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师范讲习所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官立高等小学堂”内附设1班“师范讲习所”。学员多为农村私塾、义学教师,约30人。学习内容包括新式学校的开办和管理,学制1年,结业后仍回乡任改良塾师。
二、甘罗乡村教育社
民国24年(1935年),王岗区唐润之在王岗铺唐家祠堂创办“晓庄师范”型的“颍上县唐氏私立甘罗乡村教育社”,开展生活教育和抗日救亡活动。学生修业期为1年,每期学生50多名。学校传播陶行知先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教育思想。提倡“知即传人”发动“小学生当小先生”以普及教育,扫除文盲。王光宇、李兰溪、柴献忠、连仲三等人,都在这里接受过进步思想教育。民国25年(1936年)秋,颍上当局感到教育社有“赤化”之虞,对第二届毕业生拒不分配。同时,唐氏族人反对唐润之用祠产培育外人,甘罗乡村教育社随被迫停办。
1986年4月,中共中央委员、安徽省人大主任王光宇来颍上视察甘罗教育社旧址。同年12月,决定在王岗中学恢复甘罗教育社,省教委拨款12万元。阜阳行署拨款2万元,购地0.86万平方米,另建新校舍,实行多学制长短结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的办法。王光宇任名誉社长,郑维经为社长,配专职副社长1人。甘罗教育社已定为全国陶行知思想研究基地,并列入全省陶行知研究工作序列。
三、简易师范
民国34年(1945年),颍上于城关北大寺创办简易师范,以培养国民小学教师为宗旨。招收高小毕业生4班、200人,入学者多为贫寒子弟。1949年并入“联中”。
四、颍上初级师范
1952年,于原夷吾中学旧址创办“颍上初级师范”。招收三年制学生2班(高小毕业生),1年制1班(初中毕业或肄业),共170多人。1953年暑假,1年制学生50名毕业,分配工作;3年制2班并入颍上初级中学师范班。1954年寒假,师范生一部分由行署文教科分配到阜、颍、凤3县实习,另一部分分配到临、蒙、阜3县初师插班学习,颍上初师停办。
五、安徽省颍上师范学校
1956年,颍上再办“初级师范学校”,校址先设在东关黉学巷,1961年秋,迁北关外(今“二中”),招生8班,学生392人。
1958年,改名为“安徽省颍上师范学校”,招收中师2班(三年制),中师速成1班(1年制),幼师2班(1年制),初师6班(3年制),并设师范“附小”(今“二小”)和幼儿园。
教师轮训班和进修班也相继在师范学校开设,学校发展到28个班,学生1400人。1963年,师范停办。1979年秋,“教师进修学校”招生3个班。1980年,阜阳行署批准进修学校改为“安徽省颍上师范学校”,校址在西关外(原五·七大学校址),先后建房118间和1幢3层教学楼,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1985年,招生161人,毕业157人。1988年,在校学生359人。
六、教师进修学校
1977年春,“五·七”大学迁到花园良种农场,实行场校合一,校办农场。留下教师4人,行管人员3人,在“五·七”大学旧址办教师进修学校,暑期招生1班40人。对象为不合格的国家教师和民师,培训1年,毕业后仍回原校。1978年,“五·七”大学迁回原址与教师进修学校合并(一个学校两个牌子)。
附:抗战时期临时设在颍上的师范学校
国立第一师范学校民国31年(1942年),教育部于颍上清凉寺创办“国立第一师范学校”。收容苏、豫、皖沦陷区失学青年就学,培养国民小学教师。当年招生6班(中师、简师各3班)、300人,学制4年。民国33年(1944年)春,教育部改国立第一师范为“安徽省第一临时师范”,增收学生6班、约300人,教师10人。次年迁至霍邱李家北圩原“九临中”校址。
安徽省第二临时师范省立十一临中附设师范部,有2个中师班,3个简师班,学生250人。民国33年(1944年)9月,师范部改为“省立第二临时师范”,校址设在颍上清凉寺,后因教学秩序不正常,生活条件差,引起学潮,随即停办。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