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师范教育
1944年秋,由临泉县教育科在界首南陶庙集建立陶庙师范学校,至1946年元月3日,该校迁往临泉城内(时属临泉县)。
1952年在界首西郊筹建界首师范学校,王犁为校长。1953年9月,学校落成开学,是年秋招中师2班,学生104名,同时由太和、阜南2县转来初师6班,学生320人,全校共设8班,学生424名,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1954年招收中师学生97人。1955年,招收中师学生101人。1956年招收中师学生198人。1957年招收中师、初师、幼师各2班,学生327人,其中幼师设在附小学校。1958年,招收初师232人,中师95人。1960年,创办界首初级师范学校(校址即现在第二中学),校长刘允昌。当年共招收初师学生397人,界首师范有中师学生511人,两校教职工111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1961年,界首初级师范学校撤销。1962年界首师范办三年制小学教师中师进修生4班,学员176人。后经地区统考后,下放111人,留65人学习毕业。1964年招收中师三年制新生180人。另招收一年制中师生1班,学员50人,学员为高中毕业生,至1965年毕业分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师范停止招生。1968年师范改为界首县第二中学,当年初中设6个班。1972年县办“五七大学”招收师资训练班一班40人,后毕业39人充实县内中小学任教师。
1975年恢复界首师范学校名称,招二年制中师2班,学生103人。学生入校条件为高中毕业生,为人民公社推荐,实施社来社去。1977年教育部通知,废除推荐制,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师范学校仍开办三年制中师班。1978至1979年,界首师范又招收两届二年制中师班,学员299人。1982年阜阳地区确定界首师范为重点学校,学制改为四年,从初中毕业生中选优录取。是年招中师学生202人。1985年招收中师2班,学生93人。在校学生总计560人。
该校开设课程有以下诸门:政治、文选与写作、汉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地理、历史、音乐、体育、美术等。根据师范教育的特殊需要,还开设心理学、教育学、小学语文、数学、自然、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学法。另外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分别开设说话课和写字课。并于毕业前每人要进行4至6周的实习教学。
自1954年至1985年中,该校培养出初师毕业生424人,中师毕业生2413人,民师培训198人,体育83人,总计3118人。
1985年校内共有教职工100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教师中被评为讲师者有13人。
二职业教育
〔卫生学校〕1949年界首市中医公会理事崔振东聘请太和旧县集中医刘品正,于南信义街创办私立卫生学校,招收学生30人,学制为3年,学习中级专业课程。先后有学员60余人,至1957年,上级下文不承认为中专学历,经费无着,学校停办。
1958年秋,界首县卫生学校正式建立,设护理、防疫、保健、中医共4班,每班40人,学制拟定为2年,至1960年春,据省卫生厅通知,班级有所调整,学生享受中级卫校学员待遇,学校经费由省卫生厅拨款。1961年招收卫生防疫班60人(翌年8月改为药剂班),学习为2年。是年秋,将原中医班改为阜阳地区华佗中医学校界首班,学制为4年,讲授中级中医士教科书,享受中级技术学校待遇。毕业后,有46名学员在地区内分配工作。
1962年7月,以崔振东为校董,创办界首民办中医学校,校址仍设在卫校,招收医药卫生界子弟50人,学制为4年,课程按中级中医士课程传授。1966年结业后,由阜阳行署卫生科分配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卫生局于1979年在县城北郊筹建卫生学校。至1981年7月,设护士训练班招收学员73人,均系未经培训的初级卫生人员,学习期限为半年,1982年8月招收药剂班66人,助产班22人,学制为半年。1983年招收医士班63人,授中级医士课程,至1984年10月毕业。
〔农业学校〕1957年始办光武农业中学,翌年又建立界首初级农校、农林水中学、农垦学校等。1959年相继办起界首、陶庙、砖集、胡集等农业中学,计有15班,学生715人。1960年对农业中学进行整顿,保留条件好的光武、陶庙、胡集3所农中,界首、砖集2所农中停办,其中成绩较好的学生转入他校。1962年3所农中共有学生131人,教职员工33人,土地730亩,耕畜22头,农具齐全。光武农中办学成绩显著,校长杨玉璧曾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上级的表扬和奖励。
1964年县教育局在原财贸饲养场旧址,建立光武农业技术学校,至1965年共招收新生151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春,该校创办人医、兽医培训班,又相继设立了人、兽医门诊部和病畜住院部。至1972年,学校停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缩减普通高中,开办职业中学(班)。1982年,胡集中学开办农职高中班。1983年,开办河北、小黄2所高级职业中学和邴集初级中学。1985年河北高级职业中学,共有12班,其中农业高中2班,兽医中专1班,其余9班为职业初中班,在校学生805人,教职工72人,其中任课教师48人。该校并在方楼村设立分校。根据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的需要,先后主办小麦越冬管理、麦套棉的种植、烟叶育芽、改良西瓜栽培、食用菌培殖、水产养殖、小鸡孵化、家禽家畜饲养和常见病防治,以及乡镇企业的管理等。培训班共15期,毕业学员1164人。
〔五·七大学〕该校于1971年创办,学校地址为原光武农业技术学校。由县委副书记邓泽民兼任校党委书记,石成镜任副书记,宁守邦任教改组长,王世杰任政工组长,教职工30余人。学校开设师训专业(分文、理、音美等学科),新医专业(先开设兽医课,后开设人医课程)和农机农技专业3个专业班。1972年春,开始招生,当年结业,每届学生200余人。学校附设门诊部、农机修配厂、砖瓦窑场、种猪饲养场、试验田,供教学实验使用。该校为界首培育出急需人才近1000名,毕业后自谋职业,至1976年停办。
1953—1965年各年度考入大专学校情况统计表

1977—1985年各年度考入大专、中专情况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