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小麦栽培
(一)种子处理
1955年小麦种植前先行泥水选种和用林丹拌种以防治地下害虫。1970年改行浸种、催芽播种与辛硫磷拌种。要求严格做到种子不处理、不下种。
(二)施肥
50年代中期,种子播种后要求追施返青肥。60年代追施氮磷配合肥。70年代追施化肥和拔节肥。80年代增施磷肥、钾肥和其它微量元素。
二、水稻栽培
(一)育秧
建国初,县境农民多育“旱秧”(俗称懒散稻),一般均在清明下种,亩播种子20斤左右。1954年改行“合式秧田”育苗,多于4月20日播种,亩播300斤左右。1972推广“通气秧田,湿润育秧”,亩播120~180斤。1978年推广“稀播育壮秧”,改密播多本为稀播少本,常规稻亩播200斤,杂交稻亩播20~30斤。
(二)栽插
县境栽秧原有“五月秧(农历,下同)单插青,六月秧大把桩,七月秧老牛睡,老牛爬起就出穗”的农谚。旧的栽秧法,苗少行距大,一般行距1尺,穴距0.6尺,每穴2~3苗。1954年提倡“小株密植”,株行距4×6寸或4×5寸,每穴8~10根苗,亩插3万穴。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一度强调密植,规定株行距2×4寸或3×4寸,拉线栽插,违反了科学种田,造成严重减产。1963年恢复“小株密植”,常规稻株行距仍用4×6寸,穴苗减至6~8株,杂交稻4×7寸或4×8寸,每穴1~2棵。
(三)管理
旧时稻田管理,仅是单纯的灌水和薅草。建国后,推广浅水勤灌,按“深水活棵,浅水分蘖”的科学原理,在作物分蘖盛期排水烤田。
(四)施肥
建国初,秧田施肥主用土杂肥,不追返青肥。1954年后,增施返青肥、分蘖肥和拔节肥。1980年后,推行配方施肥,采取“重施底肥,轻施分蘖肥,巧施穗肥”的分期施肥法,并喷施磷酸二氢钾、三十烷醇等微量元素和激素。
三、豆类栽培
建国前,豆类播种多采用拔茬下种,不施外肥,亩播15斤。建国后,推广新式农具,采用畜力播种,根瘤菌肥拌种。1970年使用磷肥,亩施30至40斤。1980年后,试用化肥根外追肥,人工疏苗、间苗和化学除草。
四、山芋栽培
(一)山芋育苗
建国前,大部习惯于露天育苗。1954年,推行温床育苗;1960年,推广火炕育苗;1965年,推广五股火炕加盖塑料薄膜育苗;1972年,试用太阳能育苗;1980年后改用冷床加盖塑料薄膜育苗法。
(二)栽培管理
建国前,大都平地栽插,栽后不管。建国后,推行扶垄栽插,中途翻秧。1957年推广不翻秧管理;1976年推广下蛋栽培;1977年后推行深沟高垄一把灰和冬做假垄,春翻包栽的栽培方法。
(三)窖藏
建国前,多用地下窖藏法。1960年改行大屋窖保温贮藏;1965年推广屋式地上窖;1972年试行“高温大屋窖”,后在全县普遍采用。1980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恢复旧时地下小土窖。
五、棉花栽培
(一)种子处理
传统作法用草木灰加水搓种。1952年首次试用温汤浸种,赛力散拌种;70年代推广磷肥拌种;80年代使用多菌灵悬剂和硫酸脱绒等处理方法。
(二)播种
旧时大都采用撒播,1959年改行条播,并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60年代停用。80年代推广点播与地膜复盖配套栽培法。
(三)种植
旧时大棵稀植,亩植2500株左右。50年代推广条播,提倡密植,每亩约4000株;70年代亩植4500~5000株;80年代管理权落实到户,农民根据地力、时间、肥源及管理经验,株数不等。一般约在2000~3000株。
(四)管理
棉田管理,旧时一是薅草(一般中耕三次),二是人工除虫(捉地老虎又称土蚕)。1957年推行整枝五步骤(脱裤腿、打分枝、打边心、打顶、打卷叶)。1959年,试用8%的过磷酸钙液和草木灰浸出液进行根外追肥。八十年代初期采用喷施硼肥、磷酸二氢钾、卅烷醇、缩节胺、矮壮素等,进行“肥促花调”。
六、油菜栽培
建国初期至六十年代,县境油菜种植面积很小,只有零星直播白菜性小油菜和蔓青,多用撒播或点播,很少追肥。1973年后引种甘蓝型油菜——“胜利青梗”,推广育苗移栽。近年根据作物茬口、土质、水源等条件,发展冬闲田种油菜。采用直播与育苗移栽,亩植1.2~1.5万棵。
七、麻类栽培
(一)播种
建国前,县境农村多种苘麻,采用撒播,建国后沿用旧法。50年代全县播种面积约在4200至6000亩之间。1965年试种黄麻,改撒播为条播或点播,亩植1.8至2万株。70年代后,试种红麻,由春播改夏播,每亩定苗2.3~2.5万株,1976年种植47400亩,亩产195公斤。1985年扩大到28.5万亩,亩产272公斤。
(二)沤洗
50年代中期,麻类收获采用生剥皮,60年代推广整株沤洗,80年代推行“半整株沤洗”,即整株沤至五成发酵程度,捞出剥皮扎把,再将麻皮放入水中第二次浸沤,沤好漂洗晒干。
(三)制种
红麻种历来靠外采,俗称“南种北植”。1977年始,县农科所试用短光照制种获得成功,自制红麻种后代,长势、经济性状与原种无异。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