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生产沿革
亳州自汉代以后,已广为种植中草药,且历久不衰。迄至明清,种类增多,面积扩大,尤以白芍为最。清初种药农户达2000多户,乡间种植“以顷亩论”。清人刘开有诗曰:“……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药如桑麻……。”民国初期,药材种植总面积达万亩以上。主要产品如白芍,一般年产量达100~200万斤,菊花3万斤左右,紫菀8~10万斤。此后战火连年,黄水屡犯,生产缩萎。民国38年,全县种植面积仅3350亩,单产300斤。建国后,致力于发展传统大宗产品。1955年,药材种植总面积即恢复到5213亩,年产中药材190万斤。当年,组建了国营亳县药材公司,对药材生产实行统一计划、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每年向区乡下达生产任务,确定品种数量。1956年,白芍总产由1953年的5.75万公斤猛增到173万公斤。1958年,全县共种药材6070亩,平均单产514.3斤。其中白芍5941亩,累计在地面积18160亩。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药材生产停滞。1963年,对药材生产实行奖励政策,规定出售一市担白芍奖励粮食65斤、化肥60斤、棉布4尺;出售一市担菊花,奖售粮100斤、化肥80斤、棉布10市尺、布鞋两双;出售1市担土元,奖售食糖50斤。从而调动了药衣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大宗传统产品生产的发展。1972年,总种植面积高达83483亩。次年总产达1400万斤。导致库存积压,产品滞销。1974年春,为割资本主义尾巴,由县委统一布置,将8000亩计划外白芍砍掉,药材生产从此呈下跌之势。1980年,全县药材种植面积仅有9442亩。1983年后,才逐步恢复到14183亩。至1986年底,中药材种植总面积恢复到39181亩,丁固、沙土、张竹园、李门楼、张店成为药材生产专业乡。药材生产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二)良种试验推广
1958年,为响应“南药北种,北药南移”的号召,县药材公司在十九里区王大庄建立了药材培植场,占地250亩。1963年,又在涡河北岸建立了占地6700平方米的试验田。1966年起,开始进行引进品种和野生变家生品种的适应性试验。至1986年,先后共试种110个品种,其中元胡、丹参、玄参、白术、杜仲、北沙参、山莱英、一见喜、牡丹、川乌、砂仁米、麦冬、生地、沙元子、元参、柴胡、射干、桔梗、马兜铃、黄蜀葵、木瓜、山药、柏子仁、银柴胡等24个品种试种试验成功并广泛推广。试种成功尚未推广的有18个品种,初步试种成功的有22个品种,野生变家生试验成功的有紫丹参、半夏、薄荷3个品种。目前,桔梗、元胡、丹参、玄参、白术、杜仲、北沙参、山莱英等已能成批提供商品药材。
(三)主要产品简介
白芍亳地产的白芍又称“亳芍”,为亳州大宗特产,属多年生药材,有蒲棒、线条、鸡爪、麻茬4个品种。以条直、体重、粉性足而享誉于世。明清时乡间已广为种植。清末时常年产量约为300万斤。民国初期,白芍的常年面积在万亩左右,产量在100~200万斤,产值占全县土产经济的60%左右。民国10年,白芍种植8000亩,年产180万斤。日寇陷亳后,价格一落千丈,农民均弃植。至建国前夕,年总产仅有10万斤。建国后,在政府扶持下,白芍生产得以恢复。1953年至1954年间,派出111名技术员向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河北等省输出白芍栽培技术。60年代,白芍生产在经历了3年自然灾害后,又呈生机。1966年,白芍累计在地面积高达22146亩,总产384万斤。此后几年中,白芍生产失控,1971年,累计在地面积近9万亩,总产1600万斤,导致市场滞销,积压严重。1974年起,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白芍生产受到严格控制,个人不准种植。进入80年代后,随着农民经营自主权的扩大,以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白芍进行系列开发,拓宽了白芍的用途,有力地推动了白芍生产的发展。1985年,白芍在地面积达到40000亩,占全县药材总面积的70%以上;产品行销全国以及港、澳、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地,出口量约占全省的65%,全国的40%。
菊花菊花为亳州名药,以朵大、色白、疏风散热、解毒明目见长,清初即有种植,主要分布在大杨、观堂、十九里、十河等地。据《中药大辞典》载:“白菊主产安徽亳县,称亳菊,品质最佳。”民国时期,一般年产3万斤左右。建国初期,常年面积在600亩上下,年收购量数万斤。1965年以来,种植面积达到千亩以上。1966年为最高年份,种植2000亩,收购量22。5万斤。1976年后,由于菊花产量较低,价格不高,种者渐少。1978年,总产仅有2.1万斤。1981年,种植面积下降到500亩。经1982年调价后,次年种植面积即上升到3000亩。所产菊花畅销全国,并有少量出口。
红花又称红兰花,为当地名优产品。既可入药,也可做油料。1955年至1966年间,年均种植面积仅百余亩,产量千余斤。此后,实行了产销合同制,红花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收购量4万斤。70年代国内市场过剩,生产有所下降。1984年,又恢复到2000亩,总产26000斤。
上一篇:第一节 资 源
下一篇:第三节 加 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