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8年10月,全区实现“人民公社化”。同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实现工业化,人民公社必须大办工业,……有计划地发展肥料、农药、农具和农业机械、建筑材料、农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制糖、纺织、造纸以及采矿、冶金、电力等轻重工业。”人民公社社办工业开始兴起。1959年4月,阜阳专员公署成立社办工业局,管理社办工业。是时,社办工业由4个方面构成:一是少数地方国营工业下放一部分,二是手工业社转一部分,三是从公社中吸收专业人员自办一部分,四是平调社员的人、财、物兴办一部分。在“人民公社化”的热潮中,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小农具厂,小五金厂,小修配厂等等应运而生。集中能工巧匠,大搞农具革新和技术革命,试制“土化肥”、“土农药”、“土机械”。全区106个人民公社,兴办1589个社办工业企业,平均每个公社有15个,社办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3877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3.6%。全区人民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毛泽东主席对社办企业的诞生指出:“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就在这里”。
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出现了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1960年11月,中央指出:“农村公社工业只能量力而为”。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1960年冬对社办工业实行逐步整顿、合并、归还、停办等措施。至1960年末尚有社办工业725个,比1958年减少864个;1961年减少到618个。经过1961~1962年的调整,对原下放的国营企业仍收回国营;对手工业社(组)转为社办工业的,仍恢复原企业;对原高级社经营的企业,实行发还或赔偿;退赔向社员平调的资产、资金。人民公社规模适当划小,全区人民公社由106个划分为541个;由公社统一核算改变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1962年尚有社办工业260个,比1958年减少1329个。在1963~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又继续调整,合并、下放148个。1965年末,全区尚有社办工业112个,当年工业总产值243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6%。
1966年5月开始“文化大革命”,社办工业受到严重冲击,1966年全区社办工业减少到58个,到1968年又减少到42个,当年工业总值仅190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87%,达到了最低点。
1968年5月7日,毛泽东主席指出:“农民以农为主,兼学别样,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这一号召,对社办工业是又一次启动。1969年,全区社办工业增加到75个,1970年增加至240个,当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70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49%,比1968年上升1.62%。1970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北方农业会议,对社办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1971年国务院推广遵化县“以粮为纲、多种经营、以副养机、以机促农”的经验,并提出要建立县、社、队三级农机修造网,这就促进了社队机械修配业的发展。在市场有需要、技术有可能、总理有要求、农民又想办的形势下,社办工业东山再起。由于当时社会极左思潮盛行,把发展社办工业说成“弃农经商”、“以钱为纲”、“资本主义倾向”,尤其是1975年的“社会主义路线教育”,把社队兴办的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都当作“资本主义”来批判,提出“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的口号,1971~1975年,社办工业处于低谷,这个时期,全区工业总产值16.56亿元,而社办工业总产值仅有1770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07%,社办工业企业由1971年的159个下降到1975年的71个。
1976年,地区和各县成立社队企业管理局,领导发展社队企业,不少公社开始兴办小磷肥厂、小砖瓦窑厂、小农机修配厂、小预制厂等,社办工业企业单位1976年增加到166个,1977年增加到439个,1978年增加到769个,1976~1978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5.78亿元,其中社办工业总产值9205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83%,比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上升了4.7个百分点;大队及生产队办工业总产值9619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1%。
1978年初,中共阜阳地委成立阜阳地区社队企业领导小组,地区和各县相继成立社队企业管理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全会上原则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试行草案)》中,把发展社队企业提到重要位置,要求“有计划地积极兴办公社和大队企业,……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也要为大工业,为出口服务。坚持自力甦,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地举办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采矿业、建筑业、农机工业、运输业和其他工业。”1979年3月,地委召开全区社队企业局长会议,制定出全区实现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材业、服务业、土特产、传统产品加工业“五大发展”规划,并以建立生产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加强对社队企业的制度建设,用“五定一奖”(定报酬、定产品、定质量、定消耗、定利润和增产奖励)的办法,对社队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用培训办法建立社队企业的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用有限的投资对822家社队企业进行扶助。1979年9月28日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逐步提高社队企业的收入占公社三级经济收入的比重,凡是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城市工厂要把一部分宜于在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部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支援社队,指导技术。对社队企业的产、供、销要采取各种形式,同各级国民经济计划相衔接,以保障供销渠道能畅通无阻。国家对社队企业,分别不同情况,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1979年,全区投资408万元扶持社队企业,当年投产的企业278个,占受援企业总数的33.8%,增加产值1124万元,获利润148.22万元。1980年,社办工业增加到1210个,工业总产值达到6003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1%;队办工业总产值达到7406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1.2%,社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上升到20.3%,也就是说“五分天下有其一”。1980年底至1981年初,部分县市出现乱砍社队企业的现象,1981年社办工业企业比上年减少43个。地委、行署及时组织各级领导学习中央“十八条”,使乱砍风得到制止,为社队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1983年,乡镇工业企业已增加到1338个,工业总产值达到9275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5%,村及村以下办工业总产值达到13870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4.2%,乡镇及村办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上升3.4个百分点。1978~1983年,全区乡镇企业累计上交税收1216.3万元,占整个农村同期税收的24%。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主要放在为农业服务上,立足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没有改变它作为农村副业的从属地位,企业以小型粮油加工、铁木农具修造、小型建材为主体,产品档次低,行业门类少。
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中指出:“乡镇企业,是多种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是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国家财政收入新的重要来源,”“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乡镇企业要在发展方向给予积极引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进行管理,使其健康发展。对乡镇企业要和国营企业一样,一视同仁,给予必要的扶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乡镇企业的崛起奠定了物质基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依靠千家万户办企业,开创了“四专两场”(专业户、专业村、专业区域、专业市场)发展之路;依靠技术进步,为乡镇企业增添了后劲。农村改革在全区展开后,商品意识在广大农民思想中逐渐建立起来,一些能工巧匠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率先冲破“小农观念”的樊篱,投身于商品生产的洪流,全区100多万“富余劳动力”组成了浩浩荡荡的待业大军,对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有利时机已经到来。地委、行署领导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从全区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出全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从1984年开始,全区乡镇企业出现了飞速发展局面。至年底,已有乡镇企业141069个,从业人数达631926人,其中乡镇办工业企业2008个。企业总产值85821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18320元,村及村以下办工业总产值54480万元,乡镇及村办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3.1%,比1983年上升28.9个百分点。企业总收入92599万元,实现利润12220万元,上交税金2023.6万元,比1983年增长116.7%。
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的大发展经历了从专业户到专业村,再到专业区域和专业市场的过程,被理论界誉为“阜阳模式”。1984年,当专业户刚刚加入乡镇企业行列时,地委、行署就肯定地指出,专业户“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加速了农业现代建设的进程”。之后,随着专业大户的出现,地委领导又组织编写了《五十个专业大户调查》一文,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专业大户的出现,进而带动了专业村的形成,至年底,全区已有专业村700多个,这些专业村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从业人数达12万。随着专业村的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区域和专业市场也逐渐形成。1984年末,全区已有各类专业区域2000多个,其中大规模的专业区域800多个,产值达3882万元,年销售额达28126.6万元,拥有大小专业市场249个,形成10多个辐射力较强的大型专业市场。如亳州市中药材市场,年成交额达1.5亿元,产品达上千种,远销欧、美、日和国内10多个省、市、自治区。太和县皮条孙撕膜绳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撕膜绳专业市场。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农业商业市场的不断生长发育,全区乡镇企业已逐渐由家庭经营向合作经营发展,由手工操作的粗加工向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过渡,户办、联户办工厂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形成了建筑建材、服装针织、交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商业和饮食服务业等30多个门类。在这种情况下,地委和行署领导又不失时机地提出乡镇企业“必须向群体化发展,必须与农业发展相协调,必须注入现代化管理和技术信息,必须向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发展,必须实行股份合作制经济”。要求在乡镇企业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及时的上骨干龙头企业。一些有抱负的农民企业家也放开手脚,采用集资入股等方法,办起一些大厂。如利辛县张化彩筛网联合企业,吸引17户、79人构成筛网生产联合体,集资40万元引进一条先进生产线,实现人均年收入2000多元。亳县到1986年底,通过集资兴办14个3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太和县运输户胡云海,集资创办产、供、销1000多万元的农工商联合体。1984~1986年,全区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基本形成布局结构较为合理,农工商齐头并进,大、中、小企业相配合的乡镇企业网络,乡镇企业经济在全区农村经济中已由从属地位,开始上升到主导地位。1986年,全区乡镇工业总产值25800万元,村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84872万元,乡镇及村办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2.2%,占农业总产值的35.5%。企业个数已发展到187663个,其中联户个体企业183545个,从业人数已达67.62万人,当年上交税金3250万元。至此,已形成乡镇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四轮驱动一齐上的新格局。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