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文化馆、站、室
民国17年(1928年),县长康宝志拨款于城隍庙创办民众教育馆(简称民教馆),内设博物陈列室、生理卫生陈列室、民众代笔问事处,后增设国术馆、阅览室。
民国23年,国术馆从民教馆分出,迁于迎祥观(又称“大观”,今地区博物馆),招收拳手,演练二郎拳、岔拳、练步拳、三义拳、大红拳、小红拳、八极拳、摇身拳等。学习结业,能操单刀、双刀、枪剑、梢子棍、三节棒、九节鞭等武术器械者,发给证书。民国27年,国术馆遭日机轰炸,停办。
1948年底,民众教育馆被人民政府接收,改为阜阳人民教育馆。1950年,改称皖北区阜阳中心文化馆。1952年,改称安徽省阜阳专区中心文化馆,主管阜阳县文化工作,并辅导界首、太和、亳县、涡阳、蒙城、临泉、阜南、颍上、凤台九县的文化业务。
1952年12月,阜阳县文化工作从阜阳专区中心文化馆分出,成立阜阳县文化馆,下设袁寨、插花、王人、闻集、正午、行流、马寨、胡集、永安等区文化站和三里湾中心文化站。于插花区杨荒庄试办农民俱乐部。1953年5月,撤阜阳县文化馆,文化工作由阜阳专区中心文化馆代管。
1956年6月,阜阳专区文化馆下放阜阳县,改为阜阳县文化馆,成立阜阳县中心机械厂工人俱乐部、訾秉信农业生产合作社俱乐部、枣园农业生产合作社俱乐部。1957年,安徽省文化局推广訾秉信农业生产合作社俱乐部的经验后,永安区捷足先登,在巩固、发展农业社俱乐部的同时,村村成立阅览室、宣传队。当年,永安区的经验被推广后,全县办起俱乐部355个(城市俱乐部3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俱乐部325个),广泛开展了以俱乐部为阵地的创作、演出、阅读、体育等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当年成立插花、袁寨、王人、大田4个文化分馆(后,大田文化分馆迁至宁老庄,改名宁老庄文化馆)和2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文化站。人民公社成立后,撤乡并队,俱乐部解体。
1963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全县727个生产大队办起文化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娱体育活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室瘫痪。
1969年后,撤区并社,根据新的行政区划,先后成立苏屯、姜堂、苏集、闻集、宁老庄、行流、伍明、新华、正午、王店、城郊、程集、袁寨、三十里铺、乌江、杨楼、大田、口孜、插花、九龙、三合、邵营、枣庄23个文化站。并在老庙人民公社童庄生产大队试办中心文化室,下设学《毛选》辅导组、革命大批判组、读报组、写作组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四组一队”),省革命委员会政工组于当年10月在童庄召开“四组一队”现场会,《安徽日报》、《安徽通讯》分别刊登了“四组一队”的《调查报告》。全县有473个生产大队学习童庄经验,成立了中心文化室。1974年,县革命委员会要求各中心文化室学习小靳庄开展“批儒评法”。偏离了方向
1979年,恢复区一级建制,将全县23个文化站合并为伍明、华佗、枣庄、宁老庄、袁寨、程集、口孜、插花、行流、闻集、王店、新华等12个区文化分馆,并成立乡文化站76个。1981年,区文化分馆改为区文化中心。1985年,全县有12个区文化中心、80个乡文化站。
(二)图书馆、室
清末,书院设藏书楼,学堂设阅览室。
民国初期,省立第六中学、省立第三师范设阅览室,民国17年(1928年),国民革命军淮北七县善后特派员吕荫南拨出倪嗣冲逆产之一部,购置图书两万余册,于城隍庙成立阜阳县图书馆。次年,将图书馆并入民众教育馆,改为阅览室。当时,在阜阳城内还设有安徽省第七区图书馆。
解放后,接收民众教育馆及第七区图书馆之残缺书籍3000余册,交阜阳人民教育馆开办图书阅览室。1956年6月,图书室从文化馆分出,于人民影院南建阜阳县图书馆,内设报刊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图书借阅处,共藏书20000余册。文化大革命中,图书馆停止开放。1970年,成立县文化馆,馆内设阅览室。1978年,恢复图书馆,设阅览室、借阅处及书库。1985年,有图书50000余册。全县12个区文化中心,亦先后设阅览室,每室藏书5000至15000册不等。阜阳县中、城郊中学、阜阳师范、插花中学、插花小学等学校亦设置图书室。1985年统计,全县中等学校图书室共藏书25300册,小学图书室共藏书27739册。全县图书馆、室总计藏书223000余册。
(三)档案馆、室
民国时期,县政府设机要室和秘书室,分别管理人事档案、往来文电和财会簿册。
解放后,中共阜阳县委、县民主政府(后改为人民政府)责成秘书室保管文书档案。1952年3月,中共阜阳县委、县人民政府分别建立档案室,搜集、保管各种档案。1958年10月,党委、政府档案室合并,成立阜阳县档案馆。
1963年6月,设档案管理科,与档案馆合署办公。1980年4月,改档案科为档案局,在粮食局、卫生局、程集区、插花区等45个单位设立档案室,未设档案室的单位,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员,管理单位的文书档案。
1985年,县档案馆有库房18间,计247.47平方米,藏有59个全宗、164个单位的文书档案共13912卷(永久卷6464卷、长期卷5606卷、短期卷1842卷)。并藏有监察档案2600卷、艺术档案190卷、土地档案2555卷、各种报刊、志书4196册(本)。此外,委托粮食局、程集区等4个档案室代藏文书档案1673卷(永久卷872卷,长期卷801卷)。至1985年,共有19845人(次)查阅档案107028卷(次)。为科学研究、经济建设、打击犯罪、纠正错案提供了依据。
(四)书店
清末,阜阳城有洪武堂、复兴堂、益智书局3家书店。同盟会员程恩普的益智书局资金最多,所售书刊最全。民国14年(1925年),共产党员周传业、周传鼎开办淮颍书店,出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和各种进步报刊。民国18年后,阜阳城内有“大成书局”、一品斋书局”、“民智书局”、“华成书局”、“北新书局”5家书店。民国27年,国民党县党部为抵制进步书籍传入,投资80万元(法币),县党部委员翟纯为经理,开办“中国文化服务社阜阳分社”,承印全部中小学课本,对图书市场进行全面垄断。阜阳解放前夕,该书店随国民党军队南迁。
1949年,于阜阳城北关内开办国营新华书店阜阳中心支店,兼管阜阳县图书发行工作。1957年,新华书店阜阳中心支店下放阜阳县,改名阜阳县新华书店,图书销售量由1952年的88.05万册上升至1958年的244.43万册,荣获“安徽省先进书店”称号。1959年,该店被地区收回,至今仍兼管阜阳县图书发行业务。
(五)展览馆
清末、民国时期,阜阳县无展览馆。1958年6月,县人民委员会拨款,于人民路、颍州路交叉处(今阜阳县生产资料公司)建阜阳县工农业展览馆,占地5000平方米,设沼气、工业、农业、水利、科技展览厅。1962年,该馆关闭,1891件珍贵展品被阜阳地区展览馆收存。
(六)剧团、曲艺队
1.剧团
民国时期的梆子戏班(当时称剧团为戏班),有丁寨的丁项戏班、插花集的董老荣戏班、行流集的刘八爷戏班、滑集的范老二戏班、店集的尚玉亭戏班。每个戏班有演职员30至60人不等。另有两个常驻阜阳城的外地京剧班,一是刘洪声的“义成班”,一是李永成的京剧班。民国11年(1922年),豫匪“老洋人”陷城,义成班去河南,李永成京剧班留阜阳。
1949年,阜阳人民教育馆组织京剧爱好者,成立阜阳京剧联谊社。不久,京剧联谊社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军区第四分区剧团合并,成立阜阳专区京剧团。后因经费困难,该团下放蒙城县。
1958年6月,从河南请来曲剧教师,开办“阜阳县跃进曲剧训练班”并以此为基础,吸收太和县曲剧队,成立地方国营阜阳县曲剧团。1966年,改阜阳县曲剧团为阜阳县红卫文工团。1978年,改红卫文工团为阜阳县文工团,演曲剧与梆剧。1980年,恢复“阜阳县曲剧团”称谓。该团设备齐全,有演职员103人。
1959年,成立阜阳县文工团,分梆剧队和歌舞队,后梆剧队与阜阳县曲剧团合并,歌舞队赴省艺校学习。1960年秋解散歌舞队。
2.曲艺队
民国年间,阜阳县无曲艺组织。解放后,县文教科对职业和半职业艺人分批分期轮训,以提高其思想和业务素质。1958年,全县共有职业、半职业艺人203人,建立12个曲艺队。1958年10月,全县建16个曲艺队。1964年10月,16个曲艺队改成13个曲艺队。文化大革命期间,视曲艺队为“四旧”,被“砸烂”。1979年后,全县重新组建12个曲艺队(每区1个队)。其有职业、半职业艺人198人。1982年后,一部分艺人弃艺经商,经常参与演出活动的不到100人。
(七)剧场、影院
清末,县城内有城隍庙戏楼,演出时,观众坐听或站看。民国5年(1916年),吕鹤鸣、李适一在徐家古同建“得月楼”戏园,可容观众500人。民国8年,王殿臣在德润池塘之北建“德胜茶园”(简易戏园),可容观众500人。民国11年,以上两园被豫匪焚烧。民国17年,尹幼亭等人商得皖北七县善后特派员吕荫南的同意,利用查充的倪嗣冲逆产之一部,于城隍庙建会芳茶园,设有一般座和包厢座。一般座两边设站票台。民国31年,在城隍庙建中山纪念塔,会芳茶园被拆除。鼓楼浴池经理唐力臣等于会芳茶园之大塘南岸建草棚戏园,称“颍州舞台”。未几,拆颍州舞台,建民众会场,颍州舞台迁建于文德街后赵家胡同。
1949年,将民众会场改名为人民剧场。1951年,改人民剧场为人民电影院。1956年于城河东岸建人民电影院(1975年划交阜阳市),复改人民电影院为人民剧场。1963年,扩建人民剧场,兼放电影。1978年,人民剧场木连椅换为翻板椅,共1235座。从1958年始,各区自行筹资,在主要集镇共建16个剧场,皆砖木水泥结构,有座位500至1000不等。另外,文化专业户建三个剧场。
1985年集镇影剧院概况表
表92

(八)电影队、站及公司
民国时期,阜阳无电影设施。抗日胜利时(1945年),安徽省无声电影放映队在第一公园(今市第五中学南部)放过一次无声电影。
1955年后,阜阳专署文化科成立两个电影放映队,编为安徽省电影放映队三十四队和四十六队,在阜阳城乡轮流放映。1956年,这两个放映队下放阜阳县文教科管理。1957年,阜阳县电影放映队扩编为5个,放映员由6人发展至16人。
1958年,开办电影放映训练班,培养电影放映员42人,电影队下放人民公社管理。
1959年,各人民公社电影队收县管理,成立阜阳县电影联队。
1968年,成立阜阳县电影管理站,辖国办电影队12个、社办电影队5个。
1979年,改阜阳县电影管理站为阜阳县电影公司。1982年于阜阳城西郊征地6600平方米,建办公室及片库910平方米,电影公司迁于西郊。
1980年后,除国办电影队、社办电影队外,涌现一批个体电影队。1985年,全县共有电影队67个。
(九)广播台、站
民国时期,阜阳县无广播机构及广播设施。1950年7月,中共阜阳县委配专职收音员1人,设收音站,用黑板报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新闻和天气。1951年秋,成立阜阳城广播站,向全城广播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新闻。1955年,成立阜阳县广播站,配备编辑、播音、机务和线务人员,除转播中央、省两级广播电台的新闻外,广播自编节目。1956年,阜阳城广播站并入阜阳县广播站,附设阜阳县广播器材厂。同年,闻集、王人两区自筹资金,创办民办广播放大站。1959年,闻集、王人两区民办广播放大站转为闻集人民公社、王人人民公社广播站,开办行流、大田、程集、插花、口孜人民公社广播站。1960年,全县16个人民公社均建广播站。当时灾荒严重,线路受阻,未能通播。1962年,整顿、调整、充实了县广播站,撤各人民公社广播站。1966年夏,各造反派乱设广播站,广播陷入混乱。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16个人民公社先后恢复成立广播站。1973年,全县25个人民公社全部成立广播站。1978年,成立县广播事业管理局,与县广播站合署办公。1984年,县广播事业管理局改为县广播电视局,附设县广播电视服务公司。全县12个区,办12个广播站。
(十)文化团体
民国4年(1915年),县城内京剧爱好者尹和斋、韩锡三、包二光、王一迷等人创办良友剧社,演折子戏,后来演《四进士》、《群英会》、《潇湘夜雨》等大型剧目。不久,良友剧社先改称评剧研究社,继改称为国剧研究社。“九·一八”事变后,县城中等学校师生成立抗战艺术社,演出曹禺的《雷雨》和自编节目《回春之曲》、《打鬼子去》、、《铁蹄下的人们》、《突击》、《祖国万岁》等话剧。
1958年,成立阜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阜阳县文联。下同),县文联下设文学工作者、戏剧曲艺工作者、书法美术工作者3个协会。1962年,精简机构,撤文联。1984年,恢复成立文联,下设文学工作者、戏曲工作者、书法绘画工作者、美术摄影工作者、音乐工作者5个协会。1985年,行流、口孜、伍明、宁老庄、华佗、王店、袁寨、闻集、新华、枣庄、插花等11个区分别成立了区文联,下设文学、书画、曲艺、音乐、摄影等协会。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