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特殊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事业。在封建社会、民国时期,残疾人和轻微犯罪的青少年根本得不到任何人道的帮助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以致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建国后,阜阳地区的特殊教育,从无到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亳县盲聋哑学校
1950年由亳县民政局创办亳县盲聋哑学校。校址在亳县城南人民北街。学校由亳县民政局主管,师资由亳县教育局负责调配,学校实行单独招生,由残疾儿童家长提前同学校取得联系,预先登记。招生时,对考生进行面试,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读,通过观察了解,对无传染病、精神病、无呆痴、不遗尿、能基本适应学校生活的试读生方可予以录取。1959年9月1日,首批招收的盲哑生40人,其中盲生20人、哑生20人,正式开学上课。学生来自全区各县,全部住校,学生的伙食费基本上由学校负责。
建校之初,学校只有教职工7人,其中专任教师6人。为了学习特殊教育手段,1959年派汪宗礼到北京第一聋哑学校学习手语半年,回校后任哑班语文课教师。1963年派张振到北京中央内务部举办的按摩训练班学习按摩技术,回校后任盲班按摩课教师。通过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校采用8年制,使用全国统编教材进行教学。开设课程有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自然常识、体育、图画等。此外,为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会一技之长,毕业后能自食其力,学校根据盲哑人特点,开设了按摩、木工、理发、缝纫、针织、编织等职业技术课,既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又进行实用技能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如遇到就业机会就中途辍学,能坚持到8年级毕业的学生很少。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盲聋哑学校也受到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被破坏,学校面临倒闭的危机。在这紧要关头,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分赴全区进行实地考察,以期证明特殊教育的必要性和社会需要的关系,经多方努力,终于保住了学校。1968年9月,学校重新开学上课,并使教职工增加到13人。1975年,盲生班停止招生。1977年,省、地、县三级联合投资20万元,在亳县城内西南隅建筑新校舍。1978年,学校由民政部门移交给教育部门主管,1979年迁入新校舍。此后学校充实了教学设施,改善了师生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图书、仪器、医疗药物,职业训练设备及场地基本齐全。1966年停开的按摩、木工、缝纫、编织、理发、针织等职业技术训练课,于1984年3月恢复并新增油漆、工艺美术、装裱字画、摄影、盆景制作等技术课。
从1959年建校以来,学校共毕业16届272人,其中哑生236人,盲生36人。按专业分,木工32人,理发18人,缝纫38人,油漆32人,工艺美术74人,按摩36人,编织19人,装裱字画7人,盆景6人、摄影10人。
1960年,在自然灾害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学校领导带领师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搞编织,挖野菜,同舟共济,坚持正常的教学。由于工作出色,学校光荣地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了党中央表彰和鼓励,国务院颁发了奖状。
该校教师不畏教学难关,攻克特教领域11个难题,发表论文32篇,培养出残而不废的毕业生数百名,其中有的被评为市县以上先进工作者。1966届毕业生黄慧华成为安徽省定远县人民医院按摩医师,魏舒奇的按摩论文参加省级医技交流。1966届哑班毕业生邢恩斌创作的文艺作品多次在地方杂志和省级刊物发表,被阜阳市文学协会吸收为会员,并被吸收为安徽省盲人聋哑人协会会员,安徽省首届残疾人联合会评议委员。该校于1985年被评为安徽省和阜阳地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二、阜阳市工读学校
1981年7月31日,中共阜阳市委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决定成立阜阳市工读学校,校址在阜阳市西郊。
该校是对有轻微犯罪的中学生(包括被学校开除、自动退学、流浪在社会上的青少年)进行特殊教育的半工半读学校。学校的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挽救孩子,造就人才,立足教育,精心育人”的思想,把学生教育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技术能力、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该校招收的学生是阜阳市公安局直接通知,学生自己到校报名。学生在校学习3个月,再到社会考查3个月,考查期间没有新错误,思想品德有明显转变,即可毕业。毕业后不受任何歧视,同其他中学生一样可以升学、就业、参军。考查期间有新错误的不能毕业,仍要回工读学校学习。
学校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体育、音乐、职业教育等课程。一般上午上课,下午劳动。每班有2位班主任,4名老师,还有1名管教人员,班主任轮流到班内同学生一起住宿、就餐、劳动,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活动的各个方面。周末可以自由活动,如回家或办理个人事情,学校不加限制。
教师是阜阳市教委选派的,共8位,管教人员由阜阳市选派,共有10名干警。校长、副校长由阜阳市政府任命。
1981年9月5日至1983年8月,共毕业学生166人。1983年9月以后,一直没有招生,但学校仍存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