年播种7.84万亩;1970—1979年,平均每年播种13.83万亩。1973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棉花生产领导小组,提出“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的原则,采取南棉北移,增加城郊、西潘楼、王市、张村、王人、马店等老棉区面积,落实万亩公社、千亩大队、百亩生产队,当年播种16.93万亩,是历史上种植最多的一年。1980年播种面积下降到8.89万亩,为控制继续下降局面,在安排生产计划时,落实重点生产大队242个,其中千亩大队2个、500亩大队8个、400亩大队22个。1980—1985年,平均每年播种10.22万亩。历史上习惯利用晚茬冬闲地种植春棉,一般为薯类→冬闲地→春棉→小麦。1973年试行粮棉套种,头年秋种时,在麦田里采取高背畦、宽窄行播种,第二年4月中旬在留出的棉畦中点播。1981年在少数地区试行以春棉改夏棉,利用油菜茬种棉花,通过试种,单产比春棉高。1982年推广—油—棉,春改夏棉7100亩,占当年棉田总面积的6.4%。农村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后,又逐步恢复到传统的耕作习惯。1965—1982年,亩产长期徘徊在15公斤左右;1983—1985年,平均亩产提高到34.5公斤。品种改革:1965年主要品种是鄂光棉,其后引种岱字棉15号和萧县107,由于是商品棉籽,混杂退化严重。1979年引种徐州142,建立19个大队良种繁殖基地,当年繁育良种280吨,推广全县,成为当家品种。1982年引种中10新品种,播种面积占7%左右。栽培技术:1951年以前,棉花生长,任其自然,不懂得打头、拿杈等管理技术。1952年原辖区各县成立棉花技术指导站,技术员到重点互助组传授管理经验。建县以后,各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不断对棉农技术指导。1973年县棉花生产领导小组多次举办技术培训班和现场会,对普及棉花生产技术起到重要作用。
1965—1985年棉花面积产量表

(四)麻类
县境内很早就有麻类种植。明正德《颍州志·物货部》记载有火麻、线麻、茄皮麻等。1972年以前,县内种植麻类主要是苘麻,有少量火麻和大麻,1965—1972年,平均年播种面积1.05万亩,主要是自产自用,很少作为商品。1973年开始引种黄红麻,面积逐年扩大,1973—1984年,平均年播种面积1.54万亩,其中黄红麻面积占80.4%。1985年麻类播种面积猛增到4.86万亩,其中黄红麻面积4.62万亩,占95.2%,单产达到304公斤,总产量达14060吨,成为农业重要商品之一。黄红麻种多从广西、福建省引进,由于调供问题,种植面积不稳定。1985年因生产过剩,销售不畅,造成积压。
(五)烟叶
烟草,原产于美洲,17世纪南方由菲律宾传入福建、广东;北方由日本经朝鲜传入我国东北地区,后陆续传入内地,作为药物使用,主治气结疼痛,痈疽,疔疮,疥癣,蛇、犬咬伤。《食物本草汇纂》称之“相思草”、“返魂烟”。后为人们染上吸食嗜好痼癖。民国年间,县境内已广为种植,用于自身消费,多种于宅旁、园边,数量很少。1965—1975年,年平均播种1088亩,平均亩产量87公斤左右。1976年开始发展烤烟,西潘楼、张村、孙集为烤烟生产区,当年种植烤烟2309亩,1977年下降到1083亩,到1981年仅有烤烟344亩。1982年学习亳县烤烟致富经验,再次发展烤烟,播种面积猛增到9484亩,由于技术等问题,到1985年播种面积又递减到3149亩。
(六)糖料
县内糖料主要是甘蔗,种植数量很少,平均每年50亩左右,多种植在小菜园里,成熟后,作为果蔬消费。1971年兴建小糖厂,从北方引种甜菜,供应糖厂生产。1979年糖厂停产,甜菜不再种植。
1971—1979年甜菜生产统计表

(七)蔬菜瓜果
蔬菜县境内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明正德《颍州志·菜部》记载有大小葱、蒜、韭、白菜、萝卜、芹菜、茄子、芫荽、莴苣菜等37种。小农经济时期,农民多为自种自食,集镇周围有少量菜园户,以销售为主。农业合作化时期,由生产队集体栽培,供社员食用。1962年实行社员自留地制度,多数社员家庭都有一点小菜园,自食有余,参与集市贸易。建县以后,平均每年种植3.2万亩(含复种面积)左右。1982年在城关镇建立蔬菜生产基地,以解决城市蔬菜供应问题。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民各显神通,各找生产致富门路。如西潘楼区陆小楼乡姜大庄的茄子,全庄都种,七分地即可收千元,上市早,可持续销售半年;江集区郑小集的韭菜,鲜嫩不老,常年出售,卖到涡阳、蒙城;西潘楼区老张集乡杜家湖的大白菜,户户栽培,体大抱紧,耐久存。各类蔬菜专业户不断涌现。1984年张村区、城关镇等地有26户开始用塑料大棚生产,已开辟温室面积25亩。1965年以前传统的蔬菜种类有白菜、菠菜、苋菜、芹菜、腊菜、黄瓜、辣萝卜、水萝卜、胡萝卜、莴苣、茄子、瓠子、笋瓜、丝瓜、南瓜、葫芦、绞瓜、蔓菁、苤蓝、疙瘩、大蒜、豆角、梅豆、葱、洋葱、山药、菊芋、茭白、荆芥、小茴香、藿香、辣椒、韭菜、黄花菜、冬瓜等30余种,其后从外地引种蕃茄、甜椒、包心菜、茼蒿、洋白菜、花菜、四季豆、刀豆、空心菜、雪里蕻等10余种。野生荠菜,亦有人开始栽培,供应市场。
瓜类县内果用瓜主要有西瓜、打瓜、小香瓜、酥瓜、地瓜等。1965—1980年,全县平均每年种植万亩左右,主要供应本地市场消费。1980年后,西瓜面积迅速扩大,在品种上引进密西瓜和杂交西瓜,老品种已渐淘汰,栽培技术上使用地膜覆盖,5月下旬已有产品上市。1985年果用瓜面积已达14406亩,盛产季节纷纷运往上海、南京、天津、北京等地销售。
果类县境内果木栽培历史悠久。明正德《颍州志·果部》记载有桃、核桃、栗子、柿子、银杏、石榴、杏子、李、李梅、梨子、枣、葡萄、花红、樱桃等20余种。清民时期尚有不少果园,如周柿园、杨梨园、蒋梨园和纪大洼、翟后湖的大梨园、程桃园、陆桃园、高皇的石榴园、陆果园等。旧志记载的栗子、花红久已绝迹。《亳州志》记载:“林檎俗呼花红(亦称沙果),以其色可爱也。”花红不仅色泽鲜艳,清爽可口,皮薄肉脆,味甜多汁,而且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县内惜已灭绝。1958年刮“共产风”时,多数果木园被破坏。建县后尚有零星的桃、杏、梨、枣、柿、葡萄、李、樱桃、石榴、核桃等,产量很小,昔日的梨园、桃园、石榴园、柿园已不复存在。1971年少数社队建立小型梨园、桃园和苹果园。1974年建成武寨、陈营、张桥、柳东4个千亩以上的果园场。1976年大批资本主义,大割农民“资本主义尾巴”,社员幸存的果木再遭浩劫,只准发展集体果木,不准社员私有果木。1977年生产大队、生产队集体果园达到14496亩,其中苹果园面积5000多亩,多数果木已开始挂果。由于生产技术和气候条件等问题,产量上不去,有些果木园被淘汰,1978年下降到6500亩。1981年果木园分散管理或承包管理,果园面积又有所下降,到1985年,全县尚有果园面积3289亩,其中苹果园1842亩,梨园951亩,桃园432亩,葡萄园64亩。当年水果产量331吨,其中苹果72吨,梨60吨,桃20吨,葡萄9吨,红枣(鲜品)38吨,柿子(鲜品)76吨。
(八)药材
建县以来,药材播种面积年平均2000亩左右。1966年张村区柳西大队开始种植白芍,很快在全县推广,至70年代已生产过剩,不再栽培。1967年从南陵引种牡丹,在张村区刘营试种,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一时的“丹皮热”,70年代末已生产过剩,已很少栽培。1972年引进药材品种13个,主要有白术、附子、白芷等均获成功,桔梗、人参、甘草、三七等引种失败。1973—1985年引种玄参、银柴胡、紫丹参、生地、牛蒡子、白扁豆、地黄、红花等28种和连翘4700株、杜仲300株、黄柏768株、栀子3000株。1974年引种薄荷,在程集公社试种,熬油提炼成功,当年收购薄荷油0.54吨,其后迅速发展,扩大到全县。1975—1985年,全县年平均种植面积3500亩左右。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播种面积一度突破6000亩,由于生产过剩,又迅速下降到3000亩左右。
下一篇:第四节 林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