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据明、清《砀山县志》记载,砀山多蝗灾。民国15年(1926)、17年、21年及34年,都曾发生蝗虫灾害,群众以人工捕打,驱赶的办法,减轻灾情,建国后蝗灾已绝。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小麦有黑穗病,麦锈病、线虫病、白粉病、粘虫、麦蚜虫、麦蜘蛛、蛴螬、蝼姑等。大豆有免丝、豆天娥、红蜘蛛、造桥虫、豆荚螟等。玉米有黑穗病、轮纹斑病、玉米螟等。水稻有稻温病、稻螟虫、稻飞虱、稻包虫等。红芋有黑斑病、根腐病、斜纹夜娥等。棉花有炭疽病、立枯病、红叶茎枯病、黄萎病、枯萎病、棉蚜虫、红蜘蛛、蓟马、棉铃虫、地老虎、盲椿象等。
建国后,人民政府一直重视农作物保护工作。50年代,就配有植保人员,并提出“土洋结合、全面防治”的植保方针。70年代,县成立植保站,具体负责植检、植保及病虫测报等,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防治和药物防治。人工防治:有翻地拾虫、田间捉虫,用盐水、泥水选种和温水浸种防病,焚烧作物秸秆灭杀病虫。1955年推广红芋温床育苗、二次高剪苗,防治黑斑病。1956年推广中耕提高地温,防治棉花立枯病。1963年后,采用作物轮作法,防治棉花枯萎病。用插杨柳枝、草把诱捕害虫。70年代,使用黑光灯诱杀害虫。药物防治:其方法有药物拌种、撒放毒饵、叶茎喷撒药液等。50年代,是以人工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使用的农药有“六六六”、“滴滴涕”、“西力生”、“赛力散”等。1956年,推广有机磷农药“1605”、“1059”。60年代,农药用量逐渐增多,以“1605”、“1059”、“3911”为主,后期推广“敌百虫”、“乐果”。70年代后,推广“辛硫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杀虫眯”。1980年后,推广有机氯农药“呋喃丹”。1982年推广“拟除虫菊脂”。1983年普遍使用“敌杀死”、“速灭杀丁”、“杀灭菊脂”。其后,又推广“多菌灵”、“托布津”、“乙磷铅”等。
1972年至1979年,县供销社文庄科研站,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用瓢虫、草青蛉、蚂蜂灭棉蚜虫、棉铃虫获得成功。1976年,唐寨公社在12000亩棉田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较好,节省农药及药械开支达6万元,。1977年,此法推广到宿县地区各兄弟县,后因自然条件的制约等原由而终止。
上一篇:第五节 土特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