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学校
民国元年(1912年),全县6所学堂改称国民小学校。民国六年(1917年),城乡共有小学11所,多在城区,乡间很少,且规模小,学生少。县立高等小学(原真儒学堂)为当时规模最大的小学,有学生129名。民国八年(1919年),提倡私人办学。龙亢士绅邵瑞西,在龙亢涡河南项桥村兴办私立河南小学,后经县批准为区公办第五小学,路青云在路岗创办含美小学,翌年改名路岗小学,脱离教会控制,后改称唐店区立第四国民小学。民国十年(1921年),龙亢王卫开办女子小学,收学生24名,是乡村中最早的女子小学;同年,河小学。民国十二年(1923年),遵照教育部颁布的《壬戍学制》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制定了《怀远县小学教育改组计划书》,规定“国民小学一律改称初级小学,高等小学一律改称高级小学”,实行秋季始业。是年,全县有小学100余所,其中,县城一高、河溜二高、龙亢三高、白衣四高、包集五高为高级小学,其余均为初级小学。后因荒灾,学款支绌,不少小学停办。至民国十四年(1925年),城乡仅存县立、区立小学68所,学生2161名。民国十八年(1929年),有公、私立小学84所,其中城区13所,马城10所,孔疃6所,秦家集8所,唐店13所,胡口6所,包集7所,洛河2所,龙亢19所;小学总数中有私立小学3所。民国十九年(1930年)全县共有小学88所,其中县立完全小学2所,区立完全小学1所,县立高级小学2所,教会办的小学10余所。教师228名,学生2918名(其中女生216名)。民国二十年(1931年),发生水灾,县境之内洪水横流,灾荒严重,小学尚有78所,216班,学生3268名,教师234名。次年夏,霍乱流行。由于连年灾害,给我县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教育事业很难维持,三分之一的学校关闭,学生较前两年减少千名。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二月,日军侵占怀远,城乡部分小学停课。次年,秩序稍定,龙亢、河溜等离县城稍远的小学陆续复课。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秋,全县有小学155所,其中中心小学44所,初级小学111所,学生19197名,其中男生15450名。抗战胜利后,停办小学得以恢复。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秋,全县有小学160所,其中私立小学4所,教职工1320名,学生28896名。解放战争爆发后,不少小学停办。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秋,全县有小学81所,学生10355名,教职员436名。
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恢复旧有学校,并创办新的学校,大量招收工农弟子入学。1952年小学发展到291所,在校学生44333名,教职工1170名。1954年夏,发生百年罕见水灾,许多校舍被毁,政府拨款34万元,兴建校舍1900多间。学校采取全日制、半日制、送教上门等不同形式,因地制宜在湖坡、露天、帐篷里进行教学,坚持灾区教育。
1958年贯彻党中央“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国家办学与群众集体办学相结合,掀起办学热潮。小学发展到354所,教职工2130名,学生87553名。1960年,因生活困难,学生减员,1961年动员超龄生回队生产。1962年,对校舍、设备缺乏,师资不足的学校进行压缩调整,小学调整到259所,学生57392名。1963年,农村遭受涝灾,小学虽增至273所,在校学生却降至3270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仅42%,是建国后的最低谷。1965年贯彻“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办学方针,开办民办小学275所,耕读小学69所,全县小学增至960所,在校学生89573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5.6%。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学秩序被打乱,提出“上小学不出生产队,上初中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耕读小学发展较快,完小附设初中班,致使小学骨干教师兼代初中课程,造成中小学师生不足,教育质量下降。1969年调整了学校布局,小学由1968年的1128所调整为460所。1973年,贯彻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把普及小学教育作为一项大政来抓,小学由1972年的492所,发展至558所,在校学生数增至104487名,适龄儿童入学率由1972年的59.6%升至79.1%,但教育质量仍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提高不快。
1978年后合理调整布局,整顿了民办教师队伍,教育得以稳步发展。1984年,体制改革,选拔年轻的优秀教师担任学校领导,辞退一批不称职的民办教师,招考录用一批知识青年担任民办教师,培训了部分文化偏低的年轻教师,改变了教师结构,推动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1985年,全县有小学559所,学生153639名,教职工5572名,其中专任教师4907名。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6%。
二、学制与课程
清光绪年间,实行“癸卯学制”,初等小学五年毕业,分为完全科和简易科两类。完全科必修科目是: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也有视情况开设图画、手工一科或两科的(列为随意科)。简易科必修科目是:修身、读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格致、算术、体操。高等小学堂四年毕业,必修科目是: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
民国元年(1912年)九月,教育部规定“壬子、癸丑学制”,初等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高等小学三年。初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生加授缝纫课。高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本国地理、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男生加授农业或商业课,女生加授缝纫课。并均可加授英语。
民国三年高等小学增设新历史、新修身、法制概要等科。
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政府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纲要》规定,初、高级小学均增加“读经”。
民国十一年(1922年)执行教育部新的“壬戍学制”,即“四二分段制”,初小四年,高小两年,废止“读经”课,改设公民课。初级小学设:国语、算术、社会、自然、园艺、工用艺术(手工)、形象艺术(图画)、音乐、体育。高级小学开设:国语、算术、公民、卫生、历史、地理、自然艺术、工用艺术、形象艺术。
民国十三年(1924年),高级小学增开英语课,“格致”改为“博物”。次年“博物”改为“自然”。
民国十八年(1929年)八月,教育部颁布《小学课程暂行标准》规定:初、高级小学均开国民党“党义”课,强迫推行“党化教育”。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部颁《小学课程暂行标准》,规定初、高级小学均开设国语、算术、公民训练、社会、卫生、自然、劳作、美术、体育、音乐10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初级小学开设公民训练、国语、算术、美术、劳作、地理、历史、自然、音乐、体育,四年级起开设珠算课。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新四军六支队彭雪枫部,八路军三四四旅(刘震旅)进军淮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全县小学校调查表

]

1949年~1985年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表


上,建立以龙亢为中心的敌后根据地,抗日政府曾油印以宣传抗日、工农革命为主的辅助教材,供各小学使用。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初级小学开设国语、算术、常识、美术、劳作、童体科。高级小学设国语、算术、地理、历史、自然、珠算、劳作、体育、图画、音乐、公民、童子军训练等科。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接管了旧学校,取消了公民课和童子军训练课。
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五年。我县实行华东区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四二制”小学教育计划,初级小学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美工;高级小学增开自然、历史、地理。
1953年,仍沿用“四二制”,美工改图画。1955年,教育部又规定各年级增设手工劳动课。三、四、五年级从算术课中抽一节上珠算课。1957年,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开设农业常识课,每年级每周新开一节“周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时事教育。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课程设置无变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每天增设一节“天天读”(学习毛主席语录、著作)。1969年改“四二制”为五年一贯制,此种学制一直实施至今。1972年《安徽省小学五年制教学计划》规定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有条件的四、五年级开设)、常识(四、五年级开设)、音乐、体育、美术。
1978年1月,教育部《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自然常识、体育、音乐、美术8科。1981年5月,教育厅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把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四、五年级开设语文(讲读、作文、写字)、数学、外语、自然、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美术。我县各校均未开设外语课。
实验小学简介
最早名乐群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宋乃楫在城内文昌宫开办。学生多是宋姓子弟,仅二、三十名。经费是从祠堂地、公学田、个人捐助、行会提厘多方提供。该校以“诚、朴”二字为训校,聘请饱学之士、宿儒名流任教,如后为淮上军东路指挥的袁家声曾受聘执教。民国初年改为乐群小学,后改名为城区第四小学。民国十八年(1929年)有学生109名,教师8名,规模为全县93所小学之首。日军侵占怀城,学校停办8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校恢复,更名为复兴镇中心国民小学,时有7个班,学生300多名。解放战争期间,学校停课。
建国后,此校被人民政府接收,更名锦绣小学。1952年夏改办成实验小学,秋季有7个班,学生340多名,教师14名。
实验小学开办后,致力于教学研究,经过实验,通过观摩,向全县推广。该校在推广课堂教学制度、五级记分制、普通话教学、识字教学、一条龙教学法以及体育教学研究、课外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经验。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教学研究有名无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充实了领导班子,加强了师资力量,兴建了教学大楼,增加了教学设备。几年来,在教学、管理、业务研究等方面,都有新的探索。在开辟“第二课堂”、“家长学校”、坚持“教书育人”活动中,取得可喜成果,开辟的第二课堂活泼新颖,设有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田径、武术、乒乓球及智力竞赛等活动项目,办有班刊、校报,90%以上同学参加活动。1985年在共青团县委主办的全县少年“十大童星”评选中,获独唱、绘画、乐器、讲读等7项童星奖和优秀组织奖。在蚌埠市少年“红领巾”杯乒乓球比赛中,赵明明获女子单打冠军。美术组的作品曾选送省、市展览。
1985年,全校有20班,学生1316名,教职工61名,是县重点小学之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