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食作物
(1)小麦小麦是我县的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收成比重大,素有“一麦抵三秋”之说。解放前农民只播种不管理,因此麦产量很低。
1949—1963年这十几年中,平均播种面积180万亩左右,单产超过百斤。1958年提出主攻小麦,合理密植。但人们并没有这样做,一般情况是密植有余,合理不讲,有的地方甚至是越密越好,越密越先进,一亩地播撒百余斤种子,结果不少地方连种子都收不回来,这种违背客观规律的反科学态度,造成极大损失。1964年—1976年每年播种面积139.4万亩至184.3万亩,小麦平均单产136斤左右。
1978年国家决定将淮北列为全国12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主攻小麦生产跨入新的阶段,采取了一系列的增产措施,如选用良种、把好播种关,着重抓三墒(保墒、抢墒、造墒)、三播(播期、播量、播法)、三拌(拌药、拌肥、拌三十烷醇)三追(早追越冬肥、重追返青肥、巧追拔节肥),四喷(喷灌防旱、喷药防病虫、喷肥防后期脱肥、喷三十烷醇防干热风)等,这些措施的实行,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的小麦生产,不仅扩大了耕种面积,而且亩产亦有明显提高。1985年种麦约130万亩,总产达65900万斤,单产494斤。
(2)水稻我县早有种植,过去多是旱稻。面积不大,产量不高。50年代末不顾客观条件地盲目进行旱田改水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1958年栽稻41万多亩,由于水源不足,水稻严重减产,有少数稻田颗粒无收。1961年缩小到700亩,由于改进了耕作管理制度,产量有所提高,一般单产达300斤。70年代又掀起稻改高潮,1976年栽稻10万亩。1981年后县委强调水稻生产,但限于水利等条件,面积仅在20000亩左右。近年来试种旱稻,收效不大。
(3)大豆大豆是我国主要出口的商品之一,群众对此尤其重视。县内各地均有种植,面积大,产量亦逐年有所提高。解放后的30余年间,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占耕地总面积的20%左右。以往由于广种薄收,管理不善,故产量较低,有的亩产不足百斤。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增强了生产责任感,因此产量上升,1982年全县大豆平均单产127斤。1983年全县种豆75.55万亩,单产达151斤。褚兰区种豆36842亩,单产达232斤。
(4)红芋红芋是一种高产作物,它具有一高(产量高)、二广(适应性广、用途广)、三大(粮食总产比重大、种植面积大、增产潜力大)的特点,因此农民喜种。我县有传统的种植技术,已培栽出一批优良的品种,如夹沟的大紫红芋,早就远近闻名。建国后,我县农业推行“三改”,红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70年代,全县平均每年都种植春、夏红芋60多万亩。由于采用广施深垄包心肥等技术措施,单位面积产量迅速提高,出现了一些亩产万斤田。
随着工业发展,红芋综合利用扩大,可加工淀粉、酒精、柠檬酸、葡萄糖、果脯糖浆、乙醛、乙烯、味精等一系列工业和食品原料,红芋的经济价值大大提高。
(5)玉米是我县粮食作物之一,一年两季,而春玉米较多。由于种植面积小,生产发展缓慢。70年代,随着杂交玉米的推广,面积逐步扩大,1976年全县杂交玉米平均单产300多斤。永安区单家大队扩大玉米面积,产量大增,成为靠种玉米起家增产的典型队。但由于忽视防杂保纯和防高温干旱的措施,造成玉米普遍减产,影响了生产的发展。
实行联产责任制后,县委提出推广杂交玉米,选用早熟高产良种的要求。1984年全县种植16.95万亩,单产达423斤。蕲县区700亩夏玉米,单产766.8斤。曹村区左洼村农民王兰种玉米1亩,单产高达1282.6斤。玉米不仅是食粮,又是饲料之王,还是工业原料。其种胚中约含50%的油脂,榨出的玉米油营养价值高,称为“健康营养油”。胚乳中含大量淀粉和蛋白质,在食品和医药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玉米又是高产作物,农民也乐于种植。
(6)高粱高粱是我县主要杂粮之一,具有耐旱、耐涝、抗盐碱的特点,素有“铁杆庄稼”之称。50年代省委领导人强行推行“三改”时,妄称高粱是低产作物,曾一度主张绝种,但群众反对。高粱属粗粮,食用较少,但用途较广,可制名贵饴糖和纯度较高的酒精,是酿酒工业重要原料。我县名酒汴河头曲、二曲都是用高粱酿造的。70年代推广杂交高粱,虽能增产,但虫害严重,尚有许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现多选用传统品种,但种植面积不大,据统计仅占耕地的9.7~12%。
(7)小杂粮系指绿豆、豇豆、赤豆、蚕豆、豌豆、荞麦、谷子等。我县种植面积较少,市场上供不应求。近年来小杂粮生产,一方面推广单种与间混套种相结合的复种;另一方面有计划地繁育良种,使小杂粮生产出现了新局面。
小杂粮用途较广,如绿豆不仅可食用,还可酿酒、制粉条和名贵糕点,且是消暑佳品,在国际市场很受欢迎。荞麦的幼苗含芦丁,是一种苷糖化合物,可医治高血压;其花是较好的蜜源。为了满足人们对食物多样化的需求,对小杂粮种植,已日益引起重视。
1949—1985年宿县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统计表
单位面积:万亩单产:斤总产:万斤

(续上表)

宿县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与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关系表
单位面积:万亩单产:斤总产:万斤

1949-1985年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与产量统计表
单位面积:万亩单产:斤总产:万斤

(续上表)

二、经济作物
(1)棉花旧社会我县棉花种植既零星分散,又技术落后,一般是自种、自纺、自用,商品率极低。解放后,根据农业生产形势的变革,对棉花布局也作了合理安排。1967年县成立了棉花生产办公室,加强了对棉花生产的领导。70年代,全县棉田扩大到12万亩,被国家列为商品棉基地县之一。
1981年本着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原则,实行棉花种植区域化。把北部8个区、49个乡、419个行政村划为植棉区。在技术上开展“两更新、两改进、两推广”(即更新品种、更新农药;改进播种方式、改进施肥技术;推广营养钵育苗、推广地膜覆盖育苗。)当年全县植棉13.05万亩,总产皮棉1407万斤,单产108斤,首次打破百斤关,创历史最高水平,向国家交售皮棉1320万斤。1983年全县植棉16.45万亩,单产115斤,总产1890万斤,商品率达95%,1984年棉田面积稳定,总产达2078万斤,比1983年增长10.1%,棉花生产持续发展。
(2)烟叶解放前,我县农村种烟面积极小,群众利用宅旁闲地种植,烟叶晒于绳上,俗称“绳吊烟”。炕烟极为罕见。解放后,烟草为国家专卖品。我县每年都作计划安排,汴河以南的大营、蕲县、西寺坡、大店、朱仙庄等区镇适宜于栽烟,故有“南烟北棉”之说。1969年全县栽烟1.89万亩,由于技术问题,产量不高,质量也较差。1980年以来,县委根据土壤普查分析:北部曹村、夹沟、苻离等山区,适于发展优质烟,遂于1984年在北部山区扩植1.7万亩高档烟。并抽出一批干部和技术员,深入烟区具体指导,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烟叶质量。当年全县栽烟3.72万亩,总产1065万斤。其中上、中等烟占73.9%。年终,县召开了烟农代表会,总结交流了经验,表彰了先进。
1985年元月,在昆明召开的全国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我县被评为全国12个高档烟县之一。
(3)芝麻我县农民历来有种芝麻的习惯,五十年代初,芝麻种植面积约占耕地的2.3—4%,多为春播,部分为夏季混种。在推行“三改”中,芝麻被认为是低产作物,减缩了面积。进入了八十年代,各级政府重视了芝麻生产,扩大种植面积。芝麻油营养丰富,又是轻工和医药的好原料,畅销于国际市场。1984年种植9.28万亩,总产896万斤,单产97斤。1985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全县种植春、夏芝麻17.6万亩。县农业部门在夹沟区黄疃村,建千亩优质芝麻生产基地,试种引进的“豫芝1号”、“襄芝2号”等良种,并推广新技术,使芝麻生产进入新阶段。
(4)花生我县早有种植,它的适应性强,南部砂姜黑土最宜,能固氮肥田,是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好前茬。解放前多是零星种植。建国初,全县种植2万多亩。1957年面积扩大到17.86万亩,总产2158万斤。六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强调以粮为纲,花生面积锐减,1961年仅有1500亩。七十年代有所恢复,全县种植达5万多亩。
近年来推广清棵蹲苗,培上迎针等新技术,提高了产量,1980~1984年全县种植面积5.58~11.5万亩,单产110~220斤。还出现了不少丰产典型,褚庄乡芦村农民王克俊、王祥春等户种植的花生,单产达1049斤。使用地膜覆盖的春花生,一般可增产30%,而且花生提前成熟。
(5)油菜我县过去小面积种植白菜型的“小油菜”。1958年引进“胜利油菜”,搞方格育苗,由于技术条件差,多试种失败,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1980年,县农业部门因势利导,鼓励农民发展油菜生产,扩大复种指数,培养了地力,变晚茬为早茬,以油促农,1982年全县种植油菜8.1万亩,总产1429万斤,单产177斤。1985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3.85亩,总产达2995万斤,平均单产216斤,有的单产达400斤。
(6)麻类我县主要有大麻、红麻、黄麻等。黄麻于六十年代引进,因其种子小,顶土力弱,播种时常遇春旱,难以全苗,成功的不多,因而不受农民欢迎,红麻是近年推广的,1985年全县种红麻达6万多亩,总产1665万斤。大麻以刘瓦房、夏桥一带种植最多。
(7)果树我县是个传统的果产区。果树品种多,有苹果、杏、桃、李、梨、葡萄、枣、石榴、柿、板栗等。这些多是农家零星的果树,管理技术差,产量低。解放后,国营、集体的果园场逐步地发展起来。1950年,全县有果树1.9万亩,果产量550万斤。1954年发展到2.25万亩,果产量达276万斤。1960年大量砍伐树木,1962年为扩种粮食作物,又毁林开荒,使果树连遭破坏。1964年国民经济有了好转,果树也得以恢复发展,面积为16270亩。1980年,全县果树面积为36232亩,果产量达608.3斤。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果树也进行技术承包,几年来效益良好。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