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旧河疏浚
民国初年,全地区有大小河流121条,有大、中、小沟渠7342条。由于长期失修,半数以上的河道和三分之一的沟渠排洪能力极差。民国27年(1938年)后,连续9年的黄泛,除颍、涡两条主河道外,其余河道和沟渠几乎全部被淤浅和淤平。
1950年,中共阜阳地委、阜阳专员公署,根据政务院治理淮河的决定,领导全区人民,根据轻重缓急,分批分期地对旧有河道进行了疏浚。
1、淮河及入淮支流疏浚
淮河是阜阳地区的南部界河,在北岸的洪河口至南照集段属阜南县,流长75公里,在北岸的南照集至沫河口(颍河入淮处,又称颍尾)段,属颍上县,流长78公里,在阜南、颍上两县内流入淮河的小支流有洪河、谷河(亦称南谷河),濛河、润河、八里河及焦岗水系。民国27年后连续9年黄河夺淮期间,在沫河口至张台子淮河主道上积淀了近30公里长的浅滩,而濛河、谷河、润河、八丈河及焦岗湖数的百条大小支流几乎全被淤平、淤浅。1952年,在国家水利部关注下,淮河水利委员会直接调集机械罱泥船,对沫河口至张台子段的浅滩进行了清理。于此同时,阜南、颍上两县对其境内的濛河、谷河、润河、八丈河、焦岗湖及其所属支流进行了疏浚。濛河疏浚:濛河有南、北二源:南源在王家坝西分流淮河之水,北源在杨台子与谷河相通。南北二源相会后,穿过月牙湖、段家湖,分为东西两支,东支穿马家湖,在黄岗寺南与桃子河相会后,于南照集西注入淮河。为使淮河这一自然分洪道发挥更大作用,1952年疏浚该河时,对其弯曲处进行取直,加大了流量,加快了流速,有效地分流了洪峰到来时的淮河之水。1958年,开挖该河上游,使其与洪河相通。淮河水涨可分流淮河之水,淮河水退可分流洪河之水。
谷河疏浚:谷河源于临泉县姜寨之小张庄,西南流,绕过河南省新蔡县之唐宋集、侯小集、化庄集、折回再入临泉县,经杨桥进入阜南县,在中村岗入濛河。民国时期,该河下游多处被淤浅和淤塞。1964年,临泉县、阜南县会同新蔡县,用两年时间对该河进行全面疏浚,改善了排水条件。
润河疏浚:润河源于临泉县迎仙镇,经小田集、大桥集,与小润河相会后,在润河集西入淮河。该河之河床窄浅,民国后期多处淤塞,常常是“无雨河底干当当,有雨两岸水汪汪”。1965年,对该河及小润河在内的全部支流进行了疏浚,并在乔油坊开截引渠,将乔油坊以上之水导入谷河,将谷河张集西北之水导入桃子河。并按3年1遇的工程标准,加宽该河下游断面,在河口处建防洪闸,加强排水和防洪能力,初步解除了两岸的旱涝灾害。
八里河疏浚:八里河位于颍上城南4公里处,两岸系高地。南岸坡陡流急,冲击沟较多;北岸较平坦,其支流源短流缓。该河原经垂岗集西汇戴家湖入淮河。民国21年(1932年),为防御淮河倒灌,于河口处建双孔箱涵。1950年大水,斑草湖之黄沟口、陈沟口堵塞,黄沟及斑草湖之水改经五里湖入八里河。1954年后,对八里河及八里河的各个支流进行全面疏浚。1957年,淮河垂岗集大堤退建,河口之双孔箱涵废弃,从此,该河于三道冲入颍河。1963年底,该河的支流五里湖沟、黄沟、第三湖沟,以及与这些支流相通的近百条大、小沟渠疏浚完毕,提高了排水、蓄水和灌溉能力。
焦岗湖疏浚:焦岗湖南部以淮河北堤为界,西南部以颍河左堤为界,东部以永安坝为界,东北部以西淝河右堤为界,西北部以阜淮铁路为界。高程在21.5米以下的洼地计189.3平方公里,东北部特洼地高程在17.5米以下,常年湖底积水。注入该湖的主干沟有浊沟、老墩沟、花水涧、八丈沟。民国年间,通往该湖之支流多被黄泛淤浅,湖区变成易涝易旱的多灾区。1949年至1950年,颍上、风台两县出动民工,疏浚了通往该湖的各条支流,1958年建焦岗湖闸,及焦岗湖闸至军张家长7.26公里永安坝。从此,该湖48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成为阜阳地区东南部的鱼米之乡。
2、洪河水系疏浚
洪河系豫、皖两省的省际河道,上游回旋于山区和丘陵地带,流水湍急;在临泉县进入平原地带后,流速减慢,弯曲较多,每当上游山洪暴发,下游的阜南便成为泽国。在根治淮河的初期,阜南、临泉两县先后出动民工18万余人次,在疏浚该河的主河道同时,对弯度较大的马家湾至孟家园段、前浅子至马关集段、赵家湾至崔家湾段、腰儿湾至蒋湾段、黑龙潭至楝树集段、杜湾至杜湾寨段进行了取直,将流经临泉、阜南两县的180公里河道缩短至70公里,使每秒安全流量600立方米升至1050立方米。1951年以后的4年中,疏浚了洪河支流83条,总长383公里。1955年,洪河上游连降暴雨,河南省部分干群未经协商,强行扒开黑李段堤防行洪、酿成了洪河下游地区的罕见水灾。1957年,由淮委出面,经河南、安徽两省管理水利的副省长磋商后,按每秒流量200立方米的标准,在洪河左岸建分洪闸,并开挖自分洪闸至濛河的分洪道。1975年,洪河上游连降暴雨,分洪闸变成滞洪闸而被炸掉,分洪道不再起分洪作用。
3、颍河水系疏浚
颍河在阜阳地区境内,除泉河、茨河两条大支流外,有注入该河的仓沟、大麦沟、万福沟、白杨沟、柳青沟、余桥洼沟、魏沟、卢桥沟、致和沟、汤沟、战沟、赵沟、乌江、古城河、长林沟、刘焦沟等近100条大小沟渠。民国27年(1938年),国民党政府下令炸开花园口后,连续9年的南下黄涛,将颍河河床冲深蚀宽,大量泥沙沿岸沉积,其大小支流被淤浅或淤平。沿岸的一些蓄水湖泊,如上蔡湖、中蔡湖、下蔡湖、白杨湖、西湖、鸭子湖、楝庄湖、岳湖、邓家湖等,均成为平地。1950年,本着“先急后缓、蓄排兼顾”的原则,界首、太和、阜阳、颍上、阜南等县,每年出动10万至20万民工,按3年1遇、5年1遇、10年1遇和20年1遇的标准,分期分批对该河的大、小支流进行疏浚。对五道沟、卢桥沟、汤沟、魏沟还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疏浚,提高了排水能力,减轻了洼地涝灾。一些湖泊与平地已无分别,无法疏浚。
4、泉河水系疏浚
泉河古称颍河,《河南府志》称小沙河。其支流在地区境内的有流鞍河、老柳河、双龙河、十安河、箭竿河、延河、单河、通河、赵沟、九龙沟、洪学沟、驿堂沟、官桥沟、黄沟、秦营寨沟、方沟、丁寨沟、西老泉河故道、老泉河下游故道、蔡子沟、胡庙沟、三十里河、七鱼河北段,中清河北段,东清河北段等60多条大小支流。民国27年后的黄泛期间,泉河处于洄水处,河道被淤塞严重。上游来水不能泄,天上落雨不能排,致使西至姜堂集东至白庙的广大地带成为老灾窝。1950年春,阜阳联中校长赵文衡组织数百名师生开凿下游河道,但工大人少,只能是杯水车薪。1953年,在中共阜阳地委关注下,阜阳地区治淮指挥部进行勘测设计,调集阜阳、太和、临泉3县民工,开挖绝河湾至三里湾的新道,使泉河之水得以畅流无阻。1954年后,临泉、界首、阜阳3县、各自出动民工疏浚各自境内的泉河支流,并在一些主要支流出口处建防洪涵闸,避免洪水倒灌。1985年,阜阳县出动民工取直弯度较大的龙王堂至小韦庄河道,泄水能力进一步提高。
5、茨河水系疏浚
茨河古称细水,在地区境内有薛沟、韩沟、莲花沟、顺堤沟、响沟、柳沟、杜沟、大涧沟、黄连沟、宋塘河、黄姑河、东顺堤沟、北八丈河、古河等40多条大小支流。民国27年(1938年)花园口决堤后,黄河主流由贾鲁河入侵,一支经北八丈河、皇姑河入茨河,一支由谷河入茨河。连续9年,该河主河道28段淤塞,清泥浅至范渡口、范渡口至关集、关集至茨河口已基本淤平。一遇阴雨,浊流四溢,界首、太和境内的131.14万亩耕地经常被灾。1950年,政务院做出治理淮河的决定后,中共阜阳地委把疏浚茨河作为治淮的一项重要任务。1951年春,太和、阜阳两县,投入民工30万人次,历经3个冬、春,疏浚鲍楼至邵台子,邵台子至茨河口的河段,并分期分批疏浚该河的各条支流。青阳沟、宋唐河等支流流速滞缓,易于淤堵,已3次进行清淤。
6、西淝河水系疏浚
西淝河古称夏淝水。该河上游称清水河,发源于河南省太康县马厂集,穿油河、洺河,在淝河集王河口入亳县境,称西淝河,而后沿涡阳、太和两县进入利辛,在凤台县峡山口北入淮河,有苗原河、北白玉港、南白玉港、火武沟、北皂河、南皂河、芦草沟、天泉沟、白洋沟、苏沟、济河、港河、中心沟、新建沟、北阜涡河、十八里河、八叉沟、夏寨沟、斜沟、北新河、公平沟、幸福河、北乌江、南十八里河、南乌江、团结沟、南新河、黑土沟等近70条大小支流。近百年来,西淝河蒙受黄河泛滥,3次被严重淤塞: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黄河决堤于黑风口,西淝河本干及其支流被淤塞;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黄口决堤于郑州,西淝河又一次被淤;尤其是民国27年国民党军队炸花园口后,黄水不仅从油、洺河进入,且从茨河、颍河由母猪港、江口集进入,其下游主干和支流基本淤平。1950年,根据淮委下达的关于1951年淮河支流疏浚应以濉河、西淝河为重点的计划要求,地区治淮指挥部调集凤台县民工2万人,历时3月,疏浚西淝河下游本干及主要支流,并于河口建闸,以防淮水倒灌。1952年,在淝河集王河口堵坝,另开新河,将上游之水引入涡河,减少了上游来水;而后疏浚沟洫,加强了下游的宣泄能力。1978年,开挖茨淮新河,将淝河集王河口以下的西淝河之水引入茨淮新河;茨淮新河以下的西淝河之水直接入淮。至此,西淝河被分成上下两段。1984年,亳县、太和、涡阳、利辛4县(市)出动民工6万人,按河底高程21米,河床宽45米(最高处56米)、河口宽70米(最宽处80米)的标准,疏浚了淝河口至茨淮新河的河段。
7、北淝河水系疏浚
该河在亳县境内称大相河,进入涡阳、利辛县称青龙沟,在涡阳许桥以下称北淝河。民国时期,河道淤积,芦苇丛生,排水不畅。1950年,大水出槽,两岸水深1米以上,102万亩土地受灾(蒙城46万亩,涡阳56万亩),注入该河的白洋沟、青洋沟等支流被淤积更甚,水旱灾交替发生。1951年,在疏浚该河清宫集以上主干道及其支流五道沟、青洋沟的同时、截大相河段之水入武家河,以减轻下游排水压力。1953年,根据淮委部署,在许桥、清宫集各建拦水坝一座,截北淝河清宫集段之水同青洋沟入涡。许桥拦水坝堤顶高程31米,顶宽6米,内外坡度1∶5。清宫集拦水坝堤顶高程29.6米,顶宽6米,内外坡度1∶5,两坝均发挥了截流作用。
8、芡河水系疏浚
芡河古称沙水。民国25年《安徽通志》称:芡河系沙水下游,上源故迹久湮。今芡河起自亳县南之城父寨,与漳河相接,东南进入涡阳、利辛县,左右通西淝河,又东南入蒙城县,在陈仙桥北通港河,再东南流,经顺河集、立仓集、枣母桥,沿凤台、怀远两县边界,在荆山南侧入淮。该河有石雁沟、白膏沟、勒马沟、孙沟湾等70余条大小支流,民国时期,该河主干及大部支流被淤塞,雨有漫溢之患,旱有干涸之忧。1950年,在梭沟之枣母桥建截流坝。1954年,根据淮委制定的《芡、泥、黑河治理规划》,将阜蒙公路以北之芡河河段截引入涡河。此段流域面积411平方公里。1952年,淮河涨水、倒灌为灾,淹地106万亩。1953年为使孙沟湾、石雁沟为芡河分洪,阜阳专区芡、泥、黑河施工总队动员民工2.6万人,在疏浚石雁沟、白膏沟、勒马沟、北凤沟、孙沟湾的同时,建截引坝4处,截芡河之水入孙沟湾和石雁沟。确保了3年1遇的雨情不致出现涝灾。1975年开挖茨淮新河,在汪大桥处切断了芡河。从此,芡河汪大桥以上之水由阜濛河引入茨淮新河。在蒙城境内的52条支流。亦先后疏浚,多年未发生严重旱涝灾害。
9、大杨河、武家河水系疏浚
大杨河发源于河南省虞城县大刘楼,在涡阳县分流为两支,一支流入武家河,一支流入北淝河。1952年,亳县投入民工2万人,在亳县丁阁子、涡阳县的肖家沟,分别建截流坝,将大杨河之水分段引入武家河,并按3年1遇的标准,疏浚大杨河本干其及支流。1963年,亳县一带连降暴雨,排泄不及,大杨河、武家河两岸均积水成灾,淹地110万亩,1964年,根据中共商丘地委的倡议,商丘、阜阳两地区协商后,达成《商丘、阜阳边界水利问题的处理协议》。《协议》规定:“大杨河在丁阁子以下15公里处改入武家河,拆原丁阁子截流坝”。当年,亳县出动3400名民工,在议定地点挖引河1173米,完成大杨河再次改道,秦楼至肖家沟的下段,按3年1遇的治理标准,分段进行疏浚。武家河古称雉河,民国时期,河床淤浅,堤防毁坏,每逢汛期,河水成灾。1952年,亳县、涡阳两县投入民工26.4万人,对武家河及丁阁子以下引河,按3年1遇标准进行疏浚,因标准低,致在1954、1956、1957的3年中,出现连续涝灾。1958年,民工疏浚雷庄至河口48.8公里的河段,因共产风浮夸风影响,只疏浚上李桥至沙土集的河段。1963年,根据阜阳、商丘两地区的协议,平毁丁阁子截引沟,改焦洼、高阁子之水入武家河,加重了武家河排水负担,河水多次出槽成灾。1964年后,对武家河、大杨河进行统一治理。并完成上李桥至沙土集的河道改造,将丁阁子至上李桥9.9公里的河道加宽至37米,将上李桥至九女涧5公里的河道加宽至39米,将九女涧至狐狸涧4.6公里的河道加宽至39米,将狐狸涧至沙土集4.34公里的河道加宽至37米。1967年,阜阳、商丘两地区达成统一疏浚武家河上游本干的协议。次年,商丘地区按协议完成疏浚任务,阜阳地区根据协议原则,对疏浚工程进行具体设计,工程的断面标准是:雷庄至夏庄段,底宽25米,挖深3.3米;夏庄至董桥段,底宽26米,挖深3.5米;董桥至王路口段,底宽26米,挖深3.5米;王路口至高阁子段,底宽26米,挖深2.9米。以上工程共投入民工23.6万人。
10、赵王河水系疏浚
民国时期,该河河床多处被淤塞和淤浅,排水不畅,每遇暴雨,各支流倒灌,形成涝灾。1951年11月,地区治淮指挥部根据淮委部署,制订《赵王河疏浚工程技术设计书》,拟疏浚赵王河孙河滩至河口31.4公里的河段。当年,亳县投入民工3.54万人,对梅城至十河集段、十河集至急三道段、急三道至麦秸沟段、麦秸沟至清水河段,均按每秒流量137立方米至178立方米设计,(底26米至30米、深3.5米至4.5米),按3年1遇的标准疏浚,使70万亩耕地受益。
11、油河、洺河水系疏浚
油河、洺河均从河南省入境,县区之间多次出现水利纠纷。1957年3月,淮委下达《油、洺河排水工程设计书》,要求小十字河口以下的油河本干按5年1遇的排水标准疏浚。地区治淮指挥部第二施工队承担施工任务后,报请淮委同意,将洺河蓄水闸以上之水改入油河,1957年冬至1958年春,投入民工10.3万人,疏浚油洺河本干87.12公里,并疏浚该二河的有关支流,使该2河在3年1遇的雨情下无灾。
12、孙沟湾水系疏浚
孙沟湾是解放后引芡入涡的工程之一。1954年,将芡河蔡机房以上之水截入孙沟湾,而后流至蒙城闸入涡河。因开挖标准低,致使孙沟湾的灾情加重。1971年,利辛县出动1.2万名民工,按底宽10米、口宽30米、深5米的标准,改造勒马沟至3孔桥计8.2公里的河段,并于孙沟湾九里桥处建防洪闸。1984年11月,利辛、蒙城两县按照地区水利局关于《孙沟湾初步治理工程设计书》的要求,共投入民工3.5万人,按底宽11米至21米、口宽25米至35米、深3米至3.5米的标准,改造芡河和阜蒙河,使3.6万亩耕地减轻灾害。
13、主要沟洫疏浚
阜阳人民素有农忙务农、农闲治水的传统。解放以后,广大干群除在农闲时期参加大型治水外,还一村、数村联合起来疏浚田边地头上的大沟、中沟、小沟。1958年至1960年,不适当地提出“县县通轮船、乡乡通木船”,大搞“淮北变江南”的河网化,打乱了水系,挖压了耕地,影响了排泄,浪费了劳力。1963年暴雨,1900万亩土地受涝。1964年暴雨,80%的小麦受灾。连年的涝灾,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对治水的重新思考。当年冬,在治理西淝河上段及茨河、谷河、港河时,理顺白莲沟、罗沟、青沟、许沟等一大批沟渠水系,1965年,理顺了坡河、卫民河、北八丈河、南芦草沟、大王沟、凤凰沟、金沟、茅柳沟、孟家沟、寺洪沟、五里沟、韩庄沟、张西沟、岭子沟等一大批水系;1966年,顶住“文化大革命”干扰,疏浚治理赵王河、康家沟、急三道等主干沟和阜蒙河中段的支流,将除涝面积扩大至19万亩。1975年的特大洪水之后再次疏浚一大批沟渠,全区除涝面积上升至1002万亩。至1985年,全区治理大中沟渠5122条,总长13532.2公里。
1950—1985年大沟疏浚及配套治理情况统计表

1950—1985年中沟疏浚及配套治理情况统计表

二、新河修建
1、截引工程
在1951年至1957年以防洪除涝为主的治淮时期,为开辟水道,以利宣泄,在集中全力疏浚全区各条水系的同时,把截直一些弯度大的河段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其间将淝河集王河口以上清水之水经油、洺河截入涡河;把望疃以上的芡河之水经白膏沟、北凤沟、孙沟湾截入涡河;将大杨河上游之水分段截入武家河,将大杨河下游之水分段截入涡河;在泉河坎河溜以下重开新河,将泉河改由阜阳三里湾入颍河。仅泉河下游的截引工程,即投入民工10.93万人,挖土506.33万立方米。连同一些小型截引工程,全区共投入民工110.5万人,合计挖土3434.2万立方米。
2、河网化工程
1957年,中共安徽省委提出落实“三改”措施,继之提出实现水网化“十项规定”,要求“70天不雨不旱,10天内降雨400毫米不涝”,实现“乡乡通木船,村村通木盆”。以后苏联“专家”来阜阳考察,将“水网化”改为“河网化”。地区水利部门会同安徽省水利厅,除规划出界洪、界南、淮涡、阜蒙、颍淮、界亳、阜地、阜太、阜颍、阜凤等10条新河外,还指定临泉县的单桥、界首县的彭湖、太和县的双浮、蒙城县的望疃、阜阳县的程集、亳县的双沟、涡阳县的纪伦寨大搞样板河网化。样板的标准是:按每平方公里挖土25万立方米;安排河道河口宽必须是20米至30米,底深必须是4米至5米。这年平均日上工人数最高为218万人,总共挖土1.16亿立方米。这种摊子大、战线长、缺乏科学根据的工程,不仅挖压了良田,且破坏了水系,最后多数成为半拉子工程。1961年以后,按照“批判、改造、利用”的原则,对1958年兴办的“河网化”工程进行了调查、鉴定,将可利用的界南新河的中、下段,阜蒙新河,阜凤河(即永幸河),颍淮新河的上段,界洪新河的西段等进行了改造,并合理划定水系。改造后的纪伦寨河网化被誉为“淮北一枝花”。
3、3231工程
“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出“打破旧框框”,废除了过去的规章制度。涡阳县用“1张图,1个表、1张说明”,提出以涡河闸为枢纽,挖20条输水河,200条大沟、2000口塘、1000条中沟、10000条小沟、10000眼井、归纳称为“3231”工程。地区革命委员会对此十分欣赏,马上召开现场会,要求各县仿效制订“3231”工程计划。又一次挖压耕地,浪费人力和物力。
4、茨淮新河工程
茨淮新河系由治淮规划领导小组规划,并报请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解决淮河中游洪水出路的大型骨干工程。该河上起颍河左岸的茨河铺,截引茨河、西淝河、芡河,在怀远县荆山口入淮河,全长134.2公里。工程标准是:河深8米,西淝河以上,底宽122米;比降1/11000;西淝河以下(罗集至陈巷子),底宽187米至188米,比降1/15000,陈巷子以下,底宽250米,比降1/15000。沿河有茨河铺、插花、阚疃、上桥4处枢纽(包括节制闸、船闸)工程、8座公路桥梁、1座铁路桥梁,164座涵闸,73座排灌站,458座灌溉站,51处渡口。阜阳地区为完成规模巨大、内容复杂、项目繁多、牵涉面广的工程,成立了“阜阳地区茨淮新河工程指挥部”,动员全地区11个县(包括后来划入淮南市的凤台县)的民工,配合怀远县的民工进行开挖。1971年至1973年的3个冬春,开挖河口至颜庄42.007公里的河段;1974年的冬春,开挖颜庄至大兴集12.261公里的河段;1975年至1976年的两个冬春,开挖大兴集至西淝河36.302公里的河段;同时完成上桥、阚疃枢纽工程。1976年后,因经费不足,续挖工程停止。1977年至1978年的冬春,动员5个县民工,开挖西淝河至插花闸19.212公里的河段;1978年,又因经费不足,续挖工程停止。1979年冬至1980年春,仍因经费不足,只开挖插花闸至颍河的24.456公里的河道中泓(底宽40米),将茨河水截引至新河。1980年5月26日,茨淮新河全线通水,使茨河、颍河、西淝河、芡河之水得到分泄。1980年以后,为减轻国家和地方负担,不再动用民工,采用机械施工。至茨淮新河全部竣工总计出动民工181.55万人(次),挖土25263.25万立方米,砌石927006立方米,完成钢筋混凝土方365279立方米,耗用水332555吨、钢材45187吨、木材77363立方米,国家共投资54420万元。该河的开挖,搬迁了41485人,拆去30346间房屋,挖压128136亩农田。该河挖成后,5年1遇的除涝面积已达36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31万亩,年均通航量150万吨。取得了防洪除涝、航运、灌溉的全方位效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