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勤劳聪颖的界首人民,不仅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耕织出富饶的家园,而且创造出灿烂的文化。明清时期,境内有进士、举人70余名,常会友结社,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民国时期,亦有小说、诗歌、书画创作问世。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几十年来文学创作队伍日益壮大,他们艰辛地奋战在文学、美术、音乐、金石书法、摄影等不同岗位上,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据1985年统计,县内成立5个文艺工作者协会,共有216人。其中文学工作者协会35人,美术工作者协会34人,书法工作者协会46人,音乐工作者协会57人,摄影工作者协会42人。参加安徽省各协会的成员有10人,其中中国戏剧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6人,中国音乐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2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省分会会员2人;参加阜阳地区文联任委员的4人。阜阳地区各协会理事16人,其中文协1人,戏协4人,书协2人,美协1人,音协1人,摄协1人,曲艺1人,民间文学研究会1人,中国阜阳剪纸研究会4人。
一小说散文诗歌
〔小说〕解放前出版问世的有县人王丹岑的中篇小说《丰碑》和长篇小说《黄河的海》、《淮河》。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把文学视为财富,培养一批文学新人,发表许多小说作品。如肖云凯写的《二柱子的故事》、《李大伯过年》、《丰卷回归》以及《幼苗株株壮》等。另有王成章写的小说《家乡的戏台子》,戴立轩写有《卖馄饨的姑娘》、《请财神》陈树立写的有《承包的第一天》、《她真象李双双》,于忠举的《法图的心思》、《选不掉》,赵同心的《我的妹妹》、《犟姑娘》、《春喜》等等。
〔散文〕解放后,散文创作,层出不穷,特别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级报刊发表有戴立轩的《麦仁糟》,秦海英的《金桂飘香》,赵晓霞的《孔雀开屏》等。还有赵安的《夕阳的小上海》、《沃土及断想》,戴万哿的《我的良师》,吴喜华的《颍河月夜》。
〔诗歌〕抗日战争时期,县境北部黄水滔天,墙倒屋圯,野无青草,室无食粮,加之官饷军粮的摊派,使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王宪邦《黄水叹》中写道:“滚滚西来卷大波,墙倾屋圯更伤禾,千家万户炊烟断,徒向苍天唤奈何!”“波浪奔腾日月昏,浑疑不是旧乾坤,可怜忍冻忍饥候,胥吏催科夜打门”。
解放后,界首诗人辈出,各展才华,如王应础的诗歌先后在《安徽文学》、《安徽诗歌》、《江淮文学》等报刊发表。代表作品《淮北散歌》、《致大青山》等,很受人民喜爱。纪英才的《无花果》、《田间路》、《映山红》等20余首,分别发表在《星星》诗刊,及《安徽文学》杂志上。秦士元写的《中原行》、《天丝》、《泡桐花开》、《小镇之夜》,《珍妃井》、《仙女散花》等25首诗歌,均已发表。范醒华是后起之秀,写出20余首诗篇,受到老前辈诗人及广大人民的赞赏。如《又背了书包》、《柳笛》、《绿化》、《高山上的鸟屋》、《青青的藤蔓》等,分别发表在《安徽日报》、《安徽文化报》、《安徽青年报》上。刘明达的主要作品有《庐山雷》、《春燕》、《党旗、光荣属于你》、《淮北散曲》等。
二书法绘画摄影
〔书法〕清末民初,县境较有名气的书法爱好者、清光绪年间恩进士郭桂芳(界首城关人),善行草;清道光元年贡生李慎五(大黄乡李楼人),工大草;清光绪年间秀才王惠邦(光武镇老王寨人),善行草;民国时期直至解放后誉满界首城乡的善书者范清修,笔力遒劲,气势雄浑,自成一家。
1949年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书法工作,每年都在文化馆举行书法展览,颇受书法爱好者及广大群众欢迎。1982年12月,成立“书法工作者协会”。1983年由老一辈书法家培养出一批新秀,参加阜阳地区举办的青年书法竞赛,有三名中奖。其中郭森林获一等奖,宋怀尚获二等奖,王杰获三等奖。

〔绘画〕清末民初时期,绘画广为发展,国画、水彩画、水墨画、陶瓷画等,不乏其人。如米秀灵的山水画,王朝品的人物画,芦云阁的山水画等较有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的审美观提高,爱画者日盛,习画者日众,机关干部、工人、农民、学生等,成为绘画的一支新军。1982年9月,美术工作者协会成立,会员34人,刘亭青的年画《同学》、《棉田传经》、《还是人间好》,分别参加在1961、1962年安徽举办的美术作品展览,国画《四季皆春》1964年在省展出,版画《东方红》1962年参加华东美术作品展览。李继周的年画《勤劳致富》,1982年在合肥展出,并获得了优秀作品奖。另与刘亭青、于幼军合作的宣传画《计划生育》四条屏,1982年春节,由省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年画形式选用,向全省发行。郝学美的牡丹,谢浩东的兰草,陆军的布景画,朱黎明的风景画等,各有特色,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范宝珠的国画较为成功,《心愿》、《长征路上》,1983至1984年,分别参加省美术作品展出。

〔摄影〕解放前,界首城内有6、7家照像馆。至解放后,照像馆仍有4、5家,专管为顾客照像。1956年,政府对照像行业进行整顿,改为国家经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城内个体兴建10余家照像馆。随后各区乡集镇均相继设有照像馆,解决了农村照像难的问题。
1980年,成立摄影工作者协会,会员达42人,组织业余摄影工作爱好者,拍摄新闻,艺术彩照,陈列展览,很受广大人民所称赞。会员王东君几年来创作40余幅艺术摄影作品,分别在《阜阳报》、《安徽青年报》上发表,《河水清清洗头爽》,1984年北京《健康报》杂志给予刊登。
省以上报刊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绘画、摄影创作一览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