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古文化遗址
铜台子遗址位于颍上县城西南30公里的小润河南岸。南距张庄村1.5公里,东北隔河距陈店村1公里,东靠陈桥。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60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遗址呈高墩形,北高南低,东西侧为低洼沼泽地,每当水涨,三面环水,虽历经洪水剥蚀,至今仍保存较好。1985年文物普查时,当地干群介绍,50年代曾出土过石器和陶器。1986年,县文管所配合省考古队进行再次复查,发现周围边缘暴露遗物较多,从北部被水冲刷剖面看,文化层厚1.5~2.5米。陶片近百件,较完整的器物有石斧、石镞、骨锥、陶网坠等。陶片,以夹砂红陶、泥质红陶为主,约占70%;黑陶、泥质灰陶占30%。纹饰有指甲纹、手窝纹、玄纹、篮纹、网结纹、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鼎足、鬲足、罐、盆、碗口沿及豆柄、筒瓦、板瓦等。根据遗址采集的考古标本分析,该遗址可划分为大汶口、龙山、西周、战国、汉代等文化时期。
黄老墩遗址在县城北20公里谢桥区境内,距谢桥集约1公里。北靠济河,南距万夏村约百米,西部200米处为济河闸。相传为黄墓墩。1961年文化部门组织文物普查发现。1956年,群众于墩顶挖掘一次,发现红烧土、蚌壳、陶片等遗物。1982年,县文管所对该遗址作再次调查。墩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80米,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西部墩脚为南北向流水沟,北部墩下即古济河道,呈陡岗地形,墩高出地面约3.5米,东南面呈缓坡地势,与群众耕地相连。因历年耕种翻犁,墩址暴露,陶片等遗物较多。1988年6月探测,文化层厚2.5米左右,采集陶片等遗物40余件,其中:蚌镰1件,鹿脊骨及角骨8件,鬲足、鬲口沿、盆、罐、碗口沿底等陶片31件。陶质多系夹沙灰陶、黑皮红陶、黑皮夹沙灰陶等。纹饰有粗、细绳纹、玄纹、指甲纹等。黄老墩遗址,除表土受到扰乱外,基本保护较好。堆积厚、文化层丰富,有一定考古价值。根据地面出土绳纹、平根、鬲足分析判断:属西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1988年2月,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商渠遗址通商渠,即现在的清河,是历史上的一条人工河道。《正德颍州志》载:相传楚灵王自水台开通商渠,陵谷易位。五代时王祚为颍州刺史,疏导古通商渠,更名曰清河,舟楫复通。后不详何时复多湮塞。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苏东坡知颍州时都曾整修过清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颍州知府王敛福再次疏浚,方能蓄积沟浍之水,南北注达,以利灌溉。其南北分流处在今阜阳城南9公里,北流者入颍,南流者经阜南焦坡集而下,东南流至罗家寨东,入县内南照区境。又东流7公里许,经傅庄子折而南流半公里,经翻车涧再南1公里,经大桥洼,汇润河入淮。在南照区内流长8公里许。至清末,再次淤塞,已不能发挥灌溉效益。1976年,南照电灌站建成后,清河成为阜南县东部和颍上南照区一带的主要输水渠道,对农田灌溉发挥显著作用。
二、重要出土文物
“酉”字爵“酉”爵窄流,尖尾上翘,流旁有柱,卵形腹,三棱尖锥足,柱头有圆涡纹,腹饰云雷底纹的饕餮纹,金扳饰牛首。金扳下腹部有“酉”字铭。高20.5厘米,柱高3.5厘米。据邹衡推论:“酉族应是居于殷墟的商人”(或夏的遗民),颍河上游是夏文化的发祥地,“酉”族的分支在历史的大变迁中顺颍水而下,定居颍尾是可能的。此爵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人类的历史和今后探讨“淮夷”与商人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爵于1971年11月在半岗区赵集王拐村征集,现藏阜阳地区博物馆。
“月己”爵商代青铜酒器,1972年春于王岗区郑小庄北地池塘边出土,形制和纹饰与“酉”爵基本相同,但纹饰较“酉”爵粗犷清晰,高19.5厘米。金扳下腹部饰有“月己”铭文,“月己”应是一个曾经活跃在淮河中游,颍河下游的氏族。此件现藏于阜阳地区博物馆。
铜鼎1982年9月14日,王岗乡郑小庄农民郑兰光,在场边取土时,发现土坑墓1座,挖出西周早期青铜器10余件,其中铜鼎1件。此鼎素面、深腰、直耳、圆底、三足呈柱形,通高25厘米,耳高4厘米,口径20厘米,底有支钉的痕迹。现存县文物管理所。
父丁爵1982年9月14日于王岗区郑小庄出土。爵通高21厘米,腹深10厘米,三棱形三足高8厘米,宽流、尖尾、二菌状柱,腹部饰两道弦纹,内腹壁阴刻“父丁”铭文。
铜卣盛酒器,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提梁下方饰对称羊首,通高22.5厘米,腹深12厘米,圈足高2厘米,内底饰有族徽铭文。1982年9月14日于王岗郑小庄出土,经专家鉴定为西周康王十六年所铸。
铜勺舀酒器,通长19厘米,勺头口径3厘米,高5厘米,柄尾呈铲形,便于使用。1982年9月14日于王岗区郑小庄出土。
直内戈突内饰有夔纹,戈内稍高,直延锋尖,后侧有两孔,通长19厘米。戈体厚重,铸工精细。1982年9月14日于王岗区郑小庄出土。
弓形器系弓上的辅助器,形如弓状,两端有圆形铃头体,中部饰对称鸟纹,中间有一突出的圆座,长28厘米,高7.2厘米。1982年9月14日于王岗区郑小庄出土。
临阵都尉印1981年秋,县文物组于江口汤圩村农民季中山家征集。通高2.3厘米,边长2.5厘米,瓦形纽高1.3厘米,厚1厘米,纽下端向上一面,阴刻半圆形太阳斜线纹,重100克,印面平直方正,印文“临阵都尉”4字为阴刻小篆,布局严谨,字体粗放浑厚,经鉴定,此印可能铸造于东汉初叶。
中邮吏印1973年8月1日于江口区汤圩村(古慎城址)征集。印体方形、桥纽,边长2.1厘米,通高2.4厘米。“中邮吏印”4字为阴刻小篆白文,字体纤细清晰,经古玺专家鉴定为汉代官印,属一级文物,此印应为某郡中部督邮的属吏之印。为研究汉代郡级监察制度提供重要资料。此印现藏阜阳地区博物馆。
规矩尚方镜1981年元月,谢桥张庄村民修铁路时在方庄附近发现。1982年县文管所征集。镜直径为15厘米,正中柿蒂纹纽座,座外有3层正方形,正方形内有12乳钉,间12辰铭文,正方形外有8个乳钉和“丁”“厂”形符号,且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线刻图案,边作云气纹和锯齿纹。铭文在花边和图案之间,文曰:“尚方作镜真大好,尚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敖四海,寿如金石为国保,而兮。”有些字笔划从简,且有篆意,保护较好,纹饰优美,质地优良,光泽照人,实属不可多得之物,经鉴定为汉代规矩镜。
铜洗1986年元月,于庙台集东南淮堤边出土,圆形、大口沿稍外卷,圈底、素面、腹部附有双耳系穿环,饰饕餮纹,腹上部饰2道突弦纹。高13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6.5厘米,重约3公斤,质地优良,保护完好,经鉴定是汉代洗器物。
兰亭碎碑清朝康熙年间颍上人高泽生著《颍上风物记》载:“颍上南关井,明万历末年,时有白光如虹。淘井得石,铁锢其外,启之,碧绿温润,面《黄庭》,背《兰亭》,旁有‘思古斋石刻’五篆字、‘兰序唐临绢本’七楷字。……此褚本也。……崇祯二年,张公俊英知颍上,拓数万张,而碎其石。……今断石存南照杨氏”。民国期间,兰亭残石仍在南照镇杨砚农家珍藏。建国后,由其孙转藏于杨老庄,1950年,被人民政府收藏,现存安徽省博物馆。
附:兰亭碎碑拓片


三、古墓葬
黄家坝古墓群黄家坝古墓群,位于县城东约32公里,黄坝集西0.5公里的岗头上。当地人相传为“竹林七贤墓”。墓群为东西向排列,占地约2000平方米。墓群已夷为平地,不同程度遭受破坏。1983年,征得墓葬画像石3件,陶器2件,铁器1件,五铢钱10多枚。1984年10月,省考古研究所配合县文管所清理其中一座较大的砖室墓。因早年多次被盗,遭到严重破坏,现仅存墓的残址。有墓门、甬道、耳室、前室、后室、小耳室。南北长13.5米,东西宽10.5米,墓壁垂直。前部耳室及甬道残高1.6米,后部墓室残高1米左右,皆单平砖错缝砌成。壁内砖面呈棱形和乳突状纹饰,墓内填满松软的五花土,墓门向南,高约2米,墓门立有石柱,石门楣铸刻盘龙图案,沿门往内是一条南北向甬道,两侧为1.9米见方的4个耳室,耳室皆有通道与甬道和前室相连,前室与后主室相通,外侧有3块立画像石,每石相距:东为90厘米,西为60厘米,犹如二道墓门。石上浮雕有三:一为半身人像,上罩一伞;二为一人树下牵马;三为鹿在奔驰。刻工精细,画面生动。清理时,未见棺木,葬式不明,仅发现一些碎骨片,残存的陶器被搅乱在土里。出土有石羊2件、陶楼1件、陶耳杯6件、陶洗1件、铁镬(锅)1件、铁匕首6件、石方几1件、五铢钱数枚。由墓葬形制判断,墓道属砖卷顶,前后室、耳室属四隅卷进式顶,规模壮观。虽出土文物不多,但根据出土画像石分析,墓主有一定身份和地位。根据墓室结构和出土文物推断,是魏晋时期的古墓。在清代和民国年间这一带属凤台县辖地,据《凤台县志》载:“七贤墓传讹也”。究为何人之墓,难以论断,待以后详考。
甘罗墓县东25公里(今杨湖区甘罗乡)颍河北岸,有甘罗墓。明代知县何豸立碑记之。年代久远,河岸倾圮,遗址已没。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安徽巡抚陈彝于墓后(北方)约70米择地而封,并立碑于其前,题字“秦上卿甘罗碑”。民国11年(1922年),县知事黄佩兰、民国22年(1933年),县长张鼎家也先后立碑记之。
双孤堆在陈桥区陈桥乡山涧西,两堆南北毗连,相距不过5米,堆高6米左右,面积约40平方米。光绪十八年(1892年),《凤台县志》修订稿记载:“双古堆在展沟集坊,吴楚交战于房钟(今阚疃),楚人营垒,收残骨葬双墓”。
1953~1954年,两次挖掘,堆内仅有陶马、陶人、陶磨,还有一枚铜质私章,字迹模糊不清,隐约可辨是“张永”2字。现双古堆已被开为农田,两堆址均高出地面3米。
四、古建筑
管鲍祠管鲍祠位于颍城北郊,原名管子祠,为纪念春秋大政治家管仲专祠。明万历六年(1578年),县令屠隆重建,考《列子·力命》晋张处度注:“管仲、鲍叔牙并颍上人也”,增祀鲍叔牙,始改今名(又名“二贤祠”)。迄今几经兴废,明末毁于兵乱。崇祯十二年(1639年),学谕汪廷宏修建。清嘉庆年间毁于火,道光六年(1826年)万如陵重修。咸丰年间又毁于火。民国22年(1933年),县长张鼎家募资重建。祠内有殿堂3间,堂内供管、鲍牌位。管鲍祠南临大寺塘,祠东有“九合桥”,取“九合诸侯”之意;祠西有“四维桥”,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命名,祠西南有管仲衣冠冢,俗称管仲墩。墩前有2碑:一书“管仲父墓”,是明万历十六年钦差整饬颍州等处兵备、河南按察司副使杨芳题;一书“呜呼大政治家颍上管子之墓”。是民国15年县知事倪焕奎立。10年动乱中,墩冢皆遭破坏。1986年10月,省、县两级政府拨款重修管鲍祠,面积扩至2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新建配房、大门5间,院墙百余米。门楼上方书“管鲍祠”3个金色大字;殿中高悬“挚交千古”匾额;楹联为:“佐霸肇开新政局,分金饶见故人情”。殿内又新增“相齐桓公一匡天下,友鲍叔牙万古高风”楹联。大殿配房东西通道各修圆门,东曰“荐贤门”;西曰“分金园”。1986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凉寺清凉寺位于县城南17.5公里秋稼湖的西北坡,南距淮河约8公里,背靠半岗集,因地处湖滨,气候适宜而得名。此寺创建较早,据碑志记载,重修于宋,又重修于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6年)重建。清同治七年(1863年),僧茂林重修。该寺布局规范,殿宇及附房50多间,东西宽约150米,南北长约50米,面积约7500平方米。旧时每当佛事活动之日,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实乃淮河上下之名寺。寺内有天王殿、大雄法殿、两庑、方丈、禅堂、厨库、斋堂等。主体建筑大雄法殿(又称宝殿)位于佛寺的中心位置。5间3进,长18.35米,阔10米。莲花柱础,柱与础为1∶2;两梁之间,冬瓜式柱;梁首象鼻,拔腮刻作;搜瓣、枕峰别致;4个大梁均施有彩绘,具有明代建筑风格。殿后为3间2层藏经楼;楼前有古杨1棵,高7米许,树冠如绿伞,郁郁葱葱,荫翳蔽日。现寺内仅存大雄法殿、藏经楼、禅堂等建筑。自民国初年,寺内已僧道绝迹,神像俱毁。1983年2月12日,被批准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颍上文庙,位于县城东关,面临大街,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35米,面积约8750平方米。
据《颍上县志》载,文庙,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县尹刘居敬建于颍城西关外,明洪武四年(1371年),知县车诚迁县治东(即今址)。明隆庆元年(1567年),知县郁言概改建。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重修。三十七年,知县沈畴初重建,清同治六年(1867年),对大成殿、五楹殿、明伦堂又进行修葺。
文庙又称黉学,其建筑有大成殿、名宦祠、乡贤祠、崇圣祠、五楹殿、明伦堂等。前后共4个院落,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8米,面积约为158平方米,系宫殿式建筑,殿内重梁四柱,举架高昂,斗拱奇丽,刻工精细。正上方高悬康熙御笔“至圣先师”匾额。飞檐翘角,四角悬挂风铃,清风徐来,音响悦耳。殿顶筒瓦覆盖,且有各种装饰。殿前有一露台,高约1米,南北宽约14米。整个建筑宏伟壮观。
殿东西各有戟门,北直通明伦堂,殿前露台两侧为五楹殿。内藏各种经典著作和各种古代祭器,供人们阅读欣赏。过名宦祠、乡贤祠向南为泮池,池上建有状元桥。桥南有高大的石坊,路旁东西置有下马石,即文武百官在此下马之意。再南为临街棂星大门,门楣书写“腾蛟起凤”四字,两边为亚字墙,中置木栅,东为黉学巷,巷首魁星阁高耸,巍峨壮观。每年三月春游,人们登阁远眺,心旷神怡。1954年大水后,魁星阁被拆除,文庙内各种祠宇被改建为职工宿舍,环境风物面貌全非,惟大成殿、明伦堂、五楹殿尚存,装饰全毁。1983年元月13日,县批准大成殿、明伦堂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关清真寺南关清真寺为道光年间王姓捐资兴建。1935年重建。寺院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殿、水房、讲堂共10余间,并有水井两口,井上筑亭,为回民洁身朝拜之用。大殿高约7米,面阔进深各3间,明间为抬梁式,两边为穿逗式。前檐封砌做轩,梁下层间置座斗、柁峰及丁顶拱,梁头呈象鼻状,拔腮、箍头处作卷纹雕刻。柱头上置大斗,柱下置古镜形鼓墩,下设方形埋头。前檐轩下月梁,柁峰斗拱雕刻精细,檐柱间的檩条、挂坊、替木、撑拱,雕作细腻,纹饰流畅,风格独特。殿内墙壁嵌回文碑一方;院内存民国9年、23年,办学修寺募资碑两方,殿右侧房西墙嵌道光年间王姓建寺碑一方。该寺内所有房屋均暂为回民食品厂使用,保护完好。1988年2月12日,县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纪念地
沃王府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捻军盟主张乐行进驻颍上,受太平天国封爵为“沃王”。遂于城内十字街西(现在棉布商店第二门市部处)营造“沃王府”,楹联大书“沃野千里,王畿万年”8个大字,以抒发农民起义军的壮志豪情。
烈士馆开始叫烈士祠,1973年建,北靠光荣院,南临人民路,东西宽27.7米,南北长66米,总面积1828平方米。馆内瞻仰厅5间,145平方米,门两侧墙壁置火炬灯4个,门上悬郭沫若题字“浩气长存”,配联“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厅两侧各有耳房两间,供瞻仰人员休息。厅内陈列革命烈士名单568人,其中: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牺牲2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牺牲25人,抗日战争牺牲3人,解放战争牺牲97人,抗美援朝牺牲379人,建国后因战因公牺牲62人,并陈列部分烈士的功绩、遗物和照片。院内南北主路1条,小路10条对称于大道两侧,花池8个,分建于各路之间,并植各种名贵花木,厅前两侧各有刺松4株,组成松亭,亭下有石桌石凳,整个馆内布局如图似锦。南端两侧建接待室4间,大门位于中央,迎面上方用倾斜竖砖砌墙,呈三角形,别具风格。门页铁铸松柏长青图,图中铸“忠勇万世,英烈千秋”8个大字,门前两侧植刺松8棵,全馆显得庄严肃穆。
学生自治会旧址在东关原梧冈书院(现为城关第二小学),是1919年“五四”运动暴发后,颍上爱国青年组成的学生爱国组织在这里集会宣传,反对日本21条不平等条约,抵制日货的活动地址。
旅外学生会旧址1920年旅外学生宋日昌、曹襄忱等,在明伦堂创立旅外学会,开展反帝爱国运动,提倡新道德、新文化,马列主义开始传入颍上。
颍上县战时民众动员委员会旧址1938年4月建立颍上县“动委会”(地址在今城关实验小学附近),组织各界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颍阜县民主政府旧址1948年2月建颍阜县,县民主政府驻地为黄岗、杨庄。1949年元月6日,颍上解放,3月3日,沙北、沙南两个县合并为颍上县。3月27日,颍上县民主政府正式建制,驻地城关城隍庙内。
三十铺农民暴动旧址县西三十里铺,“颍上县立第四高级小学”,1932年改称三十铺小学。1929~1930年,颍上县共产党组织常在这里召开会议,发动群众。“三十铺农民暴动”,就是在这里发动的。
党员短训班旧址1929年,中共颍上县委在县城南郊回龙阁小学,举办一期党员短期训练班。
甘罗乡村教育社唐氏私立小学校长唐润之利用唐氏祠产于1935~1937年创办甘罗村教育社,先后共办两期、传播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思想,培养革命干部。
黄家坝农民暴动旧址1931年大水成灾后,黄家坝一带的贫苦农民,由农民协会发动,在中共凤台县委、颍上县委领导和寿县游击大队支持下,于当年11月3日举行一次规模较大的武装暴动。经过与地主武装的浴血奋战,终以敌众我寡,暴动失败。凤台县委、颍上县委和寿县游击大队的领导人唐志远、程东方、曹鼎以及黄坝党支部书记黄子贞等83位同志壮烈牺牲。为缅怀烈士,颍上人民筹资在黄家坝桥头兴建一座“颍上县黄家坝暴动烈士纪念碑”。
六、古城遗址
慎城遗址慎城遗址在今县城西北20余公里东古城之西。叫“北古城”也叫“西古城”。北依济河,西靠乌江、南距颍河3.5公里,东部为农田,新修的淮阜铁路从南部穿过。内外两城,总面积约3.75平方公里。内城址位于今汤圩村后,略呈正方形,土城垣高出地面约3~4米,顶宽5~6米。系夯土筑城,原有4门,东西两面已无痕迹,南北为5~6米的缺口,中为通道,有下水道和古井。由于历年耕种,整个遗址平面呈浅锅底形。传说,外城属商业区,建有土城垣,且有4门,内筑有烽火台、跑马场、教练场、饮马池等,西北部乌江岸边建有望江楼,今已面貌全非。现境内除汤圩、林庄两个自然村外,均为农田,地面覆盖黄土厚约80厘米。其下为黑土层,地面瓦片,到处可见,经考证,此即古慎城。该城内外址,曾出土大量文物,从这些文物分析,慎城不仅是政治、军事的重要城邑,而且商业、邮政、水上交通都相当发达繁荣。1983年,经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城遗址颍人高泽生所撰《颍上风物记》引证《括地志》、《晋书》、《方舆纪要》等文献资料说:“甘城在县(颍上)西北,秦甘罗旧居此城,因而得名。梁代在故甘城设置下蔡郡,后为甘城驿,颍河所经过地方。”顺治《颍上县志·古迹》根据《中都志》记载:“旧县城,县北十二里,沙河两岸”。王敛福所纂《颍州府志》也说:“旧县城,县北十二里,唐所迁县也。”民国《颍上县志稿·古迹》中考证说:“今考县西北颍水南岸有古城埂。一名高河沿,断瓦颓垣,触处皆是。相传此处旧为甘城,土人每制祀神表,书‘颍上县甘罗乡’等字,由来已久,今犹未改。且为颍水所经,以意揆之,甘城应属此处,唐所迁之县,应即甘城”。
西正阳遗址据《资治通鉴·九舆志》载:“淮水西岸谓之西正阳,属颍州颍上县界;东岸谓之东正阳,属寿州下蔡县界”。据调查,正阳关大西门外淮河西岸汪庄子近侧淮堤内,被传说为“武阴城”、又名“老城根”的地方,曾在筑堤挖沟时,挖出过城墙旧基,断砖残瓦,俯拾皆是,至今一条土岭还依稀可辩,无疑是古城镇废墟。《元史·列传》(董文炳传)载:“至元九年(1272年)迁枢密院判官行院事,于淮西筑‘正阳’两城,两城夹淮相望。以缀‘襄阳’及捣宋心腹”。民国《颍上县志稿·大事记》载和顺治《颍上县志·四至图》中所记,西正阳位置都与传说中的地点基本吻合。因此,西正阳遗址即今王岗区赛涧乡汪庄子近侧。至于“武阴城”的来历和是否即“西正阳城”,仅据《寿州志》载:“后汉先主依袁术于寿春,关公筑城于此。元史董文炳据此以遏宋兵,宋兵来争,霖雨淮涨,舟师薄城。文炳病剧,子士选击却之。此必文炳因关公旧城而增筑之”。从这段记载中说明,在未筑“西正阳城”之前,即有一土城(关公旧城),因何名曰“武阴城”,并未提及(待考)。
荆亭城遗址位于县西南30公里南照集北。《水经注》润水迳荆亭而北东入淮。《梁书·地形志》汝阴弋阳双头郡,宋县有荆亭城(以上见旧志)。又《颍州府志》载:刘宋汝阴太守杨文苌破魏兵于荆亭。
七、名胜
管谷位于县北10公里,颍河右岸的河湾中,今建颍乡管谷村。当地流传着很多管仲和鲍叔牙童年的故事。据清顺治《颍上县志》载:“县北25里相传管仲家于此”。民国《颍上县志》载:“县北20里,颍水流域,老泗溜北,相传管仲家于此,今余故址,中高外下,地为陈姓所有,尝建庙于此,俗呼陈家小庙,今亦废。管子裔之居颍者,今有二处,一新河口东管台子;一阳台湖南管台子”。《颍上风物记》云:“管谷为仲父所生之地;曰:管谷,犹子真之称郑谷也。”
颍上八景清代4次所修的《颍上县志》中,均记载一些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为“颍上八景”的题诗,并注明方位、出处。八景是:
[文地春风]在县西北10公里,黄沟之南,有村名文地。相传孔子自楚返鲁,宿此。景物清照,衣冠淳古,垂杨披拂,如坐春风。
[甘罗故址]县东25公里甘罗乡,乃秦相甘罗故里,寒烟野水,鸣鸟落花,甲第圻墟,芳声犹著。
[江口晴波]县北江口集,小江一道与沙河会流,夏秋之交,烟波浩渺,映带晴空,鸥鸟鸣翔,渔歌互答,帆影斜阳,中流明灭,情趣盎然。
[莲池夜月]清县令贵申,在县西莲花铺,建爱莲亭,亭侧有池,曰莲池。旧传有高僧筑庵习静于此。夜见池心月影,如望夕状,朱华耀目,碧水沁心,蟾魄常圆,鉴光可掬。后僧去,泯其迹。
[赛涧流泉]在县东30公里赛涧铺,颍水之滨,有东西水涧相对,每雨后水涨,潺潺之声相和如丝竹,泉水迸流,珠喷岸际,星散河干,舟行者留连不忍去。清乾隆十七年,知县许晋重建奎阁,曾用名“奎阁凌霄”代替此景,后因奎阁毁,仍复原名。
[同丘古木]清凉寺西南1公里,有地名同丘,丘上有古木1株,虬枝环抱,老干扶疏,高大数围,枝垂拂地,人不知为何木。每于风月之夕,群鹤翔集,疑有仙人往来。今古木已不存在。
[映林晚照]县西北聂家湖岸,旧有映林村,人烟萃聚,林木如簇,每于日晡返照,远近浓淡,俨若画图。
[白庙晓烟]在县北25里。传说旧有白龙升天于此。后人立祠祀之,便以此取庙名。地势高迥,林木环合,烟雾迷茫,气象万千。
清雍正年间,邑人慎隽,复增八景。又叫“小八景”,即奎阁凌霄,管墩步月,东堤柳浪,北郭梨州,竹刹霜钟,梧冈疏雨,颍滨帆影,沙渡舟横。这些景致,有的早已湮没无存,成为历史陈迹。
淮上公园淮上公园,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1923年当地豪绅尤荫轩所建。原名“游园”,又称“尤家花园”。解放后更名为“人民公园”。1958年又改叫“淮上公园”。园内假山、亭台、长廊、水榭、松柏竹林,奇花异木,绚烂多姿,布置清新雅致,小巧玲珑。政府多次拨款扩建,丰富园景。现已载入《中国名胜辞典》词目,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庄公园张庄公园坐落在驰名全球的小张庄村,是别具特色的民办公园,总面积3.3万平方米。村中有园,园外有景,道路平直,花木繁茂。绕园有人工河,碧波粼粼。园中有一假山,高30米,名“望富山”。山顶游亭,典雅大方,登山俯瞰,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保护署执行主任托尔巴博士来此参观,大加赞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