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年前,人们对病虫害不注意防治,存在着“种在人,收在天”的“靠天吃饭”思想,作物在一般年份减产3—4成,特殊年份减产7—8成。
危害小麦的有麦锈病(俗名“黄疸病”、“黑疸病”。有“叶锈”、“条锈”、“杆锈”三种)、散黑穗病、赤霉病、白粉病、粘虫、麦蜘蛛、吸浆虫等;危害大豆的有豆天蛾、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豆荚螟、豆杆蝇、大豆造桥虫、大豆根线虫等;危害薯类的有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等;危害水稻的有稻卷叶螟、稻包心虫、稻飞虱、三化螟等;危害棉花的有棉蚜、棉铃虫、棉红铃虫、棉叶螨(亦称红蜘蛛)、棉花造桥虫、斜纹夜蛾、棉花立枯病、炭疽病等。另外,还有一些杂食性害虫,如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大青叶蝉、蟋蟀、红麻造桥虫、蜗牛、高粱条螟、蝗虫等。
阜阳解放之后,区、乡(人民公社)均配备了植保干部,加强了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并根据“防重于治,人工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要求做到“治早”、“治小”、“治了”。1970年后,农药及药械日渐普及,对农业病虫害进行了“综合防治”。
(一)农作物防治
1.选用抗虫、抗病良种。如选用“南大2419”抗小麦吸浆虫,选用“马场2号”抗条锈病,选用“白花糙”抗毒素病,选用“徐州18”抗烂根病。
2.改变农业生态环境,根除蝗虫及地老虎。3.实行水旱轮作,消灭食心虫及地下害虫。
4.改革耕作制度,进行棉麦套种,以瓢虫防蚜虫。
5.合理施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二)人工防治
1.捕杀,1949年至1985年,先后发动120万群众捕杀害虫。2.诱杀,1953年蟋蟀为患,发动群众在地头上挖坑堆草,诱而焚之。
3.围歼,1970年,摆杨柳阵围歼棉铃虫,用砂袋捕蛾,用棍棒掘卵。
(三)药剂防治
1953年用“666粉”杀虫。1957年,使用“1605”、“1059”有机磷防治红蜘蛛、红棉铃虫,使用“西力生”、“赛力散”、“波尔多液”、“敌粉钠”、“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抗枯宁”、“退菌特”、“福美双”、“双效灵”、“石硫合剂”等杀菌药品防治病害。1970年使用“达净松”,防治红蜘蛛。1974年,使用“敌敌畏”、“敌百虫”,防治大豆食心虫。1982年,使用“敌杀死”、“杀灭菊酯”、“氯氰菊酯”防治蚜虫、豆天蛾、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等。
农业药械也不断在变化更新。1953年后多用单管喷雾器和18型机动喷粉机;1960年后,用52丙型压缩喷雾器;1970年后,用16型背包式喷雾器和手持超低容量喷雾器。
(四)生物防治
1971年提倡保护害虫天敌——草间黑蛛、食虫瘤胸蛛、隆背微蛛、体纹豹蛛、四点亮腹蛛、黄褐新园蛛、三突花蛛、黑带食蚜蝇、粘虫黑须寄蝇、玉米螟寄蝇、夜蛾土蓝寄蝇、塔天点蓟马、大草蛉、丽草蛉、华姬猎蝽、小花蝽、红铃虫甲腹茧蜂、紫胶白虫茧蜂、三叉蚜茧蜂、棉铃虫齿唇茧蜂以及各种蛙类、鸟类。但由于滥用农药,许多害虫天敌受到伤害。
(五)物理机械防治
1955年,推广小麦线虫瘿汰除器,用泥水选种、盐水选种、硫铵水选种以除线虫;用日光晒种、温水浸种、药剂拌种以防棉花立枯病、炭疽病;用石灰水(石灰为1%)浸种以治小麦黑穗病。以上防治用钱少,效率高,得到了普及。
1957年后,根据农业部《国内植物检疫试行办法》,对豌豆象、红芋黑斑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线虫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等进行了检疫。
豌豆象又称豌豆龟,日本侵略中国时传来,为害最严重的1957年,全县受害面积为80%,豌豆损失达37%,出粉率减50%。1958年推行了大规模氯化苦薰蒸,杀虫率为98%,后推广磷化银薰蒸(每立方米豌豆放磷化银3—4片),既出效果,又安全。小麦腥黑穗一直是农业上的一大公害,1975年,全县4个公社的4个生产大队的298.3亩小麦发生了腥黑穗病,1976年,全县9个公社33个生产大队的8998亩小麦发生了腥黑穗病,病穗率在70%以上的222亩。为防止蔓延,除发动群众将病麦就地焚烧外,进行了换种和用福美双拌种。经过物理机械防治,基本上消灭了腥黑穗病。对棉花枯萎、黄萎的检疫办法,多是用硫酸脱绒后,加多菌灵拌种,收效极好。
另外,对危害农作物的老鼠、杂草亦进行了治理。老鼠在1958年已被列入“四害”,开展了大规模的灭鼠活动,鼠害大大减轻。1970年后,因大量施用农药,误杀猫、蛇、猫头鹰、黄鼠狼等鼠类天敌,老鼠又猖獗起来。1980年,推广了敌鼠钠盐、灭鼠灵等杀鼠药剂,即捕杀了老鼠,又保护了天敌。在治理杂草方面,开始时为人工治理,1980年后,先后使用氟乐灵接索、除草醚、苯达松等化学药剂,以灭除狗属草、酸浆、铁苋、小蓟、牛筋草、地锦、马塘、香附子、千金子、旱稗、野鸡冠、野苋、苍耳、小飞逢、灰菜、茼麻、野西瓜、卷茎蓼、红蓼、马齿苋、萝蘑、小旋花、龙葵等杂草,效果良好。
上一篇:第九节 土特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