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私塾学堂
〔私塾〕民国前,县境私塾办学方式有三:一是塾师自己筹办,多系启蒙教育儿童,以认字为主,兼习书法,适当收取学资;二是豪门富户聘请知识丰富声望较高的名师,为其子女求知习礼,此馆也叫家学;三是经济较为富裕人家或热心办学者,出面为学东(即馆主)延请塾师开办学馆,学舍由学东提供,桌凳各生自备。私塾开设课程多为《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教学方法是老师教学生念书,死记硬背。同馆学生程度高低不一,初学《三字经》,逐步深入,一般开讲后增加命题作文,先写八股文、继写文言文,后写语体文。对学生成绩考核以学生要向老师背诵全册“包本”即为合格。
民国时期,县境塾馆不断增多,基本各保都有,较有名气的城内有臧家公馆、郭家祠堂、大合堂自办家学等。乡间塾馆较大的有饶楼、郭洼、张寨、大徐寨。以及界首北的光武庙、老王寨、段老庄、颍河以南的荣庙、杨卫庄、刘小寨、任寨等处,其中以郭氏祠堂塾馆最为出名。该馆创办于清光绪年间,讲师郭菊芳。先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诗词歌赋无不精通。教学方法有三个特点:一是不满足于识字句读之学,常集中全馆学生,深入浅出地辨词释义,讲解经史;二是让大学生管理、辅导小学生;三是注重学以致用,常以春联、请柬作教材,传授应用文体的写作。对县境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事业贡献卓著,所教门徒上百计,考中秀才举人者达数十人。
1947年,界首初解放时,市内共有20余家塾馆,塾师28名,学生498人。1948年后,市政府在恢复教育的同时,对私塾进行整顿改造,首先废弃《五经》、《四书》的学习,采用国语、珠算、写字、抄默、联句等新的教材对学生施教。自此私塾逐渐消失。
〔学堂〕清末民初境内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县境私塾受到一定的改良,有些塾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学堂(时称“洋学堂”)也一时兴起。课程设有国文、修身、社会等课程,有的还教练体育课(军事性质),采取课堂讲授,分班学习。境内城乡先后有公办民助学堂7处。清末文生王庆增,于民国2年(1913)在光武庙保东街创立第六学区第一初级小学堂(时属太和县),初招收学生50余人,为县境创办学堂之首家。继有河南乡荣庙村,于民国5年建起阜阳县西北镇第七学区第三初级小学堂(时属阜阳县),学校领导人荣桂森,该校延续较长,办学成绩卓著,培养人才遍及全国各地。民国6年界首集保在郭氏祠堂由郭廷珍、张桂崇创办太和县第五学区第四初级小学堂(时属太和县),学生约100人。卢家冈堡刘小寨(现任寨乡),建立第七学区第九初级学堂,领导人刘金鼎。民国12年,芦村店保芦村庙内,由段希文创建第六学区第七初级小学堂。民国18年,刘兴镇建立阜阳第七学区第四初级小学堂。是时办学,多是砸毁神像,借用庙宇为校舍,其间出现不少值得称颂的人物。光武田宅(今为河南郸城)田仲德等,首先冲破几千年神灵思想的束缚,向封建迷信宣战,发动并带领青年学生扒掉光武关帝庙神像,捐资办学,自任教师,使很多儿童有了学习机会,深得当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界首士绅郭静轩等组织百名青少年,将天齐庙神像毁掉,创建学堂,兴办教育,一时被传为佳话。
二学前教育
县境学前教育始于1952年,时于城内第一小学附设幼儿园1处,初收大、中、小3班,入园儿童84名。1954年界首县新华幼儿园成立,时有草房9间,设备简陋。至1958年园内建设面积达4500平方米,增至5班,入园幼儿180名。时乡村幼儿教育亦迅速发展,全县有园、班424处,467班,入园幼儿12690人。1960年后,农村幼儿班全部解体。1966年幼儿教育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城乡园所一律停办。1973年后,兴办红儿班。至1976年,在园人数达1047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幼儿园教育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与支持,1980年,新华幼儿园扩建教室,增设花园、游戏场地等,设备日臻完善。境内不少乡村小学办起学前幼儿教育班计61处,有2509人。1982年以后,县境城镇、街道、机关工厂幼儿园纷纷兴起。农村各小学内均设置了学前班。1985年,县城幼儿园及城乡小学附设学前班共221班,入学幼儿达8934名,农村6周岁幼儿入学率达60%,县城内4至6周岁儿童入学率达90%。
附:新华幼儿园简介
1952年界首市第一小学附设幼儿园1处,收大、中、小3班,幼儿84名。1954年,该园独立建制,命名为“新华幼儿园”。时有9间破草房,校教具皆无,教养员4人,全园幼儿90名,负责人芦美德。1958年“大跃进”时期,发展为5班,幼儿达180人,教员8名。1959年春,增设全托班住园幼儿57人,时有教养员9人,勤杂人员8人。1963年停托,王玉兰任园长,芦美德调离。“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园于1973年被砍掉,改为界首第七小学,郝天兴任副校长。1976年,新华幼儿园又得恢复,定为县重点幼儿园。1982年,该园曾被评为地区先进单位。1985年,该园面积达5000平方米,亭园布局适体,树木花卉点缀,校园绿荫葱郁,园景甚觉新颖宽舒。新建阴晴两用游戏场1处,添置手风琴、脚踏琴共10部,大小滑梯2个、木马10个、电马1个、撬板6个、荡龙1个,以及音体活动器材30余种。教职员工增至26名,开设大、中、小9个班级,入园幼儿451人。
三小学教育
〔学校〕郭家祠堂创办的学堂至1923年以前就停办。1924年,在大王庙内又办起1所半私塾半学堂性质的简陋小学,时称大王庙小学,后迁入天齐庙内。
1929年在天齐庙内正式成立公立界首集完全小学校。初招生4班,学生200余人。至抗日战争时期,界首市内共有公立小学3所,保国民小学3所。1946年至1947年10月,各小学大部分停办。
1947年10月,界首市人民民主政府设文教科。翌年着手恢复学校,界首第一小学首先恢复创办,张勉之任校长,王开杏任副校长,并于界首河南岸建立分校。1949至1950年,政府发动群众办学,公办私立并举,县境出现办学热潮,市内先后有工人子弟小学(李存善创办)、树人小学(范可久、洪仁科创办)、建国小学(陶廷镶创办)、勃勃小学(刘明理创办)、复兴小学(党中元创办)、建民小学(刘春芳创办),相继招生开学。时6所小学共有33班,学生1655人。县境农村也普遍办起了小学校,翻了身的穷苦人民子女,从此有了上学的机会。
1952年小学由政府统一接收,民办改为公办,民师转为国家教师,工资由国家拨款,办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是年市内有小学7所,学生2447人。在中央“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教育方针指引下,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办学上学的热情,全市入学人数增加到2727人,为61个班。
1953年建县后,全县小学155所,633个班,学生24148名,教职工为915人。1958年大跃进时期小学教育迅速发展,较建县初增加两倍以上,计有342所(包括新建民办小学),学生50385人,教职工1711人,其中民办教师317人。1965年春,阜阳专署办学工作队来界首后,在全县1152个自然村大办耕读学校,计974所,1156班,学生达3644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由原来的34%上升到92%。
1983年全县有小学293所,7至11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7%,学生巩固率为99.2%,毕业率为86.9%;12至15周岁儿童的普及率97%。1984年经省、地检查验收,确认界首县是全省27市县小学教育普及县之一。
〔学制课程〕建国后,县境小学教育沿用四、二制,开设国语、算术、自然、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美术、时政、劳作、唱游、常识等课程。1953年后,教育计划经过修订,语文分阅读、作文、写字,美术改为图画。每周授课时数:一、二年级为24课时,三、四年级为26课时,五、六年级为28课时。1955年始,各年级每周除增设一节手工劳动课外,四、五学年还安排1节珠算课。遵照中央教育部要求,从1957年起增加农业常识课。在课时安排上也作了调整,写字课一、二年级每周各3节,三、四、五、六年级每天以20分钟时间进行。一、二、三年级为26课时。1959年曾在界首一小和师范附小作重点试行五年一贯制,至1961年又沿用四、二分段制。
1964年将语文的阅读课改讲读课,农业常识课改为生产常识,只在六年级开设,并增加了历史课,五年级新开设地理、自然,四、五、六年级又开设劳动课,每学年劳动半个月,每周授课,低年级28节,中年级29节,高年级30节。
1969年始,全县小学改为五年一贯制,在有条件的学校新开英语课。每周课时,一、二三年级为23节,四、五年级为24节。
1978年以后,自然常识课,从三年级以上实行。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四年级学习地理课,五年级开设历史课,每周授课,一年级24节,二年级25节,三、四、五年级均为27节。
〔学校管理〕抗日战争时期,界首、刘兴、皂庙3镇内有3所小学,属临沈太3县的教育科分管,校长由县长委任,主任、教员皆由校长聘请,任期定为半年,可连聘连任;保国民学校3所,属地方管理。
新中国建立后,市县设文教科(局),下设小教股,领导全县小学教育工作。各区乡配文教科员,后改称教育办公室,直接管理学校工作。各乡村小学除受教育局的管理外,还受地方行政的直接领导,有条件的还建立共产党、共青团基层组织。学校内组建校委会实行校长负责制、配教导、总务主任协同管理学校。一般下设各科教研室(组)负责教学任务,有教育工会与少先队组织,负责师生的课外活动。重点小学还设置有计划生育小组、治安保卫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绿化小组、图书仪器室、广播室等。民办小学只有校长、教导主任各1人,分工负责管理学校。
1985年全县小学分布一览表

附:界首县第一小学简介
界首第一小学创办于1929年,当时由地方士绅郭静轩利用天齐庙庙宇,拆除神像改办学校,时属太和县,定名“太和县界首集公立完全小学校”,初设4班。1931年,西北军杨虎城部肖之楚师长进驻界首时,集资为学校建“景湘楼”1幢(景湘系肖之楚的字)。1935年郭静轩、吴霖浦又建“霖静楼”1幢。1937年,国民军夏树勋团长进驻界首时,将太平街中段路东开1体育场。1940年,因校舍暂借给联中一部分,时有7个班级,学生400人,教职员12人。1945年扩至16班(系双轨制),学生1087人,校舍56间,每月经费2000元,由太和县府拨给。是年秋,因学生日增,于东门外兴建分部,由张聚贤任校长。1947年,界首解放学校停办。
1948年秋,该校始得恢复。1950年改称“界首市第一小学”。1952年,有学生12班。1953年发展为16班,学生1000余人。是年在徐家胡同设立分部,迁去6班,学生250余人。1962年该校被列为全国“小宝塔”学校之一。校内建立了图书室,藏书近万册。添置教学仪器和教具1000余件,占地面积16亩,开设16班级。1968年春,实行小学戴帽,该校办起了初中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秩序得到恢复。1978年该校的附设初中班给予撤销,仍被确立为县重点小学。学生19班共1600余人。1982年后,行署、县分别拨款资助新建两层教学楼1幢,大大改善了学校环境,由于全校师生的努力,多次被评为地、县先进单位,奖给图书400余册。并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红花集体”,奖给锦旗1面,18寸电视机1台,1985年被评为阜阳地区“优秀少先队”先进集体。
界首师范附属小学简介
1950年夏,市政府文教科委派党中元为校长,在复兴街始办复兴小学,组织校董会,发动各行各业捐款献粮,解决办学经费和教师报酬。初招收4班,学生200人,教师5人。1951年发展为6班,学生300人,教师7人。次年,发展至8班,学生400人,教师12人,并在大张庄东头开办分部,立为公办。并改称“界首市第六小学”。1953年发展至10班,学生500余人,教师15人,因校舍不足,借用西光明路民房开办第二分部。1954年发展至12班,学生达600人,教师18人,是年界首县第六小学改为“界首师范附属小学”,并扩大学校基地,兴建砖瓦结构新教室18间,撤销第二分部,任命鲁庆友为副校长,韩玉秀为教导主任。1955年发展为14班,其中除1至6年级各两个班外,增设了复式两个班级,学生约700余人,教职工25人。1956年党中元调离,由副校长鲁庆友全面负责。
1957年县教育局和界首师范,为了充实附小的教学力量,选拔界首师范优秀毕业生11人来校任教。1959年曾试定3个班级为五年一贯制,不久又被撤销。
1973年该校改为“界首县第六小学”。1978年界首县人民政府,界首县教育局决定恢复界首师范附小,并再次确定为重点小学。
四中学教育
〔发展概况〕抗日战争以前,县境无中学,富豪家子弟有欲求取功名,好学上进者也只好远赴太和、阜阳、淮阳、周口等地中学念书。抗日战争爆发后,界首偏安一隅,人口骤增,要求就学者逾来逾多。继1940年8月,临沈太3县联立中学开办后,颍阳中学、黄淮中学、振颍中学3所私立中学相继兴办。
三县联立中学1940年8月,由何柱国牵头联合临沈太3县国民政府创办,名为“临沈太三县联立中学”,初招新生4班,学生200人。1943年8月汤恩伯部接管,易名为“国立二十一中一分校”,始招收高中1班,学生50人。1947年因商业萧条,经费无着而停办。
颍阳中学为徐朗轩夫妇于1942年创办,校址在太平路体育场内,学生约100人。
黄淮中学由皂庙镇商务会会长张耀如主办,招生3班,入学150人,教务主任梁子云、郭尔格,任用教师7人。
振颍中学校址在河南岸刘兴镇,由镇商务会会长戴偕五主办。招生2班,学生100余人。办有年余后并入陶庙师范学校。
1945年日本投降后,沦陷区的师生纷纷离校返乡,私立中学相继停办。
解放后,市人民民主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在抓好小学教育的同时,选派干部,聘请教师,筹措资金,恢复创建豫皖苏边区界首中学(原联立中学校址),招收社会青年,为支援解放战争和国家建设输送人才。市长乔道三任校长,贺升平(知名人士)任副校长。1948年在校学生计10班,有行政、中师、初师、高中、初中班,学生765人,教职员工60余人。
1949年秋学校易名为“皖北界首中学”。1952年中学扩大招生,其中高中3班,初中13班,在校学生16班828人,教职工72人。1956年,发展为19个班,学生1113人。
是年县人委决定在陶庙又新立初级中学1所,1957年,迁至城郊河南岸,校名改为“界首县第一初级中学”(即现在三中),招初中一年级4班,学生238人,校长吴昆山。
1958年界首县中学教育迅速发展,县城北郊设立界首县第二初级中学。芦村、光武、陶庙、砖集、胡集等地分别建立5所初级中学。全县共有普通中学8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在校学生2876人,其中高中372人,中学专任教师96人。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原有中学班级作了适当调整。1962年秋,将芦村中学并入光武中学。1963年全县中学生尚有2100人。1966年中学停止招生,全县有中学7所(其中完中1所)。在校学生3118人(其中高中315人),中学专任教师174人。
1969年春学校开始招生,并将农村中学下放到公社领导。在“上高中不出公社,上初中不出大队,上小学不出村”的号召下,学校和学生人数急剧增长。全县中学由12所发展到20所。小学附设了初中班,在校学生增至19303人(其中高中4542人),教职工总数1234人。1977年全县中学学生达到最高峰,为35542人(其中高中生6025人),教职工人数为1840人,其中专任教师1644人。
1978年由于拨乱反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对中学布局作了全面合理的调整,完全中学压缩到8所,适当保留了初中。1982年中学布局又作进一步调整,全县尚保留完全中学4所,初中26所,小学附设初中班41个。是年,在校学生,初中17102人,高中1139人,中学教职工总数为1313人,其中专任教师1072人。1984年全县共有中学32所,小学尚有21所附设初中班43个。1985年统计,全县有中学31所,学生17296人,教职工为1147人,专任教师865人,其中高中4所,学生1402人。教师76人。
〔学制课程〕建国初期,课程设置无规定,教材更不系统。学制虽定为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三、三制”,但为适应战争需要,学习一年就要去参军或参加工作。1956至1966年期间,普通中学基本上实行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三、三制”。
1969年中学试行初中二年,高中二年,“二、二制”。
1978年秋招收的初一班恢复三年制,高中仍为二年制。1981年,高初中均恢复“三、三制”。
1953年以前,基本上是初中12门课,高中13门课。1954至1957年期间,教材内容有所变化,但是课程有新增加,初中开设19门课,高中15门课程。
1960年教育部“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学课程的通知”中规定初中政治、语文、外语、数学(二、三年级代数与几何并进)等几门学科均学习3年;物理、生物、历史等科各学习2年;化学、地理、生产知识各学习1年。初中一年级开设6门学科,初中二年级开设8门学科,初三开设9门学科,每周上课总时数,初一为33节、初二、初三为34节。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部课程停开。1969年复课后,只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生产队会计、军事、体育等课程。1972年,重新开设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课。1977年秋,开始恢复生物、生理卫生课。1981年,数学又改为代数、几何、三角3科。
〔学校管理〕抗日战争时期,界首市内有公办中学1处,私立中学3处。公办中学是由驻军主办,校长、主任由军部委任,教员皆由校长聘请。私立中学须经呈请政府备案后始能开办,校长由董事会聘请,主任、教员皆由校长聘请,须经董事会认可后,方能就职。
建国后,中学由国家承办,委任校长及其以下各职,选派教师和各项工作人员。“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派工宣队,贫管会分别进驻城乡中小学,领导学校工作(属非正常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学校走上正规,实行校务委员会,民主统一管理下的校长负责制。党、政、工、团等分工管理学校,其组织形式有:
党群组织各中学均设有党团、工会等组织。党总支或支部配书记、副书记。县城中学规模较大设党总支或党支部,至1985年,城市中学配专职书记,团委或总支配书记、副书记,工会配主席、副主席(一般为教师兼任)。
农村中学普遍设立党支部(书记多为校长或副校长兼任),团总支,教育工会。城乡中学均建教工代表会,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同时还设学生会,少先队。
行政组织校务委员会,为学校最高权力组织,由校长、副校长、党支部书记、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下设总务教务2处。行政负责人,城市几所学校配校长1人,副校长多人。乡村中学多为正副校长各1人,总务处配总务主任、副主任。教务处配教导主任、副主任。总务处分管财务、建设、食堂、卫生室、会计室、保管室、工厂、农场等。教务处分管教学、图书室、文印室、实验室、仪器室、文体室、广播室、女生辅导组等。
1985年界首县中学分布情况表

附:界首县第一中学简介
界首第一中学前身为临沈太三县联立中学,1948年恢复创办。8月招收高中、中师、行政、初师、初中共计10班,学生765人,教职工60人,直属豫皖苏边区党委领导,市长乔道三兼校长,贺升平任副校长。学校命名“豫皖苏边区界首中学”。
1950年,易名“皖北界首中学”。1951年夏改称“安徽省界首中学”。1952年秋,改各科教研会为教研组,设教研组办公室,在全地区率先实行集体办公,以利教研,教学质量居全区前列。1955年中央提出教育事业12年规划,学生成绩显著,高中升学率达82%。1958年学校办有化工、机械、炼焦、饲养、木工等厂。1961年发展为高初中各12班,学生1323人。1967年改为“界首县第一中学”,为阜阳地区重点中学之一。该校占地面积71140平方米。校舍14477平方米,设有图书室、教师资料室、学生阅览室各1个。有图书15100册,订报刊180种,操场面积15164平方米,有足球场1个,环形跑道350米,篮球排球场7个。另有彩色电影放映机、电脑各1台,黑白电视机2台,幻灯机9个,收录机2个,小型放音机8个。400至1500倍显微镜20台,实验教室5个,课堂演示及分组实验理、化可做95%,生物85%。
该校自1953年至1985年,培养出高、初中毕业生共1.4万人。并向高等院校输送学生近2000人。学生成为厅、司级的干部及取得高级技术职称的100余人,出国留学5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