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学校体育活动始于清末教会开办的含美学堂,民国初年,城区萃华、端本、乐群、养正、毓秀、育才、致诚、仁义及河溜、龙亢集镇小学相继开设体操课,进行队列、步伐的操练,时谓“洋操”。民国七年(1918年)后,各校根据条件,开展了篮球、足球及田径运动,但器材简陋,多用纸篓作篮筐,挂在树上,练习投篮,排球则在树上系绳为网,人数不限,托来托去。后分组比赛,培养了一批体育人才,耿伯威、刘家恕、吴尚志等同学相继考进上海东亚体专。民国十三年(1924年)后,部分陆续回县任含美、后慧、县中、一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师,购置器材,自编教材,体育教学逐渐走向正规。乡村学校则因师资及场地缺乏,只开展游戏或跳绳、踢毽子等活动。民国十八年(1929年),淮西中学曾规定体育为必修课,如无体育成绩不得毕业,其各项体育水平在省内外颇有名气,田径、足球运动更为出色。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在武汉举行的华中运动会上,该校的宋鸿坦获得跳高第二名,王兴家获撑杆跳高第二名。抗日战争开始后,学校大多停课或内迁,体育活动暂停。
建国后,学校执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体育课每周两节,从幼儿开始即开展简单的体育游戏。各中小学普设体育场和简易球场,城区中小学配备专职体育教师。1951年普遍开展广播体操。1953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学生要达到“三好”的要求,青少年校际班级体育竞赛越来越多,各校组织各项“锻练小组”或“锻练队”,仅一中就有“飞轮”、“轮星”、“铁军”、“红旗”、“白帆”等10余支学生自发组织的篮球队。1954年推行少年儿童广播体操,1957年试行“准备劳动与卫国制度(简称“劳卫制”),符合标准的按等级发给证书。1963年,文教局调配专职体育教研员,开展体育教研活动。“文化大革命”时期,体育课改设军体课,教学大纲、体育器材弃之不用,投弹、射击、拉练取代了田径、球类等运动项目。1976年后,体育教学逐渐恢复,中小学按规定比例配齐专兼职体育教师,贯彻执行“两课”、“两操”(广播操、眼保健操)、“两活动”指示,按传统及师资力量组织校运动队,如一中的女篮,二中的田径,三中的男篮,河溜中学、城关小学的乒乓球,实小的田径、乒乓球、篮球,永平小学的足球等,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在省、地、市比赛中均获得好成绩。1982年,省教育厅命名三中为男子篮球重点项目传统学校,实小为乒乓球重点项目传统学校。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