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人口与农业生产
人口与耕地1965年底,我县人口为283360人,耕地面积121.32万亩,每人平均有4.28亩。1970年人口增至354530人,耕地123.25万亩,每人平均3.48亩。1975年人口增至405556人,耕地121.78万亩,每人平均3.0亩。1980年人口增至449279人,耕地119.92万亩,每人平均2.67亩。1985年人口增至478866人,耕地119.69万亩,每人平均2.5亩。
人口与农产量我县是个标准的农业县。1965年全县粮食总产5390.6万公斤,每人平均190.3公斤;油料总产46.3万公斤,每人平均1.6公斤。1970年粮食总产10778.7万公斤,每人平均300公斤;油料总产107.7万公斤,每人平均3公斤。1975年,粮食总产13744.5万公斤,每人平均338.9公斤;油料总产458万公斤,每人平均11.3公斤。1980年,粮食总产16964.8万公斤,每人平均377.5公斤;油料总产146.1万公斤,每人平均32.5公斤。1985年粮食总产37341.6万公斤,每人平均779.5公斤;油料总产3341.6万公斤,每人平均69.8公斤。1985年与1965年相比,粮食增产5.9倍,每人平均增长589.3公斤;油料增产71.3倍,每人平均增长68.6公斤。
二人口与国民收入
1965年,我县工农业总产值3873万元,每人平均136.7元。1972年工农业总产值5352万元,每人平均142.9元。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9677万元,每人平均225.6元。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33107万元,每人平均691.4元;比1965年总产值增长7倍,人均增长4倍;比1978年总产值增长2.4倍,人均增长2倍。1985年,农民纯收入18016万元,人均410元;职工工资总额1691万元,人均年工资762元,是1965年的1.84倍。
三人口消费
(一)农民生活
旧社会,本地农民极为贫困,靠糠菜和借贷度日,有些农民借贷无门,只得携带妻儿老小流落他乡,挨门乞讨。至建国前夕,本地农民穿的用的是土布,不少人冬天穿空袄筒,夏天光脊梁、打赤脚。还有少数家庭全家合盖一条棉被,住的低矮草房,每逢雨季,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当时20%的农户只有草庵子住,遇上荒年常漂泊在外,借宿于车屋、草屋、牲口棚、寺庙等。
建国初期,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9年是个丰收年,但秋收时极左思潮泛滥,硬搞水利兴修,致使秋收受到严重影响,丰年变成了荒年。当年底至次年夏收前,农民口粮极为不足,只能以胡萝卜和地下的茅草根、地上的荠荠芽、水中的杂草等野生植物充饥,当时胡萝卜倍受青睐,有“小人参”之称。“文化大革命”中,我县农业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很慢。至1978年,人均收入仅由1972年的71.2元,增至94.16元,每人年平均增加3.8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1年全县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在人口相对增长、可耕地减少以及小灾小害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全县农业连年丰收,粮食产量、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较快,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国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农业贷款利息,减轻农民负担,相应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198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10元,比1972年增长4.76倍,比1978年增长3.35倍。1980~198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多,每人年均净增278元。198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在400元以上的有新马桥、刘集、石湖、城北、任桥5个区,在350元以上的有曹老集、杨庙、湖沟3个区,最低的城关镇也达到339.4元;其中石湖区最高为490.76元。全县有80%的乡人均收入超过了400元,而华巷乡人均收入高达582元。随着经济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农民开始改变传统的生活消费习惯,不仅消费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而且消费品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食品农民的食品质量提高,细粮消费比重上升,副食品消费增加。从50年代初期到1978年,粮食产量虽然不断增长,但农民主食仍以山芋干为主,社会上流传的“山芋饭、山芋馍、离了山芋不能活”的顺口溜真实地反映了我县农民生活状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小麦产量迅速提高。至1985年,全县95%以上的农民常年口粮是俗称“一块面”的小麦面,即使是偏远落后的村庄,小麦面仍占常年口粮的90%以上,群众说:“一季小麦吃全年,秋粮卖了花零钱。”
穿着建县以来,农民的穿着有了明显变化。60年代以棉布为主,有些地方仍穿土布衣服。70年代后期,化纤布进入农家,如今个别农民还穿上了毛料服装。
住房建县前,农民的房屋90%以上是土墙草顶,狭窄矮小,室内光线昏暗。进入80年代,农村建房95%以上为砖瓦结构,个别户还建造了楼房。至1985年底,全县共有瓦房48.5万间。1980~1985年全县农村建房18.5万间,相当于1965~1980年建房的总和。
消费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把40%的收入用于购置家庭耐用物品的开支上。至1985年底,全县农村拥有自行车58110辆,平均每百户65.8辆;缝纫机28562架,平均每百户32架;手表56140块,平均每百户63.6块;收音机98492台,每户平均一台多;百元以上家具123400件,每户平均1.39件。1985年全县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家具的拥有量比1980年分别增长2.9倍、4.7倍、5.6倍和2.85倍。同时,家用电器也进入农民家庭,1985年全县农村拥有电风扇4238台、洗衣机196台、电视机785台、录音机316台,靠近集镇和县城附近的农民有的买了电冰箱、摩托车、面包车等。1985年,县志办公室对华巷乡100户农民家庭进行抽样调查,有收音机的为39户,有自行车的为59户,有价值500元以上家具的为29户。
附:前东村民小组农民生活调查
濠城乡刘祠村前东村民小组,1985年共50户,270人;其中15~55岁的青壮年劳力120人,耕地面积710亩,每个劳力平均5.9亩。
建国前,这里自然灾害频繁,农业连年欠收。即使丰年,粮食亩产也仅有百斤左右,同时,这里又是土匪经常出没活动的地区,人民生活极不安定。全庄有90%以上的群众经常外出逃荒,逃难。
建国后,粮食产量增加,生活有了改善,但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多种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均收入仍然很低。建县时,全村工、副业总收入为6200元,每人平均收入23元左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里是全县第一个搞起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社员群众因地制宜,种植烟叶和瓜果,并大搞工、副业生产。1978年,工、副业产值猛增到8.9万元;每人平均收入329元。1985年工、副业产值为24.4万元,每人平均收入903元;比1978年增长1.74倍,人均收入增长1.7倍;比1965年增长38.35倍,人均收入增长38倍。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的主食全部换成细粮,辅以蔬菜、肉蛋等副食品。同时,生活设施和居住条件大为改善。1978~1985年,这里共建砖瓦房196间,农民全部住上了砖瓦房,旧草房已全部作为牲畜和家禽用房,人均实有住房面积达23平方米。1985年,全村拥有电视机30台、电风扇90台、收录机5台、缝纫机53台、电冰箱2台、自行车128辆、手表147块、高档家具103件、拖拉机4部、小四轮拖拉机6部、手扶拖拉机8部、汽车1辆。
农民刘国美全家8口人,承包土地21亩,1985年总收入为8700元,其中花生收入1200元、小麦收入2000元、山芋干收入1000元、油菜收入300元、烟叶收入800元、西瓜收入1200元、黄豆收入1200元、其他杂豆收入400元、养猪羊收入600元,人均收入1087.5余元。家里现有电视机、缝纫机、收录机、电风扇各1部、自行车2辆、手表5块、价值500元以上的家具2套、砖瓦房8间、上海50型拖拉机1部。
(二)职工生活
收入1965年,我县固定职工为4032人,工资总额157.34万元;人均年工资390.23元,月工资32.52元。1971年进行低工资调整,人均月增资5元。1972年固定工为7255人,工资总额370.88万元;人均年工资511.21元,月工资42.60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就业面的扩大和奖金发放,职工收入增长速度较快。1980年固定工为8649人,工资总额558.87万元;人均年工资646.17元,月工资53.85元。1985年固定工为9589人,工资总额850.80万元,人均年工资887.27元、月工资73.94元;年奖金总额199.34万元,每人年均207.88元、月均17.32元。1985年固定工收入为1095.15元,月均91.26元。
住房建县时,职工住房极端困难,不少职工租用私房,老少三代挤住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子里。1973~1978年职工住房增加14051平方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城职工住宅建设发展较快。1979~1985年共建住宅36701平方米,相当于1973~1978年建房总数的2.6倍。
日常开支随着职工经济收入的提高,职工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1985年,职工用于饮食消费的支出占工资总收入的50%以上,蔬菜、肉蛋、家禽、鱼虾的消费量有明显的增长。穿着和家庭用具向着高、精方向发展。六、七十年代,以棉织品为主的衣着,色彩单调,样式呆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衣着以化纤为主,并向多样化发展。1980年后,高档服装较为流行。同时,职工家庭文娱器材和高档消费品逐渐增多,如录音机、电风扇、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电器进入职工家庭。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