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1988年,除上解中央和省支出外,阜阳地区财政累计总支出475692万元。年均递增15.3%。
一、预算内支出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阜阳地区财政支出(全部为预算内)累计2473.55万元,平均每年递增82.5%。1949年由于人民政权刚刚建立,财政支出全部用于行政管理费支出。1950年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95%,另5%为社会文教卫生费支出。1951年全区经济建设开始起步,财政略有投入,在全年财政总支出中,行政管理费支出占63%;社会文教卫生费支出占28.6%;经济建设费支出占4.4%;其他支出占4%。1952年全区国民经济基本得以恢复,从而增加了对经济建设的投入,在全年财政总支出中,行政管理费支出占47.76%;社会文教卫生费支出占38.4%;经济建设费支出占13.2%;其他支出占0.64%。
1953—1957年国家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区财政预算内支出累计16870.82万元,平均每年递增8.3%。这一时期全区财政支出的重点是加大社会文教卫生投入。5年间,社会文教卫生费支出占财政预算内总支出的71.88%;行政管理费支出占23.7%,所占比例,比经济恢复时期大为下降;经济建设费支出甚少,占4.14%,其中主要投入农林水利。农林水利费支出占财政预算内总支出3.5%,但却占经济建设费支出的84.9%。
1958—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区财政预算内支出累计27172.09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9%。自1958年“大跃进”开始,全民大炼钢铁、大办工业,财政投入重点放在工业。这一时期在财政预算内总支出中,经济建设费支出占31.9%,社会文教卫生费支出占48%,行政管理费支出占18.9%,其他支出占1.2%。
1963—1965年经济调整时期,全区财政预算内支出累计19941.7万元,由于1960—1962年三年经济困难,财政支出下降,1963年和1964年分别比上年支出上升45.63%和44.9%,1965年则比上年支出下降46.6%。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区财政预算内支出累计100643.5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2.1%。其中“三五”时期年递增3%,经济建设费支出基本保持在“二五”时期的水平线上,社会文教卫生费和行政管理费支出略有增长。“四五”时期,年递增10.6%。
1977年全区财政支出12530.3万元,比上年下降30.5%。
1978—1988年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全区财政预算内支出29149.8万元,平均递增11.3%。其中经济建设费支出57949万元,占19.88%,社会文教卫生费支出120081万元,占41.19%,行政管理费支出44827万元,占15.38%,其他支出占23.55%。
阜阳地区40年财政预算内支出累计471125.7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5.2%。其中:经济建设费支出106036.3万元,占财政支出总数的22.51%,经济建设费中用于支农支出588842.3万元,占财政支出的12.49%,占经济建设费支出55.49%。社会文教卫生费支出237359.9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0.38%,其中用于教育支出132979.2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8.22%,占社会文教卫生费支出的56.2%,行政管理费支出74365.3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5.78%,平均年递增10.2%。
二、预算外支出
预算外资金的支出,主要用于预算内支出的不足。每年随同预算内资金一并安排。一般情况,秋季农业税附加收入,当年不安排使用,以保持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留有后备。
建国初期,阜阳地区没有预算外支出,从1953—1988年,全区预算外资金累计支出17402万元,平均每年支出483.38万元。最高年份1985年支出1047万元,最低年份1953年支出92万元。预算外支出项目中,经济建设费累计支出7950万元,占预算外支出的45.68%,最高年份1959年支出602万元,最低年份1967年支出35万元,年平均支出233.82万元。社会文教卫生费累计支出4478万元,占预算外支出的25.73%,最高年份1986年支出257万元,最低年份1985年支出10万元,年平均支出131.7万元。行政管理费累计支出3566万元,占预算外支出20.49%,最高年份1988年支出278万元,最低年份1962年支出10万元,年平均支出104.88万元。其他支出1409万元,占预算外支出的8.10%,最高年份1966年支出118万元,最低年份1954年支出1万元,1953年、1957年和1963年3年没有支出,其余年份年平均支出45.45万元。
1988年预算外支出726万元,比1953年增长近8倍。其中经济建设费支出202万元,比1953年增长4.5倍;社会文教卫生费支出226万元,比1953年增长6.6倍;行政管理费支出278万元,比1953年增长21.4倍;其他支出增长20倍。
建国40年来,阜阳地区财政收入有18年超分配发生赤字,其中50年代发生1次,60年代和70年代各发生5次,进入80年代,除1981年略有节余外,其他年份一概是赤字。50年代阜阳地区财政坚持开源节流,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的经济政策,全区财政经济虽然困难,但能注意收支平衡,仅有1956年发生财政赤字,当年全区财政总收入2984万元,总支出3647万元,超支663万元。
50年代末,因政策失误,盲目跃进和自然灾害影响,致使60年代初全区财政连年发生赤字,1961年全区财政赤字1904万元,1963年赤字1404万元,1964年赤字2552万元。
“文化大革命”中,工农业生产均受到破坏,财政来源受限,财政支出居高不下,经济运行机制出现混乱状态,财政状况陷入窘境。1966—1967年、1975—1976年,4年财政发生赤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的大环境下,阜阳地区财政体制进行一些重要的改革。确立了“分灶吃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出发,承认各方面的物质利益,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注重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推进了承包经营责任制,有力地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现了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尤其是从1981年起,全地区积极主动地推进财政的分级包干,增加了地方生产的投入,增强了经济后劲,包干8年全区财政收入累计210158.5万元,每年递增11.7%,占建国以来财政总收入的46.1%,相当于建国以来前30年的总和。新的投入促进了经济进一步增长,从而增加财政收入,但是,其负面的影响也是严峻的,就是财力分散,财政调控系统失灵,通货膨胀加剧。这主要是因改革不配套,1988年以前,改革每推进一步,都是以让利减税为代价。这就不可避免地诱发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带来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大量“代长”项目。使相当部分(约40%)资金转为消费基金,造成通货膨胀。使宏观控制失控,综合平衡难以实现。据统计,1981—1988年8年间,全区财政用于经济建设的总支出49927万元,占建国以来经济建设费支出的47.08%,超过建国以来前30年的总和。
财政收入的增长使全区一度曾放松了预算的收支平衡,加之基建膨胀和浪费严重等现象的发生,1978—1988年11年中阜阳地区财政有10年赤字(仅1981年无赤字)。全地区10个县、市中有8个县先后发生财政赤字,累计金额8003.9万元,有的县竟达1500万元。截至1988年底止,有2个县连续6年发生财政赤字,有5个县连续5年发生财政赤字。
1949~1988年地方财政支出统计表(一)

1949~1988年地方财政支出统计表(二)

1949~1988年地方财政支出统计表(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