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改土用肥
建国后,改良土壤的主要措施有:兴修农田水利,实行农田渠网化、林网化,防旱防涝,降低地下水位;增施有机肥料,扩大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实行秸秆还田和沤制土杂肥,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因土种植,改革耕作制度。
黄圩、大庄两区,原有10万多亩盐碱地,种植作物不易立苗。群众用深翻窖碱和增施有机肥料等方法进行改良,使这些土地的含碱量大大降低,有机质相应增加,基本变成宜粮宜棉的好土地。
建国前,泗县施肥量很低,土杂肥仅施在村庄附近地块,离村较远的农田无肥可施,多以晒垡维持土壤肥力。50、60年代仍有部分晒垡地,施肥仍以农家肥为主。1955年,全县施化肥1.4吨。60年代推广氮素化肥,1965年,全县用氮素化肥1024吨。种植绿肥和施磷肥仍处在试验推广阶段。70年代,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1975年,绿肥种植面积达46500亩,但由于缺乏灌溉条件,淹沤困难,绿肥发展受到限制(1980年以后基本不种)。1978年后,磷肥全面施用,氮肥用量大幅度提高。1981年,全县化肥用量达63627吨,其中氮素化肥31161吨,磷肥32465吨,全县每亩平均施氮肥21.95公斤,磷肥22.85公斤。由于大牲畜饲养量增加,农作物秸秆增多,有机肥施用量也较前增加。
广大农民已掌握氮肥深施,磷肥作基肥,氮磷配合,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和根外追肥等施肥技术。
1984年,全县推广锌肥,当年秋种施锌肥46吨1985年增加到182吨。
泗县1981~1985年化肥施用量统计表

二、农业区划、耕作制度
泗县现有耕地142.5万亩,根据土壤质地可分:沙土、淤土、岗地和砂礓黑土4种。全县划分4个农业区:沙土麦、棉区,淤土麦、豆、棉区,岗地麦、稻、油区,砂礓黑土麦、豆、油区。
沙土麦棉区
位于县境西北部,包括黄圩区的高集、黄圩、曹场、巩沟及大庄区的万安、大庄,共6个乡,71个行政村,896个生产队,1个棉场,耕地178280亩,占全县耕地15.2%。本区为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有沙土、沙碱土、淤土和少量黑淤土,土层深厚,耕性较好,适种期长。但大部分土壤碱,性强,保水保肥能力差,有效养分含量偏低,是主要产棉区。每年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县棉田的40%。
淤土麦、豆、棉区
县境东北部,包括大庄区的新集、王集、瓦坊、小骆,山头区的全部,黑塔区的杨圩、黑塔、马厂,共14个乡,116个行政村,1521个生产小队,耕地390186亩,占全县耕地27.2%。该区以淤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比较肥沃,是泗县最好的耕作土壤,粮食产量和商品率都比较高,是主要产棉区。

岗地麦、稻、油区
县境东南部,包括草庙区的草庙、通海两乡,墩集区的墩集、霸王两乡,共43个行政村,418个生产队,耕地214670亩,占全县耕地8%。本区岗岭起伏,俗称岗地。土壤主要包括潮棕壤和部分湖地黑土。潮棕壤因长期受水漂洗冲刷,质地紧密、透性差,群众称为横土,是泗县传统的水稻产区。岗地土壤结构养分含量低,加之技术落后,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1980年前,小麦平均亩产仅50公斤左右,水稻亩产150公斤左右。
砂礓黑土麦、豆、油区
位于县境中部和西南部,包括黄圩区的杨集乡,墩集区的大路口、九里沟乡,草庙区的三湾、汴光乡,黑塔区的大位、小梁乡及屏山、长沟,草沟、丁湖4区的全境和城关镇的农业队,共26个乡,244个行政村,2862个生产队,加上洋城湖等国营场、站、所9个单位,耕地747228亩,占全县耕地的52.5%。本区为河间平原,地势低洼,大部分耕壤为砂礓黑土,质地粘重,结构不良,干硬湿烂,适耕期短(仅5~7天),小麦单产长期在50公斤左右,其他作物产量低而不稳。1981年以来,该区生产发展较快,大部分小麦单产已突破200公斤。
建国后,泗县耕作制度的演变,大体可分5个阶段:
1949~1957年为第一阶段。前3年,耕作方式基本上是传统的粗放耕作制度。秋种以小麦为主,春种以高粱为主,夏种以山芋、大豆、杂粮为主。主要靠晒垡及种植豆科植物来维持和培养土壤肥力。
1958~1961年为第二阶段。多数地方不顾水、肥、劳力、畜力等条件,盲目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直接影响了其他作物的布局。
1962~1965年为第三阶段。此阶段贯彻了“调整、整顿、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压缩水稻种植面积,恢复大豆、高粱种植面积。春播作物以玉米、高粱为主,同时扩种了春稻。夏播作物以山芋为主。
1966~1976年为第四阶段。此阶段主种小麦,推广“二杂”(杂交王米、杂交水稻),扩大山芋,稳定大豆的种植。“农业学大寨”运动期间,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忽视油料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农、牧、副、渔各业之间比例失调,增产不增收。在此时期,淤土地区增加了“小麦——水稻”这一种植方式,其他地区耕作制度不变。
1977~1985年为第五阶段。全县在主种小麦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的种植,压缩了春玉米、春山芋、春大豆的种植面积,适当种植高粱等作物。这一阶段,间作、套种、混种的种植方式较多。沙土区以麦、棉、油套种,玉米、大豆间作为主。淤土区以玉米、大豆混种为主,亦有少量豆田混种芝麻。由于耕作制度趋于合理,粮食、油料及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三、作物栽培
小麦
选用优良品种,在播期、播量以及肥料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
建国后,泗县小麦播种期作3次调整。60年代前,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旧习惯;70年代;播期较前推迟一个季节,改为“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由于品种类型繁多,更新快,后又调整为“适时早播”,增加麦苗对年前气温充分利用,促进苗壮。
50年代初期,每亩播种5~7公斤,最多不超过7.5公斤。1954年开始密植,淤土、两合土等肥沃土壤每亩播量为6~7公斤。1954年在城西联合农业社进行小麦播种量的对比试验结果,在土壤肥力同等条件下,每亩播种7.5公斤的,亩产86斤;播种5公斤的,亩产66斤。1958年,每亩播种量猛增到25~30公斤,甚至40公斤,结果造成小麦严重减产,有的地块颗粒无收。70年代初,一般亩产100~200公斤的麦田,播种量为11~13公斤。70年代中期,个别地方推广山东稀播经验,每亩播种量为5~7公斤,产量下降。1980年又适当增加播种量,产量提高。冬性品种每亩播量9~10公斤,半冬性品种11~13公斤,春性品种12.5~15公斤,密植合理。
在地力与播量配合上,70年代前,肥地播种量偏大,薄地适当减少。70年代后改为肥地播量略小,薄地适当加大,使不同地力的田块均有增产。
为了更新品种,50年代开始引进“徐州438”、“碧玛1号”、“碧玛4号”、“南大2419”等品种。这些品种均比建国前当地种植的“红花雾”,“小白麦”增产约19.6%。60年代相继引进了“早洋麦”、“内乡5号”、“安徽3号”、“阿夫”等,这些品种较50年代推广的品种一般增产3成以上。70年代初又引进“徐州14号”、“新宿6号”、“丰产3号”。1974年推广“泰山1号”,以后又陆续引进“郑颖1号”、“7023”等品种。良种的种植使小麦大幅度增产,到1979年,全县小麦平均单产131公斤,总产108808.5吨,单产、总产均超历史最高水平。1980年推广“济南13号”、“博爱74-22”。这些品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深受群众欢迎。“丰产3号”、“泰山1号”均被淘汰。1984年又以“西安8号”、“宝丰7228”取代了“济南13号”等品种,全县实现了以“博爱74-22”、“西安8号”、“宝丰7228”为主的第五次品种更新。
50年代,麦田施肥面积约占播种面积的30~40%,肥料种类也仅限于农家肥(土杂肥、人粪尿、厩肥)。60年代开始施用化肥(主要是硫铵),1963年试用磷肥,1978年推广氮磷配合使用;并实施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和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方法,改浅施为深施,改单一施肥为配合施肥(有机、无机配合,氮磷配合)。1980年推广根外喷肥技术,1984年推广微肥及叶面喷施三十烷醇的新技术。由于泗县土壤缺锌,加上近几年的大量施用磷肥,因此小麦施锌效果显著,一般增产幅度为10%左右。
60年代以前,泗县农民习惯麦田混种大、小豌豆。实践证明,影响产量,面积逐年减少,直到全部淘汰。
建国初期,多数采用宽行等距条播(行距0.8~1尺)。50年代一度推广顺犁沟撒播,加宽播幅,缩小行距,增加密度。60年代以后,多数改9寸耩为7寸耩,1980年以后多为6寸耩,其优点是密度大、产量高。1984年推广双耧重播耩,确保苗全苗匀,提高了播种质量。
大豆
泗县大豆种植面积较大,分春,夏两季种植。60年代前,种植“土里歪”、“红管豆”、“黑豆“等当地品种,亩产约50公斤左右。以后陆续引进“五河大豆”、“徐州424”等良种。1980年又更新了“徐州3号”、“跃进5号”、“商丘197”,1985年推广“64-1”。这些品种长势好、产量高,一般单产100~150公斤。在栽培管理上,主要推广抢墒播种,合理密植,增施磷肥,花期追氮,人工间苗等技术措施,提高了大豆产量。
玉米
更新良种:建国初期使用农家品种“二伏糙”、“小粒黄”,产量较低,单产一般在75公斤左右。50年代中期推广良种“金皇后”。60年代初期推广“六安火燥子”。1965年开始推广罗马尼亚杂交王米。1968年推广杂交玉米“双跃3号。1975~1980年改种“丹玉6号”和“鲁原单4号”。1980年后推广“聊玉5号”、“掖单2号”、“烟单14号”等优良杂交品种。
密度:60年代前种植较稀,60年代后较密。1978年,随着“丹玉6号”等良种推广,密度有所提高。70年代,多采取春点播,夏撒播,并开始推广宽窄行种植法,一般宽行2.4尺,窄行1.2尺。部分地方沿用玉米条带种植,同时间作大豆的种植方法。
追肥:1970年前,春、夏玉米只追一次苗肥。1970年后,春玉米推广前轻后重,立足施穗肥的施肥方法;夏玉米推广前重后轻,一次到底的追肥方法(在5~6片叶子时重追,抽穗前适当少追)。1985年推广施锌技术,增产显著。
60年代推广人工辅助授粉和隔行去雄穗技术,同时开始大面积使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
山芋
山芋是泗县秋季杂粮中种植面积最广的一种作物。
1953年开始推广“胜利百号”良种。由于长期栽种,品种退化,并感染开花烂根病。1978年推广“徐薯18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出粉率高、抗开花烂根病力强的优点。1981年遍及全县,面积达5万多亩,1985年达25万亩,占全县山芋面积80%以上。
1953~1979年曾引进“丰收白”、徐州的“新大紫”、“山东517”等品种,但为数较少。
50年代前多使用地畦育苗,1955年推广温床育苗。1961年,全县共做白芋温床3657床,栽插春山芋13000亩。1964年,全县试搞火炕育苗274床,获得成功,解决了山芋适时栽插问题。1975年又推广了塑料薄膜覆盖温床育苗。
栽培以小高垄栽插为主,60年代推广深沟高垄、双行栽插法、中垄密植法,一般每亩栽插3000~3500株。
1960年用土杂肥施包心肥。1970年用氮、磷肥作底肥,并追施团颗肥。在田间管理上,1970年前,以锄草翻蔓为主;近10年提倡只提蔓不翻蔓。
1965年推广大屋窖贮藏。1972年又推广高温大屋窖贮藏。1981年,全县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大屋窖无法使用,仍用地窖贮藏,采用分层施土保养法,防止和减少山芋越冬时坏烂。
花生
70年代,种植密度较小,以后土壤肥力提高,相应增加种植密度。春播花生,中熟大粒型品种每亩7500~8000穴;中熟中粒型品种每亩增至9500~11000穴;夏播花生每亩增至1.2万穴。
70年代以前,主要种植当地品种和“山东伏花生”。以后引进了“徐州68-4”“白沙1016”。近年又引进了“花32”、“花28”、“花37”、“花17”、“海花1号”等。
70年代推广清棵蹲苗和培土拥针技术。1982年推广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经过连续2年的栽培试验、示范,1984年,地膜覆盖栽培3050亩,1985年增加到3.4万亩,占全县花生种植面积31%;一般亩产300~350公斤,最高达500公斤。
油菜
泗县过去不种油菜,建国后,渐有零星种植。从1979年开始重视油菜生产,当年引进甘蓝型高产品种,全县种植3706亩。1981年为3817亩,1982年扩大到25529亩。后因油菜籽滞销,1983、1984年分别减少到11558亩、7443亩。1985年又扩大到33414亩。1979~1983年,油菜籽单产分别为50斤、68斤、137.5斤、162斤、171斤,1985年提高到224斤。
水稻
建国初期,泗县水稻种植面积较小。1953年,农业推行“三改”(改旱田为水田,改低产为高产,改一季为两季),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先后引进“桂花球”、“信发早”、“水源三百粒”、“北京早粳”、“胜利籼”、“五十早”、“南特号”等品种。1979~1980年又引进杂交稻。
在栽培技术上,50年代前后,多数习惯种植旱稻(因无水源及灌溉条件),1953年开始推行水田育秧移栽,以后逐年扩大种植面积。水稻的栽培技术主要是选种、催芽、育苗、施足底肥、精细整地、适时栽插、合理密植、除草追肥、浅水勤灌、防治病虫、适时收获等。
棉花
适时播种,为抓住一播全苗,争取早熟高产,30多年来,泗县在棉花播种期上经历了迟一早一迟的曲折过程。50年代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始播种,到小满结束,不仅播期晚,而且播种期较长。从1968年开始,播期稍有提前,播种期距也随之缩短,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播种,立夏前结束,播期提前10天,播种期距缩短15天。1976~1978年,播期一度偏早,直播棉花在4月上旬,即清明开始播种,至谷雨播种结束;营养钵育苗在3月15日开始播种,到20日结束。1978年,以5厘米深地温稳定通过12~14℃时,抓住冷尾暖头,抢墒播种为宜,一般在4月10日开始,至20日结束。实践证明,除了少数年份气候异常外,一般是成功的。
泗县棉花种植密度经历了由稀到密的过程。50年代至60年代初,一般每亩密度在2000株左右。1964年,种植密度开始增加,到1974年,全县平均每亩种植3500株左右。1976~1978年推广“高密度”、“早打顶”技术,每亩在6000株以上,部分地区已试种万棵棉,因过密而失败。1979年,密度趋于合理。1981年后,一般每亩植棉3500~4000株,麦棉间作套种田每亩3000株左右。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相继推广“脱裤腿”、“打顶枝”等技术。以后对旺长棉株除进行“脱裤腿”、“去公枝”等管理外,还推广抹赘芽、掰“毛耳朵”等技术。70年代防治棉铃虫、打边心,整枝较前精细,对旺长棉株采取“开天窗”、“去空枝”等措施,打顶由原来的大把揪,改为分期分批因苗进行。70年代中期,打顶偏早,一般在6月底7月初进行。1978年以后,改早打顶为适时打顶,多在7月中旬开始,月底结束;立秋开始分期分批打边心,8月底基本打完。
建国30多年来,泗县棉花种植经历了由不施肥到施肥,再到科学施肥的过程。50年代无追肥习惯,60年代虽然推广了科学施肥技术,但大部分棉田只施土杂肥作基肥,注重苗期追肥,往往造成前期旺长,后期早衰而无力结桃,有“前期看苗哈哈笑,后期桃少气得跳”的谚语。70年代开始“施足底肥,轻施苗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磷肥”的施肥方法。泗北棉区效果显著,尤其在1978年以后,控施苗肥,重施花铃肥,后期结合叶面喷氮、喷磷等,加大了盖顶肥,既防前期旺长,又保证后期不早衰,争得“三桃”(伏前桃、伏桃、秋桃)齐结,效果较好。
50年代推广营养钵育苗。1975年以后,面积逐渐扩大,同时推广塘泥方,块育苗及地面增温等技术。到1981年,全县营养钵育苗面积已达1.5万多亩,占棉田面积21.1%。一般是在3月下旬育苗,4月下旬至5月移栽,解决了晚播和迟熟等问题。
50年代至60年代初,泗县棉花多采用等行方式种植,行距一般在2尺左右。1965年开始试验宽窄行种植法,以后面积逐年扩大。到1975年,由于密度增加,等行种植方式又迅速恢复,但部分肥力较高的田块,仍采用宽窄行方式种植。1979年以后,宽窄行种植方式在全县迅速推广,占棉田面积80%以上。
棉田中耕培土不仅次数少,并且无培土习惯。60年代起,中耕次数逐渐增加,并开始用步犁冲沟培土,垄背较矮。1975年,全县推广了“锄梦花”的技术措施,并进行2次壅根培土,既防涝又防倒。1977年以后,苗蕾期推广“早、勤,深、透”中耕方法,对有疯长趋势的棉田,采取了深中耕断根的方法,确保棉株稳长。泗县几个年份粮、棉、油料生产情况表

棉田作畦是一沟、一畦,排水一般利用墒沟,效果很差。1976年以来,推行畦田化种植和四沟配套。1981年,全县畦田化种植面积己达6.3万亩,其中3万亩己沟渠配套,能排、能灌。
50年代中期,泗县开始推广麦棉间作、套种。到1960年,全县粮棉间作、套种5000多亩,占棉田25%。到1981年达15300亩,占棉田22%。大部分田块采取了3行小麦1行棉花或6行小麦2行棉花的种植方式。
泗县1982年引进棉花地膜覆盖新技术。经试验示范,1985年推广2万亩,单产皮棉80.5公斤,较露地棉增加15公斤,增产20%。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