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档案馆
民国时期,县国民政府设档案室,因长期战事和匪患,文卷、档案散失,档案机构有名无实。
1949年10月,中共灵璧县秘书处和县政府秘书室的秘书兼办档案工作,1951年1月,秘书处和秘书室分别设立档案室,配专职干事1人,负责机要收发和文书处理。1954年县委、县政府分别设立档案室,各配1名干事。1958年11月,县委成立档案工作委员会,将原来的两个档案室合并建立县档案馆,配3名专职干部。翌年1月,改称县档案资料馆。1963年10月,县档案管理科成立,与档案馆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文化大革命”期间,档案机构瘫痪,人员调走,工作中断。1971年,“档案馆”恢复。1978年5月,县委办公室设立档案科,与档案馆合署办公,设副科长1人兼馆长。1980年6月撤销档案科,成立档案局,与档案馆合署办公。1985年,配局长兼馆长1人,工作人员6名,有库房8间,办公室、业务指导室、调阅室、资料室各2间,总建筑面积330平方米。全县14个区(镇)全部建立档案室并配备兼职人员14名,62个部、委、办、局级单位也建立档案室,配专职工作者42名,兼职人员20名,县城19个工厂、5个学校、4个医院和农村77个乡(镇)均设立档案室,配备兼职人员。
二、档案设备
县档案馆于1958年建立,地址在今县委小礼堂处,有库房、办公室18间,设备简陋,仅有木柜8个,书架5个,防火筒2个。1965年迁至现址。1985年有库房5个,办公室、资料室、业务指导室各2间,调阅室、阅览室、复印室各1间,总面积330平方米。先后购置复印机、打字机、缝纫机、油印机、空气调节器、稳压器各1台,照相机1架,吸尘器1部,库房运输车1辆,电热器4个,干粉灭火器14只,木质业务指导桌13张,铁质5节档案柜90套,木质书柜21个,1节档案柜12套,干湿差度仪表4块,温度表2块,吊扇5台。
三、馆藏档案
建国以后,经过36年的接收、征集和整理,县档案馆的档案资料逐年增加,馆藏内容日益丰富。到1985年底,馆内档案共设置存放78个全宗,共有档案21252卷,共组成永久8402卷,长期11180卷,短期1470卷。其中文书档案10212卷,科技档案及其他专门档案11040卷,照片档案975张,资料2350册。
文书档案分旧政权档案、革命历史档案、新中国成立后现行机关文书档案3部分;科技档案分农业科技和地质科技两种;专门档案分会计、敌伪、纪检、土地证存根、土地陈报书、农业税清册、人口普查、实物和家谱档案等;照片档案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本县党政负责人出席全国、全省会议照片,本县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和群众团体会议的照片,省、地在本县召开的工作经验交流会照片,各种自然灾害造成损失实况照片等。
四、档案管理
1.收集整理
档案馆建立后,分期分批接收旧政权档案,撤销机关档案和现行机关档案。至1985年,先后3次接收县委、县政府、县革委会、区(镇)、乡及县自部、委、办、局、厂、校的档案。并对接收、征集进馆的案卷,按照其来源、产生时间、内容和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编排全宗号、排列编目、归档,进行系统化的整理。1965年3月,根据战备需要,对馆藏档案进行过一次规模较大的精炼整理,比原来的总卷数减少40%。1984年9月,重新进行全宗划分。1985年12月,再次进行划分档案全宗。
2.鉴定保管
1961年,县档案鉴定工作委员会成立,由9人组成。按国家档案局划分档案保管期限的原则,制定了灵璧县档案材料保管期限表,对县委与人委两个全宗档案中超越期限的350卷短期档案进行了鉴定处理。1965~1982年,先后组织了4次规模较大的档案鉴定,全县共清理鉴定档案文件和历史资料522500份,通过鉴定验收,基本上划清了永久、长期、短期的界限。并发了合格证书。为了保护档案的安全,延长档案的寿命,方便档案的取放,采取了科学的方法,消除和控制损坏档案的因素。为做好防火、防特、防虫蛀、防鼠咬、防潮、防尘、防阳光直射等“七防”工作,近年来,更新改造了库房设备,库房新设了过度间,室内铺设地瓷砖,砌了1米高的水泥墙群,设置了窗帘、吸顶灯、樟脑丸、温湿度表、粉剂灭火灵,建立了值班、查档、卫生、安全制度。同时,定期对正常损坏模糊不清的档案进行裱糊、复制。
3.编研利用
县档案馆自1979年以来,加强了档案编研利用工作。利用馆藏档案编写了《灵璧县概况》、《灵璧县国民经济基础数字汇编》、《灵璧县党代会、人代会简介》、《县委、人委、革委机关历史考证》、《灵璧县行政区划历史沿革》、《灵璧县大事记》、《灵璧县各种自然灾害史记》等184种,汇集反映全县各类生产发展情况的数字资料22种,编制了图表式、目录式、卡片式的检索工具,供利用者了解馆藏内容。至1985年,平均每年利用人次达3000人次,利用卷数达4500卷。
下一篇:第七节 图 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