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麦类
当地小麦种植,源于新石器时期,历年种植面积产量都居粮食首位。大麦仅有零星种植。荞麦在南部湖洼地区增种晚秋时才有种植。1949年,全县共种小麦146.53万亩,平均单产77斤。其中靠山红和红芒糙分别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40%和30%。1955年,引进碧玛一号为当家品种,当年平均单产111.4斤。1965年,小麦平均亩产120.7斤,创历史最高记录,总产也达到13473.59万斤。70年代初,以主攻小麦为中心。1972年,小麦单产和总产分别达到176.7斤和19772.60万斤。1973年,县委作出“关于主攻小麦的决定”。提出主攻小麦,以夏促秋,夺取全年丰收的口号。全县1097199亩小麦,获得单产145.2斤,总产15930.4万斤的较好收成。1976年,县委成立了主攻小麦生产指挥部,建立了一批丰产、高产田。全县播种小麦1083283亩,平均单产达到213.5斤。农业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小麦产量迅速提高。1979年,小麦单产和总产分别达到245.2斤和30083.05万斤。1982年,县政府拨周转金500万元,化肥1500吨,对25个低产乡进行技术改造,次年单产即上升到374斤。1985年,小麦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首次由麦四秋六转化为麦六秋四,全县小麦平均单产444斤,并实现了一季小麦吃全年的目标。1986年,全市共种植小麦1252100亩,小麦总产52588.2万斤,占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另有37647亩大麦,亩产304斤,总产1144.47万斤。
(二)豆类
豆类是亳州的大宗产品,主要有黄豆、绿豆、蚕豆、青豆、黑豆、豌豆、扁豆等,其中春大豆、蚕豆、青豆等仅在房前地边零星种植,绿豆主产湖洼地区晒垡地,沿涡一带多把豌豆、扁豆与小麦混种,黄豆全境均有大规模种植,面积、产量居豆类之首。1949年,全县大豆单产76斤,总产5102.26万斤。50年代,常年播种面积平均在9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42.6公斤,占粮食总产的16.9%。60年代,因大豆产量较低,易受灾,种植较少,常年播种面积仅有40万亩左右。1967年为产量最高年份,单产和总产分别达到195.5斤和7172.56万斤。70年代,通过更新种子、增强地力、科学种田等手段,使单产及总产持续上升。1971年播种387165亩,占秋粮总面积的29.5%,总产5733万斤。1978年,面积和亩产又上升到523362亩和115.8斤。农村实行联产生产责任制后,生产结构主要是麦豆互茬。80年代,大豆走俏,面积、产量有所回升。1983年,面积、单产分别增长到580143亩和149斤。1986年,全市共播种豆类作物52万多亩,其中绿豆12118亩,总产74.6万斤;红小豆339亩,总产4万斤,大豆514090亩,单产100斤,总产5119.8万斤。
(三)玉米
亳州以种植春玉米为主,以后又引进了夏玉米,全境均有大面积种植。杂交玉米以沿涡地区为主产区。1949年,全县共播种春玉米5300亩,单产112斤。50年代种植面积逐年上升。1956年,总播种面积达到19.83万亩,总产达到1770.0万斤。1963年为历史最低点,单产仅有28。2斤,总产也降为291.49万斤。此后数年间,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但单产却逐年回升。7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玉米杂交种双跃三号、华威单交及白丹四号,并开始配制玉米单交种。1967年,播种面积6.84万亩,单产149.3斤,总产990.44万斤。1970年,全面推广了杂交玉米,玉米生产得到全面恢复,单产达到368斤。1974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为132384亩,其中春玉米114452亩。1979年,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分别占播种总面积和粮食总产的4%和8%,平均亩产增加到384.4斤,其中春玉米亩产为390.2斤。80年代初,玉米产量在粮食总产中的比重又上升到14%。1984年至1985年,引进洛单2号和掖单2号品种,并在全县广泛推广,1986年,玉米生产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281564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418斤,总产占粮食总产量的12%。
(四)高粱
高粱种植遍及全境,尤以双沟、古城、观堂、核桃场种植面积最大。初时当家品种有黑柳子、黄罗伞、铁杆燥、骡子尾等。1949年,全县共种高粱64.24万亩,单产119斤,总产7643.99万斤。1957年后,种植面积下降到30万亩左右。60年代末,高粱单产及总产回升到160斤和4000万斤以上。1970年后,引进了晋杂5号,高粱单产于1971年回升到191.1斤,总产达到4045.68万斤。1976年,引进了夏高粱朝阳红,平均单产上升到242.9斤,其中杂交高粱单产达到336.3斤。1979年后,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并实现了一季小麦吃全年的目标,农民转以种植烟、棉、药材等高效益作物为主,高粱生产下降。至1986年,随着乡镇酿酒工业的迅速兴起,高粱需求量急剧增大,刺激了高粱生产,当年全市高粱播种面积达到123863亩,总产也达到4271万斤。
(五)红芋
主要分布在南部及东部淤土地带。因属高产作物,食用简便,历年均有大面积种植,其中以春红芋居多,1949年,面积和总产分别达到32.89万亩和8222,5万斤。50年代,红芋以胜利百号为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25%。此后10多年里,因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其他作物产量仍然较低,红芋及红芋干是当地居民的主要食用品。素有“红芋面、红芋馍,离了红芋不能活”之说。1966年,播种面积达到62.27万亩。1970年为50.86万亩。70年代引进徐薯18号、北京55号等品种,产量在粮食总产中的比重上升到38.7%。夏红芋面积有所扩大。1979年后,随着小麦产量提高,红芋不再是居民主食,1983年,红芋种植面积下降到44.45万亩,所产红芋多用来加工淀粉或红芋干出售,或作饲料。1986年,红芋面积降到39万亩,总产21867万斤,占粮食总产的20%。
(六)烟草
亳州烟草种植始于民国初期,是安徽省最大的烟叶生产县份。至民国18年,邢阁、黄庄一带烟草种植面积30亩,总产0.2万斤。民国34年扩大到十八里、十九里、张集、五马等区的45个村庄,总面积增加到千余亩。次年又引进了烤烟技术,部分取代了晒烟。1949年全县3200亩烟叶共产烤烟46.70万斤,另有晒烟3700亩,总产54.42万斤。50年代烤烟生产进一步普及。1954年后,烟草收购价格成倍上升,烟草种植面积也由1954年的5700亩上升到1958年的30200亩,主要品种有娥眉俏、柳叶尖、凤阳歪把子、黑苗烟,云南多叶烟,亩产130斤左右。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烟草生产缩萎。1962年后,又开始回升。1965年种植面积达43700亩。70年代初,烟叶种植逐步向南部扩展,至1976年已遍及全境,达到125407亩,总面积占全地区种植面积的84%,总产占全地区的89%。主要品种有红心一号、长脖黄、老来红、白肋烟、革新5号。80年代初,全面推广了襄颖1号、许金4号、潘元黄等品种。1981年,全县烟草种植面积猛增到24万亩,有14个乡的平均单产达到400斤以上,当年收购量高达7860万斤,农民收入达7372万元,人均75元。1983年为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缓解卖烟难现象,对烟草实行合同制订购。同时更新品种,将种植面积压缩在15万亩左右。1984年,全县共种烟草161141亩,占全地区的54%,单产317斤。1985年被国家烟草总公司确定为优质烟生产基地。1986年,推广了G140、红花大金元、Nc89、长脖黄等优良品种,每亩按1333株栽培,实行布局区域化,13万亩烟叶全部种植在潮土地区,并层层建立优质烟生产示范点,强调了管理规范化,烘烤科学化。当年共生产烟叶3989.2万斤,占全地区总产量的59%。其中上等烟从上年的0.48%提高到6.51%。并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心分析室和中国烟草工业标准化质量检测中心站鉴定合乎国标标准。
(七)棉花
亳州主产春棉和夏棉。建国前种植规模较小,以当地土棉为当家品种,撒播为主。多集中在双沟、古城、魏岗、十河等区。1949年,播种5.43万亩,单产22斤。50年代改为条播,并于1952年和1956年,先后引进了河南省斯字213号棉和岱字15号棉等改良品种,面积逐渐扩大到6万亩以上。1958年达到10.93万亩,单产上升到30.6斤。1963年后,引进岱字棉、鄂光棉等品种,推广芽苗移栽、营养钵育苗、方块育苗等新技术。1968年,县设棉花办公室,从外地聘请了技术员,单产有所提高。70年代全面推广使用营养钵和方块覆盖塑料薄膜育苗移栽技术,引进107棉,徐州142棉和河南75棉为当家品种。1974年,棉田面积猛增到13.3万亩,总产624.3万斤,创历史最高记录。农业责任制实行以后,因棉花生产成本高,费工时,产量低,抗灾能力差、农民种植热情转向其它经济作物,棉花生产滑坡。80年代销售时俏时滞,加之烟草和中药材的冲击,农民除按合同种植以外,很少扩大生产,且不愿投资投工,生产仍呈下降态势。1984年,棉花走俏,全县种植面积回升到5800亩,单产达到75斤,总产达到43.5万斤。当年出现卖棉难现象。1986年,又下降到3400亩,单产和总产也分别下降到24斤和8.16万斤。
(八)油料
亳州为芝麻、花生、油菜主产区域,向日葵亦有零星种植。春芝麻以南部湖洼地区居多,夏芝麻分布在沿涡地区。1949年,播种面积即达10.33万亩。花生产主于魏岗、十八里、十九里、张集一带,建国初,总产在200万斤左右。油菜以甘兰型和白菜型为主,1955年始有种植,1959年后停止种植。60~70年代,芝麻常年面积保持在4~5万亩,总产400万斤左右。1972年恢复油菜生产,1974年面积896亩。1979年,花生种植面积8966亩,芝麻82228亩。1986年,油料生产规模空前,全市计种芝麻15.61万亩,总产1191.4万斤,种植花生3.54万亩,总产864万斤,种植油菜3.9万亩,油菜籽总产670.4万斤。
亳州市主要作物面积产量统计表(1949~1986年)单位:亩、吨

(九)其他
亳州境内经济物产丰富,麻类、瓜果、水稻、谷子、蚕桑、蔬菜、蚕桑、糖料、绿肥等产量亦丰。植桑养蚕始于唐宋,民国时期,南部地区家家植桑,户户养蚕。1949年,产量达31万斤。1958年,推广甜菜。蔬菜多系自发种植,辣椒主要产于李集,观堂盛产大蒜;瓜类以甜瓜。打瓜为主。70年代,西瓜大面积种植,又引进了红麻、大麻、绿肥等品种,甘蔗面积逐年扩大。1973年后又在城郊建立了蔬菜生产基地。1979年后,又引进了地膜覆盖、大棚温室等蔬菜生产技术。1983年,试种广东甘蔗成功。1986年,全市共种麻类5736亩,瓜类3万亩,植桑1350亩,产茧3.24万斤。种植甘蔗2155亩,总产1976.4万斤。种植大蒜13273亩,总产6690万斤。水果总产236.4万斤。市郊蔬菜基地蔬菜总产2164.6万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