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综述
境内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含大豆、薯类,下同)、经济作物、其他作物(蔬菜)和少量绿肥作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49—1957年,平均每年播种379.75万亩。由于蓄洪耕地面积减少,1958—1980年,平均每年播种277.12万亩。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复种面积扩大,因而1981—1985年总播种面积平均每年288.54万亩,比1980年前提高4.1%。
耕地复种指数,1949—1957年,平均(按算术平均法)182.6%,指数高的原因,主要是几个年度水灾过后补种面积大。1958—1980年,平均169.1%。其中1958—1960年复种指数高达198.9%,主要由于“大跃进”瞎指挥,违反自然规律造成的。1981—1985年,平均复种指数181.3%,指数高的原因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科学种田,多种多收归个人所有,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总产值,种植业产值1949—1980年平均占总产值的81.8%,比重大的原因,主要是强调以粮为纲,忽视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1959—1960年种植业总产值比重竟高达95%,林、牧、副、渔业几乎丧失殆尽。1981—1985年,调整大农业的不合理结构,注重发展畜牧业和林业,使农业结构趋于合理,种植业产值比重下降到75.6%。
表301949—1985年部分年份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和农业总产值

二、粮食作物
县内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水稻、红芋、玉米、高粱、谷子、大豆、小杂粮10余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89.6%。1949—1985年,平均每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2.1万亩,其中1949—1960年平均每年播种333.3万亩;1961—1985年平均每年播种242.7万亩。
夏收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豌豆、蚕豆、扁豆、马铃薯等,播种总面积平均每年121.2万亩,其中1949—1960年平均每年播种148.1万亩;1961—1985年平均每年播种108.3万亩。夏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4.5%。
秋收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红芋、马铃薯、玉米、高粱、大豆、绿豆、豇豆、红小豆等杂粮,播种总面积平均每年150.9万亩,其中1949—1960年平均每年播种185万亩,1961一1985年平均每年播种134.6万亩。秋收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5.5%。
粮食生产量,1949—1985年,平均年生产粮食206576吨。50年代,经过土地改革,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但由于农业基础建设薄弱,无法抗御自然灾害,1950年、1954年、1956年连遭大水,1953年严重霜灾,粮食产量低而不稳,1949—196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平均每年333万亩,粮食产量年平均仅有174274吨,平均亩产仅50公斤左右。1961年人民公社规模划小,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部分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1961—1978年间,党和人民政府大力组织兴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除害兴利,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发展农业机械,优化种子、肥料,改善了粮食生产条件,使粮食生产有了低速缓慢提高,这个时期平均年生产粮食196360吨,比50年代平均增长12.7%。低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民公社管理过分集中,农民缺乏生产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平均主义,农民的劳动热情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制约了生产的发展。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因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些年来受了严重的破坏”,并相继下发了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解放生产力的文件,1979年开始推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断巩固完善,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因而1979—1985年粮食稳步增长,平均年生产粮食288212吨,比人民公社时期年增长46.8%,比50年代平均年增长65.4%。
表311949—1985年部分年份粮食作物、面积统计表

表321949—1985年部分年份粮食总产量统计表

1、小麦
小麦的栽培历史悠久,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首位。1949—1985年,平均每年播种95.9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5.2%,占夏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9.1%。1949—1977年处于低产阶段,亩产长期徘徊在平均50公斤左右。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到,小麦稳产高产,种好收好一季小麦,就可解决全年的吃粮问题。县内洪涝灾害多发生在6月中旬以后,在此之前收获完毕,就基本上抓住了粮食生产的关键,因而提出“主攻小麦”的口号,一是扩大播种面积,二是主攻单产,1978年小麦面积扩大到94.2万亩,比上年增加3.3万亩,亩产由1977年的51.2公斤提高到100.5公斤。1979年小麦面积进一步扩大到99.98万亩,比1977年增加9.06万亩,亩产提高到130.9公斤。1980年小麦面积再次扩大到104.2万亩,亩产提高到138.3公斤。从3年的实践中认识到:“主攻小麦”的方向是正确的。由于农业生产责任制不断巩固完善,化肥施用量增加,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发挥效益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1980年—1985年小麦播种面积平均每年105.5万亩,亩产平均达到165.9公斤。小麦的连年丰收,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由长期以杂粮为主食改变为以小麦为主食,告别了“红芋饭,红芋馍,离了红芋不能活”的历史。
种植制度一年二熟制主要是小麦-大豆、小麦-夏红芋轮作,占播种面积的80%左右;二年三熟制主要是小麦-大豆(夏红芋)-春红芋(或春玉米、棉花)轮作,占播种面积的15%左右;一年一熟制主要瘠地晒垡或种绿肥作物,占5%左右。轮作制度,各个时期和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
耕作播种播种前,耕翻1—2遍。早茬(高粱、玉米、经济作物茬口)基本上耕翻2遍,中晚茬(大豆、红芋、棉花等作物茬口)基本上耕翻1遍,少数人畜力强的耕翻2遍,耕后耙碎,以保墒适种。小麦播期,旧有“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的农谚和“八月十五看早麦”的俗语。在小麦低产水平(50公斤左右)阶段,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满足小麦生长二次高峰的需要,适当早播,稀播,延长年前生长时间,是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小麦播期早、中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晚茬在10月中、下旬,播量5—10公斤,晚茬10—15公斤。小麦进入中产水平(150—250公斤)后,播期在10月20日左右,播量10—20公斤,适当晚播、稠播,控制小麦年前生长高峰的养分消耗,成为增产技术措施。进入高产水平(250公斤以上)的地区,播期掌握在10月上、中旬,播量8—10公斤,适时早播、稀播,注重解决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以利于单产的稳定。
与小麦同期播种的夏收粮食作物尚有大麦、豌豆、蚕豆、扁豆等小杂粮,约占夏粮播种面积的20%左右。大麦、蚕豆、扁豆为纯种,豌豆少数纯种,多数与麦混种。1978年以后,夏收小杂粮大幅度下降,平均面积仅占夏收粮食作物的4%左右。
表331949—1985年部分年份小麦面积产量统计表

2、红芋
亦称红薯、甘薯、山芋、地瓜。原产南美洲,明末传入东南沿海地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敕令广种为救荒粮,沿淮地区始普遍种植,并占“民食之半”。1949年全县种植32.89万亩,占当年粮食作物面积的10.5%,平均每人合0.54亩,总产量31246吨(5斤鲜品折1斤干品计算,下同),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17%。1953年9月6日,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为解决淮河流域严重的旱涝灾害,在省委扩大会议上提出粮食种植三项改革措施,即:在经常遭受旱涝灾害的地区,提高夏季收成的比重;改种高产、耐水作物,改变某些作物的播种方法;改变广种薄收的耕作习惯,实行深耕细作。1954年按照“三改”要求,调整农作物布局,扩大红芋面积10675亩,总面积达到43.12万亩。1956年扩大到50.58万亩,比1953年以前扩大50.6%,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3.7%。1961—1978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3万亩左右,占同期粮食作物面积的17.2%,1979年以后,由于小麦面积扩大,红芋面积相应减少,1979—1984年,平均每年播种41.9万亩,1985年减少到30.68万亩。所产红芋鲜品和所晒成的干品(红芋干))只作为工业原料、饲料和调剂生活,已从农民的主食地位退出。
栽培技术传统栽培为扶垄栽秧。春红芋育苗后,一般带水栽,夏红芋乘雨栽种。红芋秧长到70厘米左右开始翻秧,尤其雨后,天晴即翻秧1次,以防蔓茎扎根。春红芋一年一熟制。1949—1963年,春红芋平均每年播种5.53万亩,夏红芋平均每年播种37.73万亩,比重为1.3∶8.7,栽种春红芋主要是为夏红芋育秧。春红芋稳产高产,含粉率高,收获早,是解决早秋口粮的重要途径。1964年后春红芋面积开始扩大,不再单纯为夏红芋提供秧苗。1964—1979年,春红芋面积平均每年播种19.4万亩,夏红芋平均每年播种24.1万亩,春夏红芋的比重为4.5∶5.5。
表341949—1985年部分年份薯类面积产量统计表

3、大豆
县境内长期以来形成以麦豆为主的轮作制度。大豆古称菽,至汉以后始称豆。明正德《颍州志·五谷部》记载,颍州地区有大、小黄豆、满场白、褐豆、大、小黑豆、黎小豆、红小豆、白小豆等。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虽然易受旱涝虫害,单产低而不稳,由于它可以改善食物中蛋白质与淀粉的结构,榨油、做豆腐、生豆芽调剂日常生活,可以改良土壤,调剂小麦茬口,因而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1949—1957年,平均每年播种70.69万亩,占同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0.6%。1954年推行农业“三改”,播种面积由上年的83.18万亩调减到54.83万亩,1958—1960年扩种水稻,挤占大豆面积,因而大豆平均播种面积下降到2922万亩,仅相当于1957年以前平均面积的41.2%。1961年人民公社实行“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后,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有了部分自主权,调整种植结构,大豆的播种面积上升到603万亩,恢复到正常水平。1973年开始发展黄红麻,大豆面积平均每年被挤占8%—10%,1985年盲目种植黄红麻41.75万亩,挤占了大豆面积20多万亩。
栽培技术长期以来实行免耕法,把豆种直接用耧耩在麦茬地里,苗期松土锄草2一3遍一近年来推广改重茬为轮作、换茬,人工间苗,合理密植。1980年以后试行每亩施鳞肥30—40公斤、花期追施氮肥5—10公斤的栽培技术,有较明显增产效果。
4、稻谷
县境内沿淮与谷、润河两岸有悠久的栽培水稻的历史。明正德《颍州志·五谷部》记载,颍州地区稻谷的品种多达17种,有鲜(籼)稻、黑稻、乌芒、獐子鲜火山、西天旱、山黄稻、火旱稻、红芒稻、望水白、挨天黄、虎皮糯、飞上仓、红皮糯、鲫鱼糯、龙骨早、青芒稻、七十日稻等。既有水稻,又有旱稻。地城区万沟乡万沟村所产“万沟小红稻”,米质香醇柔润,明朝曾被征为“贡米”。旧中国水利失修,淹旱无常,稻田面积逐年减少,1949年仅有水稻面积4180亩,1960年“万沟小红稻”基本绝迹。1954年推行农业“三改”措施,县政府农村建设科派人在洪集湾区大面积改种水稻,1955年中共安徽省委派驻稻改工作队,水稻面积由1954年的27030亩猛增到184001亩,亩产达到108.9公斤,旱地改水田获得初步成功。1958年大跃进时提出“旱田改水田,淮北变江南”的口号,村村改种水稻。不懂技术、从本省南方水稻产区调进干部、农民作技术指导,当年水稻面积扩大到32.58万亩,1959年又继续扩大到47.18万亩。为了使稻改成功,拚劳力、拚资金、拚肥料,1959年遇到干旱,使大面积不适宜改种水稻的黑土地稻田造成绝收。惨痛地教训使干部群众认识到改种水稻必须因地制宜,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1961年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以后,有了安排生产计划的自主权,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沿谷河岗坡区保留了种植水稻2.3万亩,不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区停止了稻改,1961—1970年,平均每年播种水稻2.26万亩。1971年农田水利工程有了一定基础,部分社队通了高压电,农用排灌动力机械增加到832台、9541千瓦,扩种水稻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当年水稻面积达到45985亩,单产达到214.2公斤。随着水利工程设施的不断完善、供电量的增加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稻谷面积不断扩大,1985年达到99581亩,单产达到381.7公斤。
水稻旱种在县内早有惯例。柴集一带旧有民歌“润河湾里(人)开言道:要跟老天摽一摽,旱稻棵里带芝麻,芝麻棵里带早稻。不收旱稻收芝麻,不收芝麻收旱稻。”旱稻品种以往多为黑壳红粳米或麻壳粳米,直播不高产,但米贵、饲草多,比一般农作物经济效益高。1983年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指导下,县内中部地区的黄岗、苗集区试行水稻旱种460亩,其中油菜茬稻370亩、小麦茬稻90亩,平均单产300公斤。1984年阜南县承担了全国农技推广站水稻旱种推广项目,实收面积2000亩,单产400公斤,总产量800吨。1985年水稻旱种14500亩,占稻谷总面积的14.6%,单产325公斤,总产量4712.5吨。
5、玉米
16世纪从欧洲传入我国。县内亦称“玉蜀黍”、玉芦、“苞谷”。清乾隆五年(1740)十月,两江总督郝玉麟由福建携来玉米种子,由安徽巡抚陈大受教民试种,进而在江淮一带试种,1949年县内播种玉米18400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0.6%。1956年高级农业社时,按照农业“三改”要求,玉米面积扩大到7.21万亩,是1955年播种面积的4.5倍。1958年扩大到13.35万亩,收成尚好。1959年播种面积9.99万亩,遇到严重旱灾,水、肥供应不上,不少面积绝收,平均亩产只有9.1公斤。1961年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以后,玉米面积调减,恢复到常规水平,1961—1970年,平均每年播种面积3.32万亩,亩产平均55.8公斤,处于低产阶段。1967年以后,农田水利工程逐渐发挥效益,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并开始推广杂交玉米种,玉米成了高产稳产作物,因而播种面积扩大,1971—1985年,平均每年播种8.31万亩,比60年代增加1.5倍;平均亩产235公厅,比60年代提高3.2倍。
耕作制度春玉米一年一熟制,夏玉米一年二熟制,小麦、玉米轮作。春玉米面积扩大后,主要挤占高粱面积;夏玉米面积扩大后,主要挤占夏红芋面积。
栽培技术春玉米播期,60年代在4月上、中旬,70年代提前到3月下旬,主要是防止春旱促全苗,提前抽穗开花,避免高温的影响。夏玉米适期晚播,开花授粉时避免伏旱危害。
6、高粱
我国栽培高粱的历史已有5000余年,《本草纲目》称“蜀黍”,释作“蜀秫”、“芦粟、“芦穄”、“高粱”,境内俗称“秫秫”。明正德《颍州志·五谷部》记载有蜀秫、狼尾秫、珍珠秫、黑壳秫,鸠眼秫、金苗秫数种。1954年以前,高粱为农民主要食粮之一,播种面积占秋收粮食作物的30%左右。1949—1953年,高粱平均每年播种53.4万亩,占同期粮食作物面积的16.5%。1954年推行农业“三改”措施,大幅度调减高梁播种面积,当年播种38.58万亩,比前5年平均面积减少27.8%。1958—1960年,平均面积仅有5.1万亩,只有1953年前的10%。1961年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以后,压缩稻谷、玉米面积,恢复高粱面积,1961—1970年,平均每年播种23.16万亩。这个时期恢复部分高粱面积,主要是为了解决社员烧柴的困难,补充部分口粮和提供工业原料。1971—1985年,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水稻、玉米、红麻面积扩大,高粱面积相应压缩,平均每年播种7.36万亩,比60—70年代平均面积减少68.2%。
7.秋收小杂粮
秋收小杂粮主要有绿豆、荞麦、豇豆、红小豆、菜豆、爬山虎、谷子、寒粟等。豇豆、红小豆多为间作套种,绿豆、荞麦多为灾后补种,面积不稳定。平常年份播种5—8万亩,遇到灾年,常补种荞麦、绿豆数十万亩,如1950年大水后补种杂粮50余万亩,1954年大水后补种杂粮80余万亩。保留一定比例小杂粮,可以调剂人民生活,补充多种营养。
表351949—1985年部分年份大豆、稻谷、玉米面积产量

表361949-1985年部分年份高粱、谷子、秋收小杂粮面积产量

三、经济作物
县内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麻类、糖料、烟叶、药材等。1949—1955年,平均每年播种29.6万亩,占同期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7.8%。1956年开始调减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956—1972年平均每年播种13.2万亩,占同期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4%。1973年开始扩大黄红麻、油菜播种面积,1973—1985年,平均每年播种37.5万亩,占同期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3.8%。
1、棉花
在小农经济时期,农民种植棉花,主要是满足自身消赞,一般每口人种植1分半至2分,1949—1953年,平均每年播种10.3万亩。1954年起实行棉花、棉布统购统销,棉花生产纳入国家种植计划。1954—1985年,平均每年播种6.3万亩。1985年因盲目发展红麻,挤占棉花面积,当年仅种植3.74万亩,仅相当于平常年份的60%。历史上习惯利用晚茬冬闲地种植春棉,一般为薯类→冬闲地→春棉→小麦轮作。1981年部分生产队试行春棉改夏棉,利用油菜茬种棉花,经试种单产比春棉高。
表371949—1985年部分年份经济作物和棉花面积产量

2、油料作物
1949—1955年,平均每年播种18.89万亩,芝麻占主要面积。1955年后扩大粮食作物面积,油料作物面积调减。1956—1978年,平均每年播种6.6万亩。1979年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发展油料作物,增加经济收入,开始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1979—1985年,平均每年播种32.7万亩,是1978年前平均播种面积的4.9倍。
油菜籽沿淮湾区旧有栽培习惯,岗区则较少。1960年以前,平均每年种植1.8万亩,1961—1975年,农业生产“以粮为纲”,忽视全面发展,平均每年种植0.19万亩,仅相当于1960年前的10%。1976年在全县广泛推广油菜种植技术,使没有种油菜习惯的地区,逐渐掌握了栽培技术,从实践中认识到利用冬闲地种油菜,是农村商品经济来源的渠道之一。既可以开辟财源,又可”以培养地力,调换作物茬口,因而播种面积逐年增长。1985年全县播种35.18万亩,是1975年的95倍,1976—1985年,平均发展速度122.6%。油菜籽总产量,1985年达到31538吨,成为国家油料生产基地县。
芝麻明正德《颍州志·物货部》称“脂麻”,《本草纲目·谷部》称“胡麻”。原产于非洲,汉使张骞自大宛带回油麻种,故名“胡麻”,县内久有种植,是农村商品经济重要资源之一。1949—1955年,平均每年种植面积17.19万亩,是同期油料作物面积的91%。1955年以后,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芝麻面积调减。1956—1978年,平均每年播种5.42万亩,是同期油料作物面积的82%。1979年开始推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芝麻播种面积又开始扩大,1979—1985年,平均每年播种10万亩,比1978年以前平均面积增加86.3%。
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16世纪传入我国,19世纪末沿淮地区始有种植。1978年以前只有零星种植,1979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播种面积有了扩大,成为发展商品经济的资源之一,1979—1985年,平均每年播种0.62万亩,是1978年以前平均面积的10倍。
表381949—1985年部分年份油料作物面积产量(一)

表391949—1985年部分年份芝麻、花生面积产量(二)

1949—1985年油料总产和油菜籽产量示意图
单位:吨

3、麻类
县境内很早就有麻类种植,明正德《颍州志·物货部》记载有火麻、线麻、茄皮麻等。1949—1965年,境内主要种植苘麻、大麻(俗称火麻)和少量苎麻、平均每年插种0.81万亩,产品主要解决自身消费,很少成为商品进入流通市场。1966年开始引种黄红麻,试种成功,1971年开始发展黄红麻,面积逐年扩大。由于黄红麻产量高,质量好,苘麻、大麻播种面积随之减少。1966—1984年,平均每年播种麻类总面积4.43万亩,其中黄红麻占93%。1985年红麻扩种到41.75万亩,是1984年的4.2倍,总产量达到98494吨,因市场饱和,造成农民卖麻难的窘境。
表401949—1985年部分年份麻类面积产量


4、糖料
县境内糖料,主要是甘蔗,农民在小园地零星种植,成熟后作为果蔬消费,不作制糖原料。1949—1985年,平均每年种植470亩左右。
5、烟叶
民国年间,县境内已广为种植,多用于自身消费。面积很小,产量不多。所产烟叶俗称“土烟”或“老烟叶”。1980年开始试种烤烟,面积仅6亩,产量1担。1982年学习亳县种植烤烟经验,播种面积扩大到10468亩,亩产115.1公斤,总产量1205吨,供国家收购作卷烟原料。由于生产技术不过关,经济效益不高,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1983年播种面积下降到1961亩,1984年又下降到950亩,1985年再下降到555亩,单产93.7公斤,总产量仅52吨。
6、药材
县境内种植药材品种有麦冬、半夏、白术、玄胡、杜仲、黄柏、红花、丹皮、白芍、白芷、生地等10余种。1960年试种药材600亩。1963—1985年,平均每年种植460苗左右。县内所产半夏为名贵中药材,以沿洪淮的湖洼地带野生为优,年产量高达百吨左右。建县以前,阜南县境以焦陂镇著称,故所产半夏称“焦半夏”,性味辛,温,有毒,俗称“药狗丹”。功用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并外消痈肿。近年来野生资源几乎枯竭,濒临绝迹。1983年医药部门联系地城区李集乡贾郢、于集乡洪林、安岗区湖套乡湖套等村18户农民试行人工栽培成功。1984年安徽省中药材公司、安徽省中医学院、县科委、县医药公司等单位共同实地测产,贾郢吴庆恩种植0.5亩,单产合330公斤。贾会昌种植1亩,单产合327公斤;柴集区后湖乡大油坊村张从文种植1亩,亩产合255公斤。1985年人工栽培半夏面积开始扩大。
7、其他经济作物
其他经济作物主要有蓖麻、薄荷、菊芋、山药等。1950—1955年,每年平均播种面积1700亩左右。1956—1970年,已无种植。1971年发展多种经营,又开始栽培,平均每年播种5700亩,其中薄菏占大宗。
四、其他农作物
其他农作物,主要是蔬菜和瓜类。1949—1960年,平均每年播种11.82万亩。1950年、1954年、1955年、1959—1962年,为了渡荒充饥,大面积播种胡萝卜,1954、1955、1959年达到17万多亩,1960年达到20余万亩。1963年农民生活开始好转,蔬菜播种面积相应减少。1963—1978年,平均每年播种3万亩左右,主要是社员在自留地里种植的小菜园和部分生产队集体种植的瓜类,基本上供自身消费,多余产品到市场出售。1979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利用承包地发展传统大蒜、生姜、西瓜的生产优势,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1979—1985年,平均每年播种4.8万亩,比1978年以前增加60%。改革开放以来,赵集、柴集的生姜,方集、崔集一带的大蒜、蒜苔,沿淮一带的山药、大白菜,田集东岳萝卜,焦陂的莲藕等菜蔬,畅销淮北、淮南各县、市。尤其生姜、大蒜,远销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姜片销往日本、联邦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83年出口157吨,收入外汇30万美元。1981年试种地膜覆盖西瓜成功,并大面积推广,1985年地膜覆盖种植西瓜面积已达5900多亩。1984年试种大棚蔬菜成功,并逐渐推广扩大面积。
五、绿肥作物
1964年引种红花草(紫云英),在湾区地城、方集、曹集等地水田试种,1976年以后很少种植。同年从福建、江苏、河南等地引种田菁,多种于路旁、沟边、坟地,主要用于烧柴,很少作绿肥,1980年以后很少种植。1972—1979年大力引种柽麻,播种面积最大时达到10万亩以上。柽麻割晒后主要作为烧柴,1980年以后很少种植。60—70年代尚引种紫花苜蓿、光叶苕子、毛叶苕子、紫穗槐、草木樨、箭舌豌豆等。由于农民对绿肥作物掩青、沤青不习惯,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1980年以后逐渐消失。箭舌豌豆耐瘠薄,抗病抗灾,产量高,所收种子被作为饲料,亦有制作淀粉食用。
六、种子改良
50年代提出“群选群育”的种子方针,1954年开始推广“种子田”制度,1958年全县种子田水稻4万亩、小麦14万亩、红芋4万多亩、棉花1万多亩。60年代实行“四自一辅”的方针,即自选、自繁、自留、自用为主,国家调剂为辅。1962年起建立社队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即公社一级建立良种繁殖大队,大队一级建立良种繁殖生产队,生产队一级建立种子田,全县共有种子田3.04万亩,每年生产良种2500吨左右。1975年建立县、区、公社、大队“四级农科网”,主要任务繁育良种。1977年开始良种预约繁殖,即繁殖、制种单位与种子公司订立预约收购合同,凭公司、技术田间鉴定合格证收购,全县每年生产良(原)种在3500吨左右。1978年制订“四化一供”的方针,即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由县组织统一供种。1974—1985年,县种子公司共经营各类种子8356吨,每年平均供应种子696.25吨。
1、小麦种
建国初期,小麦当家品种有三月黄、红芒糙(小红芒)、阜阳白、和尚头等,以红芒糙面积最大,亩产50—100公斤。1953年引进南大2419良种,1954年引进中农28号,1955年引进早洋红,碧码一号。50年代末期,先后引进矮粒多、碧码四号、济南二号、安徽三号等。早期以红芒糙、后期以南大2419、碧玛一号为当家品种,多属冬性,千粒重平均29.1克。60年代,先后引进阜农4号、阿夫、阿勃、吉利麦、西农6028、华东6号、内乡5号等良种。以阿夫、内乡为当家品种,属半冬性、春性品种,千粒重平均35.7克。70年代,先后引进泰山1号、4号、丰产3号,徐州15号、郑引1号、扬麦1号、宁麦3号、百泉41、74—22、马场2号、福建大红芒、阿夫、7023、一棵栽、蒙丰15等。阿夫、7023、泰山1号为当家品种,千粒重平均38.5克。80年代,先后引种百农3217、3039、3199、偃师9号、10号、豫麦4号、772、79—150、徐21号、宛原18—36等。74—22、偃师9号、马场2号为当家品种。以春性白麦品种为多,半冬性次之,冬性极少。千粒重平均39,2克。
2、大豆种
50年代初期,主要品种为小菜豆、彦角黄、九月寒、牛毛黄(黄茧壳)、小粒黄(八月炸)、马料豆、黑豆等,棵矮小、结荚少,籽粒小,一般亩产几十市斤。1956年引种阜阳紫花糙、平顶四、平顶五、阜阳小白花、天鹅蛋,豌豆团等取代旧品种,平顶四、豌豆团种植面积较大。60年代初引种临泉茶豆,1967年引种陈寨大豆、颍上大红豆,以茶豆为当家品种。70年代引进济南2号、徐州424、徐豆1号、徐豆2号、苔选—23、蒙城大豆、鸡腰豆等,同时推广本县农民育种员吴同林选育的友谊2号。70年代后期以友谊2号为当家品种,播种面积占大豆总面积的70%以上。80年代开始引种高产大粒黄豆科技4号、诱变号、阜豆335、阜豆244、阜豆250、跃进5号、豫豆1号、3号。1984年跃进1号占大豆总面积的70%。
3、红芋种
1952年以前、多为红红芋、白红芋、棉柴根等农家品种,秧长、块根小,产量低。1952年以后引进胜利百号,1956年基本普及。60年代初引种华东51—93、华东51—16、宁薯一号、北京553、丰收黄、徐州新大紫等品种。80年代初引种徐薯18、77—16等高产品种。1984年基本普及徐薯18。
4、玉米种
建国初期,玉米品种多为黄火糙、小白棒等。1958年引进山西金皇后。1967年开始引制推广杂交玉米,先后繁配推广中单22、中单44、洛阳85、双跃3号、华威单交、反帝105、反帝101、郑单2号、鲁单3号、长单7号、丹玉6号、华喜单交、烟草2号、烟草14、掖单2号等品种组合。70年代初中期,双跃3号、华威单交为当家品种,1977—1980年,丹玉6号为当家品种。1984年开始推广烟草14杂交种。
5、高粱种
1967年以前,主要播种本地农家品种,有黄罗伞、披头散、骡子尾、铁杆糙、白秫秫、过河箭、麦茬黄、鹿邑歪头、老母鸡够等,秆高、穗小、产量低,但耐旱涝、稳产,一般亩产75—100公斤。1968年开始配制推广杂交高粱种,主要组合有遗杂3号、5号、晋杂5号、忻杂7号、13号、原杂10号、原杂11等。其特点大穗(半散穗)、中秆、高产、抗旱涝,适应性强,但着壳率高、易生蚜虫。多为夏播,亩产250—300公斤,高产可达500公斤左右。1976年以后引种千粒红、朝阳红等常规品种。
6、水稻种
建国前传统水稻品种有麻稻(红米)、小红稻、九月寒等。50年代初期引种胜利釉、412、中农4号等,胜利籼为当家品种。1959年后,相继引种399、桂花黄、农垦57、农垦58、小黑稻等。随着水稻矮秆化的绿色革命,先后引种矮脚南特、广陆矮四号、南京11、原丰早29青、扬釉5号、早熟农垦、桂朝2号、三粒寸、红糯等良种。60年代当家品种为南京11。1975年后推广杂交水稻。1977年派专人赴海南岛制种,先后繁制杂交水稻汕优63号、南优3号、四优6号、威优6号等组合。1976—1981年制种推广,1982年后调种推广。80年代当家品种转为皖引1号(密阳23)。1984年开始发展旱稻,先后引种郑州早粳、黎优57、优秀57等旱稻品种。1985年旱稻面积达到1.5万亩。
7、芝麻种
50年代农家品种有八股叉、一条鞭、四棱糙、黑芝麻等,以四棱糙和八股叉为当家品种。60年代引进遂平5号、小子黄、六棱芝麻、河北霸王鞭等,仍以八股叉为当家品种。70年代引进驻芝一号、中芝5号、中芝7号,占芝麻播种面积的50%。80年代引进郑芝2号、平芝1号、襄芝2号,囊芝2号最受欢迎。
8、花生种
50—70年代,种植本地品种拖秧小花生、把子花生。70年代中期引种伏花生、白沙1016、花27、花28、徐州84—4、徐州2号、菜农10号、RH321(双季花生)等良种。
9、油菜种
50年代,沿淮种植少量腊油菜、棵小、角小、籽粒小,产量低,芥酸含量高。60年代引种白菜型品种胜利油菜,农民多作春荒食菜用,棵大、角大,产量较高。70年代向甘蓝型发展,引种宁油5号、油包、沪油106、滁油1号、中油5号、广德761、202—23,其中中油5号发展较快,较白菜型油菜增产30%左右。1980年引种当油早1号,1982年基本普及。1983年开始推广低芥酸油菜410,1985年播种面积达到25万亩,由于缺乏栽培管理技术,仅实收8.32万亩,平均单产101.5公斤。
10、棉花种
1951年以前,本地棉花多为小棉花(小籽中棉)。1952年引进斯字棉种,1962年引进岱字棉种,1966年引进湖北鄂光棉种。1976年引进繁殖推广徐州142,1981年繁殖徐州514原种,1983年引种中棉10号作夏棉推广。
11、麻种
1965年以前种植苘麻、大麻(火麻)和少量苎麻。1966年引进红麻,主要是青皮3号。
12、烟种
1980年引进秉烟2号、马里兰(晾晒品种)等。
七、植物保护
1、病虫害防治
蝗虫是县境内历史性严重虫害之一。孳生于西起方集东至颍上县南照长达70公里的洪濛洼地中荻柴、滩草丛中。据不完全记载,从清嘉庆六年(1820)到民国33年(1944)的125年中,发生特大蝗灾14次、一般性蝗灾20多次,平均2.3年一遇。民国8年、15年、25年、32年,相继发生特大蝗灾。蝗虫(俗称蚂蚱)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蝗虫起飞,遮天蔽日,禾苗、野草吃光,甚至咬食房屋茴草、树叶、衣服。特大蝗灾危害淮河两岸数十县。封建社会人们愚昧无知,视蝗虫为“神虫”,视蝗灾为“天降神灾”,听之任之,或烧香叩拜祈祷,不敢扑打、药杀。民国年间发生数次蝗灾,国民政府束手无策,不闻不问。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勤俭治蝗、根除蝗害”的方针,组织广大群众挖蝗卵、扑蝗蝻,“打早、打小、打尽”,防患于未然。1951—1962年,先后发生8次蝗灾,都及时防治扑杀,未造成大面积飞蝗成灾。1962年以后采取“改治并举”的方针,改造了蝗蝻赖以孳生的条件,蝗害明显减轻。其后夏蝗每年发生面积5—10万亩,密度每平方丈(折合11.11平方米)6—10头;秋蝗每年发生面积2—9万亩。由于及时喷药,均未造成大的灾害。
小麦吸浆虫有红吸浆虫、黄吸浆虫两种,民间俗称“小红虫”、“喝浆虫”、“黄疸虫”、“麦疸虫”等,是小麦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建国初期连年孳生蔓延,危害严重。1954年发生面积达99.46万亩,防治61.9万亩,挽回小麦损失3500吨。1955年发生76万亩,防治28万亩,挽回小麦损失4075吨。1956年推广南大2419抗虫品种,基本控制吸浆虫危害。70年代初吸浆虫又开始危害。1973年发生45万亩,防治8.5万亩,挽回小麦损失935吨。1985年发生61万亩,占麦田总面积的60.3%,其中重灾25—30万亩,受害率60%—70%,平均每穗有虫37.6头,虫粒率20%—30%,单粒有虫最高达10头。全县动员29.87万人,使用施药器械2050部,施用农药300吨,防治27万亩,挽回小麦损失5443吨。
小麦粘虫幼虫俗称“五花虫”,是一种暴食性和杂食性的害虫,食麦叶片和咬断麦头。1962年发生96万亩,每平方米12—74头,防治10万亩。1971年发生92万亩,每平方米10—155头,防治65万亩。1972年发生95万亩,防治65万亩1973年发生96万亩,防治78万亩。1974年以后危害减轻。
麦蜘蛛有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两种,民间俗称“火蜘子”、“火龙”,吸食麦叶汁液,被害叶片萎黄,严重时使麦子不能抽穗而枯死。1952年发生27万亩。1958年发生35.7万亩,防治31万亩。1970年发生78万亩,每米长单垄小麦有2046头,防治11.6万亩。1979年发生91万亩,防治48万亩。1983年发生85万亩,每米长单垄小麦有2500头,防治72万亩。
三化螟俗称“蛀心虫”、“白飘”、“截稻虫”。1979年,一代平均每亩有卵8—12块,二代80—100块。三代三化螟发生期间,部分杂交稻和单晚水稻发生较严重,平均每亩有卵2000—4000块,白穗率35%左右,减产30%以上。1982年三代平均白穗率0.45%,最高0.85%,平均每亩有虫144头,最高1680头。1983年三代平均白穗率10%—20%,每亩有虫600—2250头,防治面积5.7万亩。1984年三代平均白穗率0.84%,最高15%,每亩有虫483头,最高1200头。
稻纵卷叶螟一般年份发生较轻,多在防治三代三化螟时兼治。1975年第二代大发生,一般白叶率20%。1978年大发生,百丛卵量350粒,百丛幼虫500—1000头,发生3.7万亩,严重田块全白叶,防治3万亩。1983年二代发生中等偏重,部分田块重发,平均百丛有虫41头,高者110头。三代稻卷叶螟为本地虫源和外地虫源混合发生,高峰日蛾量3720头。1984年每亩蛾量500—780头,高达3765头。
稻苞虫在县内发生四代。一代是本地虫源,二代是外地迁入扩散的虫源和本地虫源混合发生。1983年高峰日蛾量和高峰日卵量都是同期的第一位,平均百丛有幼虫110头,有的高达155头。第三代为害面积小,仅占水稻面积的17.7%。四代主要危害红麻。
稻飞虱有褐稻虱、白背飞虱、灰飞虱。80年代成为县境内水稻生育后期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8月中、下旬或9月中旬发生,个别田块暴发成灾,造成严重减产。1983年发生3.2万亩,占水稻面积的30%,防治3.1万亩,高峰日平均百丛虫量和发生面积是最严重的一年。
大豆食心虫俗称“小红虫”。60年代以前为害较轻。1973、1974年连续两年重发,虫食率分别为26.4%和26.7%,发生面积分别为40万亩和42万亩,防治9.5万和10.5万亩。1981—1985年连续5年重发,虫食率在23。3%—29.8%,平均年发生面积30—50万亩,防治10—20万亩。
豆天蛾俗称“老豆虫”。1971年严重发生,百株幼虫39头,最高49头,发生面积32万亩。80年代初为害极为严重,吃光豆叶、严重田块减产80%以上。1982—1985年,连续发生虫害,百株幼虫分别是13.5、36、62.3、20头,发生面积分别是28万、31万、30万和27万亩,防治面积分别是15万、28万、27万和26万亩。
红芋天蛾1年发生3代,以第三代蛹越冬。50年代发生较轻,1961年稍重,1964年大发生,单株有虫10头左右,最多21头以上,发生面积39.8万亩,防治31万亩,减产42.8%—57%。1985年发生5.5万亩,防治1.3万亩。
红芋卷叶螟1977年在县境西部发生40万亩,70%的叶片发白卷叶,严重田块100%叶片卷缩,一般减产20%以上。
棉蛉虫1974—1979年连续6年发生,危害较重,三代蕾铃受害率分别是5.7%、6.6%、4.45%、0.8%和0.5%。1982年棉田一代大发生,百株累计卵量达167粒,幼虫10—20头。
棉红蛉虫50—60年代棉花的主要害虫,造成落花、落蕾、青铃被害和僵瓣棉。1965年蕾害率6.4%,花害率8.2%,青铃被害率96.5%,僵瓣率36.6%,每斤棉籽含虫量137头。1971年后红铃虫基本得到控制。
红麻造桥虫1974年与1985年大面积发生虫灾,90%的田块叶片吃光,一般减产20%,严重田块减产50%以上。
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蝼蛄主要是华北蝼蛄,其次是非洲蝼蛄,危害小麦、玉米、高粱、棉花、马铃薯、豆类及蔬菜等农作物1972年、1973年连续发生,面积3—4万亩,每平方米有虫15.5—16.8头。蛴螬,俗称“白地蚕”、“地蚕”、“地狗子”等,主要有大黑金龟甲、暗黑金龟甲、铜绿色金龟甲(俗称苍虫)的幼虫,在土中危害旱作物,1974年、1975年连续发生,每年危害面积45万亩左右,每平方米少则3、40头,多则8、90头。1978年1979年又连续发生,均达30万亩左右,平均密度每平方米30头,最高达88头。发生后均及时捕杀。
油菜菌核病1985年发生24万多亩,占油菜总面积的70%,病株占30%,个别地块病株达70%,一般减产20%—30%,重者高达50%以上。
小麦赤霉病1975年发生40万亩,植株发病率10%以上,严重地块达35%,减产15%以上。1985年小麦开花期遇连阴雨,全县101.16万亩小麦均不同程度发病,受害最重的是百农3217小麦,病株率达90%以上,减产50%以上。
麦锈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是叶锈病和条锈病,秆锈病较少,秆锈病危害较叶锈病、条锈病严重,1950年发生秆锈病,导致小麦减产50%以上。1983年发生叶锈病、条锈病,百农3217小麦为害最重,发病率50%—90%,小麦减产15%—20%。
红芋黑斑病1980年以前,胜利百号红芋易发黑斑病,常造成红芋减产、病烂及人、畜中毒。1981年后大面积推广抗病品种徐薯18号,黑斑病基本被控制。
2、植物检疫
小麦腥黑穗病1975年在方集区公桥乡首先发现,发病面积15亩,植株发病率15%以上。1977年朱寨区闵庄公社发病30亩,植株发病率25%左右。1979年黄岗区张寨公社贾楼大队发病45亩,植株发病率20%。这3次较严重的发病,当年均采取全部烧毁措施。1979—1985年,每年发病面积在1500亩左右。1985年发病1200亩,其中植株发病率在0.1%以下的1000亩,0.1%—1%的150亩,1%以上的50亩,分布在朱寨、黄岗、三塔、城郊、苗集、中岗6区9乡的150家农户中。
毒麦1983年以前,曾在与颍上县接壤地区发现零星毒麦,及时拔除,未使蔓延。1985年在曹集区崔集乡7个村中发生毒麦,面积800亩,其中较重的25亩,最多每平方米有毒麦23株。
小麦线虫病1974年在曹集公社发现11649亩,植株发病率10%—30%。1975年植株发病率10%以上的有30万亩,其中严重的5万亩,减产30%以上。发现后积极防治,拔除烧毁。1976年以后基本控制。
棉花枯、黄萎病1983年发现朱寨、苗集、黄岗3区的4乡6村中的7块棉田有零星病株34棵,全部拔除烧毁,并对发病点发出“防治通知单”,发给农药“棉隆”予以防治。其后未再发现该病。
水稻白叶枯病1978年在中岗区马棚公社堰塘上首次发现,发病16亩,病叶率98.5%,减产70%以上。1983年在黄岗区贾岗乡黄岗头村发病45亩,系引进颍上县“桂朝二号”品种,病株率达70%—80%,减产33.2%。同年方集区大张湾乡平楼村点、片发生1800亩。该病发现后均及时换种和药防,得到控制。
稻粒黑粉病1978年引进“南京11号”,零星发生该病。1981年重发,面积达1100亩,平均病穗率80%,穗病粒率18%。经换种,该病已消失。
红麻炭疽病1985年发生4万多亩,其中重发600亩,分布于中岗、方集、黄岗、曹集、地城5区10乡。
3、草害、鼠害及防治
县境内农田杂草种类繁多,南部湾区尤甚。一般田块因草害减产10%—20%。1983年农田除草列为植物保护项目之一。1983—1985年调查统计,县境内麦田杂草在50种以上,大面积造成危害的有涩拉秧、大巢菜、灯笼稞、豆饼菜、野芥菜、看麦娘、野燕麦等。其中涩拉秧占杂草总量的30%,大巢菜占20%,灯笼稞、豆饼菜、野芥菜各占10%左右,其他杂草占20%左右。1983年试用2·4·D一J酯麦田杂草化学防治8000多亩,1984年防除1万亩。1985年使用二甲四氯和苯达松农药,防除面积1.5万亩。施药区域主要在曹集、方集、地城、城关镇。除草效果在85%以上,较人工除草提高工效10倍以上。
县境内农田鼠害以黑线姬鼠为主,占田间捕获量的80%以上;其次为黑线仓鼠,占10%左右;大仓鼠和其他鼠种占10%左右。百夹捕获率元月份最低,占2%;10月份最高,占10%;一般月份为7%左右。1983年安徽省把灭鼠正式引入农田植保项目之一。阜南县被列为全省8个鼠害测报定点县之一,在城关镇和中岗区设2个调查点,抽调5人专搞鼠情调查。1983年冬至1985年,每年冬、春两季全县开展大面积灭鼠活动,效果良好,鼠害程度有所减轻。
表411949—1985年部分年份农作物受灾面积统计单位:万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