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耕面积
1956年开始拖拉机耕作,当年耕地0.6万亩。1960年兴办县拖拉机站,为各公社代耕。1956—1962年农业机械化起步阶段,平均每年机耕面积3.94万亩,占同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7%,平均每年递增58.5%。1963—1968年农业机械化发展阶段,平均每年机耕面积25.6万亩,占同期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3%,比上期增长7.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递增33.8%。1969—1977年农机大发展阶段,平均每年机耕面积39.76万亩,占同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4%,比发展阶段增长6.1个百分点。1978—1985年农业机械化调整稳定发展阶段,平均每年机耕面积57.39万亩,占同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0.5%,比大发展阶段增长5.1个百分点。
二、用电量
1966年开始供应农村高压电,当年用电量2.7万千瓦时,1966—1970年平均每年用电4.06万千瓦时,平均每年递增18.4%。1971年纳入淮南电网供电,农村用电量大幅度增长,当年用电151.2万千瓦时,是1970年的28.5倍。其后农村用电量逐年增长,1982年突破1千万千瓦时,1985年达到1400万千瓦时。1971—1985年,平均每年用电量626.3万千瓦时,平均每年递增17.2%。
三、化肥施用量
1955年开始施用化学肥料17吨(按实物量计算,下同),其后遂年增加,均由国家调拨供应,1955—1970年平均每年施用2050吨,平均每亩耕地施用1.2公斤。1971年各县小化肥厂相继建成投产,化肥供应量增加,当年化肥施用量9990吨,是1970年施用量的1.9倍。1971—1978年,化肥供应量逐年增长,阜南县化肥厂亦建成生产碳酸氢铵供应县内,平均每年施用量15167吨,平均每亩耕地施用9.6公斤,是1970年前的8倍,1979年开始推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加大了农田投资,化肥供不应求,当年化肥施用量达到39566吨,是1978年的2.3倍,其后逐年递增,1985年达到89848吨,平均每年递增14.6%;1979—1985年,平均每年施用量67583吨,平均每亩耕地施用42.2公斤,是1971—1978年平均数的4.4倍。
四、机械灌溉面积
1957年有了排灌机械后开始机械灌溉,当年实际灌溉0.6万亩,1957—1963年,平均每年灌溉0.32万亩。1964年起农业机械化程度加快,灌溉面积增加,1964—1970年,平均每年灌溉面积6.51万亩。1971年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井逐年加快,机械灌溉面积年年增长,1971—1978年,平均每年灌溉面积23.54万亩。1979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对集体所有的机电排灌机械由农民个体使用的权、责、利不够明确,部分排灌机械不能发挥效益,灌溉面积下降,1979—1985年,平均每年灌溉面积15.03万亩。
上一篇:第四节 种植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