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学校
我县最早的中学是民国四年(1915年)由含美学堂和启慧女子学堂改办的私立含美中学和启慧女子中学。民国十五年(i926年)八月开办县立初中,地址设在蚂蚱庙(今城关小学院内),常年经费有税带征附加教育经费百分之五,大通煤矿特捐(时大通属怀远县境)及县府支付经费,计年洋五千元。招初一两班,学生72名。民国十六年(1927年),含美、启慧两校合并,更名私立淮西中学。县立中学因战乱停课,民国十七年(1928年)秋复课。民国十九年(1930年),迁至黉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文昌宫、关帝庙旧址筹建“省立怀远女子中学”,是省六所女中之一,翌年招初中3个班,学生90名。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侵占怀远,所有中学停办。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县立初中在龙亢大乘庙恢复,有3个班,学生129名。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新四军六支队在龙亢创办淮上联合中学,学生大多来自怀远、蒙城、凤台三县的进步青年,既学文化,又学政治、军事,为军队和地方培养干部,后因战争停办。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淮西中学迁至霍邱临水集复课。抗战胜利后,省教育厅在原省立女中旧址创办省立怀远中学。县立初中迁回黉学,淮西中学迁回西门岗。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春,意大利天主教会在凤台创办的金石中学及城北朱岗人朱兴良在颍上创办的立人中学,也迁来我县,分设在天主教堂和城隍庙。至此,我县有普通中学5所,其中省立中学、淮西中学、立人中学为完全中学,有高中班9个,初中班23个,学生1551名,其中高中生444名;县立中学、金石中学为初级中学,有初中班9个,学生441名。
1949年1月我县解放后,省立中学、县立初中、怀远简师合并,定名“县联合中学”,县长陈旭兼任校长,时有6个班,学生300多名。秋,更名“皖北地区怀远县立中学”。同时金石中学、立人中学、淮西中学、培德女子职业学校合并,定名“县建新中学”,1950年3月并入怀远县立中学,8月改名“皖北地区怀远中学”,秋季有高中3个班,初中15个班,学生588名,时为我县唯一的一所中学。1952年,沙沟、马城、常坟、河溜、龙亢等地曾开办民办中学班9个;1953年春,在东庙新建怀远第二中学,将怀远中学更名怀远第一中学;1956年建河溜中学;1958年发展中等教育,增办包集、刘圩、常坟、龙亢、曹老集、新马桥6所中学(1965年曹老集中学、新马桥中学划属固镇县);1959年又开办了马城和褚集中学;1964年开办城关初级中学。是年,全县有中学13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教职工473名,其中专任教师269名;有学生4344名,其中高中生566名。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期间,中学教育累遭劫难。1966年8月,学生开始“革命大串连”,学校停课。为紧跟形势,哄改校名,怀远一中更名“反美中学”,二中更名“红卫中学”,城关中学更名“东方红中学”。学生中组成多种名称的“红卫兵”造反组织。全县195名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被打成“黑帮”、“牛鬼蛇神”。1967年1月,上海“一月革命”风暴影响我县,“红卫兵”组织分裂成对立的两大派,“夺权”、“造反”,教育工作全面停顿。1968年,“工宣队”进驻县城各中学,“贫宣队”进驻农村各中学(“工宣队”、“贫宣队”系工人阶级、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简称),开始复课“闹革命”。1969年,原一中、二中及原农村中学下迁分点办学,怀远一中教职工全部分散到张店、魏庄、火庙、新集、岭集、古城各点,原校更名工农兵中学,教职工从东方红中学分进;二中分部分到棉花站、新河、华圩、魏郢、何巷、沙沟、支湖各点,原校更名东庙中学;河溜中学分部分到双沟、燕集、尚庙、徐圩各点;龙亢、褚集、包集、常坟、马城等中学也分成两个点办学。教学仪器、教具毁坏殆尽。在“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影响下,掀起盲目兴办中学的高潮。1971年,全县试办高中25所,1972年增至28所。农村各公社先后办起联办中学和小学附设初中班300余所(班),教学质量因分点办学、师资力量分散及小学教师兼任中学教学而明显下降。1974年,在原顺河路小学旧址开办城关中学。在老西门禹王路南侧创办城关中学西校,同时对社办联中及小学附设的初中班进行大幅度压缩调整,将原有的300余所(班)调整为193所(班)。1978年,将“文化大革命”中哄改的校名恢复原名,东方红中学定名怀远三中。1979年,对社办联中及小学附设初中班进行整顿,调整布局,撤销小学戴帽初中班,全县初中调整为55所,高中调整为18所。1980年后,高中布点逐步集中,初中布点原则上一公社一所,布局日趋合理。至1985年,全县初中67所,完中8所,在校初中生30185名,高中生2580名,初中升高中入学率21.3%,高中升大学(含高中专)入学率12.4%。
二、学制与课程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二年(1913),实行教育部公布的壬子、癸丑学制,中学为四年。民国十一年(1922年)后,实行北洋政府公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戍学制,中等教育为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建国后,沿习民国时期的“三·三”学制。“文化大革命”中,根据毛泽东主席“学制要缩短”的指示,1970年我县中学改为“三·二”分段制(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实行春季招生,1978年,恢复秋季招生,到1984年全县六所完全中学全部改为“三·三”制,马城、龙亢农职业高中仍为二年制。
民国十八年(1929年)以前,含美中学和启慧女子中学,开设圣经、科学、文学、地理等课,但教会编写的《地理志略》,内容详美略中,把美国的四十八州都列在内,而中国的山川河湖反而不载,文学课也多选用美国人的著作。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省教育厅备案后才开设国文、数学、英语、圣经、科学等科。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六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的《修正中学规程》规定初中开设公民、体育、童子军、卫生、国文、英语、算学、植物、动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高中开设公民、体育、卫生、军事训练(女生习军事看护)、国文、英语、算学、生物学、化学、物理、中外历史、中外地理、伦理、图画及音乐。这种课程设置沿袭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
建国后,人民政府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彻底改革。195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规定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物理、地理、历史、自然、体育、音乐、美术12科,高中增设生物学、制图,减去自然科。
1953年,教育部颁发《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规定初中开设语文、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卫生常识、历史(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地理(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国革命常识、外语、体育、音乐、图画等科。高中设语文、三角、几何、物理、化学、人体解剖学、达尔文基础、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外经济地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共同纲领、外语、体育、制图科。
1956年,语文科分为汉语、文学两科,政治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
1958年,把劳动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中学每周排两节,汉语、文学又合并为语文科,政治科改为《社会主义》。
1963年,取消生物课中的人体解剖学、达尔文理论基础2科,改为生理卫生和生物学;社会主义改为政治,按年级分设为道德品质教育、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和建设、政治常识、辨证唯物主义常识。
“文化大革命”初期,“停课闹革命”,1968年复课后只学习毛主席著作、报纸等。1969年,中学只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文化课受到严重削弱。体育课以军事训练为主。
1973年根据毛泽东主席“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指示,省教育厅颁发《安徽省中小学学制和课程设置计划》草案,规定中学政治课学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社会发展史”、“中国现代革命史”、“辨证唯物主义常识”和“历史唯物主义常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内容。形势教育在政治课时间进行,约占政治课的三分之一;文化课设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语、农业基础知识、卫生常识、政治等10科,另外还有艺、体科。每个学期还安排一定时间学工、学农。
1978年,中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农业基础知识、体育、生理卫生、音乐、美术等14科。
1981年后,各科全部采用国家统编教材。
建国后普通中学发展情况表


1977年~1985年录取大中专学生统计表

三、中学简介
怀远一中是我县开办最早的一所中学,其前身是美国基督教会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开办的含美学堂,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创办时,有西式楼房两幢。民国十三年(1924年)又建一幢东楼及一座礼堂。民国十六年(1927年)与启慧女子中学合并,更名为私立淮西中学,后报经安徽省教育厅核准备案,分男、女两部办学。学校经费由基督教会提供和收取高额学费。学生来自皖北各县,是当时全省规模较大、设备较全、师资较强的私立完全中学。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因战乱迁至霍邱县临水集办学。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有初中6个班,高中3个班,学生405名,教职员24名。翌年元月迁回怀城西门岗原址。
1949年春,淮西中学与金石中学、立人中学、培德女子职业学校合并,更名为“怀远县建新中学”。1950年春,并入县立中学,8月改为“皖北地区怀远中学”。1951年附设一初师班。1952年秋,改名为“安徽省怀远中学”,初师分出。1953年春,分出初一、初二5个班,学生300名,另办怀远二中,更名为怀远一中。1954年,省教育厅拨款建理化实验室、图书室、办公室20余间。1960年,两班应届高中毕业生74名,高考录取73名,名列全省第一,后定为省重点中学。
“文化大革命”初,更名为反美中学。1969年9月,学校下迁,分张店、魏庄、火庙、新集、岭集、古城6点办学,教师随点下放。原300多种近两万册图书、1000多件体育器材、教学实验仪器和课桌凳分散一空。校址由城关中学分出部分教职工办学,取名“工农兵中学”。
1978年复名怀远一中,下迁教师陆续调回。1982年兴建四层教学大楼一幢,面积为1580平方米。1985年学校占地21600平方米(农场、体育场除外),建筑面积为9631.88平方米,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6个,还有实验准备室、仪器保管室、药品储存室和电化教室。仪器设备齐全,是全县中学的理化实验中心。一座四层、使用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教师宿舍楼正施工兴建。是年,有初中15班,学生869名,高中12班,学生617名,教职工118名,专任教师72名,其中大学本科毕业生35名,专科生13名,中专、高中生24名,是市重点中学之一。
建国以来,一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有的远赴国外,其中大学副教授,助理研究员以上高级知识分子500多名。1977年至1985年考取大专院校学生443名,仅1985年就考取118名。
淮上联合中学建于1940年10月,校址设在龙亢邵圩子,直属新四军六支队政治部,校长由支队政委彭雪枫兼任,副校长吴芝圃(后换任崇高)、张语瑞,党委负责人刘斗魁。学校设有教育处、总务科、指导科。学生400多名,其中女生150多名,编3个中队9个小队。学生大部分是怀远、蒙城、凤台3县的高小或初中毕业的进步青年,也有少部分不识字的青少年和随军从涡阳县转来的青年。
学校是适应战时需要的新型中学,目的是培养抗日军政后备干部。没有固定校舍,露天教学,学习文化、政治、军事。文化学习分高中、初中及扫盲3部。高中部课程设国文、数学、历史;初中部设国文、数学。军事课程主要学习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及如何利用地形、地物消灭敌人等军事知识,也常举行野外军事演习。政治课程学习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以及社会发展史等。彭雪枫、肖望东等四纵首长常到联中作军事、政治报告,学生学习劲头大,情绪高,组织一个学习剧团,白天学习,晚上排演歌舞、话剧,经常唱着自编校歌“群雁飞,涡水寒,日寇打到淮河边,坏官旧军齐逃跑,留下人民受苦难;共产党,新四军,开赴前线去抗战,打败日本狗强盗,涡淮儿女齐欢颜”,到街头、乡村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公演新编《小放牛》、《枪毙汉奸保长朱桂元》、《送郎参军》、《放下你的鞭子》、《保卫家乡》等宣传抗日的活报剧、话剧、歌舞及《打渔杀家》等传统京剧,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对动员青年参加新四军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1941年2月,抗日军政大学四分校迁至龙亢,编成第三支队与联合中学汇合。支队教导员李星光。为适应战时环境,联中和抗大四分校有时化整为零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和协助地方开展扩军工作。3月,日军从宿县南下,国民党骑八师马彪部从芡河南北进,妄图包围消灭新四军四师,部队东撤,联合中学和抗大四分校年龄小的学生随主力撤到皖东北淮北中学,年龄大的编入主力部队转战到津浦路东。联合中学就此停办。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