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饮片加工
明清时期,亳州药业繁荣,前店后坊式的药店毗连不断。中药材的破碎、炮制亦随之兴盛。在城内花子街集中了200多户个体切片户,或代人加工,或自切自售。农村亦有自发组成的“花班子”,受雇于人,从事季节性的白芍刮皮。炮制业有以南京为代表的“南派”,以开封为代表的“北派”和“当地派”。共有炮制技工150人,炮制方法大同小异。以修制、水制、火制中药饮片为主,质量均属上乘。不少炮制方法被收入《安徽省中药炮制规范》。民国时期,又涌现出张俊才、张凤鸣、陈琢斋、陈子英、周纯一、支好朋、许登云、翟杰三、窦永安等一批炮制高手。建国前夕,药业萧条,药材加工处于歇业状态。建国初期,药材加工以个体手工切药为主。县药材公司成立后,建立了中草药加工组,备有切碎机、切选机。主要加工当归、荆芥、大黄、远志、半夏等,常年加工量10~12万公斤。60年代,常年加工量为13万斤。1965年10月,阜阳地区以亳州31名老药工为师资基础,在亳州开办了“半工半读中药班”,学制三年,重点传授中药加工技术。70年代,县药材公司加工组又增置了2部切药机,加工黄柏、木通、紫石、麻黄、乌贼等120个品种,年加工量180~220万斤,个体切药者渐绝。80年代初药材市场开放后,个体加工户竞相开业。药材加工组的常年加工量达到200~250万斤,个体加工量达400~500万斤。至1986年,仅市区加工户就达2931家,乡间自产自加工户多达3万多家,其中近百家采用机械化生产,集切片、炮制于一体。环城西路130个加工户中,有半数以上资金达6万元以上。
(二)中成药生产
亳州中成药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末期,华佗就利用当地产药材首创“麻沸散”。数千年来,当地制药业不断发展,逐渐创制出疗效显著的黑虎丹、接骨膏、红黑膏药、黑眼药、清宁丸等。明末清初,亳州成为大规模中药集散地,外地药商争相来亳开店设坊,也带来了不少名药验方,更促进了亳州制药业的发展。民国时期,成药生产仍以丸、膏等原生药为主。建国后,中药生产由原生药逐渐发展到中成药,生产也逐步实现了机械化。丸剂制作由丸药机代替手工捻丸,片剂则采用“33冲”压片机,并有了糖衣、胶囊生产工艺。1958年,县设公私合营制药厂,生产人参再造丸、六味地黄丸、十滴水、大活络丸、小活络丸、光明眼药水等87个品种。1960年,又研制出治浮肿药酒、康复饼等。1981年,县阿胶厂采用传统工艺,恢复生产出传统产品阿胶,年产量400公斤;1983年,又创制出阿胶养血膏、当归养血膏、人参阿胶膏等7个产品。此后,对白芍进行了综合研究开发,成功提取出白芍精、白芍贰,广泛用于各种食品添加剂;并生产出白芍药物烟,拓展了白芍市场。1986年,全市共有医药工业企业6家,年产中成药213吨,创产值325万元。
上一篇:第二节 生产
下一篇:第四节 购 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