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设施
1948年,界首市建立“民众教育馆”,馆址在解放一大街南段路西,有楼房3间,市委组织部干事田引调任馆长。1949年,迁往西中州路69号,改为“界首市人民教育馆”,有房屋10余间。馆内分文娱、宣传、教育、体育4个股,广播、展览2个室。1950至1952年,相继建卫民镇、连后楼2个文化站。1953年撤市建县后,“市人民教育馆”改为“界首县文化馆”。1956年,分别在光武、陶庙、胡集、砖集4区成立文化站。1958年冬,在全国大跃进形势促使下,全县各公社纷纷建起文化馆,大队办起了俱乐部。1964年,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县境的大队、生产队和大的自然村也都建起了“文化宣传室”。1968年,县文化馆迁至中信义街11号。时有房屋20余间,院内筑有宣传台,外设画廊,每月更换一次。
1972年,顾集、河南、戴桥、舒庄、王集、马集等公社建起文化站。1975年,水上公社组建了文化站。1981年,光武、陶庙、胡集、砖集、界首镇等文化站改为文化分馆。1984年城郊区建起文化分馆,芦村、环城、段寨、陆集、任寨5个乡都建立了文化站。从而加强了农村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活跃了农村文化阵地。
二群众文化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满怀对共产党和新社会的热爱,自发地组织各种文娱团体,闲暇时进行排练演唱,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每逢乡村庙会、节日喜庆、传统佳节,城乡更是热闹非凡。
〔会演〕为了提高文艺水平,激发爱好者的热情,县、地、省各主管部门有组织地进行了会演、调演等活动。1953至1985年,全县举办了10余次文娱会演活动。其内容有戏剧、曲艺、歌舞等。演出时间一般3至5天。每次参加演出约40多个单位近千名业余演员或专职演员。在省、地举办的会演或调演中,县梆剧团演出的优秀剧目《凤还巢》不仅多次获奖,还由省电视台录制播放。小黄乡剧团赴地区演出现代戏《婆媳会》、新编历史剧《江雨传情》,以及改编传统剧《捆曹谷》等,分别获音乐、舞美、演出3个优秀奖。
历年来群众业余文艺会演情况统计表

〔节日活动〕境内群众习惯每年春节(正月初一至初五日)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农村或小集镇则以搭台唱戏为主。城内除了戏剧演出外,各行业的业余文艺爱好者,以不同形式的民间舞蹈、传统技艺,粉妆扮演各种角色,上街活动表演,深受人们欢迎。搬运站职工以“肘哥儿”扮出青蛇白蛇爱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驳渡社职工以表演“旱船”、“河蚌舞”展现船民的水上生活情景。建筑公司职工脚踩“高跷”展现“八仙过海”的仙境神态。竹器社职工以“竹马”形式演出“拉犟驴”、“拉秦桧”。回族民众也组队参与,常以“十二属相”、“火流星”、“独角虎”、“独杆桥”等多种表演形式角逐献艺,各具特色。
元宵节的文艺活动(正月十四至十六日),更是丰富多彩,并具有浓厚的地方气息。早期城乡人家,晚上都在门前悬挂各式各样的彩灯。讲究人家,高挂“走马灯”。灯笼中有各种神话故事出现,如“嫦娥奔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八仙过海”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解放以后,群众除沿袭旧的习惯外,县里常举办灯展、灯谜、放焰火、放河灯等大型文艺活动。
“五一”、“十一”、“元旦”等几个节日,解放初期,城乡的各机关团体扎彩门、挂红灯,以示庆贺。常常排演节目、扭秧歌、打腰鼓,集会游行庆祝节日。随后这些节日的活动由文娱性向文体结合性变化,开展各种类型体育比赛,更增加节日的气氛。
三民间文艺
〔故事传说〕
县官请医
民国31年(1942年),太和县县长的夫人有病,派随从张五持名片带4人小轿一顶,来到界首“真心益寿局”药铺,请刘慎卿先生出诊。
刘先生见张五态度傲慢,接过名片乜了他一眼说:“请你回禀县长,就说我不去。”张五看刘竟然不把县长的特使放在眼里,等于看不起县长,便大为恼火,瞪着眼质问道:“为啥?”
“我看你的眼没长到正地方!”
“你别不识抬举,县太爷怪罪下来,你担当不起!”
“我不少银子不少粮,何罪之有?”说过抬脚出门就走。
“你往那去?”张五呵斥道。
刘先生轻描淡写地答道:“眼下乡间瘟疫流行,好几家子正等着我出诊呢。”
张五傻了眼,好在几个轿夫知道刘先生刚正不阿和诙谐幽默的脾气,劝张五不能强求,好说歹说要了2帖药,拿回去交差。
又过三天,张五着装整齐规规矩矩地来到“真心益寿局”,对刘先生毕恭毕敬地说:“县太太吃了你的两帖药,大病痊愈,县长特地命我来酬谢您,带来20块大洋作为酬金,并请你去太和县衙一趟。城郊正流行瘟疫,病人很多,为百姓看病10天。”
刘慎卿接过20块大洋,随手散发给几个穷乡亲,把张五让到客厅里,又端茶又递烟,说道:“你这次是为百姓而来,马上我收拾下就去。”
县长听说刘慎卿来了,慌忙迎出衙门,握着刘的手,虔诚地把他让进客厅吃茶,并笑容可掬地问道:“先生,恕我直言,上次我以礼派人延请,你拒之不来,现在命张五去说,你为啥招之即来了呢?”
刘答道:“医家看病,官民等同,上次张五去,我听了太太的病不是急症,用2帖药会痊愈的,再者敝乡的急重病人太多,我不能因小失大,便拒绝前来。这次张五捎去大人的口信,说太和城郊瘟疫流行,急重病人很多,我咋说也要来呀。自古以来都是民为重,官为轻,这可是常存之理呀,大人你说这对不对呢?”
一席话说得县长肃然起敬,尊刘慎卿为上宾。
李闯王义军踩皂沟
界首县黄庄乡,有一条南北沟,叫皂沟。平常沟水清澈见底,水草青青,游鱼嬉戏。附近的群众常常到这里洗衣服,淘粮食。逢到天下大雨,田里积水就都向这里汇集,沟水猛涨,变得黄澄澄的,向南流入泉河。
相传,这条南北沟不是水冲刷成的,也不是车拉筐抬挖出来的。这里以前是一条黄土路,当年闯王李自成率义军从这里经过,硬是用脚皂出一条沟来,所以后人就把这条沟叫做皂沟。
某一年的一天里,李闯王发兵北上。起义军经过这里,适逢天降大雨,昼夜不停。那雨下得可真大,就像掉了桶底子,一个劲地直往下倒。可是义军队伍仍然冒雨行进,谁知,等队伍走到今黄庄地界时,竟然自行停了下来。闯王好生奇怪,正欲差人打听,忽然探马来报:“启禀闯王得知,前面只有一条黄土小路又窄又陷,两边是大片大片的庄稼,大队通过有困难,请闯王定夺。”
闯王闻听此言,心里格登一沉,顿时眉头拧成疙瘩,好不焦急,催马上前一看,果然如此。闯王心里想到,这大片大片庄稼遭此大风大雨,已是可惜可痛,如若队伍一路践踏过去,岂不更叫人伤心。这粮食本是百姓的命根子,官府搜刮他们,地主老财盘剥他们,我李自成难道也能去糟踏他们吗?不,决不能。我扛起“均田免粮”的大旗,就是要百姓吃饱穿暖,可是眼下该怎么办呢?军情如火啊!只见闯王猛地一甩缰绳,纵身跳下马来,迈步走进黄土小路。士兵们不知闯王是何用意,各自交换眼色。谁知小路早已被雨水浸松泡软,一脚皂下去陷到脚脖子深。此时闯王心比泥脚还要沉重,可是等他猛一回头,目光触到风雨中抖动着的斗大“闯”字的闯王旗,看到大旗下义军勇士们一张张刚毅的脸,心里顿时一热,于是闯王便又回去,大踏步向前走去,随即传来闯王命令:“只能路上走,不准地里行,踏倒一棵苗,立斩决不容”。
义军又出发了,士兵们记着闯王命令,自觉地沿着闯王的脚印走,变成一字长蛇。“刷刷刷”地走过去了,黄土路一下陷下去,雨水立刻便“哗哗哗”地灌满了。“轰隆隆”的车队驶过去,黄土路又陷下去一截,雨水又“哗哗哗”灌满了。“踏踏踏”的马队奔过去了,黄土路陷到大腿样深,渐渐把黄土路越陷越深,雨水越聚越多。后来,雨水漫过腰深,士兵们就趟水前进。
闯王军队打这里经过的消息传遍,附近乡里老百姓纷纷扶老携幼冒雨出来迎送。看到义军们不皂坏庄稼,竟然把那黄土路皂成了一条沟,心里非常感动,有的上前拉住义军的手说:“求你们捎口信给闯王,这庄稼地你们就只管皂吧,皂坏了俺也不怪!”可是,纪律严明的义军哪里肯听,仍然沿着闯王走过的路继续前进。
后来,风停了,雨住了,义军过完了,再看那大片的庄稼,仍然齐刷刷地长着,并没有皂坏一棵。只是那条人们熟悉的黄土小路却再也不见了,变成了一条很长很长的水沟。
皂庙的传说
界首城西头,紧挨颍河北岸,有座庙,庙中神像,塑的是位黑脸大汉,人称“皂王爷”,故名皂庙,说起这庙这神,还有一段故事呢。
元朝末年,黄河屡次改道成灾,元顺帝采纳了工部尚书贾鲁的主张,差贾鲁为河防总使征调15万民夫,由2万官军弹压修治黄河。至正十一年四月开工,正是天长夜短,青黄不接的时节,那些民夫,吃苦受累,忍饥挨饿,动不动还得挨监工官兵的鞭打,真是个个怒恨,人人诅咒。界首西刘营的刘福通,决定趁这个时机起义反元。
正值起义军齐集界首之际,吃饭问题急需解决。
火头军在颍河北岸刘福通家的花园里掘地成灶,聚钵当锅,由民夫、义士中间推举出一名黑脸大个主持。黑大个精明能干,办事公道,几千人的伙食安排得头头是道,人人称赞。刘福通得到这员火头军,别提有多高兴啦,巡视炊事班时,夸奖了他一番,只是因为忙着安置起义大事,没来得及问黑大个的姓名来历,家乡居址。
起义前的一天晚上,各路人马都已聚齐,刘福通特别担心起义军吃饭问题,专意跑到花园里,黑大个儿说:“请刘爷放心,保险不误大事!”
结果,经过黑大个儿的安排,紧张操持,出人意料地完成了任务。义军将士个个都吃得饱饱的,一个个生龙活虎,扯起红巾军大旗,一鼓作气,拿下了沈丘城(今临泉)。
旗开得胜,记功行赏。凡是作战有功的将士大都得到了奖赏。许多人提出了火头军黑大个的功劳,刘福通难过地告诉大家,经过反复查问黑大个已在攻城中英勇牺牲了,连尸体的下落也没找到。为了表彰黑大个的功劳,决定在刘福通家花园里,那棵天马行空松旁,建庙祭祀,把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二定为祭奠日(这一天是红巾军举义日)。因为不知黑大个的名姓,大家说,就称他“黑王爷”吧。刘福通说“红巾军崇奉光明,说是黑王爷,不大妥当,不如称为“皂王爷”。于是这庙就被称为“皂爷庙”了。从那以后,几百年来,每逢四月十二,赶会游玩进庙焚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直流传至今。
金头玉葬的传说
东汉时候,界首北面约30多华里的地方有两个城池相对峙:东面的叫“宋王城”,西面的叫“姨娘城”,大家都习惯地喊它“东宋王、西姨娘”。至建武五年,十分崇尚儒术的皇帝,把孔子的十六世孙孔安封为“殷绍嘉公”。最初封地在新妻阝(今太和县倪丘附近)。建武十三年又改封为“宋公”。于是,孔安就移居到宋王城,成了当朝显贵。
孔安有一个娇贵的姨娘,宋公把她安置在距宋王城西面30余里的新阳城(现光武区小黄乡尹城子村南)居住。是时新阳城商业繁华,周围物产丰富,这位姨娘平日花天酒地,生活极为糜烂、骄奢,经常带领丫鬟使女,四出游玩、狩猎,享受人间富贵,自诩为人间“仙姑”。她依仗宋公权势,欺压百姓,横行乡里,也不知有多少贫民百姓,被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周围的群众无不恨之入骨,民间当时流传着:“贵姨娘,如豺狼,姨娘不死不安康”的歌谣。
孔安虽被皇帝奉为上宾,但除去奴仆和仪仗队外,所给的卫士并不多。平日守卫宋王城尚嫌不足,更抽不出多余的人来守卫姨娘了,为兼顾两地安全,宋王想出一个办法:在姨娘城里筑一个烽火台,与姨娘约好,一旦有人攻城,就赶快点火,他马上派兵来救。
这个不谙兵事的姨娘,虽然看到烽火台建成,还是心里疑虑,担心哪天夜里,敌人突然杀来,落得个身首异处。所以,有一天傍晚,她心血来潮,突然令仆人点起烽火,霎时狼烟冲天。孔安看见狼烟,知道有紧急情况,就毫不迟疑地带领卫士,急奔姨娘城。哪知跑到姨娘城一看,姨娘正若无其事地一面饮酒一面观赏歌舞。问其究竟,姨娘笑着说:“你筑这个啥台,也不知灵验不灵验,我特意试一试呢?”宋公听后,十分气恼,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垂首而去。
时隔年余,这个十恶不赦的姨娘,更加作恶多端,群众忍无可忍,就在一天黑夜,奋起攻城。姨娘赶忙叫人点起烽火呼救。宋公看到后,只是淡淡地说:“等天明后再去看看吧!”谁知起义的农民迅速杀进姨娘府,割下这位姨娘的头,当即撤离。
直到第二天晌午,孔安才带领一队卫士慢慢腾腾地来到新阳城,昔日不可一世的姨娘只落得身首分离的下场。宋公叹了口气,遂命人筹办后事,并铸一颗金头配上,身上饰以玉璧。为防后人盗墓,出殡时,四个城门每个城门出两口棺材。至今,新阳城遗址四门外,都有筑起的土堆,如于古堆、黄古堆、刘古堆等。宋公姨娘究竟埋在哪个墓葬里,谁也说不清,只留下“金头玉葬”这个传说。
枣林庄的传说
界首县的最北边有个枣林乡,乡政府设在枣林集上。枣林集又叫枣林庄,现在群众简称为枣林。其实枣林一带并没有成片的枣树,那为啥称枣林庄呢,这话说起来就长啦。
元朝末年,刘福通在界沟(即现在的界首)聚众造反,联合各路义军与元军作战。这一带连年战火,只杀得血流成河,尸骨堆山,朱元璋南京称帝后,这地方已经路断人稀,田地荒芜了。
朱元璋为了恢复生产,安定人心,就派人从山东枣林庄、穆寨一带迁来很多老百姓。修理房子给他们住,发粮食给他们吃,分农具给他们用,又牵来牲口让他们使,叫他们在这一带安家落户,永远住下去。常言说,旧家难舍,故土难离,初到这里人生地不熟,缺东又少西,谁不想老家呢?有些哭着要回去,那还安心过日子呢。有些上年纪的人,情知山高路远,携儿带女,回家又不容易,再说皇帝派人送到这来,哪能随便叫拐回去呢。就想了个办法,和大家商量说:“这样吧,咱住的寨还叫山东的老名字穆寨,咱还赶老家穆寨北边的枣林集。”从此穆寨、枣林集这两个名字就在山东的老百姓中叫开了。本来穆寨西北角有个很大的集叫太平岗,当地人还有赶太平岗的习惯,自从山东迁来的百姓在枣林兴集,慢慢地太平岗就没人赶了。后来平了房子,种上了庄稼,只留下一个十字路口。至今人们还流传着:兴了枣林庄,死了太平岗。
〔民歌小调〕县境内广为流传有欢庆佳节的歌舞,男女眷恋的情歌,悠扬动听的小调,高亢激昂的劳动号子等。其内容丰富,题材新颖,韵调优雅,舞姿形象逼真,源流民间。
民歌
撒床歌〔解放前〕
进了新房喜洋洋,新人请俺来撒床。
绣花门帘三尺长,伸手挂在金钩上。
牙子床,真是美,四块金砖垫床腿。
新人床,奇世材,龙宫将腿造上来。
龙宫腿,黄金称,八宝扣榫好威风。
鸳鸯枕,红绫被,郎才女貌新人配。
一把栗子一把枣,撒得明年生个小。
一把栗子一把糖,撒得孩子会叫娘。
一把撒到床东头,金银财宝往家流。
东一把,西一把,槽头拴着骡子马。
新郎新娘思想好,百年夫妻同到老。
黄水谣〔抗日时期〕
老蒋打仗真不沾,日本来了他窜圈。
扒开黄河堵日本,害得百姓苦难言。
墙倒屋塌没啥住,庄稼淹完断炊烟。
妻离子散何处去,遍地哭声怨苍天。
除夕扫地歌〔解放前〕
一把扫帚手里攥,大年三十扫庭院。
一扫喜鹊来报喜,二扫二龙来戏水。
三扫杂面不沾嘴,四扫院里不招鬼。
五扫满柜金,六扫满箱银。
七扫摇钱树,八扫聚宝盆。
九扫骡马成大群,十扫寿高福满门。
灶君上天言好事,凡间都是勤快人。
打夯歌
咱先夯两头,慢着往前游。
要是哪里高,咱就弯弯腰。
要是不弯腰,累死没人包。
要是哪不鼓,您就垫点土。……
卖佐料
往这偎,往这瞧,掏出零钱包材料。
小磨磨,细箩箩,不用杆,不用确,
包回家去就下锅。不用挤,不用乱,
材料真假当面看。白胡椒,产南洋,
漂江过海大茴香。大茴香,小茴香,
陈皮、毛桃都装上。有紫苏,有霍香,
有肉桂,有良姜,砂仁、豆蔻也装上。
(白)——五香八大味!——正宗好佐料!
吃个鸡儿,吃个鱼儿,吃个蚂虾避腥气儿。
买的买,包的包,左邻右舍也管捎,
心中想买别忘了,钱多钱少都能包。
娶了媳妇不要娘
小麻嘎,尾巴长,娶了媳妇不要娘,
把娘送到高山上,不喂老虎就喂狼。
烙油馍,熬鸡汤,小两口吃着可怪香。
点灯歌
纸煤子火绿荧荧,新人请俺点新灯。
点新灯,照新床,照照新人啥嫁妆。
方桌斗椅巧八件,还有站柜和板箱。
对肚子石榴并蒂莲,领个小孩叫宝全。
宝全爹,宝全娘,我是宝全二大娘。
点上灯,俺就走,新房留你小俩口。
你观他,他观你,扑嗤一笑把灯吹。
造垛根(解放前)
割完麦,打完场,谁家闺女不想娘。
娘想闺女常常有,闺女想娘哭一场:
茶不思来饭不想,啥时南庄看亲娘?
贤妻何必泪纷纷,想走娘家放宽心。
单等到了端午节,糖糕油角备几斤。
骑上咱那小黑驴儿,小俩口南庄造垛根。
打铁歌(解放前)
小大姐,小二姐,您拉风箱我打铁。
打成铁,好造枪,造好枪炮打老蒋。
老蒋打跑了,对象找好了。
童养媳(解放前)
太阳出来向西落,小来的媳妇受折磨。
确米确到三更半,磨面磨到四更多。
清早喝碗剩糊涂,晌午吃块馊气馍。
打发公婆睡了觉,一头扎进柴禾窝。
想跳坑,坑太浅,想投河,河太远,
爹啊娘啊哭死俺,这日子叫俺难睁眼。
磨洋工(反映农村大锅饭)
喊破嗓子敲破钟,磨磨蹭蹭不上工,
树下等,路上蹲,到了地头坐个坑。
你也来,我也来,男插大方女做鞋,
你也松,我也松,屙屎尿尿三点钟。
晌午歪来咋没走,工分票子没到手。
后悔药(封建社会)
挑家挑到二十多,挑个女婿没法说。
前鸡胸,后罗锅,连疮腿,拐子脚,
胡子带袢嘴带豁,一脸麻子赛豆壳。
怨爹娘不该图他家田地好;
怨哥嫂不该图他家骡马多。
如今生米做成饭,世上难买后悔药。
相家(解放后)
初八、十八、二十八,南庄的闺女来相家。
吃了席面就要走,二百块钱拿到手。
拉绒围脖七块五,尼龙袜子两块九。
牛仔裤,带铜牌,毛呢大衣高跟鞋。
这些东西还不算,捎包糖果二斤半,

买个皮箱装东西,闺女这才传圣旨。
三间瓦房砖院墙,里间买架钢丝床,
缝纫机,五个斗,自行车,是永久,
瑞士坤表是进口。女婿听了嘴唏溜,
公公连忙用眼瞅:“还要啥?快张口,
你一张口俺就有”。
纺花车(解放前)
纺花车,转枝莲,铁打锭子蜡打弦。
一夜纺了二斤线,拿到集上卖铜钱。
不买官粉桂花油,送给冤家做盘缠。
进京赶考中状元,可别忘了来娶俺。
送郎参军(解放后)
哥哥领来征兵表,忙向小妹家中跑。
告诉小妹好消息,哥哥参军把国保。
心中喜欢面带笑,哥哥参军妹荣耀。
放心前方把国保,妹在家中等喜报。
哥哥换上绿军装,妹送哥哥村头上。
送哥一朵玫瑰花,愿哥莫把小妹忘。
说亲
大闺女,十七八,快嘴媒婆到她家。
又递烟,又倒茶,可是给俺说婆家。
说好的,俺不配,说懒的,生闲气,
说个小伙会种地,夏天陪俺把地下,
冬天跟俺学纺花,春秋天里没啥事,
干好副业能发家。
结扎(八十年代)
大车拉,小车拉,拉着娃娘去结扎。
娃家娘,别害怕,割个小口没多大,
要是生育没计划,咱国人口要爆炸。
我们中国这么大,百年以后人吃啥。
对板子(民间童谣)
对、对、对板子,俺家娶个花婶子,
脸又白,手又巧,两把剪子对着钅交。
钅交个桃,寿福乐,钅交个石榴笑哈哈,
钅交个蝴蝶花间舞,钅交个“大圣”能降妖。
三中全会后民歌
1、实行责任田,家家户户都有技术员。
责任制,到了人,懒汉滑头都变勤。
2、打破大锅饭,一年到头吃好面(麦面)。
政策对了头,一步一层楼。
小调1980年后,文化部门对民间歌谣、小调进行了普查搜集,挖掘整理成民歌小调及儿童歌谣100余首,汇编入《中国民歌集成安徽卷》内,下附部分小调。
十杯酒

绣花灯

观灯

卖针

〔剪纸〕民间剪纸流传既久且广。解放前,有些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喜穿花鞋,剪出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等花样,贴于鞋帮之上,刺绣仿做甚下功夫,绣得栩栩如生,非常美观。还有枕头、门帘、被面等,都是仿照剪纸式样而出。尤其是新婚洞房,必剪出双喜、窗花,布置一新,流传至今人们还多为采用。
解放后,剪纸已为政府所重视,在有关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县境一批剪纸行家崛起,如县文联副主席刘亭青、农民陈之仁、县文化馆副馆长李继周等,他们都有多幅作品参加省、国家及选送国外参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剪纸人才辈出,技艺精湛,作品繁多。县成立了剪纸协会,1984年8月,安徽电视台来界拍摄戴氏三姐妹和刘亭青、李继周、陈之仁等人的剪纸艺术片,9月向全省播放。

〔音乐〕县境流传音乐种类较多,历史悠久,其乐器可分为吹、打2种:吹奏乐器有唢呐、笙、箫、笛、管、号等;打击乐器有鼓、钟、梆、板、锣、镲、琴等。这些乐器多为表演节目时配合演唱协调演奏,形式、内容、技艺音韵、音质和风度等几方面极为讲究。
锣鼓棚系民间打击乐班,有锣、鼓、镲、二锣等。还有笛、箫伴奏,多为宣传、出玩会等运用。
舞台音乐演唱戏曲时,伴奏音乐甚为考究。有二胡、嗡子、锣、鼓、梆、板、笙、笛、琴、琵琶等等,甚为齐全。1954年国庆节,“新生曲剧团”赴上海参加华东戏曲会演时,刘云山获乐师奖。1979年,县梆剧团参加建国三十周年文艺调演,吕承祖获音乐创作二等奖。
学校音乐解放前,学校音乐课程都安排教练唱歌,时有排练节目进行文艺晚会活动。解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乐器日益增多,音乐课伴奏的乐器有胡琴、风琴、手风琴、脚踏风琴、提琴、琵琶、电子琴等,达到音教结合唱演结合,培养人才的效果,同时校内还经常开展自编自演自拉自舞,演唱融为一体的文娱活动。界首一中音乐教师何涤生,于1959年创作的歌曲《教育方针是明灯》、《艾克滚旦》均在《中学生杂志》中发表。
唢呐班群众称唢呐为响器,响手,流行甚广,民间在婚丧喜庆和节日时,常请派用。根据需要鼓手选用曲调,增强气氛。唢呐吹奏的曲调,多以喜庆为主,有百鸟朝凤、五子登科、大锯缸、闹花灯等。随后发展到选奏戏剧曲调,有朝阳沟、穆桂英挂帅、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选段。
县境唢呐班中较有名气的,有陶家的响手(即大黄集上陶玉清的唢呐班),彦家的笙,马集的滕大合,芦村的罗更,胡集的赵兴礼、曹景旺、曹金玉等。
“文化大革命”时期,唢呐曾一度被诬为“四旧”,乐器被查封、艺人遭批判,演奏活动被中断。
省以上报刊发表的故事、剪纸、音乐创作一览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