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地方病防治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脾寒”,多发生于夏秋季节。防治的措施是“两根治一预防”,即每年春季进行休止期的根治,让有疟史的病人口服伯胺喹宁、乙胺嘧啶(8天8次药),让现症病人口服氯喹或注射喹宁等。1980年,县卫生部门在湖沟、新马桥两个区卫生院,设疟原虫镜检站,对所有现症病人和疑似疟疾病人进行血片检查,以掌握疟疾发病规律,进行预防。
据1979年3月份统计,全县有疟疾病史者36013人,全程足量服药者33251人,占92.3%。
黑热病本地长期流行的地方病,病死率高,危害严重。建国前,今新马桥区老张集村共181人,其中黑热病患者31人,发病率17.1%。建国后,全面开展了黑热病的防治工作,广大医务人员深入病村、病户进行普查治疗,发病率逐年下降,到1955年,黑热病基本消灭。
狂犬病危害极大,病死率几乎100%。1980年1月,瓦疃公社十里大队出现建县后第一例狂犬咬人致死事件。此后,狂犬咬伤人、畜逐步增多,仅1984年3~7月,全县被狂犬咬伤者达1034人,其中两人发病死亡。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县政府成立“灭犬防病领导小组”,卫生、公安、民政等部门抽专人成立灭犬办公室,各区、乡成立打狗专业队突击灭犬,县卫生防疫站积极组织狂犬疫苗供应,保证被狂犬咬伤者得到及时治疗。
地氟病1982年,县防疫站对公平、官沟、瓦疃3个公社进行重点调查,发现患地氟病者3743人,对其中45名患者进行地氟骨病症拍片检查,送省卫生厅鉴定,未发现有X征象改变。另外,又采集水样300份,尿样102份,以及土壤、玉米、小麦、山芋干等32份样品进行检验,从而积累了重要资料。
二传染病防治
建国前,本地天花、麻疹、霍乱等各种传染病极为流行,发病快,死亡率高。民国20年(1931)秋,新马桥、杨庙、刘集等地霍乱流行,今陆集乡孙浅村126人,发病107人,死亡56人,其中有5户人家死绝。
建国后,人民政府实行计划免疫,积极防治各种传染病。在群众中普种牛痘和防疫注射,对患者及时隔离治疗。50年代初,天花病绝迹,霍乱病基本消灭,急性肠道传染病也得到有效地控制。
1965年,县人民政府组织医务人员,发动群众大力消灭传染病媒介和病源,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开展生物预防接种等防治工作。1981~1982年,县卫生局组织专门班子,在浍、澥、沱等三河岸边设立采水点,每半月一次水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传染病的发病率逐渐下降。
1977年春,建县后最大的一次流行性脑炎发生,发病663人。县政府及时拨款6000元购置预防药物,派出医疗小分队,深入农村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对患者就地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口服磺胺类药物,对周围人群提倡盐开水漱口和吃生大蒜等简易方法进行预防,把疾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1981年8月,水上运输社发现急性肠道传染病人,不久传染至25个公社(乡)183人。县卫生部门经调查分析,认为此病传播途径以食物型传播为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首先成立县防治小组,购置药品;二是加强疫情报告;三是设立肠道病门诊登记;四是进行环境检索,组织专人到各地采集食物、食品标本,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预防接种
建国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计划免疫工作,特别是接种牛痘、麻疹等疫苗,使天花病很快绝迹,使麻疹的发病率极大地减少。
建县初,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计划免疫工作很不正常。1977年5月县卫生防疫站恢复后,计划免疫工作日趋活跃,接种的疫苗主要有牛痘疫苗、流行性脑膜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新生儿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狂犬疫苗等。
1983年,卫生防疫站通过摸底调查、核实验收等步骤,为全县12.3万名10岁以下儿童建立《计划免疫登记簿》,又为195个单位的2084名7岁以下儿童颁发《计划免疫接种证》。每次疫苗接种前,都将接种对象、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广泛宣传,以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并且坚持“一苗、一会、一检查、一总结”的方法,使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有效地防止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四公共卫生
(一)环境卫生
建县时,县城的粪便管理、污水排放非常混乱,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卫生防疫站经过调查后向县政府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之后,各居民委员会组织突击队清理污水坑,挖通下水道,兴建公共厕所,整修公共水井,并指定专人管理厕所和清理粪便。1966年,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卫会)成立后,县城每年夏秋季都要进行一次以清除杂草和垃圾,消灭蚊蝇为主的卫生大扫除,并组织检查评比,使县城的环境卫生面貌不断改善。
但在农村,由于不讲究环境卫生的落后习惯根深蒂固,散放猪羊,粪便乱堆,污水乱流,饮用水污染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1975年,我县在刘集、杨庙、唐南、宋店等公社开展以管水、管粪、改水井、改畜圈、改厕所、改锅灶、改良卫生条件为内容的“两管五改”试点工作,号召农民打小口水井(有条件的可安装竹管或木管)、使用沼气灶或省柴灶、改建屎尿分储的厕所,兴建猪羊圈,一直未能很好落实。至1978年,全县仅改造水井1225眼、锅灶4717个,厕所1104个,兴建猪羊圈5131个。
1981年夏秋季节,卫生防疫站组织15人的消毒队,采用单位支付工本费的办法,开动两台机动喷雾器,对县城的树木、厕所进行预防性杀虫消毒,覆盖面达250万平方米。此后连年不间断。同时,卫生防疫站每年7~10月还派专人对县城公用水井用漂白粉消毒一次,定期测定含氯量,并对全县饮用水进行长期监测和鉴定。1980年协助县自来水厂检验水质,选定井位,并于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进行水质检验。1982年7月,成立县整顿市容指挥部,清除固一路、老街等主要街道两边的防震搭盖物,兴建公共厕所5个、垃圾箱50个,疏通和整修下水道2500米。1984年夏季爱国卫生运动中,全县改造厕所7万个、牛栏5.9万个、水井1万眼(含新打压水井0.7万眼)、锅灶8.1万个、畜圈0.2万个,清除垃圾(县城)170吨,填平污水坑0.2万个,清理污水沟(县城)5条、1605米,消灭老鼠132万只、苍蝇12.5亿只、蚊子19.6亿只、臭虫40.4亿只,使全县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1985年,刘集、湖沟两个区卫生院和县妇幼保健站被省卫生厅评为“文明单位”,妇幼保健站站长鲁敬云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二)食品卫生
1971年,我县卫生部门正式开展食品卫生工作,按1960年卫生部、商业部联合颁发的《食品加工、销售、饮食业卫生五四制》进行监督指导。1978年县卫生防疫站开始对食品单位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身体健康者领取了《健康证》,传染病患者被调离工作岗位。同时,每年还进行一两次食品卫生检查,特别是1979年国家颁布《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后,卫生防疫站设立卫生股,联合供销、商业、粮食等部门对食品单位进行卫生审查,对合格者发给《卫生许可证》(此后每年验证一次),基本合格者令其限期内改进卫生条件,不合格者令其停业整顿。1981年县政府颁发《食品卫生管理细则》和《关于食品卫生管理的布告》后,进一步开展食品卫生大检查,对霉变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或当众销毁,或对经营单位处以罚款;但仍有个别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1983年7月,国家颁布《食品卫生法》后,我县建立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任命四名监督员和助理监督员,各区(镇)、公社(乡)也配备一名检查员,重点把好三关:对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严格审发《食品卫生许可证》、监测冷饮品的配制及质量。1984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对全县231个食品经营单位进行视察,其中好的单位49个,占21.2%;较好的单位128个,占55.4%;较差的单位54个,占23.4%。至1985年,全县共颁发《食品卫生许可证》1840个,从而杜绝了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三)学校卫生
建县后,全县各学校的卫生工作仅限于每日一次的室内扫除和每周一次的全校大扫除,仅固镇中学(今固镇一中)配备了一名专职保健医生。1978年起,县卫生防疫站确定专人负责学校卫生工作,完全中学、部分初级中学及城关三小相继配备专(兼)职医疗保健人员。1979年,卫生防疫站对全县学生进行以体重、身高、胸围、视力等项目为主的发育情况调查,发现视力低下(国际标准视力表1.0以下)情况严重。在抽查的1747名学生中,762名小学生有27人视力低下,占3.5%;753名初中生有72人视力低下,占9.6%;232名高中生有55人视力低下,占23.7%。1980年,城乡5所中、小学试行推广眼保健操,对保护学生视力颇有成效。1983年下半年,(蚌埠)市、县卫生防疫站联合派出医疗工作组,对湖沟中学进行一次较正规地学生视力测验,认为造成学生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是教室内采光、照明、卫生等条件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为此,各学校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改进办学条件,同时认真推广眼保健操,并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以保护学生视力。
当年,卫生防疫站对湖沟区各中、小学学生进行常见病调查,发现中学生的肝炎发病率为16.7%,蛔虫感染率为25.4%、血丝虫感染病为8.2%、疥疮患者为1.5%,小学生的沙眼患者为15.6%、龋齿和扁桃体炎患者为22.5%、心脏和肝脏病患者为3%、头虱发生率为44%;1984年3月,又对城乡三所中、小学进行常见病调查。为此于4月份由卫生防疫站医务人员和各校保健医生组成医疗工作组,分赴各学校进行疥疮,头虱、肠道寄生虫病等“三病”治疗。全县61153名头虱患者,当即给以治疗;1562名疥疮患者,当即治疗406人,占26%;73101名肠道寄生虫病患者,当即治疗66464人,排虫率为52.35%。11月,对6所完全中学的初一和高一2500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并帮助学校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四)劳动卫生
1978年,县卫生防疫站确定专人负责劳动卫生指导工作,重点对象是工厂企业接触物质的工人、农药使用人员、X光机操作人员。
工业劳动卫生1979年,对11家工厂企业开展劳动卫生调查。在1564名生产工人中,接触铅、苯、汞等有毒物质者99人,接触粉尘物质者111人,接触高温者214人。1980年,宿县地区卫生防疫站与我县卫生防疫站联合对县城26家工厂企业接触铅、苯、汞、X射线的84名职工进行体检,对6家工厂企业从事铸造、粉碎、雕刻工作的67名职工进行胸部透视,帮助工厂建立工人健康档案。1985年1月,卫生防疫站与经济委员会、劳动局、总工会联合对县城14家工厂企业的1057名职工进行内科、外科、五官科、传染科、放射科等项健康普查,并对劳动保护条件和工艺流程中的卫生条件进行调查,帮助工厂建立劳动卫生档案。同时,容易发生职业病的工厂企业注意改进操作规程,逐步变手工操作为机械化生产,以降低粉尘浓度,将每年的矽肺发病率控制在3‰~5‰的范围内。
农业劳动卫生建县后,农村普遍使用“一六五”、“一五九”、“六六六”、“敌敌畏”等剧毒性化学药物,使用人员常因忽视安全防护,而造成农药中毒事故,重者往往丧命。1980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分户使用农药,中毒事件更是不断发生。1982年,全县农药中毒者96人,其中死亡18人。为此,县公安、卫生、农业、商业等部门联合制订《剧毒农药安全使用管理规程》,要求农村配备专人管理农药,并由专人配制使用,其后又规定禁止对蔬菜喷洒“一五九”、“一六五”等农药。与此同时,向农民广泛宣传农药使用常识,人、畜中毒后的抢救措施及农药保管方法,使农药中毒事件逐年减少。
医用X射线防护1978年前,我县对医用X光机的放射操作人员仅仅从工作量和营养等方面给予关怀,没有采取根本的防护措施,致使其体质下降的情况时有发生。1979年,县卫生防疫站对全县医用X光机的型号、使用情况、防护条件进行调查。1980年,对部分放射人员进行肿瘤、遗传效应等项调查。1982年,举办全县放射人员学习班,请省卫生防疫站技师传授X光射线防护知识,而后对全县14台X光机安装简易防护设施,使放射人员大大减少了X射线的摄入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