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戏剧
〔剧种〕界首境内流传戏剧有:道情戏、高梆戏(又称淮北梆子)、曲子戏、话剧等。
道情戏又称坠子嗡(以渔鼓原有腔调为主,结合坠子琴为主伴秦乐器进行演唱而得名)是县境民间率先兴起的小戏曲。在民间曲艺渔鼓(称道筒)基础上发展起来,流行于皖北、豫东地区(沿沙河一带)。渔鼓源于唐宋流行于明清。
道情演唱先以渔鼓、筒板为伴奏乐器,左臂竖抱渔鼓,右手拍击筒底,左手还执简板作节拍,后曾用三弦、坠琴、板鼓、锣、钹等乐器。民国时期,由于受其它戏种的影响和地方梆剧演员的参与献艺,原始的伴奏乐器逐步被淘汰,新添板胡、京胡、笙、笛、唢呐、扪子及成套的打击乐器,增强了道情戏的表演手段和效果。
清道光年间(1821—1851),界首附近开始出现道情玩会班(群众称道情班),以3、5人组成,不化妆不着装(戏衣),以地摊形式在乡间村头演出,群众极为喜爱,常常被请入客堂演唱,故又称之“客房台戏”。同治年间(1862—1875)道情戏盛行民间,沿沙河流域在乡镇庙会期搭台演唱。光绪年间,境内颇有名气的演员,有孙原德、陈原荣、王德众等。清末道情女演员“挪”(乳名)脚踩高跷,登台表演,轰动了沙河两岸。随后“小钢炮”(谷喜花、女)、“机关枪”(傅喜桂、女)“北马”(阎红、女)、“南牛”(薛明香、女)“纪(痣)脸”(徐明聪、女)、朱明仙、周明荣、谢明亮等男女名角陆续出现,既解决了道情戏的缺角问题,又完善发展了道情戏种。
道情戏初登舞台时,化妆简单,服装道具简陋,演员常常自身穿着上场,表演随词自便,以唱腔动情感人。20年代后,吸收了淮北梆剧的艺术营养,在妆、饰、步、段上套用,升华梆剧程式,表演艺术趋于成熟。其唱腔由狭窄的渔鼓坠子调,逐步形成戏曲的板腔体,有“慢板”“飞板”、“弦窝”之分,淘汰了原一律八度音域的单唱调。但是,其唱腔明快活泼,唱词通俗易懂,方言土语浓厚,艺术风格独特的地方特色,仍别具一格。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道情戏处于鼎盛时期。以县境为中心,沿颍河流域,皖西北与豫东南一带,东至太和、阜阳、涡阳、蒙城,西至新蔡,西北至西华、太康、周口等地,组班建团,都纷纷上演道情戏。据太康县文化局王王君纂写的《道情戏的兴起与发展》志文中记载:“清道光二十三年(1844年)前后,由安徽淮北流入河南的几位道情老艺人,伙同亳县进来的几位颍歌柳艺人,以文志道(艺名—声哼)、龚德成为首,组成了一个形式简单、设备简陋的道情班,使道情首次搬上舞台,在豫东南沙河一带流动演出。清同治十年(1872)太康县干张村早期道情艺人王志明(艺名扌翁倒山)1827年(12岁时)来颍州附近学演道情戏。西华县道情戏老艺人龚长法(艺名翻毛鸡)抗战初期亦在界首演唱道情戏。至今道情戏在豫东南地区,尤其是太康县(现保留剧团)仍深受人们喜爱,扎根于群众之中,大放异彩。
道情戏剧目,早期多是以民间典故、传说历史故事为题材编导演唱,“道情班”出现后取材传统曲艺书目,以三小戏为主,如《雷公子投亲》、《卖爱姐》、《兰桥会》、《张廷秀私访》等。清末明初,除保留原有“书戏”的传统剧目外,学习、吸收了梆剧、曲剧一些剧目,如《对绣鞋》、《王金豆借粮》、《李天保吊孝》等。同时,老艺人又改编了传闻故事《白罗扇》、《黄文学找父》登台演唱,大大拓宽了道情戏的地方题材和戏路。40年代初期,因连年兵祸,日军侵华,水旱灾荒,民不聊生,道情戏班一时解体。解放以后,道情戏虽得复苏,但只有一些老艺人和爱好者拼班业余社团,排演部分道情戏。1958年县成立少年文工团,又培养了一批青少年道情戏演员,上演了《马囫囵换亲》、《佘赛花招亲》等。1959年参加地区会演的自编现代道情戏《肖大娘》获创作奖,演出优秀奖。1960年赴省二届文代会演出《肖大娘》、《巧鸳鸯》受到好评,随后该团并入县梆剧团,道情戏也就流失于民间。“文化大革命”时,各种戏剧停演,人员流散,道情戏在县境失传。
淮北梆剧又名“沙河调”、“高梆”、“土梆”。50年代后期定名淮北梆剧,是县境流传的主要剧种之一。
县境“沙河调”距今约有150多年的历史,其起源说法有异,从现有资料,即初期沙河调的声腔、板式、曲牌、锣鼓经,还是早期沙河派(豫剧有四大流派:豫东、豫西、祥府、沙河)的表演程式,伴奏乐器、上演剧目诸方面,都与河南梆子极为相近,故源于河南。系河南梆子沿沙河流域传入省内淮北地区,又受地方语言、风俗、曲艺等影响而形成。所以沙河调扎根界首后经繁衍成为群众最喜爱的剧种,男女老幼不拘场合的均能哼上几句,因此得到赞许:“粗梆子,细二簧,要听还是听高梆”。
清末民初的沙河调班社以3、5人组合,坐在板凳上拉唱,俗称“玩会班”、“龙虎班”。较有名的梆子班社,如“王老崇科班”、“任老养科班”、“大黄庙戏班”、“郭老德戏班”、“孙明善戏班”等20余个。随后城乡组班演唱梆子戏的还有光武、田营、胡集、戴桥等地戏班,饶绍周大班、二班及顾家班等。抗日战争爆发后,界首一时兴起,随着商业昌盛,戏曲亦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此时又有一部分豫剧演员投身于界首的梆子戏班,大大推动了沙河调的发展。
沙河调初期的“玩会班”、“龙虎班”,都是原身装着进行演唱。1890年,顾群(顾锡轩)来到界首搭班时,始登台演唱。1907年其女儿顾秀荣首次上场扮演青衣、花旦。20年代以后,随着男女演员纷纷登场演出,大大地促进了沙河调的发展。据1944年《界首一览》记载:豫剧之在界首,以徐艳琴为最早而且久,其后马金凤、毛兰花(今改毛凤麟)、阎立品、刘玉梅等先后继来。使淮北梆剧享誉大增。群众高度评价:“马金凤唱的好,徐艳琴舞的好(武功扎实),阎立品长得好(扮相俊美),毛兰花哭得好(擅演悲剧)”。1947年界首解放,河南省豫剧演员司凤英、徐凤云、徐美兰、张兰保、桑剑修、张立军、陈春生等相继来界首,梆剧舞台呈现出群芳斗艳的景象。是时淮北梆剧已完全成熟,构成豫剧四大流派之一。
梆剧早期乐器有一鼓(即司鼓)、二锣(大小锣)、三弦(月琴)、梆子、镲共8口。到30年代,乐器又增加竹笛、唢呐、笙、战鼓、二胡等。其丝弦曲牌、唢呐曲牌、锣鼓经也都在传统曲牌的基础上,日益丰富和发展,致使梆剧乐器趋于定型。解放后,因梆剧在表演艺术上的不断创新,舞台设计增添了现代的灯光布景和音响设施,乐器除保留了梆剧原有的民族乐器外,又吸收了部分西洋乐器,大大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梆剧唱腔属板腔体,主要有“慢板”、“二八”、“流水”、“飞板”4大板式,其表演粗犷。早期沙河调演员常把日常生活中之动作稍作加工就登场表演,后逐渐吸收了民间舞蹈,武术的表演技巧,还吸收了京剧的身段和豫剧的精华,创造出自己的特有绝技,形成了整套表演程式,加之各种脸谱装饰的衬托,使淮北梆剧独居流派,宏扬至今。
初期的沙河调演出的剧目十分丰富,传统的有6、7百出片断,内容题材多为三国、两汉、列国、封神、隋唐及杨家将、岳家军、包公案、水浒等话本小说及神话传说。随后各戏班、剧团常演《寇准背靴》、《铡美案》、《卖苗郎》、《哭头》、《斩子》、《打金枝》、《对花枪》、《陈妙常》等戏。解放后戏剧进行了改革,除保留了一部分传统剧目外,还上演了古、现代剧。如赵安、王慎五篇的《荒山箫声》,徐枫、赵安改编的《黄英姑》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地方戏惨遭摧残,剧团解散,演员下放,道具焚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老演员重返舞台,新学员充实队伍,梆子戏如枯木逢春,重获新生,优秀传统剧目又得解放,移植剧目充实舞台,如《春草闯堂》、《拷红》、《箭杆河边》等。随后赵安编《西汉风云》获地区优秀剧目奖。王永达编的《支农线上》获地区优秀剧目奖。并于1984年拍成电视片。大大提高了淮北梆剧的知名度,使其在淮北大地上,吐出芬芳浓郁的乡土气息。
〔剧团〕
新生曲剧团1950年初,由临泉县的“共和剧团”散班后,其中的20余名演员来界首重组班社,由市文化馆领导,名为“新生曲剧团,除在境内与邻县演出外,还经常流动于豫、鲁、苏等省一些县、市。历经三年多的闯创,添置服装道具4357万元(旧币),演员由40人增至60余人。到1953年底,该团已初具规模,角色齐全,衣箱华丽,灯光布景新颖,演出上座率高,深受观众赞扬。1954年国庆节,该团赴上海参加华东戏曲会演时,传统剧目“云楼偷诗”、“对花厅”得到好评。演员郭立仙、蒋华池获二等奖,李治国获三等奖,刘云山获乐师奖。并把“云楼偷诗”唱段灌制了唱片,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张曲剧唱片。1955年底,赴阜阳演出,该团被上调地区,易名为“阜阳地区曲剧团”。
大众剧团1947年秋,饶绍周的大班解体后,王松山将无业演员重新组合成“新新剧社”,由市文化馆领导。1949年豫剧演员徐玉琴入社改为“中州剧社”。至1950年,改为“大众剧团”。1951年5月,该团与中原剧社合并。
1951年冬,由原游艺场内的民间曲艺人员重新组织戏班,初名为“界首市民艺剧团”,演唱梆子戏。1952年7月改为“大众剧团”。演员34人,有于海斌、郭玉山、李明翠、燕守立、顾梅兰等。是年底经专署文教科协调批准,易名“涡阳县大众剧团”。
中原剧团1947年秋界首解放后,原饶家二班掌班李洪山,在二班底基础上,组成新班,名为“李洪山戏班”。1949年秋,豫剧名演员马金凤自蚌埠来界首,在中原舞台演出,参与班内,成为主演。定名为“中原剧团”。由于名角徐凤云、朱长来、张笑梅、颜容卿等陆续加入,其实力雄厚名声威振。1951年5月又与徐玉琴的大众剧团合并,改名为“中大剧团”。刚并不久,改为“解放剧团”,团长由马金凤担任,除演传统戏外,还演现代戏“血泪仇”、“斗争恶霸”等。是年7月,该团流动至商丘市演出,受到市领导热烈欢迎,被该市挽留,易名“商丘地区人民剧团第一分团”。
界首县梆剧团1956年元月筹建,3月招收学员48名,名为“少年豫剧团”。1960年与县文工团合并,易名“界首县少年梆剧团”。1968年,改名为“东方红文工团”。1975年,正名为“界首县梆剧团”。该团先学习梆剧传统唱腔和基本表演技术,练京剧身段和武功,边学习边排演。小学员经过18天即可演出大型梆剧《劈山救母》。是年10月向阜阳地区汇报演出了《打金枝》、《拷红》、《断桥》等剧目。1958年,剧团又2次参加阜阳地区戏曲会演自编现代戏《深山探宝》、《杨小寨》,获演出奖。至1959年,仅4年时间就排出剧目200多个,演出2572场。在外地流动演出时,屡获锦旗、匾额。并收到表扬信件1452封,被誉为“淮北一枝花”,群众称为“娃娃团”。《安徽日报》、《文化报》、《合肥晚报》、《拂晓报》都曾多次报道赞扬。
1964年,“社教”运动开始,历史剧、传统剧禁演。剧团赶排突出阶级斗争内容的现代戏为运动服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遭受浩劫,价值数万元的服装,道具等付之一炬。1969年演员大批下放,仅留演员9人,乐队5人。
1971至1973年,剧团又收学员40人,此后,剧团上演“革命样板戏”。1973年排演现代戏《支农线上》获地区一等奖。1975年移植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获地区一等奖。
粉碎“四人帮”,迎来戏剧的春天,“双百”方针又得到了落实,剧团复苏逢生。老演员重返团内,又吸收一批新演员充实剧团阵容,添置服装、道具、布景,大大调动了演员的积极性。除演出优秀传统剧目外,又赶排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戏,新编历史戏等。不仅拓宽戏路,满足了人民群众如饥似渴的文化生活,还大大提高演员的表演能力。1979年演员王永达自编历史剧《西汉风云》获地区剧本二等奖,优秀演出奖。翌年《西》剧赴省建国30周年文艺调演获剧本二等奖。吕承祖获音乐创作二等奖,徐枫获导演三等奖,方佳兰、芦子印、宋殿祥、王永达获演员二等奖,潘娥荣、单爱民、段国义、朱明章、荣秀英、高卫东、张艳秋获演员三等奖。1982年,上演了杨保珍和赵安创作的现代梆剧《凤还巢》,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翌年参加地区戏剧节演出获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1984年,剧团参加省首届艺术节,《凤》剧获得剧本三等奖,演出三等奖。省电视台对全剧录像,向全省播放。
界首少年文工团1958年9月,成立“界首县少年文工团”,学员来自中小学及师范的学生,演出剧种有道情戏、曲剧等。1959年,排演新老剧目40多个,巡回临近各县及淮南市、合肥市等地。演出剧目深受观众欢迎。1960年与少年豫剧团合并。
建国前戏剧班社一览表

建国后业余剧团一览表

〔剧场〕戏剧演出早期没有固定的场所,常就地演唱,俗称“地摊”。随着剧种的进化,角色行当的发展,演员的渐增,原有几人,十几人到几十人,便出现了临时用牛车撑架,上铺大木板的“高台”(即十三块板),台上用箔隔开为前后台。县境出现最早的固定舞台,是清乾隆年间修建的大王庙戏楼。尔后光武庙戏楼,玉皇庙戏楼,大黄庙戏楼等陆续出现。
1929年界首城内第一家剧场“乐天居”戏园在大义街南头建成,可容观众700人,内分池座、楼座、站签3种,男女分座。1930年“攀桂池”戏园建成,是一座浴池、戏园合一的建筑。抗日战争时期,剧场剧增,城内达20余家,如新舞台、明星舞台、易俗社、文化村等。也因剧场设备与座位不同而票价有异。由于剧场众多,剧种演出也较固定在一定的剧场里,如新舞台多演京剧,评剧多在文化村演唱,豫剧则常在明星、民众两舞台演出。但每逢星期日各剧种选优秀演员到新舞台(固定场)举行义务公演。
1947年界首解放时,尚存新舞台、民众舞台、第一舞台等,其余相继拆除。1956年,界首第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演出场所——颍滨戏院投资新建,1958年交付使用。1966年易名“东风剧场”,1979年改造成影剧院,座位1008个。1975年,由国家投资兴建界首沙河影剧院,上下2层,内设座位1640个,门前筑有人民广场。1980年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对文化生活的渴求十分迫切,因此胡集、砖集、戴桥、光武、芦村等十几个区乡纷纷兴建了影剧院。
抗战前剧场

抗日战争时期界首三镇剧场

解放后兴建的影剧院

二曲艺
曲艺种类繁多,县境流行的有大鼓、渔鼓、琴书、评词、坠子、简板、连花落、快板书、打花棍、拉洋片等。设置简陋,道具单一,说唱人员很少,多作为糊口维生手段。解放以前界首境内流行民间的只有大鼓书、坠子戏、评书等,多是自行结社,座场演唱。
解放后,曲艺受到政府的重视,1957年8月,正式成立“界首县曲艺协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破坏,活动中断,被迫停演。1972年8月,成立“界首县曲艺专业队”(属大集体性质),由县文化馆派干部领导,1978年10月解体。
1979年7月,对全县曲艺人员进行普查登记,经审查考核,合格队员122人,签发了演出证。是年11月,组成“界首民间曲艺队”,产生出自己的领导成员,由县文化馆负责管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