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涵闸
建国前,地区内的涵闸极少,保存下来的有泉河南岸的谢公闸,颍河东岸的永安闸,全是砖石结构。1952年,在疏浚颍河支流时,为预防水倒灌,由淮委设计,上海营造公司承建,在长林沟口、乌江口、口孜河口建一批箱型钢筋混凝土涵。1954年,钢筋、水泥奇缺,在阜阳、阜南、临泉、太和、界首等县建一批砖拱涵。但抗冻力差,易风化。1956年后,省水利部门下达计划,逐年分配钢筋、水泥等建闸物资,先后在主要河道建造一批节制闸和防洪闸。
1、大型涵闸
颍河阜阳闸:位于阜阳三里湾,有节制闸、船闸两部分。节制闸12孔,两端孔宽12米,中间4孔,每孔宽10.5米,全闸长144米。闸底高程20.5米,设计流量每秒3000米。上引河底宽140米,河底高程20.5米;下引河底140米,河底高程20米。该闸于1958年2月动土兴建,1959年1月竣工验收。建闸土方43.21万立方米,引河土方350.3万立方米,拦河坝土方18.83万立方米;共做石方9308立方米(其中浆砌块石5597立方米);共用木材2100立方米;共用钢材457吨、水泥3879吨。总投资489.41万元。船闸系五级航道,上闸长32.25米,下闸长30米,闸室宽8.65米,长140米,闸底高程18.85米,最大落水差9米,可通200吨级船舶,该船闸于1958年6月动工兴建,1963年竣工,共做土方102.4万立方米,用石料5490立方米、水泥980吨、钢材96.99吨,总投资286.27万元。
颍河颍上闸:位于颍上县东部,包括节制闸、浅水闸、船闸3部分,节制闸,1959年动工兴建。1960年,在完成闸墩浇筑及部分引河后停建。1978年1月,经省水利厅批准复工。节制闸共24孔,孔宽5米。闸底板顺水流向19米。两端引桥4孔,孔宽22.5米。桥底板高程25米。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总高6米,配25吨电动卷扬机启闭。闸上有机动车道和行人道。机动车道宽7米,行人道2.5米。上游引河道偏角70度,形成偏流。1981年,根据省水利科研所的意见,在左岸切滩后,流速分布较前匀称,回流现象基本消除。浅孔闸位于城东1300米处的新河道上,全长195.05米,按50年1遇的标准设计,每秒泄洪4200立方米,闸上水位29.01米,闸下水位20.76米,上下引河比降为1/10000。上引河底宽190米,河底高程19米,滩地高程25米,左右滩地宽各为50米。
除船闸尚未动工外,以上两闸于1981年6月竣工,共做土方456.9万立方米,用石料3.17万立方米;水泥5179吨、钢材535吨、木材917立方米。国家共投资1094.1万元。
涡河蒙城闸:位于蒙城北关,由节制闸、分洪闸、船闸组成。1958年建节制闸,设计流量每秒1600立方米,1969年3月建船闸,1970年2月建分洪闸。1976年7月,以上三闸全部竣工,国家共投资1134万元(节制闸570万元,船闸397万元,分洪闸167万元),共做土方175.92万立方米,用石料9.19万立方米。因设计不合理,1976年,节制闸倒塌,给国家造成极大损失,在群众中产生极坏影响。事件发生后,淮委设计院重新设计,在原闸址上游再建新闸。新的节制闸共20孔,每孔宽5.2米,钢筋混凝土底板,宽13米,长15.5米,闸底高程21米。浆砌块石闸墩,中墩厚1米。缝墩厚2×0.7米。翼墙长边15米,短边7.5。翼墙插入岸墙,并以1∶2至1∶3的扭曲坡与滩地联接。下游静水池底高程16.5米,长24.5米,以1∶3的坡与闸底板衔接,闸上机动车道宽6米,两边行人道各宽1.35米。48吨启闭机10台。全闸长237.1米。
船闸系6级航道,上闸坎高程19.5米,下闸坎高程14米。闸室长108米,净宽10米,闸室底板高程14米。上游系弧形门,下游人字型门,输水洞设直升门。下游引河长200米,宽30米。最低通航水位:上游23米,下游16.5米。
分洪闸与船闸相距104米,闸身纵向长15米,横向宽78米,共12孔,每孔宽5.2米。立闸门为双曲扁壳式。两孔设15吨启闭机1台。机动车道为两孔一跨,每跨13米。
船闸、分洪闸于1968年同时施工,1972年竣工。
涡河涡阳闸:位于涡阳城北老河北岸、由节制闸、船闸两部分组成。
节制闸全长276.5米,共22孔,每孔宽4米。浆砌条石闸墩,墩厚1.2米,缝墩厚0.8米。闸上机动车道宽9.5米,人行道宽1.45米。闸墩下底板高程22.5米,厚1.9至1.7米,混凝土结构。岸墙为拱型空箱式,上下游有混凝土墙隔开,蓄水时互不相通。翼墙系直立式。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由手摇电动两用启闭机启闭。1958年动工,1963年竣工。因涌水严重,1969年改建,加高启闭台,加高下游翼墙,将每秒流量增至3000立方米。改建工程于1971年5月完成。
船闸按过往100吨级驳船设计,属6级航道。闸室长100米,宽7.5米。上游水位29.5米,下游水位23米。枯水季节:上游水位26.5米,下游水位22米。最大水位落差6.5米,闸室底板厚0.3米,底板下铺设滤层。上闸坎高层22.5米,下闸坎高程20米。10吨输水闸门由手摇启闭机操纵。该船闸于1971年11月开工兴建,1973年10月竣工,1975年正式使用。
以上两闸(包括改建)共做土方403.66万立方米,用石料7.57万立方米,木材2096立方米,水泥7763吨,钢材664.7吨。国家投资1786.83万元。
涡河大寺闸:该闸由浅孔闸、船闸组成。
浅孔闸设计流量每秒1840立方米,最高蓄水位36.5米,闸下水位36米,正常蓄水位36米。全闸20孔。中间18孔,孔宽4.7米;两端各1孔,孔宽4.6米。全闸总长184米。
船闸系开放式闸室,长18.5米,混凝土底板。底板高程29米。混凝土闸墩,浆砌块石岸墙,上闸门高4米,系双曲扁壳式;下闸门高3米,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两用(电动手摇)50吨启闭机20台。
上述两闸,1958年2月动工兴建,1961年,因经费不足停建。1976年,上述两闸列入安徽水利建设项目,同年复工。1978年5月建成使用,共做土方168.8万立方米,用石料1.02万立方米,钢材422吨,木材1010立方米,水泥4321吨。国家投资410万元。
泉河杨桥闸:泉河杨桥有南北二闸。北闸位于临杨桥镇老泉河之北,7孔,孔高5.5米,孔宽4.5米,总长35米,设计流量每秒505立方米,过闸水位落差0.5米,闸底高程27.8米,引河底宽50米。1959年投资140万元兴建。因该闸设计流量偏小,1960年汛期时,除扒开老泉河的堵口进行分洪外,且利用闸东洼地行洪。1971年,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按5年1遇的除涝标准,于老闸之南重建新闸。
新闸18孔,每孔宽5米。底板高程28米,设计流量每秒1630立方米。施工钻探时,发现基地25米以下为粉质沙土层。正浇灌底板时,安徽水利厅通知立即停工。1972年7月,水电部通知,该闸应按5年1遇除涝标准设计,即闸上水位32.8米,闸下水位32.6米,闸顶高程23米,闸孔按设计流量加1%。1973年3月,该工程按通知要求复工,改18孔为14孔,每孔宽5米,闸墩厚1米,底板长15米,厚1米。上游护砌及粘土铺盖45米,防冲槽长8米,防冲槽加钢筋混凝土防冲板桩,桩长3.2米。下游加钢筋混凝土板桩,桩长9米。上游设10米高翼墙,圆弧半径20米。下游设9.5米高翼墙,为浆砌块石结构。混凝土闸门分上下两层,上闸门系钢丝双曲扁壳式,下闸门系钢筋混凝土结构,闸上公路桥面高程36.5米,宽7米。设2×15吨手摇电动两用启闭机升降上下闸门。该闸于1976年5月竣工,共做土方80万立方米,用钢筋混凝土1.01万立方米,石料4901立方米,木材960立方米。国家投资508.8万元。
茨河原墙闸:该闸位于太和原墙集西500米处的茨河之上。全闸16孔,每孔宽5米,两端边孔闸底高程27.5米,中间14孔闸底高程25.5米。闸身底板宽以2孔为单元,每单元底板宽12.6米、长15.5米,厚1米。闸座拱垛式,拱垛之上浇灌混凝土,作为桥头基础。设计排洪流量每秒1008立方米。最高蓄水水位32米,可蓄上游来水1350万立方米。闸上设有机动车道,道宽7米,两侧设人行道,道宽1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平面闸门。正孔的下扇闸门用滚轮滑动,配2×25吨卷杨启闭机。边孔闸门为1扇,配1×25吨卷扬机。该闸于1976年12月开工兴建,1977年5月竣工。做土方65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8804立方米,国家投资265.2万元。
茨淮新河茨河铺闸:该闸位于阜阳县茨河铺南茨淮新河的河口处,由节制闸、船闸两部分组成。
节制闸17孔,每孔10米,全长174米。闸底高程24米,闸上铺设10吨级公路桥,桥宽7米。最大过闸流量每秒3000立方米。1977年4月动工兴建,1980年7月竣工。共用水泥9333.9吨、钢材706吨、木材1148.1立方米、石料3962立方米,挖土176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459万元。
船闸由地区水利局设计室设计,地区水利工程队承建。1979年动工兴建,1984年竣工,挖土161万立方米,砌石1.1万立方米,共用钢材628吨、水泥426吨。国家投资565.57万元。
茨淮新河插花闸:该闸位于插花镇东北主河道上,由节制闸、船闸两部分组成。
节制闸17孔,每孔宽10米。闸底高程20.85米。上游最高水位29.5米,下游水位26米,上游排洪最高水位39.86米,下游排洪最高水位29.66米,水位最大落差3.5米,设计最大流量每秒3300立方米。1978年4月动工兴建,1980年4月竣工。挖土103万立方米,共用水泥9237吨、钢材717吨、木材1173立方米、石料4061立方米。国家投资1670万元。
船闸位于节制闸南。设计通航水位:上游29.55米,下游29.4米;最高通航水位;上游31.27米,下游30.97米,系5级航道。1980年8月动工兴建,1984年5月竣工。做土方143万立方米,用石料2.35万立米、木材454立方米,水泥5030吨、钢材752吨。国家投资1647.22万元。
茨淮新河阚疃闸:该闸位于利辛县阚疃集北。由节制闸、船闸两部分组成。
节制闸17孔,每孔10米,全长180米,河底高程21.3米。闸上铺设10吨级公路桥,桥宽7米,最大流量每秒3400立方米。1978年6月动工兴建,1980年5月竣工。做土方110万立方米,用水泥9327吨、钢材697吨、石料4061立方米、木材1200立方米,国家投资1580万元。
船闸位于节制闸南。系5级航道,1979年动工兴建,1984年3月竣工。做土方137万立方米,用木材472立方米、石料2.47万立方米、水泥5100吨、钢材753吨。国家投资1596万元。
2、中、小涵闸
建国后,阜阳地区在水利建设中,于一些河道沟口建造了一大批中小涵闸。
建国初期,涵闸排水量设计,多以每平方公里每秒0.4立方米计算,如长林涵,可制约三岔沟、双涧沟流域共125.5平方公里,则设计流量每秒45立方米。1957年,淮委对阜阳地区考察后,提出大沟应按5年1遇的排涝流量设计,之后,颍河、涡河沿岸的涵闸流量按每平方公里秒1立方米设计。1970年后,一些涵闸均按5至10年1遇的排涝标准设计流量。解放初期,建西淝河口闸、新河闸、乌江闸、采用桩基,木料耗量大,施工时间长,自1952年后,建涵闸采用浮筏基础,使涵闸根基直接座落在天然地基上,避免涵闸沉降。建国初期所建防洪涵闸不承担蓄水任务,只在外河水位低时开闸放水,因此建这类涵闸时不考虑消能防冲设备,静水池深多是0.3米至0.5米。后多处防洪涵闸静水池被冲毁,1955年以后,确定防洪涵闸必须担负蓄水防旱任务,把消能防冲作为设计条件予以重视,不理想的消力池进行改造和重建。蒙城的白洋沟闸,增建消力池及消力槛,仍不能避免尾端冲刷,就增建了三级消力槛。
蓄水闸的任务主要是蓄水防旱。1954年,在太和县茨河左岸大涧沟试建全区第一蓄水闸,砖木结构,双孔,每孔宽3米,砖墩座,砖护底,木桥面。1956年,地区水利工程处总结该闸的优缺点,在亳县三岔口油河上建钢筋混凝土结构蓄水闸,4孔,孔宽5米,设计流量每秒287立方米。正常蓄水,下游无水,上游水深4.8米,多年使用良好。有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在临泉的老集等处推广建设蓄水闸的方法和经验。1967年,在亳县沙土集的武杨河下游试建轻型蓄水闸,基础为井柱,预制钢筋混凝土闸墩和启闭机排架,钢筋混凝土翼墙和护底。闸室分4孔,每孔宽5米,设计流量每秒437立方米,正常蓄水,下游无水,上游水深4米。建此类闸与建整体闸相比,可节约经费30%以上。
至1985年,全区已建小型涵闸650座,中型涵闸36座,配合各大河节制闸,基本控制了全部河、沟。
内河中型水闸基本情况统计表

内河现有小型涵闸统计表

二、排灌站
1、机械排灌站
1955年,在太和县原墙和亳县张潭,试建第一批小型机械灌溉站,用柴油机带卧式水泵。原墙机灌站当年4月动工,10月竣工,总装机容量为4台240匹马力,投资5.4万元;张潭机灌站7月动工,次年7月竣工,总装机容量为2台120匹马力,投资9.2万元。1956年,建颍上县八里河机灌站,总装机容量为4台75匹马力,以锅驼机带动仿苏水泵,有效灌溉面积1.2万。1959年,建垂岗集机灌站,以4台60匹马力柴油机带动4台卧式水泵,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上述机械排灌站的建设经验推广后,掀起各县争建机械排灌站的高潮。阜阳、阜南、蒙城、涡阳、临泉等县,在两年内建机灌站32座。后虽受电力排灌站的冲击,机灌站总数继续上升,至1985年,发展至93座,装机235台6228匹马力。
2、电力排灌站
随着电力的发展,1959年建全区第一座毛集(属凤台县,后随凤台县划入淮南市)电力排灌站后,电力排灌站,很快地发展起来,按站房结构分,有分基式站房、共基式站房。分基式站房,即设备基础与机房基础分开,进水池建于机房外,水池一面敞开,三面护砌。共基式站房又可分温室型站房(机房底部与进水池通连,水泵叶轮置于水下)、干室型站房(机房墙壁由混凝土浇灌,以免机泵受潮)、浮动式站房(站房系泵船,可适应水位变化)、泵车式站房(将机泵置于特制的小车上,泵车可移动)。
电力排灌站的出现推动了技术改革。1966年,凤台东风湖电力排灌站,使用2L型轴流泵,温室型站房,因受轴长限制,电机虽超出排涝水位,却低于行洪水位,站房被洪水冲垮。1970年,将水泵轴加长至9.16米,使电动机超出最高洪水水位,当年汛期到来,在高水位下运转良好。阜南县濛河洼地上堵口电力排灌站,采用东风湖排灌站的经验,将水泵加长至13.3米,将电机高程提高至30米(超出最高洪水位),在传动轴上加两道轴承,以减低机器运转时的摆动幅度。不仅在高水位下电机不须转移,且节约了建站经费。
对站房也进行了改革。1975年,颍上县水利局在建站中,考虑到淮河水位忽高忽低的变化,试建潜没式站房。这种站房顶部系半径10.253米的球壳,壳厚70厘米。圆筒房壁,壁厚80厘米,圆筒与廊道接头的两侧设通风管。1982年大水,泵房被大水埋深2米以下,仍然照常抽水。闸站结合站房建在涵闸上游的翼墙上,在迎着翼墙一面留出半径为0.5米的半圆筒,以安装进水管。翼墙上的泵房分上下两层,上层安装电机,以利通风;下层接水泵,可免建进水池。
1973年至1979年,贯彻中央的“三主”方针,行署提出“深沟引水,沿河架线,队队建站”的口号。7年中,全区建站1643座,装机2861台,有效灌溉面积上升至162万亩。临泉县1976年1年中,沿临艾河、界南河建站147处,装机338台,有效灌溉面积3.2万亩。
1979年后,进行农业经济体制改革,部分电灌站一度遭到损坏,配备较完好的阜阳县坎河溜电灌站,配套渠道被平毁。临泉县的电灌站有194座被毁坏,有效灌溉面积下降到7.4万亩;太和县的电灌站有100座被毁坏,有效灌溉面积下降到8万亩。也有一些工作做得细的地方,电灌站保管较好。颍上县的十大国营电灌站实行责任制管理,在旱情严重的1985年,灌溉水稻15.3万亩,其中10.4万亩取得亩产500公斤以上的丰收。蒙城县采取分散建站、责任管理的办法,1983年恢复和新建电灌站170座,有效灌溉面积回升至12.4万亩;利辛县阚疃区新建和扩建电灌站73座,装机95台,水稻面积由1981年的0.18万亩发展到1985年的2.5万亩,年均亩产550公斤。
1985年统计,全区有机、电排灌站1083座,装机2112台,有效灌溉面积131.4万亩。
1979—1985年机电排灌站统计表
三、机井
1952年,全区抽调基层干部30人,经过培训,组成打井队,分赴各县传授打井技术,一年中,打井9780眼。1954年,地区水利局组织8名技术员,去济南、掖县学习建井技术,并从当地请来3名农民技术员,来阜阳指导打井。1955年,在阜阳县新华农业社开办学习班,培养30名打井技术员,分赴各县指导打井,至1956年,共打砖井3.6万眼、土井7.2万眼。1958年,提出井灌工程“大跃进”,至1959年,成井4.8万眼,配马拉水车36665部,灌溉面积上升至38.5万亩。由于打井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管理差,许多井不能使用。
1963年,地区成立打井专业队,在亳县的黄庄、五马、詹庄和涡阳县张村的柳西,试打机井91眼,部分地配备了各式水泵,当年浇灌小麦1700亩。1966年后,连续3年干旱,根据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打井抗旱保丰收”的部署,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组成立井灌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挥全地区打井工作。至1972年,全区建立打井队180个,配备打井技术干部120名,购置打井锅锥360台套,从农水经费中拨出井灌经费200万元,在全区掀起打井高潮,先后成井1.2万眼,机械配套2078眼,电机配套1608眼,有效灌溉面积上升至55万亩。亳县的黄庄、涡阳县的张老家、临泉县的椿树、阜阳县的正午、利辛县的郭寨、蒙城县的三义、太和县的许寨、界首县的大黄,均实现以井渠配套为特征的畦田化。但在一些地方,由于机械设备跟不上打井速度,加之机械型号繁杂,不易维修,防碍了井灌的发展。
1976年后,中共中央决定建淮北为商品粮基地,把小麦作为生产的主攻对象。地区革命委员会联系本地水利现状,把发展井灌作为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的主要措施。为此,将打井专业队伍扩充至1072人(其中技术人员262人),添置钻机905部,并把井灌经费列入财政计划。1978年打井19136眼,机械配套2531眼;1979年打井19136眼,机械配套12938眼。
1980年,全区已拥有机电井70616眼,其中已配套54540眼。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水利工程在使用上未能及时明确,部分机电井淤积,机械被私拆,使能够发挥效益的机电井下降。1982年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巩固完善,各县都采取管理措施,明确使用权,使机电井的拥有量稳定下来。1985年全区尚有机电井57373眼能够发挥效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