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畜禽品种
泗县畜禽品种繁多,家畜类有牛、马、驴、骡、猪、羊,家禽类有鸡、鸭、鹅。

泗县水牛较少,主要是本地黄牛,体小,耐粗饲,抗病力强,役力强而持久。1953~1955年,全县有秦川改良牛1000多头。1957年从江西上饶、浙江金华等地购牛万余头,其中水牛5000多头,用秦川改良牛与本地优良的黄牛470头杂交,改良了本地水牛、黄牛品种。1958年7月,县配种站引进荷兰种牛,计划把城郊建成役、乳牛兼养基地,后因管理太差未能实现。1967年春,宿县贷给南阳牛。由于“文化大革命”,畜种改良工作无人过问,近亲繁殖,品种退化。1981年从天津购进奶牛14头,在种畜场试养。9月,县革委会从地方财政拨款3000元,在大庄、丁湖、黄圩、山头、黑塔、长沟6区搞牛冷冻精液配种试点。1982年,为改良黄牛品种,全县建立了15个黄牛冷配站。从徐州、合肥、宿县等地引进摩拉水牛、西门塔尔、丹麦红牛、美国短角、抗旱王等黄牛冷冻精液颗粒。1984年5~7月,县政府从财政拨款1万元,至1985年,全县共冷配牛8715头,繁殖役、肉兼用杂交牛3573头。
马、驴
泗县的土种驴,体小力弱,性情温顺,以灰毛为多。马多是蒙古马的后裔,对本地的自然气候适应性较强。1952年秋引进苏蒙杂交马和关中驴,又从陕西引进米脂驴。后选良种马、驴240匹(头),分配全县多处配种。1960年,全县有关中驴后代1500多头。1961年后,引进河曲种马和新疆伊犁马。1966年,全县存栏马438匹,驴4828头。1967年3月施行马、驴人工授精获得成功。1984年4月,山头区配种站从山东蓬莱县引进马、驴冷冻精液颗粒,试配成功,地方土种马得以改良。

1952年引进约克夏、巴克夏优良品种猪,与地方土种猪进行杂交改良。1956年,引进苏联大白猪、内江猪等,由县设立良种猪配种点350处,推广猪的杂交。1971年,县种猪场先后从武汉、合肥、淮阴、天津等地调进良种长白猪,巴克夏、约克夏、杜洛克、新淮猪以及定远猪等。至1985年,泗县向6省20县提供良种猪4700头。

泗县习惯喂养本地山羊。绵羊较少,且体型小,产毛少,品质差。1957年引进“苏联高加索羊”。1961年,先后从内蒙古、山东垦利县,涂县大柳场等地引进美利奴、新疆细毛羊、东北细毛羊、考力代等,与本地绵羊杂交,经济效益显著。1981年,全县饲养绵羊仍以东北褶皮细毛羊居多。
山羊多为白色,其特点为耐粗饲,繁殖力强,延续至今,兴而不衰。1971年引进莎能奶山羊。1979年,全县划定80个山羊板皮基地大队,每年由国家无偿投资2万元,全县基地供销社年均投资总额10万元。1981年,由于羊价偏低,国家、集体又停止投资,养羊指数下降。

1955年前,泗县饲养的主要是中国白兔及少量安哥拉兔。1956年,引进日本大耳兔、青紫兰和克力斯兔。由于经济价值低,至70年代基本绝迹。1979年,兔毛价格昂贵,出口畅销,养兔日渐兴起。1981年9月,由地方财政拨款6000元,从阜阳购进安哥拉长毛兔1000多只,分给全县大队以上妇女主任喂养,后因技术差而失败。10月,从阜阳、灵璧、上海引进联邦德国长毛兔和杂交兔。年底,全县有兔4.7万只。1982年,兔毛滞销,至1985年,全县养兔仅7545只。
鹿
1974年,县种畜场从东北先后两次引进梅花鹿25头,饲养成功。1977年,县种畜场和小桂庄新棉场分别养鹿49头、50头,1978年已繁殖到125头,生产鹿茸27.5斤。后困鹿茸销路不畅,养鹿头数逐渐减少。
家禽
泗县历来饲养的家禽多为本地种,体格中等,产卵少而小。1957年3月引进澳洲黑鸡和北京鸭。1960年先后引进广东麻鸭、樱桃谷鸡、狮子头鹅、芦花鸡、来杭鸡、淮南鸡、白洛克鸡、罗斯鸡、希赛斯鸡等,以后多为混血禽种。

二、饲料
大牲畜饲料多以各种农作物茎叶及青草为主,加工粗粮麸糠为辅;猪多以山芋、山芋叶、粮食加工的副产品、胡萝卜、南瓜及野草杂菜等为主要饲料。
1957年,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农民养猪1头,可开垦2~3分饲料地。1958年下半年,饲料地收回。1962年划耕地3%作为养猪饲料地,土地少的生产队适当提取饲料粮。“文化大革命”期间,废除饲料地、饲料粮。1970年推广苜蓿饲喂牲口,以大庄、山头种植较多。1975年引进高产优质饲料聚合草,在县种猪场栽培成功,并推广全县,后因管理不当和适口性差而淘汰。1979年,全县划出饲料地2万多亩。1981年后,土地包产到户,饲料作物零星种植。
泗县放养水生作物饲料,始于1957年,后随集体养猪终止而废。1970年,集体养猪兴起,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复养。1972年引进水浮莲、水花生,在全县范围内放养。1975年干旱,水生作物饲料减少。
1955年10月,在大庄乡三改农业社利用糠秕、豆荚角、高粱叶、山芋藤叶等青贮成功。翌年秋,在全县推广青贮饲料喂养,用豆饼、棉籽饼喂猪喂牛,过腹还田。随着集体养猪业的兴起,饲料切碎、打浆、发酵窖贮或盐化缸贮等技术,已普遍推广。

三、畜禽饲养量
据民国23年(1934)统计,泗县有大牲畜10915头,其中驴6466头、马1044匹、骡384匹、牛3101头。家禽以鸡、鸭为多,羊多拴养,仅山丘地区偶见放牧。
建国后36年畜牧业饲养概况:
1952年,全县有牛21055头,驴5189头,骡33匹,马70匹。1956年,大牲畜存栏57299头,猪34070头,羊1878只,家禽135260只。
1955年以后,耕畜逐步折价入社,集体喂养。1958年,各地脱离客观实际,大办“万头猪场,千只羊场”,强迫群众猪羊归公,年末,全县建有91个集体养猪场,饲养母畜14105头。由于缺乏饲养经验,饲料奇缺,死亡相当严重。1961年,大牲畜存栏数25899头,猪26500头,羊97589头,家禽12.3万只。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划给饲料地,奖售饲料粮,鼓励养猪。对完成收购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允许自宰自食,并可上市出售。1966年,大牲畜存栏40459头,猪98731头,家禽14万只,猪比1961年增长3.27倍,大牲畜增长56.2%,禽增长14.2%。
1967年以后,养猪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饲料地被收回,猪肉自由市场关闭,养猪生产指数下降。
1971年,猪升为“六畜”之首,“积极发展集体养猪,继续鼓励社员养猪”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得以贯彻。1973年,全县有15个大队、221个生产队,户均养猪2.5头,东方红公社三蒋大队小余庄生产队首先实现了“一人一猪”。1975年恢复养猪奖励政策,全县出现了3360个养猪场,养猪100头以上的生产队有24个,50头以上的有121个,集体存栏猪43154头。1977年,社会养猪持续发展,但集体养猪管理不善,亏损较大,很多猪场停办。
1978年以后,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放宽政策,搞活经济,畜禽生产迅速发展,泗县被列为全国山羊板皮和商品猪基地县。1981年,大牲畜存栏65706头,羊85284只,家禽801600只。1982~1984年,农业连年丰收,禽畜生产专业村、专业户得到扶持。大梁乡汪尚村平均户养5头牛。巩沟乡的8户农民联办养鸡场,养鸡4000只。1985年,大牲畜存栏104589头,猪122293头,羊52521只,家禽68753只,兔7545只。

四、疫病防治
泗县是肝蛭的老疫区,历史上多次流行,每年都有发生,河间平原尤甚。1963年冬,全县发现病牛1.5万头,其中死亡1456头,草庙公社通海大队两个生产队的耕牛全部死于肝蛭虫病,成为无牛队。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仔猪副伤寒、鸡瘟、禽霍乱常年都有发生。此外,马鼻疽、炭疽、五号病、三号病、一号病也有零星发现。
1952年,泗县畜病防治工作开始,主要预防牛炭疽、气肿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和鸡瘟。对兽医、防疫员进行集中培训后,按行政区域编组,分乡包干,责任到人。每年防疫牛2万头,猪3万头。1974年实施畜病合作防治制度,生猪防疫采取了春秋普防与常年补防相结合的办法。1979年后,防疫制度、畜病合作防治制度取消,恢复春秋两季防治。1982年对马注射疫苗预防三号病,普查牲畜五号病,一经发现及时控制;三号病防治获省农牧渔业厅二等奖;五号病防治效果显著,得到省政府表彰,获锦旗一面,奖金2000元。

五、兽医队伍
民间兽医多为祖传或师传。民国33年,全县有兽医76人。1952年,县成立兽医工作者协会和9个区分会,共有会员58人。1953年3月,城郊区成立第一个兽医联合诊所。次年,全县已有7个联合诊所,兽医87人。各区诊所与群众签订合同,实行大牲畜保健制,每头收费1.5元。
1956年10月建立区畜牧兽医工作站,共有兽医105人。1969年10月,撤区并社,建立20个公社畜牧兽医站,有兽医193人,其中在站兽医73人。1974年10月,全县培训大队赤脚兽医57人。1976年6月至年底,全县又培训赤脚兽医408人,对大牲畜和集体养猪实行“三包一扶持”(包治疗、包防疫、包阉割,死亡给以部分扶持资金)的有127个大队。大庄、前李公社的大牲畜及生猪全部实行合作防治。
1980年3月,全县恢复10个区畜牧兽医站,辖32个公社畜牧兽医站。1984年3月,更社为乡。1985年,全县核定畜牧兽医237人。
上一篇:第六节 蚕桑
下一篇:第八节 渔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