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报刊
民国时期,阜阳城先后办起以下报刊:
《阜阳日报》,8开4版日报,民国19年(1930年),国民党阜阳县党部指导委员会创办,民国24年停刊。
《颍报》,8开4版日报。民国24年(1935年),专员兼阜阳县长南岳峻指令开办,是第三行政督察捐公暑和阜阳县政府的机关报。民国27年5月,报社遭日机轰炸,该报停办。
《午报》,8开4版油印报。抗日期间,私立安徽中学爱国教师主办,每天中午出版。民国30年(1941年)春改为铅印,年底停刊。《动员报》,8开2版油印报。民国27年(1938年)秋,阜阳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创办,专门报导民众抗日活动。当年冬停刊。
《淮上新报》,8开4版铅印报。安徽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郭造勋用查抄汉奸倪道火良逆产创办,吕醒寰任主编。该报发表抗日言论。1940年郭造勋调离阜阳,该报停刊。
《淮上日报》,4开4版铅印日报。民国29年(1940年)创办,同年秋,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将该报接管。次年,复为国民党九十二军接管。民国33年,国民党九十二军调驻山东。《淮上日报》由国民党省党部委员翟纯接办,年终停刊。
《前哨报》,8开版铅印报,民国28年(1939年)7月,国民党第五战区第十一游击纵队政治部创办。政治部主任王丹忱倾向抗日,发表不少抗日文章。民国29年,王丹忱调离阜阳,该报停刊。
《阜阳话报》,16开4版铅印报,民国28年(1939年)冬创办,系国民党阜阳县党部机关报。后改为8开2版石印三日刊。广西人秦曼紫任社长。民国32年(1943年),改为日刊。民国34年(1945年)停刊。
《阜阳日报》,民国34年秋,《阜阳话报》、《淮上日报》,合并为《阜阳日报》,县党部书记长兼任社长。民国36年夏,刘、邓大军经县境西部南下,报社人员撤走,该报停刊。
《中原日报》,8开2版石印日报。民国36年(1947年)秋,《阜阳日报》停刊后,商人献资,由阜阳新闻记者公会出面创办,初称《中原通讯》,后改为《中原日报》。登载国民党中央社简要新闻。民国37年春停办。《星期报》,16开2版周报。民国35年(1946)年秋,由杨亚杰、邓凌波等人创办。所登多系短小文章,很受中学生欢迎。因讥讽当局,曾受到特务机关警告。民国36年夏停刊。
《革心报》,8开2版不定期油印报。民国36年(1947年)秋,由吕金英、朱骏利等人创办。同年底,因披露军民合作总站站长贪污,吕、朱两人被特务机关逮捕关押,报纸停刊。
《淮上日报》,民国37年(1948年)5月,国民党第十四绥靖区司令部将停办的《阜阳日报》、《中原日报》合并,办《淮上日报》。由司令部新闻处直接控制。同年7月31日停刊。
《阜阳青年》,民国15年(1926年)4月,旅沪学生周传业、董澄君、李象贤、吕鼎才四人于上海成立“四维社”,创办《阜阳青年》,印刷机构设于上海,刊名系恽代英所题,辟有社论、时评、通讯、启事、文艺、读者来信、读者专论等栏目。宗旨在于“研究和讨论怎样使豪绅恶棍敛迹,怎样使无知小民觉醒,怎样使正人君子过问政治,怎样使当局改变其向来恶习,怎样使麻木不仁的青年奋发有为……”。1927年停刊。
《淮流》,16开铅印半月刊。原名《淮涛》(第三期改为《淮流》)。国民党五战区司令部政治工作第一队(简称政一队)创办,中共皖北特委委员濮思澄任主编,张景华(后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兼政委,现任《中国法制报》总编)任编辑。宣传中共抗日政策,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抨击一切破坏团结和投降、倒退的阴谋,激发人民树立抗日必胜的信心,发动民众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共出13期,每期发行1500至2000份(最高时达3000份)。民国29年春,政一队中的共产党员离开阜阳,刊物停办。
《淮上青年》,民国28年(1939年)9月,安徽青年抗敌协会理事兼视察员翟树生(罗平)来阜阳筹办,为16开本,由“淮上青年社”发行。经济学家刘晓村的《中国经济在转变中》和孟鲁夫的《经济抗战在淮北》等文章曾在该刊上发表。同年底,翟树生离开阜阳,该刊停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阜阳县办起的报刊有:
《阜阳县报》,4开4版铅印报,1958年创办,有“时事”、“政策”、“党员生活”、“阜阳青年”、“阜阳妇女”、“科学知识”、“新人新事”、“卫生知识”等栏目。1961年5月停刊。
《文艺宣传材料》,16开油印刊物,1953年,阜阳文化馆编印。1956年改名为《阜阳县宣传材料》,1959年改名为《群众文化》。1961年停办。
《火箭》,32开铅印文艺刊物,1958年10月由阜阳县文艺工作者联合会创办,郭沫若题刊头,向全国发行(刊物号码:2612),最高发行量为37000份。1962年停刊。
《满园春》,8开4版铅印文艺刊物。1979年3月县文化馆创办,1989年5月停刊。
《阜阳文艺》,4开4版铅印文艺刊物,1984年阜阳县文艺工作者联合会创办,登载小说、散文、诗歌、故事、美术、摄影、书法等作品。至1985年已出8期。
另外,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出现近300家名目繁多的油印造反报。
(二)通讯
民国时期,官方无通迅机构。
1951年,中共阜阳县委宣传部配备通讯干事。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设通讯组。恢复中共阜阳县委后,中共阜阳县委宣传部设通讯科,建立县、区、乡3级通讯网,共有业余通讯员96人。据统计,1991年至1985年的5年中,共组稿3742篇。被各报纸、广播电台采用2004篇。计:《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67篇,《安徽日报》、安徽人民广播电台采用330篇,《阜阳报》及阜阳地区广播电台采用1311篇,被其他报刊、电台采用296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