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淮河堤防
淮河上游、汇集狮河、潢河、竹竿河等山区河流,水面比降大,水流湍急。1950年、1954年,1968年等年度,上、中游连降暴雨,该河流量每秒为1万立方米。洪河口以下,河滩高程27米,正阳关河滩高程26米,地势比降为1/2.33万,流速减慢,水位提高,加之南有史河、沣河、沿岗河、淠河注入,北有濛河、洪河、润河、颍河、西淝河注入。宣泄不及,便常常为灾。根据旧志记载,自清同治五年(1866年)至民国20年(1931年)的65年间,淮水曾10次决堤泛滥,平均6年1遇。特别是民国27年(1938年)以后的黄河9年为患期间,位于阜阳地区169公里长的淮北大堤几乎全部溃决。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出于安抚民心,成立淮域工赈委员会,提出“挖土一方(1立方米),发款一角”,试图用以工代赈的办法修复淮堤。而赈款被层层鲸吞后,灾民却所得无几,就连阜阳的督察专员邓昊明也不得不承认:“灾民的实挖土140363526方,仅得赈款318350元,所得不及十之一、二。灾胞备尝饥饿,而一日血汗之所获,犹不得一饱,而工作不懈,情实可悯”。淮堤虽是年年修,而灾害却是年年有。1950年,在皖北行政公署的领导下,以工代赈,发动阜南、阜阳、颍上、凤台、临泉等县沿淮人民,按照堤顶高于正阳关历年来最高水位1米、堤顶宽3米、外坡1∶3、内坡1∶2(险要处1∶5)的标准,对淮河北堤的钐岗至南照集段、南照集至润河集段、润河集至庙台段、王庄至润河集段、庙台至垂岗集段,进行了堵口和加修。因当时的财力不足,当年只对双涧、龙王庙、甘罗墓、朱家坝、郑台子、陈巷子等堤段进行培土;对胡台子、左家园、汤庙子等堤段进行退建。这年7月连降暴雨,大部堤身被冲坍,淹地1531万亩。大水退后,中共阜阳地委采取旧整补破的临时措施,发动全区人民,按照堤顶高于当年水位1米、内、外坡1∶2的标准,加固加高田庄至小吴庄16.5公里的堤段,以保来年堤内2.6万亩夏收;加固加高便民沟至张家岗3.5公里的堤段,以保来年31万亩夏、秋收;加固加高凤台至平家岗27公里堤段,以保堤内来年31.5万亩夏、秋收;上述工程共投入民工13.4万人,历时5个月,共做土方129.8万立方米。在堵口方面,按丙级断面,堵修地理城至钐岗5公里的决口,以保堤内来年3万亩夏收;堵修钐岗至曹集33.4公里的决口,以保堤内来年10万亩夏收;堵修曹集至南照集39.4公里的决口,以保堤内来年5万亩夏收;堵修王庄至润河集7.4公里的决口,以保堤内来年1.5万亩夏收;堵修曹集至庙台19.4公里决口,以保堤内来年60万亩夏收;堵修便民沟至峡山口14公里的决口,以保堤内来年1.5万亩夏收;堵修黑龙潭至张家楼12公里的决口,以保堤内来年2.5万亩夏收;堵修陶坝子至刘庄1.5公里的决口,以保堤内来年60万亩夏收;堵修庙台至垂岗集4.8公里决口,以保堤内来年10万亩夏收;堵修颍河口至便民沟18.3公里的决口,以保堤内来年10.5万亩夏、秋收;堵修便民沟至张家岗13.5公里的决口,以保堤内来年31.5万亩夏、秋收;堵修禹王山至张家岗3.3公里的决口,以保堤内来年31.5万亩夏、秋收;堵修峡山口至凤台4.9公里的决口,以保堤内来年10万亩夏收;堵修平家岗至三道沟14.1公里的决口,以保堤内来年10万亩夏、秋收。以上工程共投入民工15.3万人,历时6个月,共做土方914.14立方米。
1954年,淮河又一次涨水,大部堤段溃决。溃决的原因;多数是堤身高程不够;部分是堤身土质松散,基础不牢;也有一些地方左右堤距太小。问题发现后,根据淮委的部署,全区投入民工13.2万人,除退建饶台子、林庄台子、祝台子、双洪台子等堤段外,按照堤顶高程29米、堤顶宽8米、外坡1∶2,内坡1∶3,内坡平台下1∶5的标准,加修加固加高全部堤身。对有弯度的堤段,凸处从内坡培土,凹处从外坡培土,险要段加砖石护岸。完成以上工程,共用246.4万个工日,做土、石方362万立方米,在1963年、1980年、1983年的3个年份里,先后投入民工24.3万人次,对全部堤身进行培土,将堤顶高程加高至29.6米,将堤顶宽加至10米,并取直张家湾、郎河湾、三河尖、叶大园、潘大台子、张台子、邢营子、陡河沿等处的弯曲堤段,同时加宽王家坝、南照集、罗大园、龙窝、萧家园、高台子、曹台子的左右堤距。
1952年,根据鲁台子水文站和蚌埠水文站同一时间的实测,鲁台子段每秒流量6688立方米时,蚌埠段的每秒流量为8437立方米。按此推算,鲁台子段流量每秒10000立方米时,蚌埠段的流量将是每秒12200立方米。为保证淮河大堤安全渡汛,淮委在淮河中游规划8个分洪蓄洪区,在阜阳地区有濛河洼地、润河洼地、邱家湖、唐垛湖4个蓄洪区。8处分洪蓄洪区可分洪和蓄洪72.12亿立方米。可将正阳关以下每秒13000立方米最高流量降到每秒6500立方米,大大减轻蚌埠上下两岸大堤的承受力。
濛河洼地蓄洪区:西起洪河口,东至南照集,长48公里,宽8至10公里,总面积300平方公里。民国时期,从宫沙湖口至曹台子有群众自发修建的保村圈堤(亦称圩堤)十数处,每逢洪河大水或淮河大水相互渗透,所有圈提全部崩溃。1952年将该洼地划蓄洪区,在北岗和濛河之间留出行洪道。1953年,在王家坝建进洪闸13孔,孔宽8米,设计流量每秒1626立方米。在洼地尾端的曹台子建泄洪闸28孔、孔宽5米,设计流量每秒2000立方米。按照25.5米的水位,可蓄洪7.5亿立方米。1952年后,蓄洪10次,约3年1遇。
润河洼地蓄洪区:包括20.2平方公里南照集至润河集段和12.5平方公里润河集至赵集段。1952年定为蓄洪区后,规定南润段在水位26.28米时行洪,共行洪12次,约3年1遇;规定润赵段在水位24.58米行洪,行洪22次,不足2年1遇。
邱家湖蓄洪区:自赵集至庙台的洼地,总面积45平方公里,泛称邱家湖。1952年定为蓄洪区后,规定水位在25.2米时行洪,先后行洪13次,合3年1遇。
唐垛湖蓄洪区:界于垂岗集、正阳关之间,总面积107.8平方公里。1952年被定为蓄洪区后,规定水位22.5米时行洪,共行洪11次,约3年1遇。
采取分洪行洪措施后,两岸大堤均安全渡汛。
二、颍河堤防
清末,颍河南岸堤坝毁坏殆尽。民国27年以后的9年黄泛期间,颍河两岸人民为抵御黄水,一村、数村或数十村,自发联合起来筑圩堤以自卫。据不完全统计,民国30年(1941年)在地区境内颍河两岸圩堤1.7万余处。因人力、物力所限,圩堤多不坚固,真正发挥防洪作用而被巩固下来的只有973处。1949年,中共阜阳地委、阜阳专员公署筹集粮款,利用冬闲时间,以工代赈修筑颍河干堤。因堤顶过低,堤身不牢,1950年7月降雨720毫米,河水漫堤四溢。当年冬,地区治淮指挥部成立,调集阜阳县洄溜、口孜、正午、插花等区民工3.72万人,历时5个月,修复柳沟涵至魏沟口74.9公里的颍河左堤和八里河口至洄溜集68.88公里的颍河右堤。修复后的堤顶高程是,左堤:柳沟口段26.8米,皮元闸段27.1米,颍上段27.4米,双涧段28.2米,江口集段28.6米,倒栽槐段28.9米,口孜集段29.5米,魏沟口段30米;右堤:三道冲段25.9米,颍上段26.45米,江口集对岸段27.5米,赵沟口段27.95米,洄溜集段28.9米。并退建刘集、四里、吴摆渡、李台子、胡台子、朱家楼、彭台子、汤大庄、李圩子、四姚沟、赵沟、张台子等处的堤段。用硪打基,垫一层,砸一层,堤身坚实。
1954年,连降暴雨,上游来水多,阜阳三里湾出现31.85米的历史最高水位。河决朱土楼,自耿棚至淮河北堤的广大地区,水深1米至1.5米。水退后,根据地区治淮指挥部的工程规划,颍上县出动民工3.2万人,加高加固饶台子至阜阳城的颍河右堤。堤顶高程是:饶台子段27.4米,樊台子段27.45米,刘集段27.6米,颍上段28.03米,长林沟段28.1米。在松散堤段建防汛台。大型防汛台顶宽10米,长50米,台距5公里;小型防汛台顶宽5米,长20米,台距500米。大小防汛台的台顶高程均等同于所在堤坝的堤顶高程。
1956年8月,淮北地区普降暴雨,颍河界首以下的水均超过1954年最高水位。水后,根据淮委要求,地区治淮指挥部从阜阳县调集民工4.7万人,加固加高江口集至界首的颍左干堤和蒋庄至阜阳奎星楼的颍右干堤,总长118.1公里。加固加高后的左右干堤,堤顶均高于1956年当地最高水位1.5米,实做土、石方119.57万立方米。同年冬,加固加高王岗铺至洄溜集76.5公里的颍右干堤,断面标准是:堤顶高于1956年当地最高水位1.5米,堤顶宽4—6米,内外坡1∶3,内坡坡顶以下3米留平台,平台宽2米,平台以下坡度1∶5。至此,洄溜集段堤顶高程31.97米,颍上段堤顶高程28.2米,王岗铺段堤顶高程28.1米。
1957年,河南省周口、淮阳等地连降暴雨,颍河界首段水位升至37.76米、三里湾水位升至31.85米。万福沟堤段溃决,长林沟堤段破口,洪涛四溢,淹没130万亩秋禾。水后,根据淮委工程设计,调集太和民工10.8万人,按照堤顶高程33.76米至39.26米、堤顶宽4米、内外坡1∶3、内坡堤顶以下3米留平台、平台宽2米、平台下坡度1∶5的标准,加固加高界首至赵湾、界首至长林沟之颍河左右堤;调集阜阳县民工11.7万人,加固加高界牌集至宋湾、李渡口至泉河桥的颍河左、右堤。上述两县共做土方170.72万立方米,国家投资40.44万元。
1975年,河南境内大雨,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次第溃决,特大洪峰漫入泉河进入颍河,三里湾水位骤升至32.52米,颍上水位骤升至28.26米,颍左宁台段堤身严重渗水。为确保京浦路正常运行,中共阜阳地委果断作出炸开王岗铺进行分洪的决定,颍河干堤得以顺利渡汛。水退后,国家拨款1195万元,对颍河左右干堤再次培土加固,对渗水段打眼灌浆,并在激流处加块石护岸。经过1981年特大洪水(连续降雨875毫米)考验,堤身未出现异常险情。
三、泉河堤防
民国初年,泉河在地区境内河床高程为20.94米至22.58米,河底比降为0.02%;河底宽为26米至30米;河口宽为96米至114米;最大流量每秒832立方米。百吨以上木船可上溯至沈丘集(今临泉县城)、项城,是一条较好的河流。民国27年(1938年)后,大部河床,特别是下游河床被淤塞抬高,水小不能蓄,水大不能排,成为地区内的又一灾河。1952年,开始对该河主干道的治理。1954年,将该河下游新河道凿通。次年,阜阳县出动民工1.2万人,利用挖河弃土,修筑自河口至坎河溜的两岸堤坝,当年夏,颍河水经该河下游新道倒灌,坎河溜以上的左岸因无堤防,100多万亩耕地泡在水中。1955年,根据地区治淮指挥部设计,阜阳县出动民工4.2万人,按堤顶高于1954年水位1米、堤顶3米、内外坡1∶3的标准,将泉河左堤延伸至杜集,将泉河右堤延伸至徐桥口。1965年,根据地区治淮指挥部设计,界首、临泉、阜阳3县出动民工8.2万人,对泉河干、支堤加修加固。界首按堤顶高于历年最高水位3米,堤顶宽3米、外坡1∶3,内坡在堤顶下3米处做平台、平台下1∶5的标准,加修干堤26.51公里,加修支堤53.73公里。临泉按同样工程标准,加修临泉境内泉河两岸干堤58公里。阜阳按同样工程标准,加修孔沟至河口的左堤和九龙沟至阜阳城的右堤共73.14公里。
1973年,河南省按3年1遇和5年1遇标准,分别治理泉河上游的汾河和泥河。阜阳地区考虑到上游来水的承受能力,再次投资100万元,加高加固泉河两岸干堤、支堤,并在各沿岸沟口加建涵闸。因经费未能全部到位,仅完成堤基复土工程。1975年,河南境内连降暴雨,一些水库相继崩坍,大水由泉河漫入,泉河堤于苏屯溃决,淹没11个人民公社的99个生产大队。水退后,国家拨款243.1万元,堵修决口,并按堤项高于当年最高水位1米、内外坡1∶3、内坡3米下做平台,平台下1∶5的标准,加修加固泉河左右堤。因经费不足,除下游河口处被加高加固外,余均未达到设计标准。
1973年后,河南省对泉河上游各支流已进行全面治理,泉河在沈丘以上的最大流量,由过去的每秒524立方米上升至每秒744立方米。而泉河在阜阳地区境内的堤坝却未有相应加高,尚有26处沟口无涵闸设施,已经不能适应上游来水快、来水猛形势。若河南再出现类似1954年的雨量,泉河再次决堤事件将不可避免。
四、茨河堤防
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堤,茨河皆蒙其害,其两岸堤坝早已湮没无存。1951年夏,连降暴雨,河水出槽,两岸农田皆淹没。水退后,茨河两岸农民利用清淤弃土筑圩堤19处(茨左9处,茨右10处)进行自保。1963年,茨河涨水,一些沟口倒灌,两岸耕地又一次受淹。当年冬,太和县人民委员会报请安徽省计划委员会批准,在县境内的茨河两岸筑防洪堤坝134.51公里。工程计划刚实施,“文化大革命”开始,诬筑防洪堤是“以生产压革命”,工程停顿。1967年,地区水利局应河南省邀请,与周口地区水利局洽商后,拟订茨河治理方案,提出按20年1遇的防洪标准修建茨河堤坝,并沿堤坝建闸蓄水,因当时“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工程未能顺利进行。1975年,在群众的迫切要求下,阜阳、太和两县出动民工10万人,按照堤顶高程34米至37.9米,堤顶宽4米、内外坡1∶3的标准,历时3个月,修筑改造了茨河口至关集、关集至母猪港,母猪港至名利店、名利店至倪丘、倪丘至北八丈河、北八丈河至张胖店的两岸堤坝。总共做土方473万立方米。
五、谷河堤防
谷河系茨河的最大支流,民国27年后,该河的张桂桥至关集段基本被淤平。1953年后,经过连续治理,河底挖宽至10米以上,河口挖宽至37米以上,河床高程22.1米至22.8米,河底比降1/8300。因为流速滞缓,每逢下雨季节,河水便出槽淹没两岸耕地。1969年,太和的双浮、倪丘、关集等区出动民工,利用清淤弃土,按照堤顶高程34.5米(上游)至36米(下游)、堤顶宽3米、内外坡1∶2的标准,在该河左右岸建防洪堤,防御了河水泛滥。1980年后,因无专入管理,高沟嘴以上左堤和王店以上右堤,多处被私人取土毁坏。为防洪计,有些村庄自发修建圩堤。
六、西淝河堤防
西淝河下游堤防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旧志载,西淝河原在禹王山东入淮河。由于淮河的顶托和倒灌,洪涝混流,酿成下游连年灾害。颍州府知府王敛福,为溢美自己所处的乾隆盛世,下令百姓在西淝河下游筑堤。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黄河多次为患,堤坝早不复存。1952年2月,根据地区治淮指挥部编制的治理西淝河方案,阜阳、凤台两县出动民工1.3万人,首先修建渲峰湖与西淝河之间的禹山坝,以防淮河经氵宣峰湖倒灌。1955年,根据地区治淮总队部的部署,阜阳、颍上、蒙城、凤台4县出动民工13万人,先后修复西淝河闸至阚疃集55.6公里的左堤和禹山坝至康郢子43.83公里的右堤,堤顶高程是:阚疃段25.9米,苏沟口段25.8米、济河口段25.75米、河口段25.7米,并在一些激流处加块石护岸,计长4.38公里。
七、涡河堤防
涡阳的河床深,河口宽,排水条件好,过去上、中游从无堤防设施。其下游常受淮水顶托,流水受阻,泥沙易于沉淀,上游来水排泄不及,便出槽泛滥,故下游堤坝出现较早。1950年底,淮委根据淮河水位设计淮河北堤,将涡左划入淮北大堤涡东堤圈,将涡右划入淮北大堤涡淝堤圈,开始涡河下游左右堤的建设。1953年底,将涡河下游的左堤由全集延伸至蒙城,将右堤由龟头山延伸至潘家湾。1954年7月,淮河流域普降暴雨,而蒙城以下的涡河右岸无堤防,涡水出岸,淹没立仓、楚村、乐土、柳林4个区计27万亩耕地。水后,根据淮委的要求,出动民工建成河口至龙王沟74.6公里的涡河右堤。工程标准是:河口段堤顶高程为24.98米;陈家沟段堤顶高程为26.65米;龙王沟段堤顶高程为27.79米,各堤段内外坡为1∶3,内坡在堤项以下3米处做平台,平台以下为1∶5。1955年,根据淮委计划,涡阳、蒙城投入民工2.05万人,按照20年1遇的防洪标准,新建自全集至青羊沟103公里的涡河左堤,培土加修自河口至蒙城84公里的涡河右堤。新修和加修的堤身断面是:怀远段堤顶高程25.7米。堤顶宽4米,内外坡1∶3,内坡在堤顶下3米处做平台,平台以下坡度1∶5;青羊沟段堤顶高程30∶7米,堤顶宽4米,内外坡1∶3,内坡于堤顶下3米处做平台,平台以下坡度1∶5,蒙城段堤顶高程29米,堤顶宽4米,内外坡1∶3,内坡在堤顶下3米处做平台,平台以下坡度1∶5。
1957年7月,涡河上游连降暴雨,涡河的亳县水位为36米,涡河的蒙城水位为26.5米,因蒙城以上涡左无堤防,涡水出槽淹没蒙城、涡阳、亳县共140万亩耕地(蒙城44万亩,涡阳71万亩,亳县25万亩)。1958年,为防御1957年型洪水再次出现,阜阳行署报请安徽水利厅批准,将涡河右堤延伸至西阳集。延伸的堤身断面是:蒙城至孙沟湾段,堤顶高程29米,堤顶宽4米,内外坡1∶3,内坡在堤顶以下3米处做平台,平台下坡度1∶5;孙沟湾至西阳集段,堤顶高程28米,堤顶宽4米,内外坡1∶3,内坡在堤顶下3米处做平台,平台以下坡度1∶5;西阳集至北凤沟段,堤顶高程30.3米,堤顶宽4米,内外坡1∶3,内坡在堤顶以下3米处做平台,平台以下坡度1∶5。
1982年汛前预报,淮河流域雨区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水利局考虑到涡河河床在上游引黄灌溉中不断抬高和即将出现的较高水位,编制《亳县、涡阳防汛应急计划》,要求涡阳、亳县除筑环城堤外,要在沿涡的义门等9个重要集镇筑圈堤。同年5月,国务院为支援涡、亳防汛,拨出专项防汛经费200万元。同月,亳县动员县直职工6000人,修筑自桥口至人民桥的东城防石墙,总长1345米,并沿涡河两岸筑堤40.7公里。集镇圈堤未建;涡阳动员职工及市民7000余人,建城防石墙2032米,并在义门、高炉,赵屯、西阳等大集镇筑圈堤计长17.1公里。
上述工程,对防洪有积极作用,但隐患依然存在,如河南的引黄灌溉,使涡河的河床不断加高,沿河尚有70多个沟口无涵闸设施,大观河、宋唐河的河口已被堵塞。涡河的治理任务仍很艰巨,且该河治理必须有河南省密切配合,故治理的道路还相当严竣。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