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作物布局
亳州属传统旱作农业区,作物结构以麦、豆为主。建国后,从1949年至1953年,实于两年三熟制,保持“自给自足”、“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特色。用养结合,避灾保收,产量虽低,收成稳定。从1954年起以扩大午收比重、扩大水稻等高产作物、提高复种指数为中心。1958年至1959年两年改种水稻面积达1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5%,而高粱只种8万亩,比1949年减少58.2万亩。又大幅度扩大了红芋种植面积,加之增种晚秋,导致作物布局混乱,种植比例失调,产量越来越低,1959年,人均生产粮食由1955年的376公斤下降到231公斤。从1964年起,对作物布局进行调整,将水稻面积压缩到1000亩,小麦面积恢复到100万亩,红芋55万亩(其中春红芋面积由过去的30%扩大到60%),杂粮由25万亩减少到12万亩,油料面积减少到1万亩。经调整后的粮豆、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所占的比例是68.6%、6.8%、24.6%。同时开始推广绿肥,增加化肥施用量,地力有所恢复。1971年以来,虽然农业技术装备条件有所改善,但因“左”的干扰,在各公社的重点生产队里硬性推广水稻。1973年和1974年,强制在不适宜植棉的南部砂礓黑土地区植棉13万多亩。结果广种薄收,经济效益低,全市粮食总徘徊在2.75亿公斤左右。70年代,粮豆、经济和其他作物的比例分别是61.5%、11.7%、26.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适当恢复和调整农作物布局,坚持以避灾保收,主攻小麦为主的耕作种植制度。采取稳定面积、主攻单产、降低成本、扩大“两夏”(夏玉米、夏高粱)面积,保持一定的红芋面积,栽好计划烟叶,种好棉花和油料,逐步恢复和发展土特产等一系列有效措施。1980年后,小麦面积比60年代增加30万亩,玉米增加15万亩,棉花保持5万亩水平。加之农民对承包田块敢于投工投肥,精耕细作,粮食生产年递增率达3.9%,与1967年前10年相比,递增率为1.4%。到1985年,粮豆、经济和其他作物的比例分别为57.4%、21.6%、21%。
(二)农业综合区划
亳州农业生产根据传统生产习惯和当地自然条件及作物生产条件,已自然形成了传统作物种植区域。如东部的大蒜,南部的棉花、芝麻,北部的烟草,沿涡一带的中药材等。建国初期,片面扩大午季比重,造成作物布局失调。60年代中期以来,以粮为纲,传统作物大面积减少。70年代初,烟棉迅速推广至全境。80年代,通过科学勘查,制定了系统的农业综合分区。在沿涡两侧两含土地带建立稳产高产区,包括张集、十八里、市郊、十九里一带及大杨区部分区域。这里土质优良,人均地少,以种植水稻、玉米、高粱等作物和中药材、蔬菜为主。古城、十河、双沟、核桃场及大杨南部一带,为当地主要粮、棉产区。以发展粮、棉、畜牧业为主。古城区已有22万亩耕地列入黄淮海开发项目。十河部分地区已列为外贸开发项目。观堂、五马、魏岗及张集区北部土壤碱性较大,系当地棉花、烟叶、泡桐生产基地。观堂的大蒜,李集的辣椒,魏岗、张集的泡桐等区域性大宗产品生产已初具规模。1986年,大蒜产量即达3450吨,木材产量达60634立方米。
(三)增、间、套、混种
在历史上亳州农民就有增、间、套、混种的习惯。50年代多以麦和豌豆间、混种,大豆、玉米或芝麻混种为主。60年代,利用晒垡地或晚秋茬增种绿豆、荞麦、蔬菜及绿肥。70年代,实行小麦和玉米、棉花、花生、西瓜间、套种。玉米与大豆或红芋间种套种,红芋和花生或大豆间、套种。豌豆与棉花或西瓜间套种。80年代,麦套棉广为普及,农林间作,粮药间作有所发展。
(四)复种轮作
亳州农民向来有复种轮作的生产经验。1949年复种指数为145.3%。随着科技的推广,复种指数不断提高。至1957年,复种指数即达到175.7%。在沿涡、洪河地区人多地少,由两年三熟逐步改为一年两熟(即高粱→小麦→大豆→休闲改为小麦→大豆或夏玉米、高粱、红芋、芝麻、花生;现已发展为油菜→红芋→休闲或油菜→玉米→小麦等);在南部人少地多地区由一年一熟或三年五熟逐步改为两年三熟。1986年,复种指数达到167.1%。
(五)农业“三改”
亳州秋季旱涝灾害频繁,红、黑淤土地比重较大,低凹地占总面积的40%,地下水位平均1.5米,易于开发。平均年度无霜期283天。根据上述自然状况,当地于1954年开展了以提高午季收成比重,改种高产作物和耐水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包括生产改变)为内容的农业三项改革。当年派出干部32人,首先在大丁、天齐、杨楼、孙竹园、薛菜园、王庄6个乡进行试验,开办了3期“三改”技术训练班,培训技术骨干3200多人。调运高产和耐水作物种子300万斤。翌年,在全县8254个季节性互助组、2551个常年互助组和553个初级社内推广了“三改”技术,形成“三改”高潮。1956年,全县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午季作物播种面积由原来的麦六秋四提高到78%,推广了玉米、胜利百号红芋、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并在油河乡红光二社试种水稻1256亩,平均亩产366.5斤。1957年,午收面积达到2281573亩,全年粮食总产达到512.1万斤,其中夏粮总产230.8万斤。在耕作方法上,改变了过去浅耕粗耙不施肥习惯,推广人工授粉、合理密植新技术,变撒播为条播。但因午收面积过大,又相应扩大了晚秋作物比重,稻改规模过大,导致作物布局混乱,种植比例失调。1959年,粮食总产较1955年下降1.015亿公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