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作制度
由抛荒耕作逐渐改为休闲耕作、连作、轮作制,由一年一熟发展为一年两熟。1956—1963年,由于推行“三改”,打乱了原来的各种作物比例,出现了四个扩大(水稻、玉米、红芋、花生),四个缩小(小麦、高粱、棉花、芝麻)、一稳定(大豆),由于作物安排不合理,影响了生产,致使严重减产。从1964年开始,恢复调整各种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生产有了新的转变。1980年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午季作物比例,提高了复种指数,产量增加。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3.77亿元,种植业达2.23亿元。
二、种子改良与推广
(1)小麦五十年代我县对制种工作,采取自繁、自选、自用、自留的方针,六十年代改为“四自一辅”(即国家给以必要的辅助)。七十年代又改为“四化一供”(即: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局部区域化;县统一供种)。在良种繁育上,原小麦种场在五十年代,每年提供小麦良种10万斤,大豆2万斤。六十年代开始了四年三圃制的原种生产,每年提供小麦良种20万斤,大豆2万多斤。除国营农场外,全县建立区办、社办种子场20个,年产小麦良种80万斤,大豆良种10万斤,棉花良种30万斤。与此同时,开展高粱、玉米杂交制种工作,农业局多次组织专业干部和技工前往海南岛学习繁育良种,在县内建立了两杂繁育基地,每年提供杂交种50~80万斤。1970年我县农艺师叶家绳育成宿麦1号良种,1972年育成宿麦2号,1974年育成宿麦173号,这些品种亩产可达600~800斤,有的高达1010斤。
我县坚持良种繁育,还不断引进外地良种,使之不断更新换代。50年代引进的碧玛1号,南大2419、早洋等,60年代推广北京8号、济南2号、安徽3号、阿卜等,70年代引进了泰山1号、丰产3号、郑引1号等,80年代又引进了新丰3号、博爱7422、宝丰722、马场2号等,单产高的达千斤。
(2)大豆我县原有大豆品种有牛毛黄、小油豆、小花豆、黄茧壳等,但单产很低,不过百斤。60年代推广了平顶、天鹅蛋,又推广了徐豆2号,80年代推广跃进5号、商丘197,单产160斤,高的达300余斤。
(3)水稻多系农垦57、58号,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推广桂花球、桂花黄、南京11号,80年代推广广汕优3号、优4号等杂交水稻,单产500斤,有的高达千斤以上。
(4)玉米60年代先推广黄马牙、火燥子、小粒黄等,单产百余斤,后期推广了阿尔巴尼亚1号、2号,70年代推广新单1号、郑单2号、双跃3号,80年代推广丹玉6号、鲁原单4号、中原单2号等,这些品种,单产达700—800斤。
(5)高粱原是低产作物,单产百斤,60年代推广了晋杂5号、披头散、米高粱、西河柳、黑柳子等品种,单产达到250—500斤,改变了低产面貌。
(6)红芋建国后推广了胜利百号,单产千余斤。60年代推广了北京553、徐薯18号,单产达3000斤。
(7)棉花建国后,种植的岱子15号、斯字5A,斯字2B等,单产只有40斤。60年代至80年代,推广了徐州1818、萧县107,徐州58,泗县1号等,近年推广鲁棉1号,徐州514、中棉所10号,单产达到129斤。
三、植物保护
为保护农作物正常生长,必需防治病虫害。我县于1956年建立了病虫测报站,1958年又建立8个测报点,1980年建立植检站,并设植保公司,区建立了12个区农技站,配备植保技术干部,形成了一支组织健全的植保队伍。通过测报,发现情况,及时提出防治措施。
50年代,我县发现康湖、车湖、吕湖、解集、蒿沟、张山等蝗区,面积达15万亩。1955年秋,蝗区扩大到30.90万亩,密度每平方丈有蝗900多只。蒿沟蝗区每平方丈多达二万多只,当即进行药灭和人工扑杀,将蝗虫扑灭下去。1959年首次用飞机灭蝗,效果显著。60年代初,连续三年使用飞机灭蝗。1964年康湖建立蝗虫测报点。1976年又多次使用飞机灭蝗。
解放后我县每年都有麦蚜虫、红蜘蛛虫害发生,受害面积有时多达18万亩。1958年全县小麦发生严重锈病达81.8万亩,县委提出清沟沥水,药物扑杀等措施,并动员20万群众参战,消灭了锈病。1972年发生了粘虫,面积达58万亩。1975年发生麦蜘蛛达66.6万亩,密度局部每市尺垄长约有虫18000多条。由于防治及时,虫害基本被扑灭。1974年秋,全县豆田发现菟丝子,面积达23.2万亩,及时发动群众拔除,但尚有1.27万亩未能消除,使大豆绝收。当年,曹村公社仅菟丝子种就收了10万多斤,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四、肥料施用
肥料是农业增产的物质基础。50年代我县以粪肥、灰肥等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使用很少。60年代大力发展绿肥生产,全县每年种植绿肥约3万多亩,主要是苕子。1979年又扩种柽麻,田青20万亩。绿肥增多,土壤肥力提高。
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整了产业结构,虽然缩小了绿肥面积,但大力发展了畜牧业,扩种经济作物,推广了高温堆肥,实行秸杆还田,广辟有机肥源,这样,有机肥施用量仍逐年增加。
无机肥(化学肥料),解放前(1947年),皖救济分署蚌埠办事处,曾分配给我县化肥3.38万斤,在夹沟、鹤山等乡试用,由于用量少,效果不大。五十年代化肥逐渐增多,以硫酸铵为主。六十年代推广磷肥,随之氮肥也逐渐增加,以硝酸铵为主。到1966年全县化肥用量达7011吨,平均每亩可施5.8斤,七十年代氮肥以尿素、磷肥以过磷酸钙为主。1979年全县化肥施用量3.97万吨,每亩为35斤。由于施肥量增多,县建有合成铵厂2个,年产标氮8万吨。县与区乡共计有磷肥厂18个,年产磷肥3万吨。加上国家分配的化肥,1985年全县施用量14.95万吨,每亩施量141斤。化肥品种除尿素、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外,还有复合肥、钾肥等。70年代,加强肥料基本建设,县建立了土肥站。配备了业务干部,宣传、推广科学施肥。特别是1979年土壤普查后,全县开展因土施肥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倡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还推广根外喷肥、集中施肥和配方施肥等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