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宿州市
宿州市位于东经116°51′—117°04′,北纬33°35′—33°42′之间。东、南、北三面与宿县毗邻,西与濉溪县接壤,面积12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已建成12平方公里。宿县地委、行署,宿县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及淮北煤矿建设公司、皖北矿务局等机关座落市内。
1948年11月16日宿城解放,20日置宿县市。1949年4月宿县市撤销,并入宿县,属皖北行署。1951年设宿城市。1953年撤销,并入宿县,隶属宿县专区。1979年9月6日,以宿县城关镇为基础设地辖宿州市,下辖街道办事处7个、乡6个、行政村50个。
1984年,全市人口20.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1.44万人,占总人口的55%;农村人口9.36万人,占45%。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男性占总人口的51.44%,女性占48.56%,在总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82%,高中占10.37%,初中占25.79%,小学占31.52%,文盲、半文盲占30.5%(其中学龄前儿童占11.2%)。除汉族外,还有回、蒙、古、苗、彝等少数民族,计500余人。1987年,全市人口达229 4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1 34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6.1‰。
宿州市地处淮北平原,地势平坦,地形西北偏高。东南偏低,地面高度在海拔26—33米之间。境内主要河流有新汴河、沱河,与洪泽湖相通,水量充沛,河运方便。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0.3℃,最低为9.6℃,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23.2℃。雨量适中,年平均降水量904毫米,年平均降雨量最大值为11 481.3毫米,最小值为560.4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200—2500小时,平均日照率为54%。
耕地面积9.87万亩,土质为粘土,主要生产小麦、大豆、山芋、棉、麻、甜菜、花生、芝麻、蔬菜等。
水资源丰富,地下30米和80米各有一含水层,涌水量分别为50吨/小时和80吨/小时,已成为生活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地面水主要有新汴河和沱河,流经境内30余公里,河道宽阔,水流平稳,可保证灌溉。
自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诏割徐州之苻离、蕲县,亳县(亳县)之临涣,泗州之虹县(泗县),于汴水甬桥镇(今宿州市大隅口)建宿州。此后,宿州城为历代州、县的治所。
宿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曾留下许多墨客骚人的足迹和他们的吟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把宿州当作第二故乡;苏较为徐州州守时,曾画墨竹一本赠宿州州守,并有画竹诗:“寄卧虚寂堂,明月侵疏竹;冷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苏去世,宿州州守为纪念他,将画与诗镌于石,在北墙上构亭储之,名曰“扶疏亭”。宿州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曾是风云变幻的古战场和烽火硝烟的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威震敌胆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这一带领导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宿州人民为纪念这位抗战英雄,于1953年在宿城东北部辟建一座雪枫公园,面积156亩。园中彭雪枫烈士塑像岿然屹立,纪念塔上镌刻着陈毅同志1962年的题词:“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宿州建市后,经济发展较快。1981年,工农业总产值为8 993万元,财政收入869万元,基本建设投资424万元,城乡居民储蓄1 967万元。到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14 849万元,年均增长21.7%;财政收入1 269万元,年均增长15.3%,基本建设投资627万元,年均增长16%;城乡居民储蓄4522万元,年均增长43%。1987年,财政收入17 822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2万元。
1984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130个,其中全民企业19个,集体企业111个,共有职工10 100人。固定资产原值4 136万元,净值2 728万元,流动资金年末余额2.809万元。建市5年来,工业生产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84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2 277万元,实现利税872万元,分别比1981年增长74.3%和97.7%,资金税率15.75%。1987年,全部工业总产值21.660万元,其中镇以上工业总产值20 154万元,轻工业总产值12 924万元,重工业总产值7230万元。宿州市工业以机械、纺织和食品工业为主,以电器、化工、建材、家具和外贸出口为辅,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骨干企业有柴油机厂、宿州机械厂、宿州矿机厂、纺织厂、肉厂、啤酒厂、食品厂、服装机械厂等。主要产品有柴油机,小四轮拖拉机、拖车、翻斗车、饲料机、服装整烫设备、棉纱、棉布、家具、啤酒、饮料酒、食品等。几年来,各工业企业注重市场变化,不断开发新产品,先后试制了60多种适销对路的产品。服装机械厂生产的服装整烫机填补了我省轻工机械的空白,平板粘合机荣获全国服装机械同类产品第一名;市食品厂生产的“玉露水蜜桃”、“桂花加应子”等4种糖果被选为“毛主席纪念堂”特制产品,进入首都市场;啤酒厂生产的“黄山”牌啤酒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脱水蔬菜厂加工的姜片、蒜片远销香港、日本、东南亚国家。
宿州市公路通车里程为42.93公里,拥有各种机动车5 176辆。1984年完成货运量36.6万吨,周转量1 985万吨公里。
全市共有贸易中心14个,公司7家,基层供销社3个,销售网点403个,营业面积27 000平方米,职工5 533人。每千人拥有商业网点1.93个,商业服务人员26人(地、县等驻市商业网点和职工除外)。1984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1 937万元,比1981年增长1.82%。外贸收购额完成716万元。到1984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 744户,中山路小商品市场上的个体摊位达1 200多个,月成交额为75万元左右。此外,还新开辟宿州风味小吃一条街、城隍庙夜市、雪枫路、长征路、汴河中路等22个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数量比建市初期增加5倍。1987年,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商品购、销存总额9 062万元。
郊区耕地面积9.8万亩,水田1.4万亩,旱地8.4万亩。其中粮食面积8.7万亩,蔬菜面积7 100亩。蔬菜专业乡1个(城西乡),专业村6个。1984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 572万元,比1981年增长34%。粮食总产量6 552万斤,蔬菜总产10 675万斤,比1981年增长21%和4倍;油料总产47万斤,棉花总产23万斤。专业户、重点户已发展到4551户、20 480人,占农村总户数的23%、总人口的29%。此外,还发展专业村71个,工农商联合公司7个。1987年,农业总产值2099万元。
全市共有乡镇企业3 755个,30多种行业。其中街道企业195个,区办企业13个,乡办企业21个,户办、联户办企业3 428个。1984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产值2 402万元,比1981年增长4倍。1987年,乡办工业产值904万元,村办工业产值221万元,村以下工业产值1 087万元。
建市头5年来,基本建设总投资1 881万元。其中生产性投资417.3万元,非生产性投资1 463.7万元,技术改造资金2 567万元。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新增固定资产2 441.2万元,完成土建97 867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6 174平方米。1987年基本建设投资645万元。其中自筹投资1 083万元。
1984年,全市农村劳动力37 400人,占农村人口的39.96%;城市就业人员26 750人,比1981年增长43.8%。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11 400人,增长23.7%;集体所有制单位12 600人,增长61.1%;城镇个体劳动者2750人,增长1.9倍。职工平均工资681.93元,比1981年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385元,比1981年增长4倍。1984年城市平均每人居住面积5.3平方米。1987年,全市农业劳动力24 384人,全民所有制职工14 559人,集体所有制职工15 862人。
全市共有各类学校68所,其中普通初中9所,完全中学3所(职业高中2所),农业中学2所,技工学校1所,小学53所,共有教师1 960名,其中小学教师982名,中学教师978名。全市普及了初等教育,市区基本普及初中教育。此外,还新办教师进修学校1所和轻工工艺、轻工电机2个中专班,职业高中有10个专业。全市职业高中和中专班与普通高中班的招生比例为2∶1。
全市共有科技人员517名,占总人口的2.5%,其中工程师以上和相当工程师级的科技人员176名。先后建立了咨询服务中心,组织了多种学科的技术讲座,初步形成了由企业、办事处、区、乡参加的科技情报网络。
各街道办事处、各乡均建立了文化馆(站)。市区有影剧院11家,溜冰场5座,以及文化馆、青少年宫、公园、灯光体育场(可容纳万人)。文艺团体有省坠子剧团、宿州市动物表演团。
建市以来,先后组建了青少年业余篮球队、手球队、乒乓球队、射击队,广泛开展了中老年体育比赛、职工业余体育比赛和中小学达标活动。市三中男子手球队在1984年全国中学生手球基层冠军队联赛中,夺得第一名。
建立了乡级广播网络,新建了电视差转台,增加了电视12频道节目。自办了宿州新闻,调频广播电台也投入使用。
(二)砀山县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介北纬34°6′—34°39′、东经116°9′—116°38′之间。居4省7县交界处,与河南永城、夏邑、虞城,山东单县,江苏丰县和安徽萧县接壤。黄河故道和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县境南北宽42.8公里,东西长44公里,面积192.9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85%。
砀山于1948年11月8日解放,隶属于皖苏第三行政公署。1949年1月划归中原行政区商丘专署。同年10月改属皖北行政区宿县专署。1953年2月1日,划属江苏徐州专署。1955年2月17日,再次归划宿县专署。现辖陇海、唐寨、高寨、大寨、周寨、朱寨、梁寨、官庄、赵屯、关帝庙10个区和城关、李庄2个标准镇,共有乡63个,行政村988个。
1984年全县人口67.47万人,农业人口63.94万人,非农业人口3.53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65人,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男女性别比为100.41(以女性为100)。有大专文化程度1 084人,占总人口的0.17%;高中23 694人,占3.63%;初中100 159人,占15.33%;小学188.404人,占28.83%;文盲、半文盲214 834人,占32.88%。全县除汉族外,还有回、蒙古、壮等8个少数民族,共5 002人。在少数民族中,以回族人数最多,计4 965人。1987年,全县总人口达704 5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 71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4‰。
砀山县境均为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致分成黄河故道,黄河故道高滩地、背河洼地、缓坡平地、湖洼地5种地貌类型。黄河敌道滩地呈带状形由西向东延伸,高出两侧地面6.8米,故有地上悬河之称。县境南部有大沙河、利民河、东洪河,属淮河水系,北部有苗城河、复兴河。故黄河等,属南四湖水系。均系季节性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可利用价值小。
砀山县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最高气温19.7℃,极端最高气温41.6℃;年平均最低气温9.4℃,极端最低气温—19.9℃。日照时数年平均2 481小时,平均日照率为56%。年均降雨量为773毫米,最多年份为1 129毫米,最少年份为415.3毫米。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99天,初霜期10月22日,终霜期4月5日。据1955年至1980年气象资料,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以旱、涝为主,交替发生。25年间,旱灾发生24年,一年一遇,其中冬旱最频繁,三年两遇;涝灾共19年,尤以夏涝发生次数多,为两年一遇。建国以来,因旱涝灾害粮食减产9.39亿斤。
全县土地面积1 192.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5.62万亩,占总面积的8.02%,人均耕地1.5亩,土质属黄泛冲积土壤,以故道黄河为中心向两侧依次为盐碱土、沙土、淤土和沙淤两合土,分别占总面积的23%、50%、7.7%和19%;林地面积43万亩,占总面积的24%;水域面积5.7万亩,占总面积的0.48%。地上地下水资源比较贫乏,主要来源于自然降雨,正常年份降水总量9.44亿立方米,地表正常蓄水量为4 829.5万立方米,地下靠降水入渗补给,已查明多年平均补给量为2.19亿立方米。
生物品种繁多,农作有小麦、大麦、大豆、土豆、玉米、红芋、高梁、谷子、棉花、芝麻、油菜、花生、蔬菜类和麻类等,其中小麦和棉花为大宗。药材有75个品种,以生地、红花、茨米为主。树木品种有泡桐、槐、榆、柳、楝、椿、杨树等。果树有227个品种,其中苹果和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畜禽饲养有牛、驴、骡、马、猪、羊、鸡、鸭、鹅、兔等。
名特产品有砀山酥梨,现有梨园面积5.7万亩,年产酥梨1亿斤左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黄花菜、又名金针菜,面积约4 500亩,年产10万斤以上,远销香港、澳门等地。“三杯美”酒,已有1 000多年酿造历史,唐李白于天宝三年在古砀郡宴嬉亭饮此酒,曾写下“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的赞美诗句。“香雪轩”毛笔,由官庄区毛笔厂生产,共有200多个品种,其中“鼠须”毛笔,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远销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受到海内外书法名人的称赞。
据《寰宇通志》记:“砀山,在砀山县东南七十里,县之名取此”。砀山即芒砀山。砀山县城历来是南货北运、北货南载的物资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清末民初,外埠客商纷纷云集砀城定居。1905年陇海铁路通车横穿县境,随之砀城商业大振。1938年日寇入侵,砀城沦陷,商业渐趋凋零。
历史记载的名人有:朱温,即后梁太祖,为五代梁王朝的建立者。名胜古迹主要有“宴嬉台”,在旧城东里许,唐李白与邑令刘砀山秋夜泛舟燕嬉亭,饮酒赋诗于此。
砀山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条件差。1949年粮食总产1.5亿斤,农业总产值2 663万元,工业是空白。1952年经济有了发展,工业开始起步,工农业总产值2 848.74万元,比1949年增长20.6%。其中农业总产值2 747.74万元,增长16.3%,工业产值101万元。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3 686.90万元,比1952年增长29.4%,年均递增5.3%。1958年——1962年,由于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影响,5年粮食总产仅7.69亿斤,比“一五”期间减少2.15亿斤。工业大起大落,效益极低,每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的产值只有7元。1965年工业总产值4100万元,比1957年增长11.7%,年均递增1.4%,十年动乱期间,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经济发展缓慢。1978年,农业产值11 526万元,工业产值3890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责任制的推行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呈现一派生机。1983年工业总产值28 429万元,比1978年增长84.4%,平均每年递增13%。其中农业总产值9 831万元,增长71.8%,年均递增11.5%;工业总产值8 598万元,增长1.21倍,递增17.2%。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31 098万元,比1978年增长1.2倍,其中工业总产值10 976万元,农业产值20 222万元。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33.2%提高到54%。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2 95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0 247万元。
建国以来,全县农业基本建设总投资12 303.83万元,共建成排灌站24处,机井8866眼,节制闸12座,设计蓄水355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0.4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1.8%。1984年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66万马力,每亩化肥施用量115斤,农村用电量426.28万度。1987年,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3 990千瓦,有效灌溉面积4.48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小麦是砀山的主要粮食作物,年产量占粮食总产的一半以上。解放初期,小麦单产不过百斤,从70年代起,把小麦摆在农业生产的主要地位,不断选用优良品种,发展灌溉和科学施肥,产量稳步上升。历史最高年份的1983年,小麦产量2.40亿斤,单产479斤。1984年遇到了连续120多天的干旱,产量仍达2.2亿斤,占粮食总产的54.3%。棉花是砀山的主要经济作物,1984年播种22.87万亩,总产3 044.38万斤,比1978年增长7.31倍;单产133斤,增长4.54倍。产值达7 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6%,人均收入100元。砀山是水果之乡,以苹果和梨为主。全县现有果园14.5万亩,其中砀山梨6万亩,苹果7.5万亩,百里黄河故道已成为大型果园。1984年水果产量1.36亿斤,占全省水果总产的40%以上。砀山是全省平原绿化县之一,全县有林地面积4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4%,木材蓄积量56.6万亩,人均树木16棵。1984年底,大牲畜存栏9.66万头,生猪存栏11.13万头,家禽饲养量达120万只。1979年进行黄牛改良,全县有冷配点20处,技术员45人。1984年共配黄牛7 833头,其中用冷冻精液配种7 563头。母牛受胎率,由1979年25.9%提高到70%。1987年,全县苹果园156 545亩,梨园109 117亩,桃园44 579亩,葡萄园10 368亩。
近几年来,全县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有了新的变化。1984年与1980年相比,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5.9%下降到74.4%,林业从1%上升到4.1%,牧业由14.9%上升到18.6%,副业由8.5%上升到9.1%。在种植业内部,经济作物比重上升,粮食作物比重下降;在粮食作物内部,粗粮减少,细粮增加,质量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由1980年的22万亩增加到27万亩,人均细粮由1980年的248斤增加到500斤。
乡镇企业有较大发展。到1984年,全县共有乡镇企业2 553个。其中乡、村企业244个,联户企业802个,户办企业1 507个,从业人员17 785人。总产值3 856万元,利润363万元,上缴税金173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2.92倍、2.39倍和8.61倍。198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2 193万元。
1957年开始兴办工业,近几年发展较快,先后兴建了农机、食品、酿酒、纺织、造纸、建材、卷烟、化肥、化工、服装、印刷等行业。1984年,全县有工业企业142个,共有职工24 352人,其中全民企业31个,职工16 557人,年末固定资产净值达1 58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831万元。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比1980年翻一番,全民企业完成产值4 953万元,实现利润840万元,上缴利税62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0 876元。主要产品有化工溶剂、合成氨、饮料酒、卷烟、糕点等。
陇海铁路在县境内全长39.5公里,跨越6个区(镇),有6个站。公路有13条干线,全长234公里,区区通车,晴雨通车。1984年全县拥有各种运输车辆346部,总运输量2 078吨。
1984年底,全县邮电职工186人,邮电局(所)21处,固定资产122.36万元,拥有38部农话载波和12路长途电话载波设备,邮路及农村投递线路单线总长252公里,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邮,邮电业务量62.85万元。1981年开始试行农村代办人员承包邮路41条,扩大了投递深度,受到国家邮电部的表扬。
到1984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6 548万元,其中用于生产性建设5 481万元,非生产性建设1 068万元,形成固定资产4.622万元。1978年来,用于技术改造投资1 800万元,完成了化工厂、烟厂、磷肥厂的扩建,使生产能力提高1倍以上。全县集镇都作了规划,城镇建设得到加强,其中城关镇已初具规模。
1984年底,全县有商业机构3 482个,职工7 706人。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4 054个,从业人员6 304人。个体有证商户2 688户,从业人员3 075人。全县国营商业商品购进总额11 399万元,其中农副产品收购总额7 851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 595万元。供销系统与4 328户农民签订了养殖业、加工业、贮藏业联营合同1 793份,开办加工厂32个。1984年商品出口总额210.67万元,比1978年增长21.5%。出口产品主要有砀山酥梨、黄花菜、蜂蜜、香菜籽、罐头、皮张、兔毛、毛笔、大蒜、羊苦胆等。198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 299万元。
从建国到1984年,35年财政收入累计23 849万元,支出累计19 737万元。1984年财政收入1 408万元,由于棉花大量积压,少收入87万元,还倒贴利息49万元。在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968万元,占总收入的68.39%;农业税收309万元,占21.95%。1987年财政收入1622.7万元。1984年财政支出1.522万元,其中教育经费增长120%,行政人员开支增长111%。1987年财政支出2382.6万元。
1984年全县职工24369人,比1978年增长45.9%。其中全民职工16 557人,占67.9%;集体职工7 812人,占32.1%。个体工商业者4 600人。全县职工工资总额1 755.37万元,比1978年增长1倍,平均年递增12.6%每个职工年均工资720元,增长40.1%。1984年统计,农村劳动力29万人,占总人口的43%,其中从事专业生产的3.22万人,人均年产值1 087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48元,人均粮食643斤。在食物结构中,细粮占90%以上。农村储蓄年末余额2 873万元,人均43元,比1978年增长近10倍。1987年,全县全民所有制工人22 619人,集体所有制工人8 411人。城乡储蓄余额11 524万元,其中社员储蓄6 414万元。
1984年全县共有中、小学校489所。在校学生17.38万人,教职工25 81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7.5%,普及了初等教育。科研机构有农科所、果科所、生防所和科学技术试验站。全县有专业技术人员4 295人,其中相当于工程师级的科技人员89人,助理工程师级的433人。区、乡群众科普协会76个,农民研究会2个。自1980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省、地科委下达的科技研究课题6项,到1984年科研课题中的微肥试验、酥梨保鲜贮藏、酥梨新品种选育、“RD”橡胶防老剂、接骨宁膏等5项通过省级鉴定并在生产上得到应用。
全县文化单位有文化馆、图书馆、人民剧场、电影公司和电影管理站,专业戏剧团体有四平调和梆剧团2个,区文化站15个,乡办公助文化站63个,区电影管理站6个,区乡电影剧院9个。县广播站下设区级站12个,乡级站63个,从业人员225人,音响覆盖率95%以上,已建成电视差转台。全县卫生系统职工912人,医技人员782人,开设病床740张。卫生机构有县医院、防疫站、保健站、县卫校及17个区(镇)卫生院,县医院1984年被评为省文明医院。体育方面,有容纳5 000人的灯光看台球场1个、400米标准田径场1个、60米跑道22个、无看台灯光球场4个,一般球场100个。竞赛成绩较好,在国家级比赛中有两名运动员进入前六名;省级武术比赛取得了男、女总分第四、第三名的好成绩,并有两人获单项金牌。1984年向国家、省和地区队输送了8名优秀运动员。
(三)萧县
萧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北部,介于东经116°31′—117°12′,北纬33°56′—34°29′之间。东、北和江苏省铜山、丰县接壤,西与砀山、河南省永城县毗邻,南同濉溪县、淮北市交界,东南和宿县相连。南北长60.4公里,东西宽56公里,面积1 861.1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
1949年10月,萧县属皖北宿县专区,全县辖区(镇)13个,乡208个。1953年划归江苏省徐州专区,1955年又划回宿县专区。1956年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复属宿县专区至今。萧县的区域和行政区划几经变动,到1984年底,全县共辖龙城、黄口、杨楼3个标准镇,皇藏、丁里、圣泉、王寨、祖楼、淮海、赵庄、大屯、马井、新庄10个区,乡(镇)74个,行政村694个。县城设在龙城镇。
1984年底,全县人口972 803人,占地区人口的22.63%。其中,农业人口935 559人,占96.17%;男493 989人,女478 814人,分别占50.8%和49.2%。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总人口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1 231人,占0.13%;高中32 201人,占3.44%;初中130 999人,占13.98%;小学271 815人,占29.01%;文盲、半文盲376 504人,占40.18%。全县有回、藏、苗、壮、彝等11个少数民族,计1 000人。1987年,全县人口1 019 734人,非农业人口58 493人,自然增长率13.2‰。
全县地势大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有两大地貌类型:一是低山残丘,分布在县境东南部,面积140.53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7.6%;二是黄泛平原,分布在县境的北、西、西南和中部地区,面积1 448.33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77.8%。
萧县山脉属低山残丘,最高峰是永堌境内的官山,海拔395米。主要河道有岱河、大沙河、龙河、洪碱河、故黄河、萧濉新河等18条,分为新汴河、故黄河、王引河3个水系,以汇入新汴河为最多,均属淮河流域,洪泽湖水系。这些河流均为间歇性或季节性河流,常年水位变化无常。
萧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干冷,夏季多雨,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全年实际日照时数2408.5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每平方厘米127.5千卡;年平均气温14.3℃,1月最冷,平均0.2℃,7月最热,平均27.3℃;初霜10月28日,终霜4月5日,无霜期20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854.6毫米,但各季降水分布不均,7月份最多,达251.5毫米,1月份最少,仅13.5毫米。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造成水系混乱,建国以后,旱涝灾害仍不断发生。35年来,发生较大洪涝灾14年,最严重的是1963年和1982年;发生较大旱灾11年,最严重的是1958年和1978年,其中既有旱又有涝的达13年。且涝灾多于旱灾、重于旱灾,损失也大于旱灾。
全县有耕地146.9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2.62%,人均1.6亩。有林地12万亩,占4.3%,森林覆盖率9.3%。草地11.64万亩,占4.17%,全部是丘陵草坡。水面11万亩,占3.94%,其中可利用水面5.8万亩,占总水面的52.7%。
全县地表水年径流量2.84亿立方米,人均376立方米。地下含水较为丰富,为渗入蒸发型,埋深浅,开采方便。
主要作物有小麦、棉花、大豆、玉米、红芋、芝麻、花生、杂粮等。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总产量的50%和60%。棉花是萧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面积26万亩左右,年产量3 000多万斤。1983年和1984年的棉花收入(连同加工产值)都超过亿元,近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5%。全县有树种200个,林木蓄积量58万立方米,人均0.59立方米。栽培果树品种168个,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桃、杏、柿、石榴,多分布在黄河故道和沙河沿岸区,年产量2 000多万斤。畜禽10多种,鱼类20多种。水生植物有苇、藕、蒲等,还有800多种山药。
萧县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是主要的矿藏之一,全县三分之二的地下蕴藏着煤炭,总储量3.7亿吨左右,且煤质好,埋藏较浅,易于开发。耐火土分布广,储量大。石灰石储量达亿吨以上,铁、铜、矿石、方解石、大理石、石英等也都有一定的储量。
萧县土特产较多,主要有葡萄、葡萄酒、芦笋罐头、笆斗杏、皇藏峪香莪等。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始置萧县,属泗水郡。汉、晋和南北朝时属沛郡。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改为承高县,属彭城郡。隋文帝开皇六年(585年)改为龙城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临沛县,炀帝大业初年(605年)复改为萧县。唐时属徐州。北宋时属武宁军徐州,宋哲宗绍圣五年(1098年)因遭洪水,县城南迁半里,新、旧城相连;南宋建炎初(1127年)陷于金。元至元二年(1265年)年萧县、永堌县入徐州,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立萧县,属河南行省归德府。明时属南直隶徐州,神宗万历五年(1577年)县城又毁于洪水,由三仙台西北迁至今址。自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划属江苏徐州管辖,直至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属皖北行政公署。1949年1月,萧县全境解放,属豫皖苏第三军分区,4月划属皖北宿县专区。
在萧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爆发过多次的农民起义和革命斗争。金统治时期,江西白马王在萧县举起了抗金的大旗,在江淮一带影响颇大。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年),颖州刘福通领导了著名的红巾军起义。萧县李二(又名芝麻李)积极响应,“从之者十余万人”,占领徐州所属各县,有力地打击了元朝的统治。1932年秋,萧县先后爆发了黄口暴动、张庄寨和洪河集暴动。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萧县县委领导下,组织了黄庙战斗。萧县是淮海战役的中心战场,位于胜利乡境内的蔡洼村(现名胜利村)是华东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1948年12月17日,淮海战役总前委首长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谭震林、粟裕在这里召开了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萧县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58年,中央书记处书记黄克诚、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分别莅临萧县视察;1982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曾来萧县视察。
萧县是著名的“国画之乡”。明、清时期,国画艺术已相当发达。在扬州八怪崛起的乾嘉年间,影响所及,兴起了一批乡村画家,如吴作樟、吴柳庵、张太平等,龙城画坛一时高手林立,“龙城画派”风靡于徐海一带。清末民初,尚有十来位书画家,其中侯子安教出不少学生,对后代较有影响。30年代新学大兴,萧县习画之风陡盛,萧县的画家由徐淮地区走向了全国,这个时期著名的艺术家有王子云、刘开渠、萧龙士等。
萧县名胜古迹较多。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孤山乡花甲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白土乡北宋时期萧窑旧址。被誉为“徐淮地区明珠”的皇藏峪,座落在赵楼乡西南部的群山叠峰之中,它是淮北地区唯一的温带阔叶林残存地区,树木品种达140多种,还盛产多种名贵药材和食用菌类植物,是安徽省6个自然保护区之一。
建国前,萧县经济非常落后。1949年,全具工农业总产值只有9 23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55万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84%。粮食总产量27 270万斤,人均占有405斤。建国以后,萧县经济建设得到较快发展。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12 164万元,比1949年增长31.7%,平均年递增3.5%。这个时期工业发展较快,国营工厂从无到有,发展到10家,产值405万元,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 02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4%,比1949年增长1.88倍。1958年以后,由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萧县的经济建设受到很大损失,人民生活也比较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萧县的经济建设才得到迅速发展。1983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21亿元,比1978年增长75.24%,年平均递增11.87%。农业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7.47亿斤,人均占771斤。工业产值大幅度增长,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全年工业产值1.1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关。人民生活有很大改善和提高。全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政治安定团结,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1984年,全县人民坚持改革,开拓前进,工农业总产值达4.44亿元。与1978年相比,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和乡镇企业、农业、工业总产值及人均纯收入5个翻番。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55 65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9 344万元。
到1984年的35年中,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投资6 243万元,开挖、疏浚治理了全具18条河流,总长412.4公里。修建了中小型水库和山塘38座,总容量6 533万立方米。建中小涵闸37个,打机并12 332眼,共做土石方2.9亿方。全县有效灌溉面积52.1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42.67万亩。农用汽车、拖拉机大幅度增加,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0.02万马力,农村用电量1 587万度,农业化肥施用量77 898吨,平均每亩106斤。全县从上到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各类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增加到208人,推广了1 200多项农业技术项目,培育出8个小麦良种和10个棉花良种;
农业生产的特点:一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新的进展,突出表现在林、牧、副、渔各业有所发展。1984年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69.9%,比1978年下降5%,林、牧、副、渔四业占30.1%,增长5%。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全部农产品商品率从上年的41%提高到50.3%。专业户、联合体大批涌现。新的专业化、现代化生产小区开始形成。二是乡镇企业发展迅速。1984年乡镇企业发展到3691个,从业人员31 900人,占全县整半劳力的9.1%,产值7559万元,比1978年增长352.1%,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乡镇企业产值和其中的工业产值均占全地区第一位。全年农业总产值3.21亿元,比1978年增长102%。
建国前夕,萧县的县办工业是空白。建国以后,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新建了化肥厂、水泥厂、毛郢孜煤矿等10多个工矿企业。1984年,全县有全民工业企业30个,集体工业企业139个,共有职工27 713人,其中技术人员233人,占职工总数的0.8%。全县工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 229万元,净值3 717万元,流动资金全年平均余额2 989万元。全年生产各类罐头1 550吨,饮料酒10 937吨(其中葡萄酒5 616吨),食用植物油2 026吨,以及化肥、水泥、小四轮拖拉机等。全年工业总产值1.22亿元。18个国营预算内工业企业年产值3 912万元,利润286.4万元,上缴利税140万元。有干白葡萄酒、红双喜红葡萄酒、火焰山牌耐火砖等8种工业产品,被评为省以上优质产品。
交通比较方便,陇海铁路横穿东西、符夹线纵贯南北、在境内全长30余公里,有5个火车站可装卸物资。全县公路网基本形成,有48个乡通了客车。公路总长974公里。晴雨通车里程387公里,有专业运输车辆1 315部,全年货运量116万吨,货运周转量2 958万吨公里。
1984年底,全县邮电局(所)27处,邮路总长263公里,农村投递线路总长2 835公里,市电话和农话交换机容量以及机动运输工具投递里程有所增加。全年完成业务总量590 671元。全县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06亿元,其中生产性建设投资5 803万元,占投资总额的54.9%,共形成固定资产6 052万元。1982年以来,用于技术改造资金749万元。全县26个小集镇已全面作了规划,并部分付诸实施,城镇建设有很大进展。
1984年,全县有国营商业292个,供销合作商业641个,其它集体商业163个,合营商业16个,农村代购代销店270个,从业人员共5 833人。平均每万人中有商业网点14个,从业人员60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 633个,从业人员5 699人。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8 319万元,农副产品收购额9 414万元,农贸市场成交额3 010万元。外贸商品达13种、2 542吨,收购额640万元。198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3 141万元。
建国以来,萧县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以7.27%和11.6%的递增速度增长。到1984年财政收入累计3.01亿元,支出累计2.61亿元。1984年收支基本平衡,全年收入1 671.3万元,其中企业收入239.3万元,占14.3%,工商税收970.1万元,占58.04%;农业税收427.2万元、占25.56%。支出1820.3万元,其中科教支出954.7万元、占52.45%;经济建设支出160.5万元,占8.82%;行政支出211.8万元,占11.64%。1987年,财政收入2 226万元,财政支出3 046.8万元。
1984年,银行贷款总额9 772.3万元,其中农业贷款4 880万元,占49.94%;工业贷款1 073.3万元,占10.98%;商业贷款1 482.8万元,占15.17%;基建贷款129万元,仅占1.32%。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4 544万元,其中农村存款2 829万元,占62.62%。1987年,银行贷款总额24 555万元,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12 209万元。
1984年底,全县有农业劳动力350 549个,占农业人口的37.2%。城镇劳动就业门路越来越多,全民所有制职工发展到18 529人,集体所有制职工9 184人,个体工商业者7 500人。全县城乡物价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职工人均年工资7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9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15.5平方米。1987年,全县农业劳动力402 488人,全民所有制工人24 271人,集体所有制工人10 593人。
1984年,全县有小学625所,普通中学119所,共有教职工9 035人,其中公办3 734人,占41.33%。全县70%的行政村普及了初等教育,儿童入学率93.9%。专业教育、成人教育学校发展到8所,在校学生1 271人。干部、职工和社会青年参加电大、函大、业大、职工学校学习的共6 415人次。1987年,全县共有各类学校854所,在校学生228 960人。
全县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 779人,其中自然科学人员482人,占39.2%。科研方面,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铅笔柏”种子育苗和石山造林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承担国家下达的“淮北地区盐碱地棉花均衡增产综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和“黄河故道沙区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两个攻关课题,共安排45个项目,已取得了27个阶段性成果。全县还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科学实验竞赛活动,成绩显著。
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05个,病床1 040张,卫生技术人员1 057人。平均每万人有卫生机构1.1个,病床11张,卫生技术人员11人。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已基本消灭了霍乱、天花、梅毒、麻风、黑热病、回归热,其他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下降。
全县拥有影剧院(场)11个,文化馆(站)27个,电视机7 000台,收音机10 000部,农村广播网基本形成。
全县有可容纳5 000人的露天灯光体育场1个,篮球场、运动场426个,青少年业余体校1所。1984年参加省、地级体育比赛中,获5项冠军。黄口镇农民自费发起5省6县“乒乓球之家邀请赛”,在全国是一个创举。
(四)宿县
宿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的东北部,介于北纬33°20′—34°02′和东经116°59′—117°20′之间。东临灵璧,西靠濉溪、萧县,南连怀远、固镇,北接江苏铜山。南北长91公里,东西宽44公里,面积2 73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96%。
1948年11月16日,宿城解放,1949年宿东、宿西两县合并成宿县。1950年以宿县西部置濉溪县,原宿县东部称宿县,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79年底又划出宿县城关镇及城郊、城西两公社之大部置宿州市。目前,宿县辖区13个,标准镇3个,乡级镇6个,乡82个,行政村788个。
1984年底人口9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5.8万人。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为102.28。文化结构为:大学毕业535人,大学肄业和在校86人,高中27 742人,初中139 957人,小学293 266人,文盲、半文盲386 235人。除汉族外,有回、藏、朝鲜、苗、布依、白等14个少数民族,共156人。1987年底,全县共有人口1 059 162人,非农业人口67 014人。
宿县属于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北和东北有大小山丘387座,面积573.5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1%。最高的乾山位于苻离镇境内,海拔311.7米。平原面积2156.43平方公里,占79%。主要河流有新汴河、沱河、濉河、奎河、浍河等8条,总长度219.5公里,流域面积2 239.3平方公里。
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全年实际日照数在2 200—2 500小时之间,日照百分率为50—56%。年平均气温14.3℃。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7.4℃,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0℃。初霜期平均出现在10月27日,终霜期平均出现在4月5日,多年平均无霜期210天。年平均(1953—1979)降水量857.1毫米,最高年份是1954年为1 481.3毫米。最少年份是1978年为560.4毫米。月最大降水量960.8毫米(1954年7月),而同月最小降水量仅57.7毫米。
根据1471—1979年气象资料分析,509年中,大涝44年,占8.6%;大旱19年,占3.7%;正常180年,占35.4%。百年中,大旱平均9年一遇,大涝14一15年一遇,偏旱偏涝平均3—4年一遇。其他如冰雹、霜冻、低温连阴雨等灾害,也给农业生产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据1980年土地资源普查资料,全县分丘陵岗坡粮林果区(41.8万亩)、黄泛平原粮棉区(97.21万亩)和河间平原粮油牧区(144.4万亩),实有耕地面积283.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69.2%(包括老汪湖滞洪区已开垦种植农作物的面积)。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煤、铁、磷以及白云岩、铝土矿、大理石、花岗岩、辉长岩等10多种。煤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总量20亿吨,为淮北大煤田的一部分。
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花生、山芋、高梁、水稻、棉花、烟叶等。植物药材有21科174种,动物药材有27种。
宿县名特产有苻离集烧鸡、夹沟香稻、夹沟大紫红芋和中药材宿蝎、宿半夏等。
远古时,宿县一带即有淮夷等民族居住。汉属沛郡,两晋时归沛国,南北朝时属谯郡,隋归仁州,唐入河南道。元和四年(809年)于泗水上之桥镇置宿州,宋朝属淮南东路,元为中书省归德府辖区,明入南直隶省,清划为安徽省。1912年宿州改称宿县。1938年沦陷,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人民政府与日顽政府并存。1939年抗日人民政府以津浦线为界,分为宿东、宿西两县。1948年11月16日宿城解放。
宿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09年陈胜率900人揭竿为旗,筑台盟誓,伐无道,诛暴秦,点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烈火,沉重打击和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公元前205年,项、刘“濉水之战”,汉军败。公元前195年,淮南王英布反汉,刘邦亲率大兵征讨,在今宿县境内靳县会垂乡两军对垒,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会垂之战”,英布败走江南,被杀。公元880年,鲁景仁于宿州起义反唐。公元1163年,宋将张浚出师与金兵战于宿州苻离,史称“苻离之战”,因宋将失和,导致宋师兵溃荷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宿县仍为人民解放战争中的战场。1948年11月6日开始的淮海战役,中原野战军某部首先于11月12日包围宿城,战斗3日,活捉敌军少将护路副司令兼交警第一旅旅长张绩武,卡断了南北敌军的咽喉,保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宿县的历史名人有跟从陈涉起义,并建立赫赫战功的苻离人葛英;佐朱元璋灭元立明的明太祖皇后马秀英、大将康茂才;民国初期曾组织抗烟捐斗争的王效白等。定居或长期居住过宿县的外籍著名人士有春秋末期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闵子蹇和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主要名胜古迹有“涉故台”,在宿城南40里大泽乡境内,为陈胜、吴广起义旧址,196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蕲县集,是一座秦汉古县城,白居易故居,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白居易避乱随家人迁居此地,时年11岁,直到贞元十八年(802年)32岁时才搬回西安,闵子蹇墓,在宿县北70里闵贤集北闵贤祠村,饲内存历代碑碣108块。另有隋堤、八角玻璃井、皮日休墓、徐王墓、九女墓、镇头寺等古迹多处。
1958年秋刘少奇、1959年春邓小平、彭真、刘澜涛、杨尚昆等中央领导曾亲临宿县视察。
建国初期,宿县工农业生产基础都比较薄弱。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仅5 753万元。粮食总产量5.94亿斤(含濉溪县),农业人口人均695斤。建国以来,工农业生产经历了1957年前的迅速恢复发展,1957年至1965年间的略微下降和1966年后缓慢增长几个阶段。到1978年底,农业产值为1.39亿元,工业产值为8 696万元,粮食总产量为7.15亿斤。1979年以后,推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工农业生产再度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1984年底,农业产值达3.62亿元,比1978年增长2.6倍;工业产值1.53亿元,比1978年(不去除划交宿州市2 700万元产值)提高了56%,净增6 604万元;粮食总产量11.68亿斤,较1978年增长9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宿县工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的年平均递增速度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75 33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2 395万元。乡镇以上工业产值21 167万元。
从建国到1984年的35年中,着重对洪、涝、渍、旱进行了综合治理,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的总投资为1.28亿元。疏竣开挖了新汴河、沱河、浍河等大中河道30余条,长500多公里;建大小涵闸381座;水库29库,总库容量2059.6万立方米;机电排灌站147处,总配套动力1万马力,有效灌溉面积49.4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7.8%。农业机械逐年增加,总动力26.1万马力。建立了农技推广中心和区、乡农技站,创办了农业技术学校。
种植业从1982年开始,应用农业区划成果,对作物布局和种植业内部结构作了大调整,在北部山区发展粮食及红麻、胡桑等,在提高粮食单产、稳定总产的同时,迅速增加了经济作物在整个农作物中的比重。1984年,经济作物总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18.6%提高到19.2%。1984年在实行多渠道经营的情况下,仍向国家出售粮食34 700万斤,棉花1 749万斤,油料1 080万斤,烟叶960万斤。
畜牧养植业从1980年开始受到普遍重视,全县持续出现了“养猪热”、“养鸡热”、“养牛热”。1984年底养殖专业户发展到了7 300户,大牲畜存栏13.97万头,生猪存栏16.39万头,家禽饲养量390万只,年末存栏147万只,渔业水产品产量200万斤。养殖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6%上升为10.6%。1987年,大牲畜年末存栏131 110头,生猪存栏136 054头。
林业生产1983年被誉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1984年底,180万亩农田实现林网化,548公里河道、380公里公路,3 300多个村庄和乡村小道、沟渠全部绿化,有林面积32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5%;木材积蓄量为100万立方米,人均1.03立方米,林木覆盖率由1972年的3%提高到8.6%。林业总产值98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36%,比1980年的498万元翻了近一番。1987年,造林17 980亩,林木采伐17 084立方米。
全县现已有企业212个,其中国营36个,集体176个。职工总数11 935人(全民9 27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78人,占职工总数的1.5%。年末固定资产原值7 080万元(全民5 119万元),净值5 066万元(全民3 664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年末余额2 802万元(全民2 116万元)。有建材、纺织、轻工、重工、二轻、化工、食品7个行业,主要产品70余种,有白酒、啤酒、糕点、棉布、丝织品、毛呢、面粉等。全民企业1984年实现税利1 120万元,上缴805万元,资金利税率11.5%。1984年用于技术改造的投资共644万元,新增工业产品110多种。1987年,实现税收1 813.8万元。
京沪和符夹铁路在境内全长135公里,有8个站可装卸物资。公路主干线四通八达,境内全长378公里。全县88个乡,乡乡通货车,有65个乡通了客运班车。国家、集体和个体运输能力不断扩大,1984年共有运输汽车576台,3 331.5吨位。
自1965年开始,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累计完成18 350万元,平均每年1 019万元,新增固定资产14 187万元,占投资总额77.3%。1982—1984年底,更新改造项目实际完成1 592万元,新增固定资产1 209万元。
1980年将宿城大部分商业网点划交宿州市后,重点巩固发展城乡商业,扩大网点。1984年全县共有各类商业机构4 050个,其中国营228个,供销社773个,个体有证商户2 696个,从业人员共9 726人。千人拥有商业网点4个,商业服务人员10人。1984年集市贸易成交额4 002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 546万元。主要出口商品有液糖、厂丝、薄荷油、香菜米、山芋干、芝麻、山羊板皮、兔毛等。1973年完成出口总额184万元,1983年达到1 012.31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1984年由于高亏商品出口国家不再补贴,全年仅完成出口总额546.17万元。
从建国后到1984年,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1 127.4万元,支出319.06万元。分阶段情况为:1950—1952年平均年收入426.3万元,支出158.7万元;1953—1965年平均收入648.5万元,支出508.9万元;1966—1978年平均收入1 504.3万元,支出971.2万元;1979—1984年平均收入1 976.8万元,支出2 084.33万元。1984年完成总收入2 095万元,其中工商税收入1 330.1万元。占年收入的63.5%;农业税收入522.5万元,占24.9%。支出2 167.3万元,其中用于发展经济和基本建设投资支出373.6万元,占17.2%;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支出319.1万元,占14.7%;发展科、教、文、卫支出960万元,占44.6%(教育事业费757.1万元,占科教文卫支出的78.86%);行政管理经费支出290.9万元,占13.4%;抚恤、社会救济支出102.1万元,占4.7%。建国以来,基本建设年平均支出662万元,科教文卫事业年平均支出763.92万元,行政支出年平均28.08万元。
县农业银行自1980年成立以来,累计存款13 789.4万元,贷款78 088.2万元。1984年年末存款余额3 642.3万元,其中集镇存款325.2万元,占8.9%;农村存款2612.4万元,占71.1%;企业存款597.2万元,占16.4%;其他存款107.5万元,占2.9%。1987年,城乡储蓄余额合计24 151万元,其中社员储蓄10 009万元。
1984年,农业劳动生产力40.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1.3%;城镇待业青年2 090人,已安置1 804人,占86.2%;零售牌价指数较1952年上升42.7%,较1965年上升17.6%;较1980年上升7.3%;职工年平均工资788元,农民人均收入320元,比1978年增长5.15倍。1987年,全县农业劳动力406 856人。
建国前,宿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项事业都比较落后。1949年全县仅有小学207所,普通中学12所。到1984年底,小学增加到691所,普通中学119所(含6所完全中学),共有教职工10 121人,其中公立教师3 569人,代课教师771人,民办教师4 981人,工人800人。1978年恢复了宿县师范学校,到1984年共毕业学生1 445人,充实了小学教师队伍。幼儿园(班)发展到434个,入园儿童13 600人。1987年,全县有各类学校825所,其中普通中学125所。在校学生总数228 061人。
全县现有各类科技人员3 273人,其中工程师级91人,助理工程师级306人,技术员360人。成立了县农技推广中心、苻离烧鸡研究所、宿县科技开发公司等科研组织,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其中农药厂久效磷农药通过省化工厅鉴定,获国家经委新产品金质奖。酱品厂佐餐酱油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第一名,芝麻辣酱块和上八宝咸菜获省优质产品奖。
医疗卫生状况逐年好转,1987年全县有医疗机构21个,医务人员818人。群众性的文化和体育活动健康发展,1984年全县有文化馆、站63个,影剧院11个,图书馆1个,专业剧团3个,农民业余剧团56个。全县乡村都通了有线广播,已有54个乡安装了调频接收机。
(五)灵璧县
灵璧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介东经117°7′—117°44′与北纬33°8′—34°02′之间。东连泗县,西接宿县,南界五河、固镇,北与江苏省睢宁、铜山两县毗邻。东西宽约25公里,南北长约75公里,面积2 05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47%。
1949年设区12个、镇1个、乡129个。1956年将柴湖、陈集两乡划人江苏;1958年撤区划乡,设镇2个、乡17个;1960年撤乡划社,设镇2个、公社14个;1962年设区划社,置区12个、镇2个、公社57个;1965年将固镇区划入固镇县;1969年撤区并社,设镇1个、公社19个;1970年和1978年先后新增公社2个;1980年设区划社,设区(镇)14个、公社76个;1983年恢复乡、村建制,设韦集、黄湾、娄庄、杨疃、尹集、法沟、尤集、王集、九顶、渔沟、高楼、冯庙、城关13个区和1个标准镇、75个乡(镇)、686个行政村。县城设在灵璧城。
1984年全县人口80.82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08万,占总人口的3.8%;男性41.59万,女性39.23万。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93人。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在总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8.6%,小学文化程度占25.6%,初中占12.8%,高中占3%,大专不足1%。全县有回、满、壮、锡伯、朝鲜等8个少数民族,近百人。1987年,全县人口85 547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1 95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5‰。
地形大部为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有大小山头144座,主要有九顶山、冠山、灵山、凤凰山等,海拔高度一般为50—70米,最高峰九顶山海拔188米。主要河流从南向北有南沱河、北沱河、新汴河、唐河、濉河、拖尾河、运粮河等16条,总长387.3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9%。分属淮河流域的濉河、崇潼河、安河3条水系,特征为行洪河道。
灵璧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历年平均气温14.5℃,极端低温-23.9℃(1969年2月6日),极端高温40.2℃(1978年6月11日)。年无霜期210天左右,平均初霜日期10月29日,终霜日期4月3日。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2.7小时,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28.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854.7毫米,历年最大降水量为1 151.8毫米(1974年),最小降水量为611.2毫米(1978年)。降水量的月际变化不均,全年7月份最多,以12月份最少。
灵璧县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县,有雨涝灾、无雨旱灾。从1901年—1980年,涝灾26年,平均3年一遇,旱灾17年,平均4—5年一遇。有时在同一年内有旱涝交替出现,形成不同程度的灾害。
全县土地面积2 054平方公里,其中平原1 866平方公里(含圩区与湖洼地),占90.8%;山地188平方公里,占9.2%。土地利用现状:耕地183.3万亩,占总面积的59.5%;林地13万亩,占4.2%;水面30.3万亩,占9.8%;园地0.87万亩,占0.3%;其他用地80.6万亩,占26.2%。全县土壤类型主要分3类,其中北部黄泛冲击平原,以潮土类为主;南部河间平原多为砂姜黑土;褐土面积较小。
水资源中地表径流年平均总量为4.8亿立方米,相当于径流深235毫米。地下水质良好,可开采利用地下水1.33亿立方米。正常年份平原地区水资源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干旱年份有感不足,低山残丘地区则严重缺水。
农副产品丰富,盛产小麦、大豆、玉米、山芋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花生、油菜、红麻、烟叶等经济农作物。畜禽饲养有牛、驴、马、骡、猪、羊、鸡、鸭、兔等10多种。养蜂、人工饲养蝎、蜈蚣等特种养殖也得到发展。水产养殖主要有青、鲤、篮、草鱼及蟹、虾、鳝等。主要用材树种有泡桐、杨树、柳树、刺槐等10多种。木材积蓄量80万立方米。主要经济、果木树种有胡桑、杞柳、紫穗槐、苹果、梨等。
矿产资源主要有大理石和石灰石。大理石已探明储量150万立方米,石灰石蕴藏量2亿吨,皆易于开采,利于发展建材业。
夏商时期灵璧系徐州之域,秦汉时属泗水郡、沛郡。从西晋南北朝至隋朝时期,隶谷阳郡、彭城郡。唐代始有零璧镇记载,先后为谷阳县、宿州虹县所辖,后经五代不变。宋朝析虹县的零璧镇正式设置零璧县,隶淮南东路宿州所辖。政和七年(1117年),改零璧县为灵璧县。因该县出名贵大理石而得名。元代先人宿州,后属泗县。明朝隶属中都临濠府、中立府、凤阳府、直隶南京。清代属安徽省凤阳府。民国时期,先属安徽淮泗道,后废道,直隶安徽省。1932年划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0年划归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8年11月25日灵璧县解放。
灵璧是著名的古战场,霸王别姬的悲剧即发生于此。今虞姬墓的西边,尚有一材,名曰:“霸离铺”。唐宋以来,这里为京师通向我国东南地区的必经要道,文人墨客,多有吟咏,如高适、李商隐、杜牧、苏轼兄弟、曾巩、辛弃疾、叶志淑、郑板桥等,均留下动人的诗篇。现垓下古战场遗迹尚存,常有绳纹陶片、汉砖、铜镞等文物出现。东汉、灵璧为洨侯国地,著名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曾在这里为洨长,并留下良好政声。其所著《说文解字》为我国第一部说解文字原始形体结构及考究字源的专著,也是我国字典部首的首创,对后世影响颇大。灵璧是神化人物钟馗的故乡。灵璧钟馗画海内外闻名,1905年参加巴黎世界博览会展出,获“银质”奖。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著名文学家苏轼由徐州改知湖州,途经灵璧,寄宿张氏园亭,应园主张氏之子硕邀请,作《张氏园亭记》。在“乌台诗案”中,此作被政敌指为苏轼罪状之一,东坡并由此被贬黄州。景三年(1036年),欧阳修被贬夷陵,取道汴河,也曾独游斯园。
东汉时的著名法律学家陈宪,明代与海瑞并称天下清官第二的刘继文,清代咸丰进士,主管编修的张锡峰都是灵璧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1949年,灵璧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5139万元。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 304万元,比1949年增长23%。此后几年一直处在顺利发展时期。在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受左倾错误影响,经济建设蒙受巨大损失。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4881万元。低于建国初期的生产水平。通过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经济又逐步回升。1966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经济再次受到破坏,1969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66年下降7.5%。至1976年的几年间,虽有发展,但属畸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农业生产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生产时期。1984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34 665万元,比1978年增长84.9%,年平均递增9.2%。其中工业产值6 184万元,递增12.3%;农业产值28 481万元,递增8.5%;粮食产量10.17亿斤,递增9.9%。国民经济出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好势头。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54 527万元。
灵璧县历史上易涝易旱,多灾低产。1949年,农业总产值只有5098万元,粮食总产量仅有2.6亿斤,平均亩产68斤;棉花产量4 563担,平均亩产20斤;油料产量5万担,亩产50斤。建国以来,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投资8 984万元,完成土石方2.97亿立方米(含混凝土方);开挖整修河道16条,大、中沟1 014条。整治易涝农田144.44万亩;修建涵闸305座,小水库8座,机电排灌站73处;灌溉水并8716眼,拥有排灌机电设备7 729台,计102 956马力;设计灌溉面积68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4.7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9.8%。全县拥有农用载重汽车341部,大中型的小型农用拖拉机5 971部,农业机械总动力174358马力。同时,引进农作物良种,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10.17亿斤,人均占有粮食1 259斤,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棉花总产16.39万担,油料32.59万担,麻类17.46万担,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县成片造林8.6万亩,农桐间作面积3万亩。林木覆盖率达8%,形成农田林网面积120万亩。1984年农业总产值中,各业产值所占比重为:农业85.4%,林业1.4%,牧业10.8%,渔业0.2%,副业2.3%。1987年,粮食总产13.72亿斤。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4年,共有企业1 678个,其中户办和联办企业1 305个,占总企业数的77.8%;从业人数1.3万人,占总劳力的4.2%;企业总产值2 619万元,税收完成87.5万元,实现利润228.9万元。1987年,乡镇工业总产值2 656万元。
建国前,全县只有几个手工作坊和修理摊。建国后逐步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县级工业体系。现有137个中、小型工业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23个,集体所有制114个,职工总数5 462人。主要行业有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纺织、工艺等。1984年,工业总产值达6,184万元,其中轻工业产值4 10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66.4%;重工业产值2 080万元,占33.6%。固定资产原值3 110万元,净值2 289万元,流动资金年末余额1 612万元,当年实现利税566万元。主要产品有丝织品、酒精、大曲酒、合成氨、水泥、大理石板材、食用植物油等。灵璧大理石厂生产的板材曾获省优质产品,广销国内外;灵璧工艺厂的大理石雕刻,古朴高雅,曾获省工艺美术旅游产品优秀奖;灵璧丝绸产品质量居全省同行业第四位;大曲酒和水泥也分别获省、地质量奖。1987年,工业总产值16 933万元,其中乡镇以上工业产值11 102万元。
现已有晴雨通车公路402公里,各种型号汽车559辆,其他机动车和拖拉机205辆。全县14个区(镇)和36个乡通了客车。1984年,货物运输量13.9万吨,货运周转量1 695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39.6万人次。全县有邮电局(所)19处,邮路总长度188公里,农村单程投递线路3 257公里,邮电业务总量达53.09万元。
1949年至1984年,全县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6 078万元,新增固定资产4 974万元,占投资总额的81.8%。其中生产性建设投资4 977万元,占投资总额的81.9%。1980—1984年5月中,技术改造投资总额886万元,形成固定资产额829万元。全县有大小集镇43个,平均每47平方公里、18 077个农业人口中有一个小集镇。近年来,小城镇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县、区、镇、乡、村分别建立了小城镇与村镇规划建设领导机构,686个行政村完成了规划工作,13个集镇的总体建设规划正在分步实施。
1949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仅有563万元。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流通的扩大,城乡物资交流越来越活跃。1984年,全县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商品纯购进总值14 522万元,纯销售总值14 305万元,调出省外商品总值1 639万元,省外调入总值1 510万元,农副产品收购总值11 105.2万元,年末库存商品11 228万元,外贸出口总值285.6万元。各种经济类型的零售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3 707个,从业人员6 97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网点4.59个,商业从业人员8.63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 720万元,其中国营商业占32%,供销商业占39.9%,集体商业占6.3%,个体商业占10.2%,工业零售占7.4%,其他行业零售占2%,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占1.8%。198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2925万元,其中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256万元。
至1984年,财政收入累计为19 875万元,支出累计为24 399万元。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财政状况逐渐好转。1978—1987年的7年,财政收入8 542.4万元,平均每年递增5.2%,超过1952年—1975年的24年财政收入总和。1984年财政收入为1 472.4万元,其中工商税收795.7万元,占总收入的54%,农业机收税383.6万元,占26%。1984年财政支出1 639.7万元,其中用于科、教、卫事业费719.4万元,占总支出的43.9%;经济建设270.4万元,占16.5%。1987年财政收入1 945.2万元,财政支出2 278.7万元。
1949年到1987年银行存款累计总额26 096万元,贷款累计总额134 134万元。1984年银行存款年末余额6 025万元,比1978年末增长4.98倍。贷款年末余额14 283.4万元,比1978年末增长1.85倍,其中农业贷款1 165万元,占贷款总额的8.15%;工业贷款1 181万元,占8.26%;商业贷款6 395万元,占44.77%。1987年银行存款11 340万元,其中社员储蓄4 733万元。
1984年,农业劳动力33.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4.3%。城镇就业人数276万人,比1978年增长67.3%。几年来,安置城镇待业人员4 065人,使当年的劳动力隔年得到安置。1984年职工平均工资809元,比1978年增长62%,年平均递增7.1%;农民人均收入278元,比1978年增长5.04倍,年均递增29.3%。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住房人均11平方米,农村平均每年有万户农民搬进新居,其中瓦房占农户住房的40.9%。
建国后,全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1984年,拥有小学597所、中等师范学校1所、普通中学97所、农职业中学3所、城镇中学附设职业班2处,共有在校学生3.3万人,初步改变了普通中学教育单一化的状况。成人教育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拥有初等业余小学475所,在校学生8 123人。幼儿园8所,独立的幼儿班21处。全县中小学教师5 538人,其中民办教师3 22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1.4%。1987年,全县拥有各类学校709所,其中小学600所。
全县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589人,其中中级技术人员55人。县、区、乡、村四级基本上建立了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在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上,酿酒运用新曲种发酵,大理石加工采用化学雕刻法,地膜覆盖新技术的应用,玉米加代繁殖取得阶段成果,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70年建成的灵西闸枢纽工程,由船闸、公路桥、翻水站和橡胶坝四个部分工程组成,运用“楔块锚固”新技术,在国际上是一种新突破,《中国建设》杂志向国内外介绍了这项成功经验。
全县有文化馆、站17个,影剧院8个,电影和录像放映单位96个。县文化馆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图书馆藏书3.5万册。县文物组征集历代各种文物518件。群众性文艺活动生气勃勃,拥有民营剧团34个,民间杂技团、唢呐班、皮影、木偶组50个,许多乡、村成立了文化站、室,一个以区(镇)综合文化中心为基地,乡文化站为纽带,村庄文化室为基点的多层次文化网络正在形成。全县有广播站和放大站91个,村通播率为81%。有电视转播台一座。
三级医疗卫生网普及全县城乡。有区、乡以上医疗单位71个,村卫生所617个,病床826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 763人。建国前,黑热病、疟疾是对这个县人民威胁最大的地方病,1950年以后,党和政府调遣大批医疗人员,进行普查普治,1953年,基本上消灭了黑热病,疟疾发病率由建国前的40%下降到1984年0.2%,麻风病患者治愈率为60%。
全县拥有球场和小运动场346个。曾先后为省级队、大专院校输送运动员43人,其中有2人被国家体委批准为运动健将,1人为国家级排球教练。
(六)泗县
泗县位于皖东北、淮北平原的东北角,介于东经117°40′—118°10′和北纬33°16′—33°46′之间。东、北与江苏的泗洪、睢宁、宿迁县接壤,西连灵璧,南邻五河、固镇、东西宽40.14公里,南北长46.5公里,面积1 78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8%。
1949年全县辖区9个,乡100个,行政村649个,自然庄1 942个。1956年合并为区镇5个,乡34个;1958年成立公社19个;1962年又恢复区5个,公社39个;1969年撤区并社,共设公社20个;1980年再次设区划社,全县分为区10个,镇1个,公社48个;1983年取消公社,代之以乡。至1987年,全县辖山头、大庄、黄圩、长沟、屏山、黑塔、草庙、墩集、丁湖、草沟10个区,1个标准镇(城关镇),乡48个,行政村464个。县城设在城关镇。
1984年全县总户数为130 942户,人口651 214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1%。其中农业人口624 468人,占95.89%。全国人口普查,在总人口中,男性占50.95%,女性占49.05%,男女性别比103.86(以女性为100)。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675人,占0.11%;高中15 783人,占2.47%;初中70 566人,占11.03%;小学154 829人,占24.2%;文盲、半文盲317 672人,占49.7%。除汉族外,境内有回、满、黎3个少数民族,共255人。1987年,全县人口680 02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 95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9‰。
泗县地势较平坦,自西北向东南略倾斜,西高东低。平原占总面积的68.3%。主要河流有龙河、潼河、民利河、老濉河、新濉河、石梁河、新汴河、南北沱河等,总长367公里,大多从睢宁、灵璧流入泗县,再入洪泽湖。湖泊有天井湖和沱湖。境内共有大小山头22座,最高蜂为朱山,海拔157米。
泗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 322小时,年平均气温14.3℃,无霜期204—223天,初霜期为10月27日,终霜期为4月7日。年平均降雨量895.6毫米,夏季降雨最多,占年降雨量的55.1%,其中7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27%。泗县历史上多灾低产、广种薄收、自然灾害频繁。1957—1980年的气象资料表明:24年中19年秋季有灾,灾害性频率一般是旱多干涝,受灾情况则是涝重于旱;且旱涝灾害多集中在夏未秋初的关键性季节。
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42万亩,占总面积的52.99%;林地面积13.4万亩,占0.05%;可利用水面5.3万亩,占0.02%。矿藏主要有石灰石、玉石、砚石等,分布较广,储量较大。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山芋为主,大豆、高梁次之;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烟叶、瓜类,还有麻类、蚕茧、水果、药材等;林木种类有泡桐、刺槐、柳、桑、臭椿等几十个树种。
水资源也很丰富。地表径流量多年平均值为3.9亿立方米。由于降雨时空变化大,形成地表径流也大,最多年(1963年)为12.03亿立方米,最少年(1978年)为0.61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多年平均值为10.5亿立方米,其中调节储量2.56亿立方米,可以利用。
泗县的前身为泗州、虹乡。两地历史悠久,分而又合,合而又分,早在夏朝即建制,虹乡属徐州。秦时泗境属泗水郡。汉始置厦邱县,属沛郡。后汉改邱县为虹县,属沛国。东晋废虹县,复夏邱属夏邱国。隋改名夏邱县,不久改属虹州。《新唐书·地理志》载:武德四年(621年)析夏丘复置虹县,六年省夏丘入虹;贞观八年(634年),以虹县属泗州,后改属宿州。宋元七年(1092年)割虹县灵璧镇置灵璧县。元朝复立县制,仍属宿州,后改隶泗州。明属凤阳府。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泗州城陷没于洪泽湖,寄治盱眙,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迁泗州治至虹县城,省虹县入泗州、虹县之名至此废。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设县,泗县之名自此始。民国21年(1932年),行行政督察专员制,本省第六区专员公署驻泗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泗县城被敌顽占领,西南部划属泗五灵凤县,南部划为泗南县,西北部划为泗灵睢县,东北部划属泗宿县。1948年5月16日泗县解放,宪震宿县地区,后并入蚌埠专区,1961年4月又归属宿县地区至今。
泗县的历史名人有邓愈,原名邓友德,字伯颜。18岁追随朱元璋率兵反元,19岁任元帅,30岁擢升为御史大夫,后官封卫国公。
在革命斗争岁月中,我党我军的一些重要领导人,如刘少奇、邓子恢、彭雪枫等都在泗县的土地上留下了足迹。泗县地方许多党政领导人如王子玉、王亚箴、魏正斌、曹化东等带领人民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先后为革命捐躯。其中影响较大的事件是1930年7月30日爆发的以大、小魏庄为中心的“石梁河农民暴动”,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揭开了泗县革命斗争史上新的一页。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生前是泗县丁湖区医院的医生。
建国以来,泗县经济虽几经上下,仍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2.79亿元,比1949年增长9.5倍,比1978年增长1.4倍。其中农业产值2.28亿元,工业产值5.137万元,均比1978年增长一倍多。粮食总产6.59亿斤,比1978年增长86.2%。粮食亩产由解放初的64斤增加到341斤,人均产粮亦由同期的446斤增加到1 100斤。1982年以来,连续3年人均产粮过千斤,是全国138个翻番县之一。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0 95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4 021万元。
泗县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建国以来,为改变多灾低产的落后面貌,重点对洪涝灾害进行了综合治理,用在农田水利建设上的总投资达8 550万元,共疏浚治理大的河流9条,开挖大中沟553条,全长1 482公里;打机井4 583眼,井灌面积1 583万亩;现有电力提水站36处,装机124台合6 465千瓦,有效灌溉面积3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3.24%,其中旱涝保收面积22万亩。农业机械逐年增多。1984年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36台,小四轮机和手扶拖拉机2 679台,柴油机、电动机3 896台,农用汽车39辆,脱粒机391台,各种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 618台,机耕面积5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6.62%。1984年化肥施用量达108 568吨,平均每亩153市斤。1987年,化肥施用量达137 588吨。
种植业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全县划为西北麦棉桑,东北麦豆棉,东南麦稻油,西南麦豆油四大农业区域。在提高粮食单产、稳定总产、主攻小麦的同时,适当扩大了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进一步调整了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关系,开始向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的新型种植业结构过渡。1984年,种植业产值在大农业中占74.33%,林、牧、副、渔四业占25.67%。粮食作物占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78年的89.3%下降到86.4%,而经济作物则由同期的8.8%上升到12.1%,农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1984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4万亩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创历史较高水平,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当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62亿斤,商品率达24.5%。油料、棉花比1978年增长2.6倍和4.3倍。1987年,全县粮食总产8.54多亿斤,其中小麦产值达5.5亿斤。
1984年,木材蓄积量达54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由1976年的3%提高到7.6%。
畜牧业发展较快。全县大牲畜存栏92 341头,家禽饲养量118万只,尤其是山羊的饲养,已在全县普及,1980年被列为全国山羊板皮基地县。水产养殖业也有一定的发展,现有可利用水面5.3万亩,1984年水产量122万斤。
乡镇企业总数已达到2 998个。其中联户、个体企业2 673个,占89%;在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民13 531人,占农村总劳力的5.2%;企业总产值达2665.58万元,比1980年翻了近两番,其中家庭、联户企业的产值1 083万元,占总产值的40%以上,乡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 987元,是种植业劳动生产率的3倍,当年实现利税109.94万元。1987年,乡镇工业总产值4 987万元,其中农村个体工业产值3 600万元。
泗县工业基础薄弱,1952年全县仅有4家小厂,总产值20万元,七十年代后期才逐步发展起来。1984年,共有中小企业132家,职工4 168人,其中技术人员35人,仅占职工总数的0.84%;现有固定资产原值1 423.5万元,净值1 053.3万元;流动资金年末余额178.4万元,资金利税率19.35%。拥有轻纺、酿造、粮油食品加工、电器、机械、塑料、砖瓦、石灰、水泥、制药、制鞋等十几个行业,可生产化肥、磷肥、塑膜、电机、小农机等36个主要产品。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 137万元,上缴利税327.51万元,百元产值实现利税25.22元。主要名优产品有:孟仁寿八宝眼药又名八宝拨云散,药物布鞋,大庄豆瓣酱、丝绸被面,快速排污阀、磷肥、女式西装,老年便服等等。1987年,全县有乡镇以上企业184个。
1970年全县仅有2条公路,长89公里。现有干支线16条,通车里程326公里,绝大多数的乡通了汽车。1984年共有各种机动运输车3 495辆。水运上有主航道1条,长41公里,现有水运码头1处,货运船93艘,全年水陆货运量31.7万吨,客运量131.26万人次。
全县现有邮电局、所22处、邮路总长3 391公里,其中汽车邮路337公里,农村投递线路3 054公里。1984年邮政业务总量45万元。1984年基本完成建设投资总额139万元,新增固定资产117万元;用于技术改造方面的投资376万元,形成固定资产总额达319.6万元。
1984年全县输出总电量3 110万度,大部分区、乡已通电,现拥有机械总动力10.8万马力。90%以上的农户推广使用了节柴灶,为农村能源建设开辟了新路。
1984年,全县各类商业网点4 741个,从业人员11 470人。其中国营、集体所有制网点847个,从业人员6 348人;个体网点3 894个,从业人员5 128人。全民所有制商业国内纯购进总值9 800万元(含供销系统3 641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 844万元。在零售总额中,对居民零售总额7 436万元,对集团零售额297万元,对农村的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3 111万元。现有农贸市场72处,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 722万元,各类贸易货栈已达41家,全年盈利55万余元。1984年外贸收购品种达30个,主要出口商品有薄荷油、红瓜籽、山羊板皮、兔毛、粮食(油料)、阀门等,当年出口商品收购总值达到206万元。198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 499万元。
1949年至1984年,财政累计总收入12 543万元,总支出18 236万元。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县级财政的收支规模不断扩大。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平均收入115.6万元。1984年财政收入989.1万元,增长8.5倍。“一五”期间,年平均支出110.5万元,1984年支出达到1 285.4万元,增加11.6倍。财政收入来源,建国初主要取之于农业,逐步转变为取之于工商企业。1951年全额预算收入146.6万元,其中农业税收114.5万元,占总收入的98.5%;1984年农业税收268.1万元,占27.12%。1984年财政支出中,用于事业费开支841.8万元,占总支出的65.49%,用于经济建设139.6万元,占10.86%,建国以来,财政支出用于基本建设、支援农业、企业挖潜改造以及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的资金占总支出的3/4以上,实现了由供给型财政向建设型财政的转变。1987年,财政收入1 433.2万元,财政支出2 287.6万元,其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272.9万元。
1984年存款年末余额2 814.3万元,比1978年增长2.9倍,其中企业存款年末余额714.9万元,占25.4%,比1978年增长3.1倍;城乡居民储蓄2 124.4万元,占74.6%,比1978年增长9.5倍。1984年全县贷款余额11 473.9万元,比1978年增长1.5倍,其中工业贷款899.4万元,占7.8%,比1978年增长2.3倍;农业贷款1 873万元,占16.3%;商业贷款8 430.1万元,占73.5%,比1978年增长了2.5倍。1987年,全县存款年末余额8 450万元,其中农村存款2 079万元。
1984年全县农村劳动力26.22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42%,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90%。全县现有各类专业户22 000户,占总农户的17.7%;参加各种专业生产的达38 295人,占全县整、半劳力总数的14.6%。1984年全县农民进入集镇经商办厂的已达4 000多户。至1984年底,共安置城镇待业人员1 463人,基本解决了全县闲散劳力的就业问题。1984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 124.4万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9元,比1978年增长1.1倍。职工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1952年职工年平均工资231元,1978年为481元,1984年达848元。农民人均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4年人均纯收入259元,比1978年增长2.6倍。1987年全县农村劳动力293 093人。
1984年全县共有各类科技人员554人,其中工程师级的44人,助理工程师级的274人。主要科研成果有获省科学大会奖的布底粘胶布鞋、白鲢一年两次人工繁殖技术、鲭鱼人工繁殖技术等。科普工作形成网络,全县已建科普站92个,推广应用了14项新的科技成果,县科普工作被评为1984年度全国先进单位。
1949年全县仅有初级师范1所、普通中学1所、小学129所。经过35年的建设,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的基础。1984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78所,教职工5 025人,其中专任教师4 099人,享受讲师待遇的66人。现有幼儿园11所,各类幼儿班217个,在园幼儿7 034人,从事幼儿教育的专职教师305人;初等教育普及率为92%;小学毕业生升学率54.6%;适龄儿童入学率86%。1987年全县有各类学校518所,在校学生134 122人。1987年,全县有专业、业余剧团3个,曲艺队11个,区、乡文化馆、站16个,电影管理站4个,电影放映队56个。1957年5月6日,泗县泗州戏剧团优秀小生马方元和省泗州戏名旦李宝琴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汇报演出神话剧《打干棒》,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亲切接见。神话戏《海云花》被改编为电影《龙女》。
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机关、团体、学校及广大农村均有体育场地及设施,中华传统武术得到恢复发扬,群众自发性的武术健身活动遍及城乡。
全县现有卫生、医疗机构76个,病床695张,各类医疗卫生人员1 618人,其中主治医师12人。恶性病基本消除,流行病得到有效控制。
全县现有县、区、乡广播站55个,农村广播网线路2500杆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队队通广播。县电视转播台电视覆盖区35公里。
上一篇:一、文献辑存
下一篇:三、古诗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