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饮食
民间主食主要有小麦、红芋、高粱、黄豆、豌豆、绿豆等。群众习称麦面为“好面”,习称麦面以外的面粉为“杂面”。沿洪、淮二河一带产水稻,多吃米和面粉;北部多吃杂粮和面粉。每日习惯三餐:早上稀饭,中午馍或干饭,晚上面条、面叶或面疙瘩。
旧社会,官员、地主以麦面为主食,少量食大米。农民生活水平低,以杂粮杂面为主食。荒年歉月,以瓜菜、野菜代主食。只有在午收时吃上个月把半月麦面,即所谓“抢场饱”。民谣有“擀杖响,鏊子热,扑登扑登一个月”,意谓一般人家只吃得上一个月的鏊子馍,就不够再吃了。中农以上人家吃到六七月接上秫秫换杂面。此外,只在逢年过节或稀客登门才吃顿白馍。中小地主家平时也只吃花卷(麦、杂面合制而成)。
解放初期,特别是土地改革以后,消灭了剥削,民间饮食已无大的等级之分。1954年,改变种植结构,大量种植红芋。在一段时间内,红芋成为主食,民谣说:“红芋面,红芋馍,离开红芋不能活。”1978年后,再次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把种植小麦作为主攻对象。城乡居民的主食皆以麦面为主。
阜南的传统面食种类较多,如卷子、蒸馍、锅巴、蛋卷、烙馍、油饼、菜馍、千层咸馍、油馅馍、水烙馍、大卷馍、蛋盒子、菜盒子、糖角、焦馍、油香、烫面角、面条、面叶、回锅面、肉丝面、炒面、热干扣、卤面、炝锅面、凉拌面、格拉条、刀削面、酸辣面、油炸面、荤饺、素饺、糁头馍、荤包、素包、汤包、懒豆腐、马糊汤(有咸、淡两种)、烧饼、油条。家常饭有卷子、菜馍、荤饺、素饺、蛋饼、烙馍、油馍、锅贴、米饭、面条、稀饭、玉米粥、油茶等,家常菜有咸鸭(鸡)蛋、酱豆、豆腐、辣椒、豆腐卤及各类青菜,殷实人家每周加荤菜数次。
阜南民俗好客,亲友到来,有4—10个菜,但不少于4个,民间有“4个菜待客,3个菜待鳖”之说。十碗菜有一定的上菜次序,即:“头碗鸡,二碗鱼,三碗萝卜菜,四碗开花皮(油炸虎皮肉),五碗腰子汤,六碗圆子席,七、八、九碗烧杂碎,十碗添个压轴的(红烧肉)”。
宴席一般是8个碟(4荤4素),再加10—16个烧、炸、炖、炒菜。领头菜是皮丝,称“皮丝席”;领头菜是海参,称“海参席”。禁忌狗肉、兔肉、无鳞鱼(黑鱼、鲇鱼、鳖)入席。1978年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人们饮食不再仅仅追求吃饱,开始注意营养价值。把清蒸鲇鱼、煎炒蛇肉、炖烧甲鱼(鳖)推向宴席,盛馔内容已不拘传统了。无酒不成礼仪,招待客人必先举酒,饮酒可以足量。不成席的酒,要么不喝,喝了至少须两盅,说是“一条腿不能走路”。多则四、六、八、十……,尤其不许只喝三盅,说喝三盅是骂人,因为旧俗敬神祀祖是三杯酒。
民间喝茶叶的不多。旧时农家多用石榴树叶、枣树叶、半边莲、槐树果等代茶叶,讲究的加蜂蜜炙炒。80年代以来,机关干部及富裕人家逐渐讲究喝茶。
二、服饰
民国初期。男女上衣除马褂而外,都是大襟右衽。阔人长袍、长衫(叫作“大褂”)外套马褂、坎夹。农民穿短袄、腰系棉布勒带,大多也有件长衫,但穿得起长袍的极少,下身都是大腰宽裆长裤。也有带鼻无腰的长筒衩裤。女的上衣大襟右衽,下衣与男子无异,惟衣襟、裤角多镶边。衣质富者为“洋布”丝绸;一般人家几乎全是家织土布。衣色靛染青、兰、月白或用锅灰揉搓成灰色。西北部习用一种叫做紫花棉的纺织成原色的紫花布。妇女儿童衣着多用颜料染成红、绿、紫等色或刻版印花粗布做成。
解放初期,劳动人民的冬夏服装依旧,干部、工人、学生时兴的服装是:男穿“中山装”、女穿两边开兜、中束腰带的“列宁服”。“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学习解放军,男女青年爱穿四个口袋的黄军服。男女服装多以黑、蓝、灰、黄4色布为时尚。
1980年后,服装出现根本性变化。大风衣、小风衣以及大翻领、燕尾领、连帧领、小圆领等名目繁多的夹克在男性青壮少年中推广开来,以穿西服佩领带最时髦。女性衣服的样式更多:百褶裙、背带裙、西装裙等达百种,其中最时兴的蝙蝠衫就有50多种。引进的牛仔衣,成为抢手货。
鞋,民国初期,民间常见的鞋子有布鞋、草鞋两大类。布鞋类,男鞋有双脸、单脸、圆口、带盖等样式;女鞋有云头、纳花、彩绣等样式。穿此类鞋者多属殷实人家。单鞋类有麻制、草制鞋等,穿此类鞋者多系出苦力的穷人。
解放后,机制鞋逐渐代替了自制的手工鞋,胶鞋代替过去的油鞋、木履。80年代后,皮鞋、塑料鞋、布鞋、牛筋底旅游鞋,各种材料制品,样式、色彩丰富多变,城乡均流行。
帽,民国期间,常见的是男的戴六块瓦黑色瓜皮帽、毡帽、线马虎帽,阔人戴礼帽;妇女顶黑毛巾或系帽勒,后来是裹纱包头。
解放以后,一些不经济、不耐用的帽子,如风帽、斗笠、帽壳等逐渐被淘汰,近年来,出现了四季不一、色彩各异、样式不同的线帽、太阳帽、礼帽及礼帽样式的藤帽、灯草帽。但农民仍喜欢马虎帽、鸭舌毡帽和防晒的编织草帽。
首饰,首饰多随发型变化而变化。民国时期,妇女绾纂,其头饰有簪、钗、针等。解放后,妇女戴首饰随发型改变而花样增多,80年代后,佩戴头花、耳坠、胸花、项链、戒指、手镯、脚链等,随各自经济状况而有所不同。
三、居室
阜南村落多在平坦向阳处。民国年间沿古习,以水宅子为好。围沟绕村一周,村前留一咽喉路坝,以为出入。或村周筑土墙,墙外开沟、深沟高垒,立为“圩”“寨”,以御匪患。沿洪淮湖洼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村距有十几里或几十里者,建国前多十几户或几十户的小台孜,建国后,与沿淮工程配套,拆除小庄台、筑大庄台,高于设防水位,千百户聚居,虽大水灾,亦能确保安全。
房舍除少数地富人家住砖瓦房外,一般民房多为草房、土墙草顶,以茴草或麦杆复盖。户际多官山,俗称“一条脊”或“一条檐”。房门南开向阳。中农以上人家多一进两层,前后各三间,左右边房,成四合院,后层为堂屋主房,前层中间为过道。有的过道前墙内嵌二、三尺,俗称“吞金门楼”。有的只有一层主房,围院墙,院墙对主房门留大门,门上过木两头各加一挑,挑上披厦,成房顶状作门楼,俗称“拨楞鼓门楼”或“狗头门楼”。贫苦人家盖不起房的住庵硼,四脚落地,披草加泥,屋山开门,低头进出,聊避风雨。建国以来,根绝匪患。人民安居乐业,水宅子出入不便,住房逐渐向村外发展。老宅基有的改作园地,有的成为废墟。寨墙早已夷为平地。
70年代水泥制瓦逐渐盛行,一些人家,屋顶已易草为瓦,或半草半瓦,俗称“青檐青扉”。80年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砖瓦房已日渐增多。有的村庄己统一规划,建成了文明新讨。赵集区任庙乡陈庄,原十来户人家、居住零散。宅基占地十余亩。1983年规划重建一四方宅盘,中间一条小沟横贯南北,分宅基为东西两块,每块建两行四排砖瓦房。草垛、畜圈、厕所、沼气池、压水井、竹竿园分别集中在一处。宅基四周溪水环绕、绿树成荫、红瓦白墙、交映生辉、布局合理、整齐美观。
四、出行
民国时期,人们社会交往出行时,富人骑马、坐轿,一般人家则靠步行。物资交流,重者靠四轮木制太平车、木制红车,轻者肩担背驮。民国后期出现汽车,车少而票价昂贵,极少有人乘坐。
1955年后,自行车、小板车进入广大群众家庭,汽车和各种机动车大量出现,人们的社会和经济交往,已不再徒步跋涉和肩担背驮了。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家、集体、个人一齐办运输,城市有公共汽车、出租车、机动三轮车、脚踏三轮车;农村有长途汽车、机动四轮车、机动三轮车,阴雨无阻,交通十分方便。
上一篇:第一节 宗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