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散文、小说、诗歌阜阳县文学创作,最早见于唐代的有《王建诗集》。宋、明、清三代,著名的散文、诗歌有152部、共456卷。张廉的《思保堂集》、郭升的《汝颍集》、储珊的《钩无集》、张思浚的《净业集》、张思洽的《双溪诗文集》,均蜚声文坛。民国年间,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一些爱国文人,有感而发,写出730多篇杂文、小品文、随笔、论说文。周传业所写《五·四运动后国民应有之觉悟》,最早提出“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中产阶级是革命的同盟军”的卓识灼见。抗日战争以后,散文、诗歌、小说倍盛往时,根据《淮涛》、《淮流》、《阜阳青年》、《淮上新报》、《革心报》、《动员报》、《阜阳话报》、《午报》等报刊统计,发表时事详述437篇、杂文524篇、散文634篇、随笔325篇、小品文764篇。民国30年,国民党军警逮捕《革心报》创办人吕金英、朱骏利后,文坛上出现“万马齐喑”局面。
解放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一大批工人、农民拿起笔批判旧世界,讴歌新生活。滑集乡农民潘永德在不到10年时间内,写了103篇小说,安徽人民出版社将其中一部分集为《闲事家》,于1960年出版。根据《阜阳县报》、《阜阳日报》、《文艺宣传材料》、《群众文化》等地方报刊统计,1950年至1961年,发表小品963篇,时事评述324篇,杂文437篇,小说369篇,故事334篇,游记42篇。1963年,有些报纸遵照“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指示,批评文艺界“鼓动干单风,只讲阴暗面”。有些人生怕写出什么会引火烧身,放下了笔。“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江青等扬言解放后17年,文化艺术界一直被一条黑线统治着,到处抓“小爬虫”,很多人挨了斗,作品越来越少。1978年后,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各种不同形式的作品大量涌现出来,梁如云的长诗《湘江夜》获全国青年优秀新诗奖。1978年至1985年的7年中,发表在县、地、省级报刊上的作品,计有报告文学19篇、杂文79篇、小品87篇、小说28篇。梁如云写的《永恒的情笛》、《爱之海》、《恋痕》、《野雨》均受到好评。另外,还开掘了新的文学体裁——连环画脚本。
(二)戏剧曲艺
1.戏曲演唱
戏剧:清末、民国年间,县内有梆子戏(又称沙河梆子)、京剧两个剧种。梆子戏流行于农村,京剧风靡于城市。
梆子戏常演的代表剧目有《两国和》、《七郎八虎探幽州》、《大登殿》、《薛平贵征西》、《铡美案》、《陈州放粮》、《铡包勉》、《薛仁贵征东》、《刘备招亲》、《黄鹤楼》、《将相和》、《反徐州》、《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李渊跑宫》、《赵匡胤哭头》、《二龙山》、《泗水王上吊》、《大江东》、《小江东》、《斩马谡》、《马天官打朝》、《刘镛下江南》、《渭水河》、《过五关》、《阴阳伞》、《崇贞失天下》、《寇准背靴》等。京剧常演的代表剧目有《龙凤呈祥》、《群英会》、《四进士》、《潇湘夜雨》、《乌龙院》、《奇冤报》、《南阳关》、《夜战马超》、《反潼关》、《穆柯寨》、《泗洲城》、《探皇陵》、《二进宫》、《六月雪》、《三击掌》、《翠屏山》、《坐楼杀惜》、《花田错》、《罗成叫关》、《徐母骂曹》、《黑风帕》、《探阴山》、《打龙袍》、《马前泼水》、《张松献图》、《器祖庙》、《夜观春秋》、《白马坡》、《单刀赴会》、《收姜维》、《火烧连营》、《七星灯》、《恶虎村》、《盗玉马》、《戏貂婵》、《杀子报》等。
梆剧在农村春节后或庙会上演出,事前由会头(牌户)出面邀请戏班,募集演出经费,搭戏台。有时搭两个台子,邀两个戏班对唱,俗称“对台戏”。财主做寿,也有找戏班到庭院演出的。
京剧多在城市演出,戏班由剧院老板邀请,从票房收入中付给演出费。名演员出场,票价可以提高。民国时期,一些人把京剧视作文明象征,常在公共场所清唱。同盟会员李靖宇夫人李砚痕、国民革命军57军军部秘书吴晋卿、国民革命军骑兵第二军秘书长胡苹秋等,常到戏园登台“打炮”(扮演剧中角色),一些著名京剧演员,如姜鹏飞(又名万里红)、九盏明、刘永奎、刘荣芳、张巧玲、蒋小楼、徐振华、何灵仙、许凤楼、许翠兰、许翠馥、兰月春、金丝猴、雪艳琴、张菊隐、筱玉燕等,也常来阜阳演出,京剧繁盛一时。
民国中期,话剧传入,群众称之为“文明戏”。民国14年(1925年),阜阳县中师生演出的《棠棣之花》,是阜阳县最早的话剧。“九·一八”事变后,省立第三中学与省立第五女子中学演出的话剧《关山月》、《八百壮士》、《祖国万岁》、《盲哑恨》、《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回春之曲》、《雷雨》、《前夜》、《交换》、《铁蹄下的人们》、《打鬼子去》、《战曲》、《马百计》等,受到各界人士称赞。
1949年,阜阳城各界青年演出自编活报剧《活捉王耀武》后,话剧又活跃起来。阜阳联中师生除演出话剧外,还演出《白毛女》、《王贵李香香》、《虎孩翻身》等歌剧,话剧和歌剧逐渐普及开来。
1958年,阜阳县曲剧团成立后,曲剧逐渐为广大群众接受,代表剧目有《杨门女将》、《卷席筒》、《大祭桩》、《三哭殿》、《烽火颍州》、《卧薪尝胆》、《黑虎岭》、《落雁江歌》、《花庭会》、《马前泼水》、《盘夫索夫》、《阎家滩》、《三孝堂》、《挑花挑》、《雷锋》、《光芒万丈》、《陈三两》、《四·九英烈》、《两匹红鬃马》和《一代新人》。所演《十二寡妇征西》受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丹的好评。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观看了县曲剧团演出的《三哭殿》,亲切地接见了全体演职员。1980年,县曲剧团移植的淮剧《断线风筝》,被安徽电视台拍为电视片。1970年后,随着电影的普及,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在青年中,喜看京剧、梆剧、曲剧的人愈来愈少。
曲艺:清末、民国年间,县内的曲艺,主要有大鼓、坠子、清音、淮词、琴书、渔鼓等。
大鼓书,又称安徽大鼓,艺人执剪板(或吊板)打鼓演唱。代表曲目有《大红袍》、《大宋金鸠记》、《金鞭记》、《杨家将》、《包公案》等。解放后,除改编了一些传统节目外,新编了《学雷锋》、《唱王杰》等现代节目。艺人常在逢集时的集头或农事之余的村头演唱。
坠子,有大口坠子、小口坠子两种。多是1人执剪板(或吊板)演唱,1人用坠胡伴奏。相传,明代末期,艺人常在泉河岸柳林中演唱此调,得别名“莺歌柳”。其代表曲目有《东西汉》、《月唐演义》、《隋唐演义》、《打蛮船》、《刘天顺赶船》、《大英烈》、《小英烈》、《八美图》等。解放后,对传统曲目进行了改编,并结合时事,演唱新人新事。
清音,为元朝末年槐树店(今大田集)玄坛法师所创。他编的曲谱共64个词牌。玄坛法师又称清坛法师,其曲谱则命名为《清音筝谱》。小曲牌有《樱桃久熟》、《油葫芦》、《绣荷包》、《梅花弄》、《九连环》、《纱窗外》、《方四娘》、《凤入松》、《柳叶金》、《节节高》、《万年欢》、《风摆柳》、《清雅扇》、《截断桥》、《梅花三弄》、《夜落金钱》等,大曲牌有《天下大同》、《天下太平》、《思春》、《悲秋》、《大错》、《小错》、《拷红》、《唤红》、《巧辩》、《银钮丝》、《闺中怨》、《孝女哭坟》、《平沙落雁》、《红娘传书》、《鸿雁捎书》、《满江红》、《玉连环》等。清乾隆年间,清音传入颍上、太和、亳县、沈丘、鹿邑、新蔡、上蔡等地,并各自吸收民歌小调,形成了南北两派。以阜阳城为中心的南派,为四句腔,不起板,小煞板,弦低,腔调柔和;以太和为中心的北派为三句半腔,大起板,大煞板,弦高,腔调激昂。民国年间,南派的代表为韩让国等人,解放后,清音被列为稀有曲艺加以提倡。文化大革命中,指清音为“庭院音乐”,演唱清音者已不多了。
淮调,系袁寨至口孜沿颍河一带的独有曲艺,1、2人或7、8人均可演唱。曲调幽雅、委婉,曲牌由主调和民间小调组成。主调有“穿心调”、“上河调”、“银钮丝”等。箫、笛、月琴、木鱼、碰铃为主要伴奏乐器。传统代表曲目有《王天宝下苏州》、《酒醉归家》、《劝冤家》、《猫儿捕蝶》、《虞美人》、《三击掌》、《断桥会》、《招商旅店》、《俞伯牙焚琴》等。解放后,新编的曲目有《约会》、《凡人小事》、《辞官酒》、《月到十五》、《红灯记》等。
评词,艺人执醒木助气氛,只说不唱。多在书场及农村集市上演出。传统的代表曲目有《三侠剑》、《孙膑与庞涓》。新编了《红岩》、《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等曲目。,以康八(康亚东)的评词最为动人。
琴书,以打琴演唱得名,民国时期传入,演出时,1人主唱,其他人伴唱伴奏。传统代表曲目有《王天宝下苏州》、《张廷秀私访》。解放后,乐器除保存扬琴的特色外,增加了京胡、二胡。多在晚会上演出。
渔鼓,又名道情,以道情筒和剪板为主要道具。常在街头、村尾演出。传统代表曲目有《小英烈》、《丝绒记》等。解放后,新编了《红灯记》、《武松打虎》。文化大革命后,渔鼓艺人逐年减少。
2.戏曲创作
戏剧创作,最早的是“九一·八”事变后,省立第五女子中学集体创作的长剧《关山月》。接着,省立三中师生集体创作了《八百壮士》、《祖国万岁》、《打鬼子去》等鼓人斗志,催人觉醒的剧本。解放后,广大文艺工作者,一面从老解放区引进《白毛女》、《虎孩翻身》、《血泪仇》、《王贵李香香》、《小二黑结婚》等剧本,还对旧戏《铡美案》、《断桥会》、《六月雪》、《梁祝姻缘》、《武松打虎》等进行了改编。1958年后,文艺界掀起了创作高潮。据不完全统计,1959年至1965年,共有21个剧本和212篇唱词问世。苏继坡的《双送礼》演出后,受到了社会好评,马上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接着,潘永德、毛文治、苏庆堂等一大批农民加入了创作队伍,写了一批逗人发笑、引人深思的如《哭婆婆》、《俩迷吵架》、《稻改老师》、《也有我的份》等曲艺和故事。1966年,当创作方兴未艾时,开展了“文化大革命”,一些作者被揪斗。1972年后,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创作组,全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命令作”。1978年后,落实了文艺界各项政策,创作上开始活跃起来。董学礼创作的小戏剧《红眼经理》,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调到省里演出。
(三)书法美术摄影
1.书法
清末、民国年间,塾馆、学堂、学校均把习字作为必修课,从临摩开始,而后学闫(真卿)、学柳(公权)、学王(羲之)、学苏(轼)……翰林出身的王震昌,字体圆润,笔力苍劲;拔贡出身的尹士芳,字体凝重,笔力厚实;拔贡出身的邢元伟,字体端庄,笔力淳朴,其作品均为世人争藏。后起的李子适、李家骥、张静庵(僧人)、朱倚楼、张筱庵、李印白、周琴一、陈子贞、李靖宇、王新吾、刘桂甫、邢颍谷、方兰谷、赵椒谷、朱炎昭、宁丹澄、朱辛尧等,书法技艺各具特色,尤其是徐淮的龙门二十品,受到南北好评。
解放后,小学设有习字课。要求学生学习书法技艺。1953年后,工业发展起来,钢笔逐渐代替了毛笔,小学次第取消了习字课。“文化大革命”中,给书法技艺贴上“资本主义”标签,当作“四旧”进行查抄,在一段时间内,没人再演书法。但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一直为群众所喜爱,邢广益、袁其德、郭振中、张培公、吴芳玉、李保民、邵长安等一批笔技娴熟的书法爱好者,常被一些单位邀去写会标、春联。
1983年,在中共阜阳县委支持下,许加强组织书法爱好者成立了书法协会,对书法技艺进行了定时切磋。张星垣、张培公、吴芳玉、李保民、邵长安等人的作品,在省内外参展后,分别被全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和安徽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吸收为会员。许加强的狂草和板桥体,融篆、隶书于一体,笔力苍劲、活泼,为世人珍藏。张传亭、刘允明、刘文华、姜炳炎、金日正、连壮磊、赵允华、王锡臣、王泰波、徐耀彩、王云江、袁振华、李守荣、邢广益、宋学礼、丁可礼、魏成章、桑梓荣、刘伦曾、葛家让等人的字,或行、或草、或隶、或篆、或楷,各具特色。另外,还涌现一批如王彪、丁健、李程、李玉华等书法新秀。
2.国画
清末,油画、水彩画已从西方传入,但不为人们所接受,为社会珍视的一直是人物、山水和花鸟国画。民国时期,尹士芳、刘献瑞、刘玉英、张贞一等,在国画创作中吸取了西画的可取部分,推动了国画的发展。屈秉国、董艺、宁佩瑶、张凌九、刘笑庵、王明弼、邢韵峰、叶延昶、释宝庄、姜坤、李伯英、徐希三、刘日秋、沈志庵等人的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均为世人称道。
解放后,国画界一些有声望的高龄人物,多数已离开人世,可以作画的只有张贞一、李伯英、沈志庵等人。沈志庵改行从医,李伯英被安排到剧团参与舞台设计,张贞一从教,到了外地。国画界一度青黄不接。1970年,刘继成、李朝祥、谭道一调到文化馆后,美术队伍逐渐发展起来。李朝祥的作品在省内外展出后,被吸收为全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李伯英、张体文的作品在合肥展出后,被吸收为安徽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张筠华(行素)长于画竹、兰、菊、梅,取法于郑燮,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被誉为“当代郑板桥”。还出现张家路、张玲、乔贞、张小村等一批国画新秀。
3.农民画
1958年,广大农民经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经济情况逐年好转,建造了新房,还想在新房墙壁上搞点字画装饰。1958年,中共阜阳县委派出王人乡(1975年划入利辛县)的代表参加安徽省文化会议。代表们目睹了巢县司集乡民歌创作活动。表示回去后,一定让“墙上有画,画中有诗”。省美术协会立即支持,马上派人到王人乡指导。经过充分发动,有绘画技艺的能人全被动员出来。边作诗,边构图,不到数日,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壁画出现在村头、路口,既美化了环境,且陶冶人们的情操。同年12月,《阜阳报》以《歌声遍野,诗画满墙》为题,报导了王人乡诗画创作经验,县文化部门,把这一新生事物推广到全县。人民出版社得知后,采访并出版了《阜阳农民画集》,引起了国内、国际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应各驻外使馆的请求,组织驻外文化参赞参观团,来阜阳参观(代表团的成员是:中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文化参赞王鸿轩,中国驻挪威大使馆文化参赞张君宇,中国驻丹麦大使馆文化参赞周保瑞,中国驻锡兰大使馆文化参赞袁树松,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文化参赞张映吾等)。他们参观后说:“王人诗画太动人了,一定作为亘古奇迹向外宣传。”当年,县人民政府在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先进工作会议上,受到了国务院嘉奖。《人民日报》以《不寻常的诗画选集》为题,高度评价了王人乡自编《诗画选集》。安徽省文工团、阜阳地区梆剧团、阜阳地区曲剧团,分别按照《四大金刚拔萝卜》、《古今奇观》、《孔子拱手不敢吭》等壁画画意,编写了舞蹈、戏剧,在全省各地演出。1961年反“五风”时,不加区别地把创作中的浪漫主义当成“浮夸”进行批判,加之经济不景气,农民画步入低潮。
1973年,王店区的一些农民,总结了过去农民画创作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要求县文化馆对他们的创作进行辅导。县文化馆干部刘继成、李朝祥等从提高画技入手,举办了绘画学习班,边学习,边实践,创作农民画500余幅。1974年,选出其中46幅参加了省、国家两级农民画展览。海云、李永红、周玉虎等人画的《理论花开遍地红》、《喜送公粮》、《仓库粮好》,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1978年,经过拨乱反正,王店农民画受到地方党、政进一步重视,帮助成立金谷农民画会。张南创作的《欢腾的骡马行》、张鹏飞创作的《集市一角》,参加了1983年全国农民画展后,被评为二等奖,收入《中国农民画集》。《中国农民报》誉王店为“农民画乡”,并精选出农民作品14幅,在中国工农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第二届年会上展出。1985年,王店区农民画队伍发展至403人,其中13人被送到大学深造。
4.剪纸
清末、民国时期,常见的民间剪纸有鞋花、枕花、衣花、帽花。解放后,人们把纸花作为祥物,每逢喜庆大典时,剪出各种纸花,贴在门上、窗上、墙上,用以宣染欢快的气氛。农民剪纸大师程建礼(中国剪纸学会会员),跳出鞋花、帽花的创作圈子,剪出《福禄寿》、《哄宝宝》、《指公骂婆》、《骑虎传令》、《猴子吃桃》、《双龙戏凤》、《蝴蝶姑娘》、《归来》、《鱼虾图》、《榴开百子》等大批装饰画。分别在全国八省、市剪纸展览会和全国民间剪纸展览会上展出,其剪纸方法是:不绘画稿,只要一把剪刀,一张纸,举手而就。
1979年,袁寨文化分馆馆长朱坤英(中国剪纸学会会员),吸取了国画、版画之长,以刀代剪,刻出有版画效果的屏幅,先后在全国八省市剪纸展览会和全国民间剪纸展览会上展出,所剪《斗狼记》,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全国独树一帜的剪纸连环画。除此,他为各级领导出访、提供剪纸礼品31种,计3500余件。
5.摄影
民国时期,县城有“美芳”、“丽芳”、“飞影阁”、“庚记”、“甫记”5家照相馆,为富裕人家拍生活照、结婚照,为学生拍毕业照。解放后,治淮干部贾振中首先举起照像机拍摄工程照片,开手机拍照相之先例。1970年后,照像机进入机关,刁子俊所拍《喜见小麦丰收》被《安徽画报》采用。1978年后,城市、集镇的照相业发展起来,大批的照相机进入私人家庭,摄影作为一种艺术,逐渐普及开来。据1980年不完全统计,全县66个集镇,有照相馆43家,机关有照相机48架,私人有照相机323架。为了便于交流摄影技艺,1982年成立了阜阳县摄影协会,1983年成立了阜阳县科技摄影协会。李家全、李保民、米玉华、董立和等人的作品,常被各种报纸采用,刁子俊的《芙蓉托桓》、《霓红公主》、《楚天清秋》、《金凤思展》等100余幅菊花摄影作品在合肥展出后,安徽人民电台撰文赞扬,安徽电视台录像播放,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其中的《粉红佳人》和《胜似春光》。
(四)音乐舞蹈
1.音乐
清代末年,民间流传着各种民歌小调,较为普及的有《大踏青》、《小踏青》、《上河调》、《下河调》、《玉美人》、《孟姜女》、《李玉莲》、《十月掐花》等。打击乐有《长流水》、《凤点头》、《思凡》、《十八番》、《桂生枝》等,宗教音乐有《凤搅雪》、《官花豹》、《葫芦花》等。许多民间歌手按调填词,在旱船、高跷等舞蹈演出时歌唱。《打蛮船》一歌被群众唱了近百年。
抗日战争时期,群众编了许多旱船调,用歌声来唤醒人们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如唱:“四月二十五,黎民遭了苦,日本鬼派飞机轰炸颍州府。房屋被烧尽,财产付东流,无数生灵横尸大街头。同胞团结紧,不忘血泪仇,拿起枪杆狠把强盗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群众编了许多歌曲,歌颂党的领导,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功绩,歌唱解放后的幸福生活。如秧歌唱道“旧社会,黑洞洞,富的富来穷的穷。富人身穿绸和缎,热了还需人摇扇。有手有脚不种田,鸡鱼肉蛋吃不完。穷人夏天光脊梁,冬天穿不上棉衣裳,打的粮食交地主,自己吃的菜和糠……”“共产党,是救星,领导穷人出火坑,那里有了共产党,那里人民得新生……”。群众在土改时,唱自编的土改歌曲,在治淮时,唱自编的治淮歌曲。1957年进行民间艺术普查,搜集工尺谱33册,民歌小调200余首。
2.舞蹈
民间舞蹈的种类较多。比较流行的有红灯舞、旱船、小车子灯、跑黑驴、花挑、龙灯、狮子灯、河蚌灯、捧鞭、高跷、肘哥、抬哥、扑蝴蝶、老背少、大头和尚、打花棍、抵羊、捧莲灯、十二属相、盘桃会、二仙摔跤、独杆轿、四老爷打面缸等,在庙会、春节、元霄节时开展活动。民国末年,人们苦于壮丁及苛捐杂税,民间舞蹈销声匿迹。
解放初期,引进了秧歌、腰鼓。尤其是秧歌,舞中有唱,表演时不要道具,无需化装,流行最广。1952年后,每逢元旦、节日,或遇重大的庆祝活动,城市和大的集镇,均举办传统舞蹈灯会。
1980年后,交际舞、友谊舞、迪斯科、霹雳舞、华尔兹、探戈陆续传入县内,工会、妇联及文化部门对迪斯科进行了提倡,青年中跳迪斯科的人越来越多。
1950—1985年省级(含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调演)的各类作品统计表
表93

(五)民间故事选
金顶轿换银顶轿
一天,楚平王见太子建日渐成人,找来费无极商量征聘儿媳之事。费无极道:“秦乃强国,哀公有一妹,名唤孟嬴,容貌过人,与之联婚,既得美人,又消除了后顾之忧。”平王称是,随派费无极赴秦求亲。
费无极来到秦国,在一番口舌之后,哀公立即把亲事答应下来。迎娶时,费无极带去了金顶轿、银顶轿和旗、幡、伞、扇。当孟嬴一露面,迎娶的人便惊赞不绝。费无极暗想:“平王贪色,一见孟嬴,必然垂涎,何不讨好与他?”
回来时,日赶夜行,当金顶轿、银顶轿行至胡地时,费无极喝令停轿梳妆,之后,让孟赢换坐银顶轿,让陪嫁宫女换坐金顶轿,然后吩咐轿夫把金顶轿抬入太子住的东宫。
平王开始还不好意思,一见孟嬴有褒姒之容、丽姬之色,笑纳之后,还为费无极封官加爵。费无极在一阵喜悦之后,命工匠在停轿梳妆之处建造馆驿,叫“梳妆台”。
秦灭楚后,梳妆台也在风雨飘摇中颓废了。后人就原址建起尼姑庵,原名未改。今三十里河东二里处的梳妆台故址仍存。
抱龙桥
楚平王霸占了孟嬴后,一直和太子建有隙。太子建逃至郑国,郑定公以谋反罪把他杀了。伍子胥怕株连太子建后人,偷偷将太子建的儿子胜带出郑国,决计投吴寻找庇护。一天,路经胡地时,大雨滂沱,河水猛涨,前进不得。这时楚平王得知伍子胥带胜越境,号令各地绘形画像捉拿。伍子胥迫于形势,于夜间抱着胜涉水逃去。
后人,为感伍子胥忠义,于涉水处建桥,取名“抱龙桥”。
千百年来,抱龙桥经过一修再修,一直屹立在济河(今新华窑场附近)之上。
插花庙
汉平帝时,王莽纂夺了汉室,遭到了平帝的宗家刘秀的反对。王莽把刘秀看作眼中钉,四处捉拿他,闹得鸡犬不宁。一天,王莽的追兵赶到汝阴,追上了一个背着大孩拉着小孩正疲于奔命的女子,士兵们都很诧异,问她为啥不抱着小的拉着大的。女子惊惧答道:“小的乃妾身所生,故拉着他;大的系前房撇下,故背着他。”一武官见此女子心地善良,要她回家,并说:“有此美德,不会杀你的。”女子迟迟不动。这武宫看出女子的疑虑,督了一眼路旁盛开的桃花说:“你摘枝桃花插在屋前,追兵就不进你房了”。
这女子回到家里,为使大家都不受害,鼓动邻里遍插桃花。果然,追兵对插有桃花的人家秋毫无犯,邻里避免了一场灾祸。转眼几代人过去,人们还常常怀念这位死去多年的女子,但她没有名字,大家都尊称她为“插花奶奶”,并为她建了庙,称“插花庙”。
老农救刘秀
王莽想除掉刘秀,便派出人马四处捕拿。
一天,刘秀在汝阴西南二十里处又和王莽的追兵遭遇了,忙向正在犁地的老农求救。老农不慌不忙摘来一段芦苇,让刘秀噙在嘴里,说:“睡下吧!”刘秀按照吩咐,向墒沟里一躺。老农喝着黄牛,深深地一犁,把刘秀掩在土下。追兵赶来喝问:“可见刘秀从此经过”,老农冷笑道:“尔等众多眼睛就没见到,老朽一双眼睛何曾看得?”
追兵过去,刘秀连声致谢。老农说:“不要谢了,以后得帝,可要为百姓做好事!”
刘秀当了皇帝,自然称为“真龙天子”。地方官为讨好他,在掩藏他的地方建起一座庙,称为“掩龙庙”
刘伶醉酒
晋武帝年间,建威参军刘伶主张“无为而治”,被罢了官。从此,他蔑视“礼法”,开始了纵酒放诞生活。一日,他来到杜小街(今口孜集),刚进街头,就觉酒香扑鼻,一打听,才知是杜康的后人杜用在这里落户开了酒坊。他找着杜用,执意要沽三碗酒。杜用笑道:“老朽的酒虽不好,可一碗能醉三秋啊!”刘伶不以为然地说:“你是怕我没有酒资不成?谁不晓我是吃酒的仙,品酒的圣,喝它十碗何妨!”。杜用无奈,只得端出3碗酒来。刘伶一面饮酒,一面称赞,一连喝了3大碗。
刘伶只顾贪杯,回到住处却长眠不醒了。杜用得知后,非常后悔,但知他爱喝酒,便把他葬在酒池旁边。刘伶的名声高,人们就把杜小街改名为刘伶口或刘伶渡了。清代末叶有个名叫程文葆的直隶候补道员,还为刘伶修了坟,立了碑呢!
狗死庙
明万历年间,城西周生养一只狗。周生外出,那狗总是尾随其后,送至老远方归。一日,周生赴京应考,那狗照例跟在后边。走到关三里(今杜集),周生觉有大便,找了个僻静处把褡裢一放,便排解起来。大便后周生系上裤带上路了。只是跟来的狗“汪汪”狂叫。周生以为那狗是向自己告别,未作理睬。
到了京城,周生才觉盛钱的褡裢遗失,好歹有相识的同乡接济。考试后,周生得了个进士,从原道回来到了关三里,见那只狗在大便处已经死去,狗的尸体下还有他多日苦想的褡裢。周生为感谢狗的忠义,于此建庙,命为“狗死庙”。民国时期还有人在庙上烧香礼拜呢。
女郎台
西湖之东,有一土丘,相传是胡国国君的女儿敬归,齐归习弓练箭、攻读经史的楼台。
胡国国君建此楼台,是因敬归、齐归不安于幽宫深院,常鼓瑟唱道:“胡有二女兮,敬归、齐归,久锁深宫兮,恨鸟无翼……”胡君听到女儿的哀怨,便调集工匠在胡城外修台建楼,让敬归、齐归带着仆役在这里住下来。
一天,姊妹二人依栏远眺,见父亲陪一翩翩少年打猎。那少年一箭射去,一只苍鹰中箭后挣扎着落在敬归、齐归面前,姊妹二人十分羡慕这少年。这少年便是鲁国的国君襄公。后来,敬归成了襄公的第二夫人,齐归做了襄公的第三夫人。
苍海桑田,这女郎台的楼阁早已不存,剩下的只有土台了。
分金台
文峰塔北有一台,俗称分金台。相传管仲同鲍叔牙合伙经商,赚了一大笔钱。来到这个高台上,管仲愿把赚得的钱让给鲍叔牙,鲍叔牙坚不接受,又把钱让给管仲。鲍叔牙见管仲如此高风,便荐他做了齐国的上卿。
相让台
文峰塔北有一庙宇,称作东岳庙。庙基是座土台,称作“相让台。”
相让台得名于春秋时的楚庄王。一日,楚庄王决定在寝丘建一座台观,从千里外运石,从百里外运土。大臣们对这劳民伤财的事很不满,纷纷走来劝告。楚王不听,将劝他的人连杀了72个。寝丘人诸御已写了一封劝告书,交给楚庄王后,逃走了。楚庄王很感动,追回诸御已,遣散了从各地征用的民夫,为表示对正直人的尊重,称垫起来的土台为“相让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