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众教育
民国初年,民国政府提倡民众教育,阜阳地区各县成立民众教育委员会,开办民众教育馆和民众学校。据民国20年(1931年)统计:阜阳地区所辖阜阳、颍上、亳县、蒙城、太和、涡阳6县,均设县立民众教育馆(通俗教育馆)各1所。民众教育馆内设有:图书馆、阅报处、演讲厅、体育场等。常年开办民众教育班、夜晚识字班、问字处等,招收市民、店员、工人,传授文化知识。
民国18年(1929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发布《民众学校办学大纲》。阜阳地区所辖各县从是年起,先后开办民众学校,至民国20年(1931年),全区计有民众学校56所,但多数开办于城镇,成效不高。到抗战后期,阜阳地区民众教育有了新发展。据民国26年统计:阜阳地区所辖阜阳、蒙城、颍上、涡阳、亳县、太和、临泉7县,共有联保民众学校学生32320人;附设民校学生42140人;推广员转教学生138410人;塾师转教学生2700人,其它各项设施学生数45314人;各项合计学生数达260884人。
二、农民教育
阜阳地区农民教育,从民国34年(1945年)恢复涡北解放区时就开始兴起。办学形式多种多样,有冬学、夜校、识字班、文化补习班、剧团等。教育方法灵活,因地制宜。如泉南县(今临泉县境)姜寨行政村青年识字班,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小先生”制。即从民办小学里选年龄较大的学生晚间担任识字班辅导员,分别包干到人,教识字、教唱歌。教材多由教师自编,内容结合中心工作,对农民既进行文化教育,又进行政治宣传教育。如在午季,他们自编了这样的歌词:“各位老乡听俺讲,全国胜利得解放。军队前方打胜仗,咱们后方齐帮忙。合理负责搞公平,隐瞒黑地要提防。干群齐动手,积极交公粮。翻身不忘本,紧跟共产党。”这既是宣传歌,又是识字谣,是农民教育的好教材。
1949年,皖北行政公署发布《关于开展冬学问题的训令》,于是全区掀起了大办冬学热潮。据临泉、太和、亳县、阜南、蒙城、界首7县统计,1949年共有56114人入冬学学习,到1950年入学人数又大量增加,总数近30余万人。
1952年,阜阳专员公署转发安徽省政府《关于推广“速成识字法”,开展扫除文盲运动的指示》,推广人民解放军某部文化教员祁建华创造的“速成识字法”。全区以常年民校为基地,办起数以千计的“速成识字班”,掀起建国后阜阳地区第一次扫盲高潮。各县均成立扫盲领导机构,配备专职扫盲干部。据1953年对全区8县统计,参加速成班学习的学员达3万人,其中大部分脱盲。1953年,阜阳地区各级政府相继成立扫除文盲运动委员会,进一步开展扫盲工作。1956年,亳县举行第一次扫盲毕业考试,在181680人中,有6008名农民文盲达到毕业标准。
1958年,随着工农业生产“大跃进”运动开始,阜阳地区农民教育工作也出现跃进,提倡“村村办学校,人人学文化”,各地大办“红专学校”。除继续开办扫盲班外,还开办业余小学校、初中班和高中班。由于受浮夸风影响。各县上报数字难以与事实相符。1959年至1962年,阜阳地区农民教育大部分处于停顿状态,入学农民人数大量减少,但仍有一些农民坚持学习。
从1963年起,阜阳地区农民教育工作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农民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常年民校和耕读学校。各县均办有上千所耕读小学。随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民校又改为政治夜校,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1966年至1976年间,阜阳地区农民教育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基层扫盲机构被撤销,扫盲干部、教师被调离。
1978年,阜阳行署教育局在《1978年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要继续抓好工农业余教育工作。1979年,安徽省召开全省农村扫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一扫、二堵、三提高”方针(一扫,把12—45岁文盲基本扫除;二堵,抓好小学普及工作;三提高,对已脱盲的要采取多种形式继续组织学习,进一步巩固提高)同年11月,全国第二次农民教育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12月,阜阳地区在临泉县召开由各县县委书记参加的农民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各县市设立工农教育委员会,教育局设业余教育科(股)、区社配备专职干部,做到领导、教师、学员、时间、制度、经费六落实。从1980年至1985年,全区参加扫盲班学习的农民达846809人,脱盲231192人;参加小学班学习的农民有88021人,毕业18719人。
1985年5月,阜阳市组织力量对扫盲工作进行自检验收,扫盲完成率达98%,符合上级规定要求。8月,经阜阳行署扫盲验收团验收,发给完成扫盲任务合格书并报省政府备案。阜阳市成为阜阳地区第一个扫除文盲的市县,也是安徽省首批扫除文盲的市县之一。
进入80年代以后,科学种田、科技致富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重视,阜阳地区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季节性、常年性技术培训班等迅速普及,各县市均开办了多期农业技术初级班、中级班,培养了一批农民技术人才。到1985年底,全区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发展到40所,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近2万期,受到培训农民达140万人次,有效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应用普及和农民的劳动致富。
三、职工教育
建国初期,阜阳地区职工教育以识字教育为主,教育对象主要是青、壮年职工中的文盲、半文盲。办学形式主要是识字班、扫盲班、夜校、小学班。据统计:1950年阜阳地区参加学习的职工共2167人。从1953年起,在广泛开展识字教育的基础上,向着提高的方向发展,部分县成立职工业余学校。从1957年到1959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阜阳地区职工教育出现形式上的繁荣,实际效果不佳。1960年至1962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职工教育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从1963年起,职工教育逐渐恢复,各县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又恢复招生。如蒙城县从1961年到1965年,职工受高中教育的有1965人,受初中教育的有2770人,受小学教育的有943人。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阜阳地区职工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当时开办的红夜校、“七·二一”大学,教育质量较低。阜阳地区厂办“七·二一”大学情况如下表:
厂办“七·二一”大学情况统计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职工教育经过调整,又得到健康发展。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1982年起,阜阳行署及各县市相继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由分管的副县(市)长任主任,有关部、委、办参加,统一领导职工教育。各级职工教育委员会下设职教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各经济主管部门和企业单位、厂矿都建立了职教组织,配备专兼职教师。
这一时期,职工教育重点是对青、壮年职工进行“双补”教育,即补初中文化课和补初级技术课。阜阳市4万多职工中每年有10000至15000人参加学习,文化、技术补课分别完成了5120人和4875人,分别占应补对象的71%和75%。本时期,职工教育办学形式有文化补习班、业务技术补习班、青工政治轮训班;时间安排有脱产、半脱产、业余、自学等;层次有高小、初中、高中、中技、高等教育等。办学方式有企业自办、主管部门联办、县市级统办三种。本时期,职工教育基地、经费有大幅度增加,阜阳市仅1984年,用于职工培训的基地有7000多平方米,专用面积有3340平方米,用于职工教育的投资达200万元。亳县批准职工教育建校面积达6400多平方米,校具900多套。
四、干部教育
阜阳地区干部教育最早出现的学校,是民国29年(1940年)3月在涡阳县麻冢集创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抗日军政大学四分校(今属河南省永城县),校长由彭雪枫司令员兼任。学校设校部、政治部、训练部。肖望东兼任政治部主任,方中铎任教育长,廖必成任训练部长。校部下设总务科、供给卫生科。政治部下设组织科、保卫科、民运科。
第一批学员主要来自国统区、敌占区的爱国青年、部队选派的青年干部、战士,共约500多人。学员编为2个大队,每个大队下设3个分队。另外,有防训队和卫生队。开设课程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问题等理论课和游击战术、步兵战术及兵器常识、射击、投弹等军事技术课。有的中队还开设文化课,为工农干部补习文化基础知识。学校没有统编教材,教员多为兼职,采取谁讲课谁写提纲方法。为了解决教员少的矛盾,学校成立教研组,编写讲授教材,发给各队队长、指导员,采取边教边学的方法。办学条件非常差,但学员们都能够努力克服。经过6个月的紧张学习,至民国29年9月,第一批学员毕业,翌年5月,学校随部队撤出涡北解放区,转移到津浦路东面。虽然形势动荡,困难重重,但抗大四分校一直未中断办学,到民国34年(1945年)11月,共培训7期近5000名学员,光荣地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
解放战争时期,阜阳地区的干部教育主要分为在职干部培训和学校培养2种类型。
主要干训班:
泉南县干训班民国36年(1947年)7月5日至12月15日,中共泉南县委(大部分地区现属临泉县)举办3期基层干部培训班,培训农民干部、积极分子137人,每期培训时间为7至21天。结业后,由县委就地安排工作。
阜阳县干训班民国37年(1948年)7月底,阜阳城解放,为了及时阐明中国共产党政策,培养革命干部,中共阜阳县委宣传部在省立第四临时中学(现阜阳市第一职高)举办3期干训班,每期200人。学员结业后,有的当教师,有的当区、乡干部。
颍阜县干训班1948年8月,颍阜县(阜阳县以南、颍上县以西,现阜南中岗、黄岗、曹集一带)政府在黄岗东杨寨开办1期干训班。学习内容以时事政策为主,学员12人,经40多天学习,分配至县、区、乡工作。
阜南干训班1948年至1949年间,阜南人民行政办事处先后开办3期干训班。1、2期学习结业后,分配任乡长、财粮员、农会干部等。第3期结业后,大部分分配到淮南工作,小部分分配阜阳区、乡工作。
阜阳专署地方干部培训班1948年底,阜阳专署在省立四临中(现阜阳市第一职高)校址举办1所地方干部培训班,招收青年知识分子38人参加学习。课程设置主要是时事政治、《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授课主要由地委、专署干部担任。学员学习2个月,分配至专署、县政府各部门工作。
主要干部学校:
豫皖苏边区第六中学1948年6月,由豫皖苏六地委、六分区、六专署在涡阳张村铺(现属利辛县),原涡阳师范校址创办。校长李晨(副专员兼)。共招300人,分编成行政、财经、普通3个班。师生均享受供给制。该校开办8个月,于1949年2月结束。
泉滨中学1948年8月,由豫皖苏四分区在临泉县立中学校址创办。柳野青任校长,杨兴瑞、赵文衡任副校长,共招学员300人,编为初中、高中、师范3个部7个班。课程除开设国文、数学等文化基础课外,主要讲中共党史、时事政策。1948年11月,学校输送百余人到豫皖苏边区行署工作。1949年1月,又抽出20余人编入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同月该校一分为三:柳野青带一批学员到阜阳接收省立四临中,创办皖北行政学院;赵文衡带一批学员接收阜阳县中,成立阜阳联中;杨兴瑞带一批学员接收颍上县中,成立颍上联中。
皖北行政学院1949年2月,由豫皖苏边区四地委在原省立四临中校址创办,是阜阳地区解放战争时期唯一的一所高等干部学校。院长李时庄(专员兼)、副院长柳野青。学员按军事编制分为6个中队,每中队约100人,学员总计700人。学院没有划分学科,但各队学员学习有所侧重,如侧重文教、行政、税务、财粮等。学院未设文化课,只设置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革命人生观等课程,课程主要由校内外各级领导讲授。学员享受供给制。第一批学员于1949年7月28日结业,全部参加工作。随后学院改为阜阳高级职业中学,其性质与皖北行政学院相同。
建国学院民国36年(1947年)底创办于河南省鄢陵县,1948年6月迁至阜阳地区界首玉皇庙。院长任崇高、副院长纵汉民。学院的学额不固定,符合条件随到随收,工作需要随时分配。1948年11月该院迁往河南开封,1949年奉令改为人民解放军十八军随军工作团。
建国后,阜阳地区各县均设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对机关干部进行文化补习,开设班级有高小班、初中班,开设课程主要有政治、语文、数学、历史。1959年秋,各级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基本停办。
1951年以后,阜阳地区的各级党校在培训本区党政干部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共阜阳地委党校从1951年至1963年底,共举办30期地、县直机关及区、乡(公社)党员领导干部轮训班,参加轮训党员干部6600人次。
1984年,中共界首县委党校开办干部中专班;1985年,阜阳市、阜阳县、涡阳县、太和县、亳县党校也分别开设党政管理干部中专班。中共阜阳地委党校从1984年起,对全区干部进行系统性正规化培训,先后开办5届2年制大专培训班,5期全国厂长、经理统考培训班及乡镇企业管理培训班。
1980年后,阜阳地区部分业务主管部门成立干部学校,对本部门本系统干部、职工进行培训,使阜阳地区干部教育呈现多渠道、多层次的新格局。
1984年至1985年,中共阜阳地委组织部与安徽广播电视大学阜阳分校联合开办2届2年制党政管理干部专修科,共招收381人,经过脱产学习,全部毕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