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百货供应
日用百货早在明清时期经营日用百货的店铺已遍及城乡,时称广货业。民国初年,百货商户有30多家,较有名的有德厚胜、义和永、锦源昌、三合同、翠华亭、天成、汇康等。经营地点主要集中在白布大街、南京巷、爬子巷3条街上,商户多为山东商人。货物主要为京、沪、苏、杭等地产的日用广货。当地产商品以鞋类为大宗,年销量10万双。民国4年,国外百货商品打入当地市场,其中有日本产都之王香皂,法国巴黎檀香皂等日用品。购买者多为大家士绅。民国37年11月,当地始有国营商业,但左右百货市场者仍为私营商店。建国初期,经营百货品种有1500多种,胶鞋、肥皂、搪瓷面盆、搪瓷口杯、竹壳水瓶、火柴等销量较大。1959年,纸张、肥皂、电池供货紧张。60年代初,对部分商品实行凭票或高价供应(如钟表等)。1966~1976年,货源严重紧张,火柴、煤油、钢精锅、白铁桶、牙膏等商品一度脱销。商业部门对火柴、煤油、缝纫机、手表实行凭票或凭户口簿购买。1983年对缝纫机、手表等敞开供应。1986年,国营、集体、个体百货商店经营的品种达5000多种,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
纺织品唐代,亳州织绢行销全国。北宋时亳州绪纱设有专市买卖。明清时当地纺织品经营进一步扩大,市场销售的有丝绸、土布、土纱等。清末以万寿绸销量最多,年销约1万条。民国初年纺织品经营达到历史上的全盛时期,从事纺织品经营的行业有绸布、棉布、丝织、成衣织绣等业。其中以绸布业为大宗,县城大小绸布业商店有30多家。民国10年前后,添设武安帮大绸布店10余家,营业盛极一时,年营业额300万元。民国20年后逐渐减少。抗战胜利后,市场上布匹价格上涨。民国25年,一疋白布12元法市,民国37年涨至5600万元法币,货贵民贫,营业萧条。50年代初,以销售棉布汗衫背心、毛巾、线袜为主。商业部门购进的匈牙利白布、苏联花布等滞销,靠行政部门推销。1954年9月,国家对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按计划供应。并按人定量发布票,凭票购买。至1955年8月,城市干部每人年均发布票25市尺,市民年人均发23市尺。1955年,卫生衫裤、线毯、毛巾等针织品凭票供应。1960年初,凭票供应的纺织品有10多种。1965年商品货源日渐丰富,对针织品废除票证,敞开供应。70年代,随着的确凉等化纤布流行,棉布销量下降。1980年初,当地初步形成了化纤布、化纤服装、针织品3大纺织品经营行业,城关环城东路服装经销市场聚集了近百家个体服装商贩,经销的服装品种繁多,花色齐全,当面议价,日营业额近万元。城关大街小巷私人布摊、服装摊到处可见。1984年废除票证。1986年,销各类服装96.17万件,棉布295.84万米,化纤布45.01万米。
(二)杂货供应
清末民初,城关有大小杂货行店百余家。著名的杂货店有大元、双泰、聚隆、丁全盛、邵复、卢和盛、天和永、韩广兴、南万聚、北万聚、万聚永、万聚长、万聚祥、万聚栈等。民国14年,陇海铁路通车后,豫东鲁西来亳批货客商锐减,境内杂货业日益衰落,仅能向当地各集镇批销货物。1949年,全县有杂货业87户。1956年杂货业实行公私合营,组成杂货合作总店。各分店经营范围有所扩大,多数专营烟酒,兼营杂货。60年代,城乡杂货业发展缓慢,部分经营者转业改行。70年代后期,杂货业逐步恢复。1986年,城乡有杂货摊贩100多家,遍及大街小巷。经营范围除干鲜海味、土纸、调味品、山窑、炊具外,还兼营食品、烟酒、鞭炮等。各店日营业额50~100元不等。
(三)五金、交电用品供应
民国时期当地较大的行业为小五金业,其次为油漆、广靛业。品种有锁、刀、剪、勺、盆、金银首饰、桐油、生漆、染料等,销量较小,店铺多为前店后坊。建国后五金交电化工类商品主要由国营、集体商店经营。50年代,仅有少量的自行车、收音机、油漆、染料等。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各商店大量购进半导体收音机、自行车,投入市场。80年代初,家电畅销,县五交化公司改变了过去单从蚌埠二级站进货的渠道,按“东进西出,南来北往”购销方法,与河南省20多个单位建立业务关系,同时派人到上海、济南、芜湖、苏州等大中型城市,大量购进适销对路的名牌电视机、洗衣机、收录机、电冰箱投放市场,并向外地推销亳州五交化产品,销售范围扩大到江苏、河南20多个县市,经营各类五金交电商品达2000多种。1986年,共销自行车20648辆,收音机12407台,电视机5640台,录音机5342台,洗衣机2726台,电冰箱261台,销售总额1172万元,上交利锐365万元。
(四)糖、烟、酒类供应
糖类清末民初,经营市场以北关老砖街为中心,经营品种有红糖、冰糖及当地产红芋糖等,批零兼营,颇为发达。民国14年,孙殿英祸亳,该业日渐衰落。建国后糖业由国营糖业烟酒公司专营,供销合作社、个体商贩按分配计划从国营公司进货零售。1957年,食糖供应比1952年增加50%,同时品种增多,有古巴红糖、红砂糖、白糖以及各类糖果。1962年为保证供应,对食糖、糖果实行凭票供应、高价供应或作特需供应。X光放射工作人员月供应食糖1市斤,结核病人月供应0.5斤,锅炉工人夏季供1市斤。高价糖果售价比平价高3倍左右。70年代初,糖类货源锐减,市场供应紧张,时常脱销。1971年销售食糖29.2万斤,城乡人均年供糖仅0.3市斤。1978年,糖业烟酒公司在蚌埠、芜湖等城市,设业务采购站,了解行情及时进货,投放市场。年供应食糖291.82万斤。80年代初,当地食品糕点业发展较快,食糖销量猛增,1986年销售食糖616.4万斤。
卷烟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英美卷烟已打入当地市场,品种有“老刀”、“顶球”、“鸡牌”等。河北省人张某某在爬于巷开“三合同”纸烟经销店,替英美烟公司经销卷烟,月销售额约1000块银元。以后又有元记、源长、宏昌、德升厚、元成、元升成等家经销。英美烟公司在亳设15号卷烟栈房(仓库)。民国10年,县城有大小纸烟店18家。不久英美烟公司澈销了15号栈房,当地烟贩需到徐州现款购货,亳地产手工卷烟渐渐占领了卷烟市场。抗战前夕主销地方福成卷烟厂香烟。抗战时期宜成烟厂月销售400多箱(每箱250条),销往苏、鲁、豫、皖各省数十个县城。抗战胜利后,县城大小10多家烟厂生产100多种产品主销当地,亦远销上海,月销烟1000多箱。1952年县专卖分销处开办销售业务,国营专卖公司统管卷烟批发业务。1955年,统一规定全县城乡零售价,年销烟8033箱。1962年,由于货源紧张,对卷烟实行凭票和高价供应。是年仅销卷烟1317箱,其中高价烟600箱。1963年,经销蚌埠、上海产品,恢复平价供应。“文化大革命”期间,外地货源减少,名牌香烟供应紧张,市场仅销低档香烟。1978年后,卷烟经营品种增多,上海、蚌埠、合肥和当地产的高中档烟大量投放市场,把销售范围扩大到河南、山东、安徽20多个县市。80年代初,亳州烟草分公司设批发部3处。1986年,销卷烟24521箱。
酒类秦汉时,当地已自产自销村酒。三国时产的“九酝春”酒行销于市。五代宋初亳州真源人陈希夷酿造的“希熬酒”畅销当地。明万历年间亳州减酒销河南、山东等地。清末,当地百余家酿酒作坊均对外售酒,品种有“状元红”、“明流酒”等数十种。民国初年县城大小50多家酒坊均售白酒,行销当地和附近10多县。是时销酒以卖散酒为主,瓶酒为辅,一斗高粱(15斤)换粮食白酒3斤。瓶酒主销霍山,散酒销蚌埠等地。民国38年9月,亳地实行酒类专卖,年销酒6万斤。1953年,县专卖公司组织外地货源,批零兼营,年销酒38万斤,销售品种为粮食白酒。1958年7月始销县酒厂产的固体白干酒。1963年起,市场以销售当地产红粮液、白干、古井酒为主。70年代初,糖业烟酒公司从外地购进迎宾牌白干酒投放市场,颇受欢迎。1980年后,主销古井玉液、亳州大曲、四粮液等当地产品。古井贡酒等名牌产品由上级计划调拨供应,市场供应紧张。1986年,古井酒厂、市酒厂、乡镇企业50多家酒厂均对外批发零售,并打入国际市场。当年销各类酒483.2万斤。
(四)盐、茶供应
盐类建国前由政府统一管理,由官营、私营盐店经销。品种有淮盐、芦盐和当地产硝盐(俗称小盐)。淮、芦盐货源少,一般购买硝盐。抗战时期,日本商人在城乡销售低劣的“卫生盐”,使人民深受其害。
建国后,盐业公司负责批发业务,供销合作社、盐业合作店分别经营城乡零售业务。品种有淮盐、芦盐、粉盐(加工的碎盐)。50年代,城乡年销盐600万斤左右。1963年秋,为了保证供应,县盐业经营处积极组织货源,主动协助大杨、十九里、十八里、魏岗、观堂等区供销社用船运食盐55万斤,保证了农业用。“文化大革命”期间供应不力,发生抢购风潮。1972年,扩大战备盐库存490.6万斤,并要求一般基层商店保持3~5个月的库存。70年代,销盐1200万斤左右。1986年,销盐1655.8万斤。
茶叶民国时期全县有茶叶行10多家,集中在北关铁果巷,著名的有鼎太、一大、义和丰、鲁昌、立昌等商号。亳州一度成为皖北、鲁西、豫东茶叶集散地之一。各茶叶行均代外地客商批发茶叶,年批销量共达1~2万篓(每篓10斤),销售对象主要为山东泰安、郸城一带的茶商。是时城关还有山西商人创办的“王大昌”(位于南京巷)、“义和永”(位于白布大街)两家茶叶零售商店,年销量不到万斤。民国35年,1斤茶叶销售价格5500元法币。民国36年,外地茶叶货源紧缺,城关各茶叶行先后关闭。建国后,县土产公司经营批发业务,城乡烟酒、杂货店经营零售业务。品种主要有条茶(一级大茶)、片茶、烘青(一级、二级茉莉花茶)等高中档茶叶。1970年前,城乡年销量1万斤左右,70年代销1~2.3万斤左右。1982年销3.15万斤,城乡另有外地茶商携带零星茶叶推销。1986年销5.28万斤。城关专营茶叶商店有北门口、人民南街两家,经销高中档茶叶100多个品种。
亳州市糖、盐、烟、酒、茶纯销售量(1949~1986)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