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材工业
在人民公社时期,建材工业作为人民公社工副业的一部分,季节性的生产砖、瓦、石灰、黄沙、石料、陶瓷等,靠人力捞沙,马蹄窑烧砖瓦,手工制坯等生产方式。是时全区处于贫穷落后的传统农业区,人民生活水平低,无力将土墙草房改建成砖瓦平房或楼房,难以刺激建材工业的发展,因而生产长期滞留于落后状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农业生产关系,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有了显著增加。广大城乡人民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手中有了余钱,改善住宿条件和生活环境,成了迫切要求。1980年开始城市规划,发展中小城市建设。从城市到乡村对建筑材料的需求急骤增加,给建筑材料工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产品销路有了广阔的市场。1979年,全区利用无偿投资兴建151个砖瓦窑厂,新增产值848万元。1980年,全区社队建材工业企业已有1087个,从业人员30776人,建材工业总产值已达4141万元,占社队工业总产值的43.6%,共生产机制砖55836.7万块,占全区机制砖总产量的69.9%。1981年全区机制砖总产量73421万块,其中社队企业生产64000万块,占87.2%;平瓦生产总量8124万片,其中社队企业生产2476.9万片,占30.5%。黄沙、石料、石灰、水泥、混凝土预制品等,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当年,又新增一批大理石、三合板、建筑陶瓷等生产门类。为革新生产技术,推广先进经验,提高产品质量,推动建材工业的发展,1981年8月,地区社队企业管理局在颍上县余塘公社轮窑厂召开建材工业现场会,推广该公社窑厂投资少、建设快、节煤、省土的简易轮窑。该窑厂仅用30天、投资5000元,就建成一座18门轮窑,产品质量达到部颁标准,万砖煤耗量由3吨下降到2吨。这次会议还评选出全区优质砖第一名阜南县中岗轮窑厂;第二名颍上县余塘、六十里铺轮窑厂;第三名阜阳县闻集、利辛县王市、界首县河南轮窑厂。优质红砖第一名涡阳县义门轮窑厂;第二名太和县马集、亳县张集轮窑厂;第三名太和县辛寨、阜南县中岗、颍上县中岗轮窑厂。
1984年,中央1号、4号文件下达后的4个月内,全区大中型轮窑由1983年的82座增加到110座,小吊窑、马蹄窑、土轮窑,更是成倍增加。许多地方几乎是家家户户摔砖坯,村旁、沟旁、路旁窑群连成片。阜阳县窑业生产形成7条线、5大片,从阜阳县到颍上县的15公里内,新建大小吊窑、轮窑40多座,全部采用新技术,建成节能型。阜南县西刘村,是一个只有20户、100多口人的小村庄,全村联合集资兴建14门和12门轮窑各1座,不仅全村没有剩余劳动力,而且带动周围8个村庄共同组成专业村。较著名的窑群和专业区域有阜阳市新华轮窑群、阜阳县王寨专业村、蒙城县双涧专业村、界首县段营专业村等。
大量的砖瓦窑厂的兴建,严肃地提出了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地区乡镇企业局不失时机地提出淘汰土窑,合理布局轮窑,避免和少占粮田,充分利用废坝、土岭、荒滩湾土,试制开发灰沙砖,空心砖和预制砌块、构件等,绝大多数轮窑都进行了技术改造,有效地制止了乱占耕地和生产经营的短期行为。1985年,全区乡镇轮窑发展到164座,吊窑、土窑约2000座,红砖产量、产值、利润、税收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仅颍上县就新建轮窑14座,其中一座最大的为38门,吊窑240座;阜南县新建轮窑8座,吊窑214座,生产黄沙16万吨;阜阳市河东区农民高玉岭,自家建轮窑3座,年产砖1700万块、瓦10万片,年产值达110多万元。一些老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充分挖掘潜力,逐步扭亏为盈。阜阳县宁老庄窑厂,1976年以来连年亏损,负债累累,濒临倒闭,1980年进行技术改造,当年实现利润4.3万元。该窑厂地理条件优越,全厂占地200亩,年生产能力可产砖1400万块、瓦10万片,经过改造,由万块砖耗煤2.5吨下降到1.6吨,年创产值76万元,利税可达20万元。涡阳县义门轮窑厂在不停产的情况下,用12天时间将原来的24门改造成28门,产量由日产3万块增加到日产8万块,由原来的烧一把火改成烧两把火。蒙城县振华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企业,1983年花2000元买回一张技术图纸,请进2名窑师,用45天时间拆掉土窑建轮窑,当年产砖250万块,获利4万多元。1984年该厂又在本村新建1座轮窑,企业由单一的小土窑变成建材总厂,年产600万块砖和2万吨水泥,同时还拥有1个石料加工厂,年创产值100多万元。
全区轮窑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建材业,已由单一的生产砖、瓦,发展到生产水泥、防水涂料、预制构件、石灰、日用陶瓷等多种行业。蒙城振华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1.5×5.7米的水泥磨双层隔全板已试验成功,并已通过省级鉴定;该厂已扩建年产4.4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阜阳县插花水泥厂改建成立窑生产后,年产量可达4.4万吨,年产13.2万吨的生产线正在扩建。利辛县马店化工厂生产的904冷涂防水剂,已通过省级鉴定。
二、食品工业
1978年以前,社队粮油加工业主要是用小型粉碎机(俗称小钢磨)、土榨机和手工加工面粉、食油和粉丝,自给自足,处于自然经济阶段,供作商品销售的数量很少。1978年全区社队仅有粮油加工企业51个,从业人员不足千人,年产值1650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逐步放开粮油购销政策,农民完成征购、超购任务后,多余的粮油可以进入集市贸易,城乡居民、国营商业、供销社、集体商业、食品、饮食、酿造业以及有证个体商贩等,均可上市采购。社队粮油食品加工业应运而生,由初级向中高级发展,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1979年,全区新建小面粉厂44家,日产量615吨;新建小油厂82家,可年产食油1000吨。仅阜南县就新建小油厂10家,可年产食油100吨。1984年,全区乡村两级粮油食品加工业已发展到623个,从业人员12289人;联户、个体豆腐坊、粉坊、油坊、糕点坊广泛分布于农村、集镇,年产值达到5326.52万元,占乡村两级企业总产值的13.2%,成为乡镇企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亳县张集镇以古井酒厂为依托,建成17家酒厂,形成年生产白酒1000多吨的能力,可就地转化粮食2500多吨;被称之为“十里酒乡”,有13个品种被评为省优产品,有30个品种被评为全省乡镇企业系统优质产品。蒙城县谢庄村小磨麻油加工片,遍及6个村民委员会、20个自然村、153户,从业人员达610多人,年产小磨麻油270多吨,油粕500多吨,产值达120多万元,获利26万多元。临泉县利用本地葱、蒜、姜、芝麻等食品资源,进行精加工,制成脱水菜和高级调味油,通过广交会出口港、澳和东南亚,受到外商青睐。颍上县王岗腐竹厂,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由原来的日产400公斤已增加到日产1.5吨,年加工豆制品4250多吨,收入750多万元,产品销到港、台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界首县曙光食品厂靠3000元集资、4000元贷款起家,租赁几间破草房加工牛肉干,现已拥有固定资产142万元,厂房3270平方米,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
三、轻纺化工业
1、皮革制品业
1984年全区有制革业34家,从业人员996人,产值3306万元,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占有一定比重。皮革业是由手工作坊式发展起来的,经过熟化加工原板皮和蓝湿皮出售,效益低,造成环境污染。为扩大生产,不断引进技术,更新改造设备,正在向深加工转变,使产品不断增值。全区有丰富的皮革资源,每年牛的出栏量在70万头左右,山、绵羊的出栏量在200万只左右,为乡镇制革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986年国家调整外贸出口政策,规定原板皮一律不准出口,要转而出口皮面革。乡镇企业瞄准市场,发展制革业,有较好的前景。界首县回族皮件厂拥有固定资产80万元,流动资金272.3万元,年产值达1212万元,出口交货额1206.4万元,年创利税134万元。临泉县邢塘皮革厂、鲖城回族皮件厂,年产值都在500万元以上。亳县联合制革厂,是一家与上海市南汇果园乡联合的企业,厂房面积有5084平方米,固定资产73万元,流动资金255万元,有7个生产车间,各种机械设备24台(套),有些机械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全厂112名职工,每年创产值1000万元以上,年创税金百万元,年生产皮面革14万平方英尺。其产品光亮度、硼袭率、延伸率等,均达到和超过部颁标准,一级品率达95%以上,是本区较先进的制革厂家之一。界首回族皮件厂,已发展成为80年代水平的先进企业,企业占地面积3986平方米,有大中型设27台(套),职工172人,以生产蓝湿皮为主,兼有制鞋、皮箱等系列产品,有177个花色品种,年出口蓝湿皮10万多张,创汇280多万元。建厂后累计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734人次,发放工资总额320多万元,为农民就业致富创造了条件,1983年该厂被评为全国劳动就业先进单位。
2、轻纺工业
1979年,全区有麻纺厂2个,针织厂1个,产值520万元左右。1984年乡镇纷纷办起地毯厂、刺绣厂、针织厂等针纺企业,现已发展到68家,从业人数达5080人,年产值6700万元左右,可生产棉布、棉纱、地毯、麻袋、丝织品、针织品等多种产品。纺织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地、县先后向乡镇企业扩散一批设备和产品,因而使纺织、针织业得到迅速发展。阜阳市华颍棉纺织厂,原是一家生产猪鬃的小厂,转产后从国营阜阳纺织厂引进设备、技术,仅用98天时间就建成投产,每年产纱锭5000锭,产值达550万元,已拥有固定资产284万元。
阜阳市红星针织厂建于1970年,原是一家街道办小厂,主要产品有松紧布、松紧绳、白纱手套、彩条毛巾、锦纶丝线、宝塔线等10多种产品,年产值现已达到百万元。阜阳市三星地毯厂是一家新办的外向型企业,有机架40付,职工126人,生产机织挂毯和丝毛合织挂毯,工艺先进,规格齐全,产品典雅华贵,每年通过口岸外销1170平方英尺,产品供不应求。为扩大出口,现已将产品扩大到周围乡村,形成专业生产群体。
3、造纸及纸制品业
1984年以前,全区有15家乡镇造纸厂,主要生产手工土纸,规模小,产量低,质量差,年产值190万元左右。1986年,新建造纸厂12家,纸制品厂5家,从业人数1596人,总产值已达409万元。乡镇造纸业经济效益较好的有蒙城县造纸厂,该厂于1986年9月在一家倒闭的淀粉厂上改建的,已拥有固定资产100万元,能够年产瓦楞纸700吨、卫生纸50吨,创产值150万元,实现利税30余万元。产品柔软、细腻、美观,拉力强,吸水性能好,厚薄均匀,畅销全国。经过设备更新,已能生产高强度瓦楞纸、卫生纸、卫生巾、包装纸等系列产品。
4、化学工业
70年代部分公社兴办一批土法上马的小磷肥厂,设备简陋,工艺简单,产品质量不稳定。1980年以来,相继兴办一批涂料厂、日用化工厂、硅粉厂等,较著名的有蒙城永青化工厂。全区现在已有化工企业57家,年产值4000万元左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