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食种子
(一)小麦
据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安徽省政绩表记载:怀远县农推所推广小麦品种有“摇头红”、“三月黄”,一般亩产200斤。同年试验、鉴定的品种有:“金大2905”、“三白麦”、“葫芦头”、“碧玉麦”、“白麦”、“蚂蚱麦”、“三月黄”、“洋麦”、“红疙瘩”、“火烧芒”、“无芒小麦”。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据安徽省农作物良种推广报告表记述:怀远县小麦品种推广了金大“2905”,400亩;南宿州“141-9”330亩,一般亩产160斤,较本地品种亩增产20斤。根据当年品种调查,白麦面积占30%,红麦面积占70%。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南宿州“141-9”推广面积达153200亩。
建国后50年代初期,县境主要种植“三月黄”、“摇头红”、“小白麦”、“西南成”、“红花雾”等地方品种。1951年引种徐州“438”、南大“2419”,效果较当地良种“西南成”增产15~20%。1952年引种“碧玛1号”,比当地品种增产1~5成。因此,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重点推广了“碧玛1号”,1961年至1962年种植面积占良种面积的一半以上,一度成为当家品种。1963年推广“早洋麦”、“安徽3号”、“徐州14号”、“丰产3号”、“阿夫”、“内乡5号”等良种,种植面积在75%左右。1972年推广“郑引1号”、“博爱7023”、“百泉40”、“百泉41”等。1976年后,“郑引1号”以高产抗灾保收的优势,成为当家品种。“丰产3号”、“博爱7023”、“丰3号”、“泰山1号”、“4号”逐渐淘汰。从1980年到1983年,“郑引1号”、“马场2号”等春性品种面积愈来愈大,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5%左右。从1984年至1985年,加速试验示范了“安农7959”、“皖鉴7919”等半冬性品种和“8108”春性品种。近两年以“郑引1号”、“马场2号”为主的春性品种面积与半冬性品种面积的差距逐渐缩小。七十年代推广的优良品种,由于混杂退化,高产和抗灾性逐渐减退,播种面积逐渐缩小。
(二)水稻
解放初期,县境主要以地方品种“齐头白”、“青杆粘”、“小白稻”、“小麻稻”为主。1954年始引进良种“胜利籼”、“中农4号”。1956年引种“中籼399”,“桂花球”。1959年政府号召:“籼改粳”。粳稻种植面积一度扩大。直到60年代中后期,良种面积均占85%左右。1969年后引种“矮杆中籼”、“爱武”、“桂花黄”、“特白8号”、“矮南早1号”、“东方红1号”、“矮辐9号”、“圭陆矮8号”、“广陆矮4号”、“红旗籼”、“农垦57、58”,“武农早”、“南京11号”、“珍珠矮”等水稻良种。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南京11号”、珍珠矮”、“特白八号”、“圭陆矮”、“农垦57”、搭配种植“东方红1号”、“桂花黄”、“桂花糯”等品种。此间,矮杆品种种植面积一度占70%左右。
1976年在马路试种“三系”杂交水稻成功,面积0.59亩,1978年全面推广。常规稻面积逐年缩小。近年来,杂交稻面积约占水稻面积的70%左右,主要推广“汕优3号”、“6号”和“泗优6号”及国际系统的“IR26”、“1R661”等。
(三)豆类
1.大豆我县种植大豆有悠久的历史,但直到50年代仍是地方品种,主要有“大白壳”,“小白壳”、“平顶五”、“牛毛黄”等。60年代初从阜阳引进“白花糙”、“红花糙”、“临泉茶豆”、“小青豆”,从临泉引进“大紫豆”、“小茶豆”和宿县的“小油豆”。1964年荆山区新尚大队选育出新的品种“新尚大豆”。1966年种植面积达到万亩以上,是新尚、姚山、王庄等南部大队的当家品种。60年代末,“大青豆”是我县沿涡地区的当家品种,大河湾以“红花糙”、“白花糙”为主。
70年代在原来品种的基础上,加速新品种引种、示范、更新工作。1971年从宿县引进“宿县647”品种进行试种,次年大面积推广。1972年~1976年“黑脐豆”为我县大河湾产区的当家品种。1974年从蒙城县引种“陈寨大豆”未推开。1976年从五河县引进“五河大豆”试种,1977年大面积推广。
1980年从宿县引进“跃进五号”试种,较当地品种增产20%左右,1982年从河南引进“跃进五号”大豆二十万斤,又从砀山引进四万斤大面积推广。目前,“跃进五号”是我县大豆的当家品种。搭配种植“徐州424”,“徐豆2号”、“商丘197”、“大青豆”、“五河大豆”。近年来,还保留了“大白壳”、“黑脐豆”、“大紫豆”、“红花糙”等原有品种。由于无目的引种,造成品种多、乱、杂的局面。据1978年调查统计,全县大豆品种计有34个。
2.绿豆、小豆、豌豆和蚕豆这四种小宗的豆类作物在我县种植多年,品种基本上没有更换,多数是地方固定品种。绿豆品种有“摘绿”、“小高桩”、“灰包头”、“花叶绿”,还有1980年引进的“明绿”品种。小豆有“红小豆”、“黄小豆”、“青小豆”、“爬山虎”等品种。豌豆有“白花”、“紫花”等品种。蚕豆有“大云片”、“小五子”等。豇豆品种有“兔子屎”、“白米豇”、“盖天仁”等引进品种。
(四)山芋
我县历史上种植的品种有“洋白芋”、“二红”、“大紫头”等地方品种。1953年始从山东引进“胜利百号”在全县推广,逐步取代地方品种。60年代后“胜利百号”成为当家品种,县内种植面积始终在同类作物的96%以上。1980年,从徐州地区引进“徐薯18”。此品种晒干率高,稳产高产,适应性强,高抗开花烂根病,一般较“胜利百号”增产二成左右,逐渐取代“胜利百号”,至1985年全县种植面积增至30万亩左右,占山芋总面积的70%以上。
(五)玉米
解放前到50年代初,主要是春玉米,以地方品种“小粒黄”、“小粒红”为主,一般亩产在120斤左右。50年代末至60年代,相继引进“金皇后”、“火燥子”、“大马牙”等多穗玉米,仍以春播为主。以后玉米品种逐步由硬粒型发展到马齿型。从60年代末期开始向杂交种过渡。
70年代初,推广双杂交玉米面积逐年加大,到1973年全面推广,这是怀远玉米品种的第一次更新换代。到1977年双杂玉米面积增至23800亩,单产120.5公斤。品种以自育的“双跃3号”为主,搭配推广“华威单交”,“新单1号”、“郑单2号”、“洛阳85”、“洛综1号”,均为春播。1974年~1978年推广“临双1号”为主的双交种,搭配种植“长单7号”、“新单1号”,这是怀远玉米品种的第二次更新换代。据1978年品种普查,全县共有玉米品种21个。1979年到1984年大力推广夏播单交种“丹玉6号”,搭配一部分“固单1号”、“长单7号”,这是怀远玉米品种的第三次更新换代。1985年引进一部分“苏玉1号”,“腋单2号”新品种,表现较好。
(六)高粱
高粱在怀远有悠久的种植历史。50年代,种植面积较大,均为春播。主要品种有“黄罗伞”、“黑柳子”、“红柳子”、“西河柳”、“白眼猴”等,平均亩产130斤左右。60年代引进一部分多穗高粱,但因虫害严重,一直未发展起来。到70年代,大力推广杂交高粱“晋杂5号”、“忻杂6号”、“鹿邑歪头”、“牛心高粱”、“三尺三”等多穗高粱。1978年品种普查,全县共有23个高粱品种。近年来,主要推广夏播高粱“千斤红”、搭配种植“红柳子”、“黑柳子”、“黄罗伞”等地方品种。
二、油料种子
(一)油菜
县境以前只有少数地方零星种植油菜,主要品种是当地白菜型小油菜及蔓菁等。1973年引进了甘兰型油菜——“胜利青梗”及白菜型品种“武油1号”代替了大部分当地品种。1979年县种子公司引进“上海202—23”、“当油早1号”、“广德76-1”和“白选1号”,经过试验示范,甘兰型油菜“广德76-1”、“当油早1号”抗性强、产量高,县内大面积推广,成为当家品种。
(二)花生
1957年以前,县内主要种植蔓生型“大毛秧”与“小把子”。1958年,由山东省引进直立型“山东优”。此品种适应性广,产量高,逐渐取代当地品种。70年代末期引进“花28”、“花32”等高产良种。这类品种株型直立,结果集中,出红率高。据1980年包集区农技站对比试验,“花28”亩产476.6斤,较“山东优”亩产增产90斤。现全县共有花生品种8个,“花28”已成当家品种。
(三)芝麻
县境历史上种植“霸王鞭”、“杈芝麻“、“黑芝麻”等品种。1975年引进“中枝7号”、“驻枝1号”,因植株高大,吃肥晚熟,且产量不高没有推开。80年代相继引种“湖阳白”、“熊枝1号”、“中枝1号”“2号”等高产品种。据1978年普查,全县共有芝麻品种8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当家的品种能够代替“杈芝麻”、“霸王鞭”等地方良种。
三、经济作物
(一)棉花
建国前,县境种植“中棉”、“杈棉”、“亚洲棉”(又叫小花棉)等品种,产量不高。据民国八年(1919年)安徽省怀远县重要农产品调查表记载:“怀远县东西、南北乡均产棉,面积1584亩,品种杈棉,品质洁白,一般亩产棉20斤。”
1952年,从萧县引种“岱字15号”和“斯字2B”经过试验示范,“岱字15”品质、产量优于地方品种,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一直成为当家品种。1979年引种“徐州142”。此品种产量、衣分、绒长等均优于“岱字15号”,1980年大面积推广,代替了种性退化的“岱字15号”。1980年,引种“鲁棉1号”。此品种早发、早熟、絮色好、产量高,很快取代了“徐州142”。1981年引进“徐州514”,试验示范,产量比“鲁棉1号”一般增产20%左右。1982年继续试验,1983年推广,成为当家品种。
(二)麻类
民国八年(1919年)县境始种苘麻、苎麻,直至建国。50年代初,从六安引进“大麻”、“苘火麻”在沿涡一带开始零星种植。60年代初,省农业厅在怀远试种黄麻获得成功。1964年全县推广。1966年种植面积高达38500亩。
1973年后,引进红麻“71-44”、“722”。当年在苏集、张大庙试种成功,亩产生麻215斤,取代了黄麻。1985年全县种植28.5万亩,总产15475.5万斤,平均亩产543斤。
(三)烟草
烟草在我县种植历史较久,早期有美种晒烟和从河南引进的柳叶型烟种,以后变化不一,名称较多。解放前后,有“俄君俏”、“阿罗心”、“胎里黄”、“歪把子”、“大平板”、“落地黄”、“长毛黄”、“老来红”、“矮十八”、“小尖梢”、“大毛柳”、“桃柳”、“黑柳”、“黄毛柳”、“尖叶美柳”等。50年代初经过比较,“大平板”、“胎里黄”、“俄罗俏”等质量较好,作为当家品种。50年代末,引进云南多叶型品种“千斤黄”和“革新1号”、“春雷3号”、“徐金1号”、“襄颖1号”等。其中“襄颖1号”由于产量高、适应性强、外观质量较好等特点,深受烟农欢迎,一直延用至1984年。
1985年初,烟种全部更新,种植由美国引进的“S79-1”、“G-140”,和“红花大金元”。当年种植2.22万亩,总产542万斤,平均亩产243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