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公路线路
辛亥革命前,宿城周围原有6条古驿道。辛亥革命后,古驿道改称为公路。这些公路全系土基,线路弯曲,路面不平,加之长期失修,路况极差。
1952年,宿城公路通车里程为166公里,比1949年增长56%强。1953年以后,贯彻“依靠地方、发动群众,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的方针,对原有公路进行整修、改造、拓宽,又增修了新公路,使公路交通状况逐年改观。1985年,以宿城为中心形成了辐射状公路网。
宿——怀(远)公路宿城至蕲县段基本是宿固古道的旧基。1958年辟为晴通雨阻的公路,1964年改为泥结碎石路面,并拓宽到3.5米。1975年改造成为柏油路面。1983年,又把市区内从汴河路至望淮桥一段的路基拓宽为40米,路面为15米,重新铺路基,浇柏油,提高了利用率。这条公路全长87公里,在市辖区内有3.3公里。
宿——泗(县)公路抗日战争以前,为泗洪至永城公路的一段,宿城至灵璧段为宿灵古道。1955年把土路改造为泥结碎石路面;1966年,以宿县人民政府门前123号桩为界,将该路划为宿泗、宿永两条公路。并把宿泗路改建成路面宽5.5~6米的柏油路;1983年拓宽到14米,达二级路标准。该路全长89公里,在市辖区内有3.8公里。
宿——苻(离)公路原系宿彭古道的一段。建国后辟为公路,并建成泥结碎石路面;1970年进行了沥青磨耗层试验;1974年,对宿苻公路进行改道取直,宽度由12米拓为23米,濉河以南段改建为柏油路面,濉河以北段改建成水泥路面。该公路全长15公里,在市辖区内有2.65公里。
宿——涡(阳)公路原为宿涡古道,系土路,弯曲不平,车行困难。民国7年(1918)曾进行一次整修。1969年改道取直,建成泥结碎石路面。1972年改建成柏油路面,属三级公路。该路全长85公里,在市辖区内有7.63公里。
宿——永(城)公路原为睢阳古道。建国后,将土路面陆续改造为砂礓碎石路面。1968年又改造成为柏油路面,路面宽5.5米。1976年加宽到9米。1985年,对该路从郊区区公所到接线头一段进一步改造,使之达到三级路标准。该路全长70公里,在市辖区内8.5公里。
宿——蒙(城)公路系日军侵占宿城时期兴建。1954年,整修为简易公路,1962年改建成砂礓碎石路。1976年建成柏油路。1983年拓宽市辖区内的一段,路基宽12米,路面宽6米。该路全长66公里,在市辖区内有2.75公里。
宿——固(镇)公路系1959年津浦铁路铺筑复线时开始修建,路线基本上和铁路并行。1979年改建为柏油路面,宽7米。该路全长45公里。在市辖区内有2.3公里。
宿永、宿涡接线路1982年修筑,全长510米。柏油路面,为市外环路西郊的一段。
此外,郊区群众自筹资金修建郊区公路。至1985年已建成连接上述7条公路干线的交通运输路63条。初步形成了“村村连公路,路路通宿城”的交通网络。
二、客运
建国前,宿城长短途客运全由私人经营。民国5年,蚌埠资本家李某带5辆汽车来宿城开办中国长途汽车运输公司宿县分公司,实行客运货运兼营。但汽车破旧,道路坎坷,事故迭出。旅客曾以顺口溜讥讽为:“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下车六七次,八九十人推。”即使是这样,也未能坚持下去。民国37年11月,由支前的马车队和缴获的军用汽车组成了隶属于华东财办的运输队。自此宿城始有国营公路运输。建国初期,宿城成立了淮北汽车运输公司宿县办事处(办公地址在东关蚂蚱庙内),客货兼营。同时成立了华东联运公司安徽省皖北公司蚌埠分公司宿县办事处,专营货运。1953年,两个办事处合并迁到小东门内路南(即今汽车站处),建成宿县汽车站,以客运为主。同年并入阜阳汽车分公司,宿县为中心站。站址在道东大街路北,正式开展客运业务。1962年,仍在小东门内原站址营建新站房。1965年10月建成使用,共700多平方米。该站初属宿县,后属宿县地区。长途客运业务一直由该站承办。1985年,该站共有职工240人。
辛亥革命前后,客运工具以土车、马车为主。民国5年,始有私人汽车兼营客运。1952年,国营汽车办事处仅有1辆美国产道奇牌汽车专司客运。1955年有客车8辆。1970年30辆。1977年至1979年,均各有68辆。1985年100辆,其中有空调汽车7辆。
建国前,主要有通往永城、濉溪、蒙城、临涣、时村等地的客运汽车,无固定班次。建国初期,逐步开通了宿——永、宿——阜、宿——泗、宿——蒙、宿——濉各营运线路。以后线路不断调整、改善和延伸,班次也逐年加多。1959年有营运线路12条,每日14个班次,运行1039公里。1966年有营运线路27条,每日30个班次,运行2036公里。1978年以后,客运事业有较大的发展。1985年底,市长途汽车客运有跨省线路10条,跨地区线路13条,地区内线路9条,通往矿区线路6条,以宿县境内为主的农用线路28条。另外还有去蕲县、南坪、朱仙庄、苻离等短途线路和13条零担货车线路。零担货车每月发出59个班次。
1950年平均每天客流量不超过30人;1979年平均每天客流量3070人;1985年平均每天客流量为1.3万人,是1979年的4倍,是1950年的43倍。
三、货运
建国以前,宿城长短途货运均为私人经营。建国初期,始有国营公路运输。1950年12月,成立了宿城市劳动供应站,负责搬运和建筑两业。1951年,单独成立搬运站,以后又成立马车运输联营社。1959年,运输机构调整,成立地方国营宿县运输公司。1962年改为大集体性质的宿县搬运站。1981年移交给宿州市,易名为宿州市运输公司。1984年再次更名为宿州市第一运输公司。1985年,该公司下辖汽车一队、二队和8个运输队(其中1个队专司装卸),另有1个市区客运队。共有职工1445人。主要经营市区及郊区5公里以内的货运。
1964年,宿县城关镇成立长途搬运大队。1980年移交给宿州市,易名为宿州市长途搬运站。1984年改为宿州市第二运输公司。1985年,共有职工427人,主要经营长途货运。
辛亥革命前后,货运多用人力和畜力。民国5年,始有汽车经营货运。抗日战争胜利后,资本家孙如斋、张振尧成立新华运输公司,用5部日本丰田尾三汽车经营客货运。建国初成立的华东联运公司安徽省皖北蚌埠分公司宿县办事处,用缴获国民政府军队的汽车经营货运,国营机动车辆专营货运自此始。1953年,宿城及近郊投入货运的大、小平板车2715辆,两轮马车48辆,总吨位96个。1959年,宿县运输公司、宿县粮食局和其他机关单位共有货运汽车54辆,207个吨位。投入货运的平板车1036辆,马车59辆。1980年,马车基本被淘汰,小平板车也仅限于市区短途运输。1985年,全市有宿县地区运输公司、市运输公司以及地、市、县所属各厂矿企业的机动货运车辆共1802辆,1.5万个吨位。
辛亥革命后,运输的大宗货物为粮食,其次是煤炭、皮毛、油脂及一些生活用品。建国前后的两三年里,主要运输军需品。1952年,主要运输粮食和救灾物资。支农物资占运输量的相当部分。1958年,为支援大办钢铁,大量运输矿石及煤炭、焦炭。1960年以后,主要运输山芋干、煤炭、建筑材料及其他粮油作物、日用品等。1980年后市辖区内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逐年增加。1951年,汽车的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0.85%,周转量占总周转量的16%。1982年,地区运输公司、市第一、第二运输公司3个单位的汽车货运量就占总货运量的29%,周转量占总周转量的81%。
汽车客货运输情况
(1980~1985)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